飛機上最神秘的地方,估計就是駕駛艙了,近在眼前卻遠在天邊。在登機的過程中,走到廚房位置,是不是看見一扇門緊緊的鎖著?是不是好奇想去看個究竟,卻又被空姐叫住?是不是有的時候可能有縫隙,但低頭一看也只是一點光亮?沒錯,這裡面就是飛機的駕駛艙,這裡面可不止只有帥氣炫酷的飛行和方向盤(專業點叫控制手輪),還有各種各樣的控制電門和指示燈光,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夜色下更是星光璀璨。
747駕駛艙夜色
根據機型的不同,駕駛艙空間有所區別。大飛機相對寬敞舒適,中小型飛機相對擁擠,但布局都差不多。先來欣賞幾張駕駛艙的風景。
787駕駛艙
A320駕駛艙
A380駕駛艙
除了驚嘆駕駛艙的炫酷以外,是不是也為飛行員擔心,這麼多的電門和燈光指示如何照顧的過來?不用擔心,接下去為你一一解釋。可能外行人看起來有點無聊,但絕度可以增加你們的見識,如果要精確到某個燈和電門的話,估計一天一夜也說不完。
駕駛艙基本布局
以波音737NG-800為例,簡單的就分為機長側區域,副駕駛側區域,觀察員區域以及控制區域。先來了解一下控制區飛行員駕駛盤,駕駛盤上面部分叫控制手輪,安裝在駕駛杆上,就統一叫駕駛盤吧。駕駛盤有正駕和副駕兩個,左側為機長側。駕駛盤上集成的不是娛樂系統的,飛行員可不像開車一樣,沒有廣播和音樂的陪伴。駕駛盤上有安定面配平電門,按壓發話電門,自動駕駛脫開電門和一個計數器。當駕駛杆前推和後拉,控制飛機低頭和抬頭。駕駛盤左轉右轉,控制飛機的偏航。但控制飛機姿態的不只有駕駛盤,還有安定面的配平,擾流板的升降等等。
駕駛盤手輪和駕駛杆
是不是有疑問?萬一機長要往右偏,副駕駛要往左偏,那怎麼辦?當然,是不會出現這樣的矛盾的,但一側駕駛盤卡住了無法轉動有可能的,但是駕駛杆下面有一套叫副翼傳動機構的系統,能完美解決這個事情。
如果是航線長的任務,飛行員在駕駛艙裡一坐就是要好幾個小時,是相當不容易的。這就要求飛行員的座椅要足夠的舒適了。可以說,飛行員的座椅能調節到讓屁股是否舒適。從一般的座椅靠背,升降,前後位置調節,到頭部,腰部,腿部,扶手高低等精確調節。現在的家居甚至都打出了駕駛艙座椅的廣告了。
737機組座椅
在兩個座椅中間是中央操縱臺以及火警面板和P8板。中央操縱臺有啟動柄控制發動機啟動,有油門手柄控制油門,有反推手柄控制反推收放等。
P8區域主要有火警和通訊兩塊內容。火警系統監控著發動機,APU(輔助動力裝置),貨艙,輪艙等區域的火警,並控制滅火。在火警面板上能夠看到火警信息並控制滅火,還能自測出火警系統是否有故障。三個紅色的把手分別是左發動機,右發動機和APU的滅火手柄,只要提起來,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在飛機上玩火。
下方主要是通信控制面板,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需要不停的和地面聯繫。這裡有甚高頻通信面板,導航面板,音頻選擇面板等。比如飛機在機坪上需要滑行道跑道,就需要用甚高頻選擇合適的頻率聯繫機坪或塔臺,經允許後才可按規定路線滑行。起飛,巡航等階段都要不斷的聯繫地面,根據地面的指示改變飛機的路線。特別要說的是,2號甚高頻都保持著應急頻率121.5MHZ,出現緊急情況可用這個頻道迅速建立聯繫。
飛行員前方那六塊大屏幕則是用於顯示飛機狀態信息。比如飛行員正前方的兩塊可以顯示飛機高度,姿態,以及雷達反饋回來的前方是否有積雨雲或風切變。中間兩塊可以顯示發動機EGT,N1,N2等信息。
周圍一圈則是飛機風擋玻璃,737-800飛機共有六塊風擋玻璃,分別是左一號風擋,左二號風擋,左三號風擋和右邊相對應的。一號風擋和二號風擋可以加熱,保持玻璃結構穩定以及除霧。二號風擋可以放下,有沒有見到過飛行員探出頭和地面聯繫的畫面?一號風擋外面也有雨刮片哦。
右二號風擋
風擋上面是頂板以及後頂板,這裡面是各個系統的控制電門以及狀態信息和故障信息顯示。狀態指示一般用藍色燈,故障信息則用琥珀色。比如空調面板,三個旋鈕控制著駕駛艙,客艙前部,客艙後部的溫度。左右組件電門則控制左右空調的開關。看似在面板上看似簡簡單單的控制與指示,在飛機內部的系統卻是縱橫交錯。當飛機在地面上的時候,很多琥珀色的燈亮是因為系統沒工作。到了空中或發動機啟動好,這看似繁多的燈光就熄滅了,只有當系統真的有故障的時候,才會報警顯示。甚至有些故障被機載計算機儲存,到地面才會顯示。
頂板和空調面板
在駕駛員後面,還有許多跳開關。跳開關類似於家裡的空氣開關,當線路有短路時會跳出。
以上就是駕駛艙的基本情況了。最後再給大家一個思考題,副駕駛側右二號風擋是可以從外面打開的,而機長側左二號風擋則不行,知道為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