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最前沿科學,若有突破,人類文明將出現怎樣巨變?

2020-08-30 時空通訊


現在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有很多。

在這裡,我借用一下8月15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上發布的2020年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它們是:

10個前沿科學問題為:冠狀病毒跨種傳播的生態學機制是什麼?引力波將如何揭示宇宙奧秘?地球物質是如何演化與循環的?第五代核能系統會是什麼樣子?特種能場輔助製造的科學原理是什麼?數字交通基礎設施如何推動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發展?調節人體免疫功能的中醫藥機制是什麼?植物無融合生殖的生物學基礎是什麼?如何優化變化環境下我國水資源承載力,實現健康的區域水平衡狀態?如何建立虛擬孿生理論和技術基礎並開展示範應用?

10個工程技術難題為:如何開發新型免疫細胞在腫瘤治療中的新途徑與新技術?水平起降組合動力運載器一體化設計為何成為空天技術新焦點?如何實現農業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風險預警和實時控制?信息化條件下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如何防範重大電磁威脅?矽光技術能否促成光電子和微電子的融合?如何解決集成電路製造工藝中缺陷在線檢測難題?無人車如何實現在衛星不可用條件下的高精度智能導航?如何在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電解水制氫生產中實現「大規模」「低能耗」「高穩定性」三者的統一?如何突破進藏高速公路智能建造及工程健康保障技術?如何突破光刻技術難題?

這些問題,每一項的突破對人類文明的推動都有著重要積極意義。在這裡,我把科協的這項發布引用出來,是讓還不知曉的人們有一個參考。但我不想根據這些當前比較現實的問題來闡述,想談的更深遠一些,更務虛一些。

根據本人對世界前沿科學以及人類發展方向的一些理解,我認為影響人類文明進程比較大的幾項前沿科學問題有:暗物質暗能量、引力波、中微子、量子理論、核聚變、基因工程、人工智慧、人腦及意識研究等。

這些科學每一項突破,都會對人類文明有一個巨大推動。

現代研究認為,暗能量和暗物質是主導宇宙運行的主要力量。由於暗物質暗能量不與物質發生交互作用,所以人們現在還無法監測到它們,也還不知道它們到底是什麼,但已經知道它們對天體運行的影響無處不在。弄清楚了暗物質暗能量,就能夠更深層次的了解宇宙,從而指導我們更好的規避宇宙災難,利用宇宙規律為人類服務。

對引力波認識的突破,為人類觀測了解宇宙增加了一種重要工具;中微子作為宇宙深處信使,近年來的突破,使人類能夠更好了解遙遠宇宙發生的事件以及能量等級;量子理論的研究,使人類能夠探究宇宙最深層次的本質,從而從根本上認識世界,而近期量子通訊技術和量子計算機技術即將問世,將大大推動人類認識世界工具的進步;可控核聚變的突破,將會從根本上解決一個相當長時期人類能源危機,並同步提升各種工具設備效率。

基因工程,是人類從微觀層面認識自己和生命的手段,是科學進化論的重要工具。人類通過基因工程可以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最終從本質上改善人類飲食結構,滿足人類需求,並且從根本上克服衰老和疾病對人類壽命的影響,讓醫學和保健得到一次飛躍。

但這些研究都還是限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改變,這些前沿科學問題我在過去文章多有討論,這裡就不展開來說,下面說說真正從根本上能夠催動人類文明躍遷的科學技術,它們就是人工智慧和意識轉移。

機器一直都在取代人類,解放人類。

總體上說,人類開發人工智慧的目的,還是為了讓機器代替人類去工作,讓人類自己過得更舒服些,可以「不勞而獲」。

迄今人類的人工智慧還停留在「弱AI」階段。即便是宣稱最先進的具有人類外貌的機器人,比如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美國Hanson Robotics製造的「索菲亞」,也還是「弱AI」。何謂「弱AI」?就是這些人工智慧學習能力很差,基本都是依靠人類輸入的程序來應對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通過自身學習成長,不斷提升應解決問題的能力。

即便這樣,人類已經出現了許多「擔憂」,擔心人工智慧搶了自己的飯碗。其實這種擔心是幼稚可笑的。自古以來,人類一直在發明製造減輕人類勞作負擔的工具和機器,如鋤頭、砍刀、犁耙等;後來發明了紡車、織布機、手推車;再後來發明了自動紡織機器、播種機收割機、槍炮炸彈、火車汽車飛機、乃至宇宙飛船。

難道古人們的織娘、農民、劍客、車夫們都「失業了」?他們都餓死了?沒有吧,因為我們都是他們的後代,只是這些後代都「改行了」,成了農業工人、軍人、飛行員等等,更確切的說,是他們的後代過得更幸福了。

人工智慧的發展,初期只是把人類的體力勞動更多的轉為腦力勞動,隨著人工智慧發展到越來越高級,人類逐漸把較低級的腦力勞動轉為教高級的腦力勞動,最終人類的所有工作可能就是圍繞著如何製造出更好的人工智慧,並且如何管理好人工智慧的服務。

人工智慧是人類文明進程的終結者嗎?

真正具有學習成長能力的人工智慧才叫「強AI」,這類機器人就像科幻影視中未來世界的智慧機器人,能夠應對人類的挑戰,甚至超越人類。這才是科幻作品中人機大戰的素材,《終結者》、《黑客帝國》系列影片就是有關人工智慧的典型代表作。這類影片把人工智慧描述為最終發展成為反人類的機器,人類為了生存,絞盡腦汁與它們進行了慘烈的抗爭。

其實,這是人類對人工智慧擔憂的一種表現,不管這種擔憂是不是有道理,都說明人工智慧的發展,才是對人類文明發展和走向起決定作用的科學和技術,現在所有的探索發現和研究,都是為了今後人工智慧發展做鋪墊的。

現在的人工智慧還處於「弱AI」狀態,正在向「強AI」過渡,量子計算機的出現和運用,很可能會促進「強AI」的研發升級。但最終會發展到《終結者》那種狀態嗎?尚無法定論。時空通訊認為,即便人工智慧發展到「強AI」,發展到在高級階段,人類或許可以利用它們為自己進行自相殘殺,但人類創造了它們,就一定會永遠是它們的主宰者。

而真正的文明終結者,將是人機結合。

因此,我認為,真正最終極的科學研究,是人腦和意識研究,實現意識的儲存和轉移,才是人類的終極目標。

人類意識到底是什麼?它在人腦中以一種什麼樣的機制遺傳和生成,又是怎麼樣的機制運行和存在,怎樣將意識從人腦中剝離出來,並製造出能夠讓這些剝離出來的意識保存下來,怎樣將這些意識轉移到人造大腦或者複製人身上?這若干問題,才是如今科學界最前沿和深遠的課題,也將是人類文明發展到高級階段不可迴避的問題,而且我認為是任何文明的必由之路。

人類只有脫離了肉身的羈絆,讓意識只有飛翔,才是真正的長壽永生之路,才能夠真正的載著人類的夢想飛向深空,在星系之間穿梭。今後人類很可能不再以肉身的形式存在,而是以意識或能量的形式存在,這些意識可以存在於機器中、人工智慧中、複製人中,它們是真正的人工智慧,是人機結合的人類存在方式。

因此,人類的未來很可能不是與機器人抗爭,而是人類內部保守派(傳統肉身派)和激進派(人機結合派)的戰爭,人類為了生存方式和發展走向而戰鬥,是人類內部不同形式存在的戰鬥,鹿死誰手早就一目了然:意識自由必勝。

意識轉移成功將是人類永生之夢實現之日。

我們都知道,人類是不是活著還是死去,最重要的就是意識是不是還存在。如果一個人腦子壞了,也就是意識喪失或者正常意識喪失,就會成為植物人或者瘋子,哪怕身體五臟還「活著」,或者依靠機器維持體徵運行,但已經是行屍走肉的「活死人」。

而如果腦子(意識)很好,哪怕身體都死了,也還是「活著」。霍金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這位物理學家在生時,全身只有眼睛和三個手指頭會動,但腦子很好,依然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和科普作家,控制特製的輪椅和電腦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著作。

這其實是一個很好地人機結合典範,只不過霍金的意識還留存在他軀體大腦中,所以隨著他的去世而喪失。現在人類還沒有保存和轉移意識的能力,否則霍金一定會成為第一個志願者。

意識包括自我認知、經驗和記憶、邏輯思維,只要這些依然存在,人就沒有死去。因此,人只要把意識保存下來,即便沒有了軀體,感覺上就還是「活著」的。;如果把人的意識轉移到計算機或者人工智慧、複製人身上,意識就重新具備了控制力量。

這樣人類就擺脫了肉體羈絆,可以以任何形式「活著」,整個人類文明就完全以另外一種存在形式,社會結構和發展方向就會完全改變。比如人類的日常生活再也不需要奢華的住房和交通工具,深空航天活動再也不需要製造巨大的星艦,因為「新人類」再也不需要吃喝拉撒和氧氣這種巨量消耗,只要有機器和能量就可以了。

發展到三級文明,很可能意識可以單獨或集合以能量的形式存在,那時,人類就能夠更自由蕩漾在廣袤的宇宙中了。

但這個夢幻般的設想能實現嗎?

我認為能。我說這話絕非空穴來風,這項研究早就在一些世界頂尖科學機構緊鑼密鼓的進行。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一個谷歌團隊正在進行人的意識轉移到計算機的研究,揚言在40年內取得突破;還有俄國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提出了阿凡達項目,招募了一個頂尖科學團隊,計劃在30~40年內,將自己的意識轉移到一位正在創造的虛擬人身上。

這些計劃能成功嗎?我不敢保證,但有奢望。我想,40年不成就100年,100年不成就1000年,總能成功。因為人類軀體,包括大腦都是由宇宙物質組成的,而意識是人體這堆經過數十億年演化的奇妙物質組合派生出來的,只要人類認識不斷深化,獲得了物質最深層次的奧妙,就能夠實現意識的保存和轉移,甚至能夠製造出生成意識的物質。

我們欣喜的看到,量子力學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這支新興的現代物理學科學分支,探索的正是宇宙最深處秘密。或許這種探索至今還只是掠其皮毛,還需要很久很久才能到達核心,但我相信,這是任何宇宙文明發展的必由之路,任何文明發展到高級階段,都不可能局限於某種羈絆自己的形體。

由此,我認為,人類現代所有的科學都是為這一天的到來做鋪墊的。意識的高級存在形式,才是人類科學的終極目標。這雖然還是帶有科幻色彩的預測,但我有理由相信這才是真正的終極未來。

感謝閱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科學革命能夠引發人類生活觀念深刻變化的科學巨變
    科技革命在現代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佔據著特殊位置,它能夠塑造人類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改變科學技術的結構體系,牽動全球科技中心轉移,推動世界現代化發展進程。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響著國家的興衰以及國家地位在全球競爭格局中的升降。  科技革命的歷史意義  科學革命是能夠引發人類生活觀念深刻變化的科學巨變。
  • 升級人類文明有多難?光速是關鍵,一旦突破人類將進入下一階段
    審核:小文引言:人類為何難以探索浩瀚宇宙?時間與速度是人類難以突破的兩座大山,若能找到破解方法,人類文明或將進入新的階段!在遠古時期,人類尚未具備走出地球的能力,於是人類的目光被禁錮在地球之內,人們大概知道地球之外還有另一番天地,但那一番天地是何模樣我們一無所知。另外,正如著名宋代詩人蘇軾在詩中寫的那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古代人民長期置身於地球之內,也不能很好地認識地球與判斷太空事物,例如,不少人曾固執地認識月亮以及出現在天空中的星辰都為地球事物。
  • 物理學快100年沒有重大突破,人類科學被高等文明「限制」了?
    頂級物理家合照但是在最近幾年,「物理學發展停滯」,「人類科學停滯」的觀點逐漸出現,物理學確實有80多年沒有重大突破了上個世紀,每過幾年就會有一個重大的科學發現,不論是對宇宙的研究,還是在材料領域和能源領域,每過一段時間都有重大的突破,但是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人類的科學發展開始逐漸緩慢。在著名的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文明利用「智子」,限制人類科學發展,難道人類科學真的被「限制」了嗎?
  • 從「科學,無盡的前沿」到「點亮人類前行的燈塔」
    1.為什麼會有「科學,無盡的前沿」萬尼瓦爾.布希。1890-1974前麻省理工學院電子信息學院院長,在二戰中,創立了美國科學研究局(OSRD)。在他的領導下,推動了人類首顆原子彈工程」曼哈頓「工程的實施。
  • 2020年以來國內外發布的重大科學問題和研究前沿
    信息科學Top10熱點前沿主要分布在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移動邊緣計算、無人機通信、圖像處理、長距離連續變量量子密鑰分配等方向。11. 經濟學、心理學及其他社會科學Top10熱點前沿中,有4個熱點前沿與數字經濟和智能化社會相關,有3個熱點前沿與資源和環境問題相關,有1個熱點前沿與心理學問題相關。
  • 何謂文明?如何認識:親社會性、人類理性與文明本質
    本文載《如何理解人類文明的本質:親社會性、人類理性與合作性倫理》。《鄧小平研究》2019年第4期。導讀:人類文明源於認識和改造世界過程中的社會協作,是社會倫理在大規模地域範圍上所凝結而成的相對正式的社會關係之體現。因此,人類文明和社會倫理的內涵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都體現為合作性,都是人類親社會性的呈現。
  • 科學就是人類對自然最準確的認識
    不是科學對科學學科的細分,不論是任何的科學學科都需要人對自然的認識,而且是最新、最深刻地認識,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是科學最具普遍意義的特質,人類認識得越清晰,我們就說它最科學。於是我們完全可以為科學做如下的定義,所謂的科學就是人類對自然最深刻、準確的認識 。
  • 現代化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前沿變化和國際競爭
    目前,現代化理論有不同流派,不同理論的認識有所不同。其中,第二次現代化理論比較集中地反映了現代化的特點和規律。第二,現代化史。包括三個方面,即現代化進程、現代化研究史和現代化思想史。現代化發生在人類文明的所有領域,包括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和個人的現代化等。第六,部門現代化。現代化也發生在人類文明的所有部門,包括農業、工業、國防、科技、教育、交通現代化等。第七,現代化政策。它是現代化理論的一種應用,包括現代化的評價、現代化的戰略和現代化的規劃和措施等。
  • 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是否存在過史前文明?
    Michael Osadciw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是否就已經出現過智慧生命?科幻作品對這個話題都很感興趣。但從科學的角度來考察,人類出現之前的地球上是否真的有可能出現過某種非人類的先進文明呢?對於科學家來說,這也是個嚴肅的問題。科學家希望通過一些蛛絲馬跡,找到這些可能存在的文明先祖。
  • 中國能源取得重大突破,居全世界前沿,將造福人類百億年
    說到能源問題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提高了精氣神,因為現在全球的狀況就是想要找到一種可以解決人類能源的問題,讓以後的生活能夠擺脫石油的控制權,如果中國在可控核聚變研究的一系列突破和領先,就一定會讓國民看到了國家和世界美好的未來。
  • 科學發展出現停滯了?科學家的答案令人深思,人類未來會怎樣?
    按照人類的科技發展進程來看,我們的發展速度還是非常快的。在科學發展的數百年間誕生了數百位科學家,這些科學家帶領我們認識到了宇宙的奧秘,如今人類的科技水平似乎已經達到了巔峰,甚至有很多人認為人類的基礎科學已經出現了停滯,這樣的說法有依據嗎?
  • 白春禮:物質科學變革性突破對科學發展的影響
    信息科技將進一步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知識傳播應用進程的重要引擎,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將進一步對改善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發揮關鍵作用,能源科技將進一步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環境問題開闢途徑,納米科技將進一步帶來深刻的技術變革,空間科技將進一步促進人類對太空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將進一步為人類認知客觀規律、推動技術和經濟發展展現新的前景。」
  • 白春禮:進一步深刻認識科學與哲學的關係
    而如何才能形成有利於創造性思維的氛圍、營造有助於獨創性觀念產生的環境、夯實突破性成就生長的基礎?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入反思科學技術的歷史發展規律,因而需要進一步深刻認識科學與哲學的關係。  從歷史的維度來看,哲學是科學之源。現代科學的前身就是古希臘的自然哲學,之後相當長時間內,科學家都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自然哲學的一部分。
  • 科學網—進一步深刻認識科學與哲學的關係
    而如何才能形成有利於創造性思維的氛圍、營造有助於獨創性觀念產生的環境、夯實突破性成就生長的基礎?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入反思科學技術的歷史發展規律,因而需要進一步深刻認識科學與哲學的關係。 從歷史的維度來看,哲學是科學之源。現代科學的前身就是古希臘的自然哲學,之後相當長時間內,科學家都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自然哲學的一部分。
  • 據科學家推測的「文明等級」,流浪地球中人類文明達到1級了嗎?
    人類的許多科技還有前沿科學在一開始都是來自於幻想,經過一次次的嘗試和探索,人類實現了很多「幻想」中的科技,比如電話還有網絡在古代就符合人們對「千裡眼順風耳」的幻想,因為幻想和探索的精神,人類實現了「翱翔九天,深潛大海」的夢想。
  • 怎樣正確理解楊振寧的科學成就,及其他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地位?
    科學理論是引領人類文明的燈塔。一個新的規律發現,一個科學理論的創立,往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並不是一下子就能夠顯現的,也不是一下子能夠被民間百姓所理解的,甚至過了幾百年,也不是老百姓全部能夠理解的。這些發明依據的是電磁理論、力學理論、光電理論等這些最基礎的理論,沒有這些理論就沒有今天的現代化。科學理論是人類對大自然規律的認識,這些發現和認識,剛發現時到底能給人類帶來多少好處都難以顯現。而且基礎科學理論剛被發現創立時,幾乎都不被社會理解。
  • 文明最高等級與人類文明如何進入下一階段延續
    在這幾萬年裡我們曾經發現過無數的神奇的時間並將其以當時最有效的方式記錄下來。但是我們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我們人類對於地球來說或許僅僅只是作為他所哺育的一種生物而已,而毫不起眼,在人類對大自然環境起到破壞之前甚至地球母親可能都毫不在乎我們的存在。
  • Science發布:全世界最前沿的125個科學問題
    Science發布:全世界最前沿的125個科學問題 2020-12-19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認識新時代中國的歷史方位
    若不懂得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40年中,如何既堅定地捍衛國家民族利益,又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廣泛吸納人類文明共同成果,就不會懂得今天中國所倡議的「一帶一路」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持續探索中走來。
  • 《科學》公布2017年度十大突破: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摘下桂冠
    《科學》公布2017年度十大突破:人類首次「看見」引力波摘下桂冠  Evelyn Zhang • 2017-12-2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