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模型玩久了,真想開飛機去天上轉一圈!
阿里雲GTS工程師、航空愛好者曹林
看著眼前這位體型微胖、鼻梁上架著眼睛的工程師,很難把他和飛行員聯繫起來。「高中時招飛可嚴格了,像我這樣的,第一輪就得被刷下來。」 曹林打趣地說。
果然,第一印象不可靠。當記者來到曹林家的閣樓,立馬被震撼到!一整個房間就是波音737客機的模擬駕駛艙,操縱系統、航空儀表、開關按鍵,還有機艙內的提示音和發動機運轉的噪音…如果不是因為周圍還堆著東西,記者真以為走進了飛機駕駛艙。
曹林在自家閣樓打造的模擬駕駛艙
推引擎、看儀表、起飛!曹林帶我們從上海浦東機場「飛」到虹橋機場,降落時因為大霧天能見度太差,他還有給記者「秀」了一把技術——僅靠儀表著陸系統「盲降」。
曹林正在模擬駕駛
據曹林介紹,他目前對真實機艙的還原度大概在60%,等到訂購的頂板到了,他會把整個房間都改造成駕駛艙。
曹林對天空的嚮往,從很小就萌芽了。據曹林回憶,他小時候經常一個人坐公交車到機場附近,躺在草坪上看著飛機一架架起飛、降落。」
1997年的某個傍晚,還在上小學的曹林無意間推開了學校圖書館的門,那是他第一次接觸航空航天類書籍。
「我記得非常清楚,書的第一章講 『重於空氣的飛行器為什麼能夠飛行?』」 曹林說,「從我翻開書的第一頁起,就徹徹底底變成了一名航空愛好者。」
曹林收藏的部分飛機模型
對飛機如數家珍的他,買過的航空雜誌摞起來有兩個人高,模型更是堆滿房間。為了能真正體驗上天的感覺,他甚至還去考了滑翔傘飛行員的執照,成為中國第9938名滑翔傘飛行員。
曹林的滑翔傘飛行員執照
這些年經過奮鬥,曹林在杭州終於有了自己的家。他突然想到,為什麼不能搭建一個飛機駕駛艙呢?說幹就幹!在搜索物料的過程中,曹林通過閒魚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比如賣家M曾是防火護林的飛行員,在澳洲滅了20年的火,後來因為腰椎問題退役,公司把飛機上的備用地平儀送給M作為紀念。「這臺地平儀在M家擺了很多年,我問他為什麼願意賣給我?M告訴我,儀器,一定要通了電才有靈魂。」 曹林說。
另一賣家L在閒魚上賣航空電門,但打字速度特別慢,曹林打電話過去才發現,對方是一位老人。老人曾在飛機製造廠工作,和飛機打了一輩子交道,得知曹林要建模擬駕駛艙,老人特別高興,還專門在寄來的包裹裡放了一張手繪的接線圖。
那一瞬間,曹林覺得,這絕不僅僅只是幾個航空電門的事。「我感覺,我身後站了一位對待工作一絲不苟的老工程師,他希望能幫你把這件事做好,把他對航空的熱愛繼續傳承下去。」
類似這樣的閒魚賣家,曹林還遇到很多,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熱心幫助,曹林才能夠用一年多時間,就把飛行模擬艙初步搭建完畢。
變「浪費」為消費,這些原本因為各種原因被閒置的小物件,因為奇妙的緣分聚到一起。曹林給機艙通電的那晚,曾將翱翔於天南海北的它們,又仿佛重新回到了天空。
曹林在閒魚上展示他的飛行模擬艙
作為閒魚老玩家,曹林覺得 「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和溫度」是閒魚最吸引他的地方。
「我喜歡玩這個,然後發現你也喜歡玩這個,我倆就成了朋友,我稱之為 『有趣靈魂的碰撞』 哈哈!」 曹林說。(浙江經濟廣播記者 應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