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40年,波蘭丹麥籤署波羅的海海域邊界協議

2020-12-04 海外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嚴翔】波蘭外交部當地時間11月19日發布消息稱,波蘭外長雅採克•查普託維奇和丹麥外交大臣薩穆埃爾森當日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談並籤署了波羅的海海域邊界劃定協議。兩國此前圍繞該協議進行了約40年的談判。

俄新社11月20日報導,薩穆埃爾森稱,他對雙方籤署歷史性的海域邊界劃定協議感到非常滿意,「我們完成了40多年前開始的談判。這是個極好的消息,彰顯了雙方試圖通過談判解決複雜事務的決心」。

查普託維奇稱,該合約的籤署表明,在顧及彼此利益以及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甚至可以「有效、和平地」解決長期糾紛,「相信丹麥和波蘭能夠儘快完成協議生效所必需的的內部流程」。


責編:彭寧鈴

31441882,.歷經40年,波蘭丹麥籤署波羅的海海域邊界協議,.2018-11-20 15:14:42,.204409,.彭寧鈴

相關焦點

  • 波蘭和丹麥籤署波羅的海海域邊界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波蘭外交部新聞處消息稱,波蘭與丹麥19日籤署了波羅的海上邊界劃定協議,此前兩國進行了40年的談判。消息稱:「波蘭外長與丹麥外交大臣今天在布魯塞爾舉行了會談並籤署了波羅的海海域邊界劃定協議。」
  • 丹麥瑞典之間為爭奪波羅的海霸權爆發的北方七年戰爭
    丹麥便與挪威單獨組建聯盟最終形成由丹麥主導的聯合政體。其鼎盛時期領土囊括今丹麥、挪威、瑞典南部、什勒斯維希公國、法羅群島、冰島、格陵蘭及聖託馬斯、聖約翰、聖克羅伊島、加納等海外殖民地。但近代隨著鄰國的崛起和其他歐洲大國戰爭的波及,領土日益縮小,1563~1570年丹麥為爭奪波羅的海霸權同瑞典進行了長達七年之久的戰爭。這場戰爭又被稱為北方七年戰爭。
  • 遊弋於世界最淡的海—夢幻波羅的海
    這片海域在冰河時代結束時只是一片被冰水淹沒的最低位的谷地,後來冰川漸漸向北退去,這裡就形成了波羅的海。 正是因為其形成的時間不長,本來就擁有較好的水質;再加上整個波羅的海海區比較閉塞,外海鹽度高的海水通向這裡的通道又淺又窄,這樣就不容易進入。
  • 承載波蘭與德國近千年恩怨糾葛的格但斯克最終是怎樣歸屬波蘭的?
    與此同時,波蘭也在不斷發展壯大,成了中東歐一支重要力量。這時的波蘭就萌生了佔據波羅的海地區,與德意志諸侯、北歐國家進行貿易的想法。而作為波蘭母親河的維斯瓦河入海口則成了波蘭通往波羅的海,聯通北歐經商的天然通道,當然更是波蘭最理想的出海口。
  • 納粹航母驚現波羅的海
    波蘭潛水員最近在波羅的海海底發現了納粹德國唯一一艘航空母艦「齊柏林伯爵號」的殘骸,一個困惑人們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謎團就此解開。  偶然發現  英國《泰晤士報》27日報導說,波蘭潛水員最近在格但斯克灣附近的波羅的海海域開展石油勘探工作時,發現了沉沒在海底的「齊柏林伯爵號」殘骸。
  • 英國將取代丹麥承擔波羅的海三國領空巡邏任務
    新華網裡加9月20日電(記者張國旺)維爾紐斯消息:立陶宛國防部長林克維丘斯20日對媒體宣布,英國將於10月中旬取代丹麥在波羅的海領空進行巡邏。  林克維丘斯說,在英國接手前,為防止對波羅的海三國領空的巡邏出現空白,丹麥結束巡邏任務的時間將往後推遲。
  • 風箱裡的老鼠:趣談二戰前的芬蘭、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國
    一直到「續戰」結束後第四天,也就是蘇芬籤訂和平協議的那天(1944年9月19日),IKL才被正式取締。1920年4月21日,畢蘇斯基和烏克蘭人民共和國的西蒙·彼得留拉籤署聯盟條約。彼得留拉答應為波軍在「基輔攻勢」中提供幫助,以此換取畢蘇斯基承認烏波邊界。4月25日,波蘭和烏克蘭兩國軍隊在畢蘇斯基的統帥下,向蘇維埃俄國發動了進攻,史稱俄波戰爭。5月7日,波軍進佔基輔。5月26日,紅軍西南方面軍轉入反攻。7月4日,紅軍西方面軍轉入反攻。
  • 納粹航母波羅的海「沉睡」59年
    納粹航母波羅的海「沉睡」59年  二戰期間德國唯一航母「齊柏林伯爵」號「現身」,從未參戰兩度被沉入大海  本報綜合報導 二戰期間,幾個主要交戰國都擁有航空母艦,但德國唯一的航空母艦「齊柏林伯爵」號卻從未在戰爭中露面,二戰後的去向更成了一個謎團。
  • 海域邊界到底怎麼劃——兼談中日韓東海之爭
    ,等距離線最先被考慮作為海域邊界的劃分依據。「等距離」的概念為1958年《大陸架公約》第6條所確立,即在沒有協議和特殊情況的前提下,國家之間根據等距離的方法——在測算國之間畫一條等距離線,線上的每一點與測算各國領海寬度基線的最近點距離相等的方法來劃分大陸架邊界。
  • 美國海軍「惠特尼山」號指揮艦駛入波羅的海水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Marine Traffic網站數據顯示,美國海軍「惠特尼山」號指揮艦(USS Mount Whitney)駛入波羅的海水域。該軍艦將參加北約「Baltops-2019」(波羅的海行動-2019)海上軍演。
  • 波蘭的消失與重現,從蘇德密約看納粹德國的結局
    即宣布兩國之間只有和平,如果一國與第三國宣戰,那麼另一國不能援助第三國,也不能直接或間接參加反對一國的軍事結盟集團,籤訂有效期是10年;2. 劃分勢力範圍,瓜分波蘭,德國和蘇聯以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立陶宛北部邊界、波蘭的那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散河為分界線。事後證明,正是這第二點內容,最終影響了德國的整個東線作戰戰略。
  • 波羅的海:隨時可能成為「最熱的冷戰前線」
    據俄《獨立報》報導,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等波羅的海三國於2004年3月正式加入北約後,俄羅斯的「戰略緩衝區」嚴重萎縮。也正是從2004年起,北約成員國開始在立陶宛西部執行每4個月輪換一次的戰鬥機巡邏任務,昔日蘇聯國土防空軍留在立陶宛的希奧利艾基地,如今成為惟一適合北約支援機群的起降地點。
  • 和平之國瑞典,曾是縱橫歐洲的海盜之國,稱霸波羅的海的北歐雄獅
    瑞典,現在是著名的和平之國,社會福利制度完善,被視為自由、平等、民主的代表,但歷史上,瑞典人曾被視為野蠻人,瑞典曾是稱霸波羅的海的北歐雄獅。瑞典作為一個國家形成於公元1100年左右,當時歐洲正處於維京海盜時期,而維京人就是指來自於瑞典、挪威、丹麥等北歐海盜的統稱。維京海盜足跡遍及整個歐洲大陸,劫掠沿海,被視為野蠻人和冷血戰士。
  • 丹麥銀行宣布將撤出俄羅斯和波羅的海地區
    丹麥《今日新聞》2月20日綜合報導,愛沙尼亞金融監管局要求丹麥銀行關閉在愛沙尼亞的分支機構,並在8個月內償還所有客戶存款。丹麥銀行愛沙尼亞分行有近1.47萬個存款帳戶和1.23萬個貸款帳戶,但因涉嫌洗錢正在接受丹麥、愛沙尼亞、英國和美國等國調查。
  • 波羅的海發現納粹航母殘骸
    作者: 來源:  據新華社電英國《泰晤士報》27日報導說,波蘭潛水員最近在波羅的海海底發現了納粹德國唯一航母「齊柏林伯爵」號的殘骸,從而解開了困惑人們半個多世紀的謎團。  據報導,波蘭潛水員最近在格但斯克灣附近海域開展石油勘探工作時,在250米深處偶然發現了「齊柏林伯爵」號殘骸———一堆生鏽的廢鐵。
  • 蘇德合作最高潮:1939年兩國共同瓜分波蘭
    建國伊始,波蘭就面臨德意志人向東擴張的危險。1235年,布蘭登堡蠶食波蘭西部的盧布希地區。1283年,日爾曼騎士團佔領東普魯士和波羅的海沿岸。德意志人的擴張威脅著波蘭和立陶宛的安全。1385年,兩國實現王朝聯合,創建波蘭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雅蓋洛王朝。王朝的東部疆域囊括立陶宛、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一部分俄羅斯。這就是波蘭東西「歷史邊界」的由來。
  • 地緣決定命運,為何說波羅的海三小國比外高加索三小國「命好」?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三個民族均形成於遠古新石器時代,一部從東方遷居至波羅的海沿岸,另一部從南方維斯瓦河及第聶伯河流域遷來,歷經千百年發展,這些居民的後裔逐漸形成代表自己民族的部落。1、地理上,北臨芬蘭灣的愛沙尼亞和芬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事實上,該國主體民族愛沙尼亞人就屬於芬蘭-烏戈爾人,語言也與芬蘭語非常相似。
  • 波羅的海發現UFO,有地質學家稱:它來自140萬前,這到底是什麼?
    46億年的古老地球,可能隱藏著很多未知的秘密,尤其是一些人跡罕至的無人區,深深地吸引著我們的注意力。地球表面積70%被海洋所覆蓋,最大的神秘之地應該就屬於廣闊無邊的海底世界。最深處是馬裡亞納海溝,超過1.1萬米,即使把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放進去都綽綽有餘。
  • 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關係如何?為何迫不及待加入北約
    從緯度來看,北歐五國最南部的丹麥,比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更靠近南方。從語言來看,愛沙尼亞可視為芬蘭語的方言,差異非常小,拉脫維亞也屬波羅的海語種,與芬蘭語、瑞典語很接近。北歐五國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冰島,都信奉基督教路德宗,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也是如此。其他文化習俗也更接近北歐國家,而不是斯拉夫系的東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