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邊界到底怎麼劃——兼談中日韓東海之爭

2021-01-20 網易

  「

  1973年12月3日在美國紐約召開的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匯聚了世界167個國家,從開始到籤字閉幕歷時9年,打破多項紀錄,成為世界上開得最長的「馬拉松會議」。正是這次會議,掀起了世界各國關於海域劃界問題的大討論。

  」

  海域爭端不是單純的領土爭議,它因領海、公海、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等概念的出現變得異常複雜。在領海、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的範圍限制下,一旦雙方海岸呈現相向或相接的地理分布,它們所主張的海洋權利極有可能發生重疊,最終演化成海域爭端。

  海域爭端如何解決?按照國際慣例,爭端之初各國進行磋商談判,如果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就會訴諸荷蘭海牙的國際法院進行仲裁。

  

  

  海域邊界劃分的規則

  

  等距離規則容易產生爭議

  因為簡潔明了,等距離線最先被考慮作為海域邊界的劃分依據。「等距離」的概念為1958年《大陸架公約》第6條所確立,即在沒有協議和特殊情況的前提下,國家之間根據等距離的方法——在測算國之間畫一條等距離線,線上的每一點與測算各國領海寬度基線的最近點距離相等的方法來劃分大陸架邊界。

  

  

  公平原則是劃界基礎

  不過,問題遠沒這麼簡單。1969年,北海大陸架案就與等距離原則發生了衝突:西德與丹麥、荷蘭在北海大陸架的劃界問題上根據等距離原則無法達成一致。由於西德的海岸呈凹形,其海岸線向內彎曲很大,如果按照等距離原則來劃分大陸架對它極為不利,只能給予它較為狹窄的大陸架區域,面積僅佔北海海床的5%,而丹麥和荷蘭則分別佔10%和11%。

  

  德國人覺得不公平,於是分別同丹麥、荷蘭籤訂特別協定,將劃分北海大陸架的爭端提交國際法院解決。最終,國際法院以11贊同票對6反對票對該案作出判決,否定了丹麥和荷蘭的主張,指出劃界應依照公平原則、考慮一切有關情況,使每一方儘可能多地得到作為其陸地領土自然延伸的一部分。依照判決,經三國協商重新調整了彼此在北海大陸架的邊界。德國取得的大陸架增加12000平方公裡,原丹麥和荷蘭已頒發的油田區特許權也仍然有效,北海大陸架劃界爭端因此獲得解決。

  

  自然延伸原則是重要依據

  1969年,北海大陸架劃界案在國際司法實踐上確立了自然延伸原則。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明確採納了自然延伸的概念。自然延伸原則就是根據沿海國的大陸架區域劃分海域邊界。沿海國大陸在海下和向海方向自然延伸直到海底地形陡降,大陸架區域結束,土地權利延伸的極限憑此確定。

  

  

  東海爭端的由來

  一、

  中日之爭

  中日兩國關於東海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劃界問題,以及針對釣魚島的領土爭端由來已久。我們對日本主要是堅持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邊界到衝繩海槽中線,日本方面則極力反對。

  

  日本提出的理由是:日本的東西兩面都有海槽,東面的海槽舉世聞名,乃是馬裡亞納海溝,一萬多米深,是一個喜馬拉雅山放進去都不露頭的大坑,外邊才是真正的西北太平洋。所以日本認為,衝繩海槽只是大陸架上的一個凹陷,並不是陸架的終點,馬裡亞納海溝才是終點。這樣一來,日本和中國就是共大陸架的國家,延伸原則不適用。

  

  對大陸架劃界的各執一詞也是日本不願意放棄釣魚島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釣魚島位於中國宣稱擁有開發權的大陸架上,在日本本土的西邊,如果日本對釣魚島擁有主權,那麼很自然的,中日兩國就屬於同享大陸架,中國在這一大陸架上的排他性權力就會消失。時至今日,雙方仍然難以達成一致意見。

  

  中韓之爭

  東海的劃界問題之所以十分複雜,因為它還涉及到韓國,韓國也宣布過12海裡領海和200海裡專屬經濟區,中國當即聲明不承認。

  

  目前劃界標準是中韓雙邊爭議的焦點。沿岸國家最多可以劃定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但韓中之間的海域最寬只有280海裡,專屬經濟區必然會重合。韓國建議以兩國海岸線的中間線劃界,中國則主張應該以大陸架為標準,根據整個海岸線長度的比例劃分海域。由於中韓海域劃界問題直接關係到蘇巖礁的歸屬,因而中韓海域劃界鬥爭更加激烈。

  中韓海域劃界的分歧表現在兩個方面:

  1、黃海、東海海域劃界問題。中國主張按「自然延伸」原則劃分中韓黃海、東海海域界限。韓國則採取兩面態度,對中國主張以雙方公認的兩岸基線為端點起,按「中間線」劃分兩國海上邊界,對日本則主張按「自然延伸」原則,劃分兩國海域。如果按照韓方的主張劃分中韓海域,韓國將多劃入18萬平方公里海域,這是不公平的,也是中國所不能接受的。

  

  2、韓國侵佔蘇巖礁問題。蘇巖礁,位於中國東海北部海域,距江蘇南通和上海崇明島以東約150海裡,是東海大陸架上的海底丘陵、暗礁,平時大部分時間處於水深4.6米至5.4米以下,面積2平方公裡,附近海域是中國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漁民自古以來的漁場。

  1963年,中國海軍和交通部即對該礁海區進行測繪,向國際社會宣示領海主權。韓國卻於1987年將該礁更名為離於島,並於2000年下半年開始,在該礁最高峰65米處,打樁興建一座76米高(水下40米,水上36米),重3600噸的巨大鋼筋建築物,稱為「韓國離於島綜合海洋基地」,2003年6月竣工,這是對中國主權的嚴重侵犯,成為雙方又一嚴重爭執。

  

  東海爭端的應對

  根據維度統計海洋研究中心對中日韓海域劃界爭端的綜合研究,認為東海劃界和領土爭端是影響中日韓和平友好和戰略互惠關係進一步發展的重大問題,和平解決此問題,對三國關係的發展和地區之間的和平與穩定具有重大的意義。為此,應從三個方面妥善應對:

  

  充分利用但不局限於外交談判

  我們要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捍衛國家利益,不能將解決東海大陸架、專屬經濟區劃分和領土爭端等分歧完全寄托在雙邊談判和協商上。我們應當勇於探索和嘗試各種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準則的爭端解決機制,對日、韓形成強有力的政治、外交和國際司法壓力。

  

  

  運用法律方法解決東海劃界爭端

  如果東海劃界和釣魚島、蘇巖礁主權歸屬爭端長期得不到解決,而對方又支持本國企業在爭議海區開採油氣,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中國主權和利益時,中方僅僅抗議是無法解決問題的,而外交途徑又不起作用,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運用國際訴訟的法律手段,如果對方拒絕法律方法解決,則中方師出有名。總之,法律手段是解決國際爭端的有效方式,只要是對維護主權完整和國家利益有利,就應該充分利用。

  

  

  必要時使用實力手段做出回應

  面對日韓方面不斷侵犯中國主權和國家核心利益的單方行為,我們也應在必要時使用實力手段作出回應。

  一、派遣漁政巡邏船赴釣魚島、蘇巖礁海域護漁執法,並宣示中國主權。

  二、對於非法進入中國領土(領海)捕魚或勘探作業的外國公民和法人,可依照中國法律屬地管轄的原則對其進行追究,對違反中國刑法的外國公民和法人可以依法將其逮捕並審判。

  三、如果觸碰中方的底線,中方不應排除予以軍事反擊。

  

   文字來源 | 佃傑

   審稿校對 | 向峰、熊濤

  責編 | 黃贏

  編輯 | 吳宏

   排版 | 陳曉純

  往期精選▼

  1.經普知識答題有獎!10000元現金紅包等你來搶!

  2.2018首屆「維度杯」統計創新大賽成果徵集啟事

  3.民間統計|政府統計的重要幫手——《中國統計》專訪維度統計董事長紀培端

  4.經普中國——全國經濟普查一站式服務平臺上線啦!

  5.維度統計協助武漢市東西湖區舉辦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清查培訓班

  6.大吉大利,晚上吃雞! ——從「吃雞」透視網路遊戲產業的發展現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解析:中日東海油氣田爭端到底在爭什麼
    事實上,世界很多相鄰和相望國家間的海域縱深有限,很難滿足各劃200海裡的需求。東海就是這個情況,其最寬處也只有360海裡,中日間的分歧由此而生。對此,中國主張公平原則,即需要考慮到同緯度海岸線走向及長度比、人口狀況等情況,這也是國際海洋劃界的趨勢;日本則毫不考慮當今海洋秩序公平公正的發展潮流,頑固的堅持「中間線」原則。
  • 中國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解讀
    根據東海部分劃界案《執行摘要》,中國在東海衝繩海槽內選擇了10個最大水深點,並以其直線連線作為中國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以下簡稱「外大陸架」)的外部界限。依據國際法,中國主張東海大陸架向東自然延伸至衝繩海槽。根據這一主張,中國東海大陸架寬度超過了中國領海基線200海裡,應按《公約》的規定提交在東海的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本次提交東海部分劃界案是中國履行《公約》賦予的權利和義務的應然之舉。2009年5月12日,中國政府於向聯合國秘書長遞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確定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的初步信息》。
  • 中日韓聯合開展海上觀測,探秘「海洋中的河流」
    因此,了解掌握琉球群島周邊海域的海洋動力環境是開展海洋環境預測預報的重要基礎。朱小華說:「琉球島鏈位於東海陸坡外沿,將西北太平洋的西邊界流分成東海黑潮、琉球海流兩個部分。琉球群島被這兩支西邊界流包夾起來,如同一個『三明治』。」黑潮以強流而聞名、琉球海流以潛流而著稱。這兩支動力特徵迥異的西邊界流通過島嶼間的海峽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
  • 領海之爭與大國崛起
    153丁力東亞海域是當前世界的最熱點地區,超過了中東。領海爭端從東海到南海綿延不斷,中國都捲入其中。今年夏天以來,在與菲律賓的黃巖島之爭暫時平息之後,與日本的釣魚島之爭又起,中國再次被推到風頭浪尖。值得稱讚的是,在這兩次爭端中,中方採取了相對強硬的姿態,不僅為本國權益呼喊,還活動手腳熱身。
  • 韓國擬提交東海大陸架劃界案
    資料圖:港媒製作的中日韓東海劃界主張示意圖韓國擬提交東海大陸架劃界案預備案主張,韓國大陸架劃界線應在距離領海基線200海裡以外的韓日共同開發區(JDZ)海域,面積為1.9萬平方公裡。這份文件中包含了韓國「從朝鮮半島自然延伸的大陸架一直延伸到東海衝繩海槽」的立場。韓國曾計劃於今年7月向聯合國提交這一划界案,但可能因考慮到日本政府的反對態度,將提交時間調整到「今年內」。
  • 被忽視的黃海海域劃界
    被東海、南海劃界爭端蓋過的黃海劃界  北方界線實際是朝韓之間的海域爭議,但是中韓之間在黃海劃界上也有分歧。最近幾年,中日在東海的劃界糾紛以及釣魚島爭端,還有南海海域,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爭議一直是輿論的焦點,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中朝、中韓在黃海海域劃界糾紛一直「默默無聞」。
  • 中方已提交外大陸架信息 涉東海部分海域
    這次提交的文件涉及中國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中方保留今後在其他海域提交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信息資料的權利。中國政府將繼續根據一貫主張和立場維護海洋權益,同時堅持與海上鄰國在國際法基礎上,按照公平原則,通過和平談判進行海洋劃界。
  • 中方主張東海大陸架自然延伸到衝繩海槽,在領海基線200海裡外
    據新華社電  外交部9月16日表示,中國政府決定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國家海洋局相關技術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專家觀點] 日本先打破現狀,中國沒有義務再遵守承諾    北京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周永生教授認為,我國決定提交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非常有意義」。    他說,以前中國在東海採取「模糊政策」,主張東海絕大部分屬於中國,並沒有具體進行分界,也沒有向聯合國提出申訴。
  • 中國東海部分海域二百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訪談
    法律上站得住腳 科學上無懈可擊——中國東海部分海域二百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陳述訪談    紐約時間8月15日,中國政府代表團就《中國東海部分海域200海裡以外大陸架劃界案》向大陸架界限委員會(簡稱委員會)作了陳述,委員會將對該劃界案進行初步審議。
  • 自然資源部:中國東海海域地震不會引發海嘯
    7月13日9時2分,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發布海嘯信息:7月13日8時57分,中國東海海域發生地震,根據初步地震參數判斷,本次地震不會引發海嘯。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將繼續跟蹤分析地震和海嘯監測數據,如監測及預報結論無重要變化,將不會發布後續信息。
  • 氣象局:東海大部海域和臺灣海峽陣風10~11級
    12月14日凌晨2時,渤海出現了6~8級偏北風;黃海大部海域、東海北部海域出現了7~9級、陣風10級的北到西北風;東海南部海域出現了6~8級東北風;臺灣海峽出現了5~7級東北風。臺灣海峽、臺灣以南海域、南海北部沿海的能見度不足10公裡。其他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 「北極五國」爭北極 北極到底是誰的?
    先是9月15日,俄羅斯和挪威終於籤署條約,劃定了兩國在北極地區巴倫支海的邊界,結束了兩國長達40年的爭端。由於北冰洋沿岸五國——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和挪威——爭相對北極提出領土主張,俄總統梅德韋傑夫稱條約為北冰洋沿岸國家如何解決分歧樹立了「建設性的」榜樣。但緊接著,加拿大即宣稱對北極羅蒙諾索夫海域擁有主權,試圖以此推翻莫斯科證明該海域屬於俄羅斯的努力,北極海主權爭奪戰繼續上演。
  • 環境公報:23%東海海域達嚴重汙染程度(圖)
    東海是我國第一大海洋漁場,舟山定期舉行休漁期魚苗放流活動。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於5月初在上海首次發布的《2009年東海區海洋環境公報》顯示,東海區海洋環境汙染形勢依然嚴峻,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為91950平方公裡,其中23%海域達嚴重汙染程度,這些嚴重汙染區域主要集中在射陽河口、長江口、杭州灣、浙江的舟山群島和樂清灣等海域,主要超標汙染物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
  • 黃海、東海、南海、渤海 四大海域同日執行軍事任務
    【四大海域執行軍事任務】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網站發布航行警告:9月28日至30日每天8時至18時,黃海南部部分海域進行實彈射擊,禁止駛入。9月28日7時至18時30分,東海部分海域進行實彈訓練,禁止駛入。9月28日7時至15時,南海西沙群島有關海域進行軍事訓練,禁止駛入。
  • 渤海東海北部臺灣海峽等部分海域將有4~7級風
    9月17日凌晨2時,渤海出現了5~6級東北風;東海大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南海東北部海域出現了4~6級東北風。黃海北部和中部海域有霧,能見度不足10公裡。其他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預計,17日8時至18日8時,渤海將有5~7級東北風;東海北部海域、臺灣海峽將有4~6級東北風;東海東南部海域將有6~7級偏東風;臺灣以東洋面將有6~7級東北到偏北風;臺灣以南海域、南海東北部海域將有4~6級西北風。其他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 東海臺灣東南洋面巴士海峽南海海域有7至10級風
    7月18日02時,南海大部海域、巴士海峽出現了5~7級西南風。渤海海峽有霧,能見度不足10公裡;能見度不足10公裡的海域還有黃海北部和中部海域、臺灣海峽南部海域。其他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預計,18日08時至19日08時,受「馬鞍」和西南季風的共同影響,東海東部海域將有7~8級、陣風9~10級的偏北風;臺灣東南洋面、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海域將有7~8級、陣風9級的西南風。南海西北部、南海中部和南部海域、臺灣海峽、北部灣將有5~7級西南風。其它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 《最強蝸牛》英倫怎麼玩 英倫海域玩法介紹
    導 讀 最強蝸牛英倫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在這裡的話還有很多海域以及艦船存在的,具體要怎麼玩,需要注意哪些呢
  • 波蘭和丹麥籤署波羅的海海域邊界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波蘭外交部新聞處消息稱,波蘭與丹麥19日籤署了波羅的海上邊界劃定協議,此前兩國進行了40年的談判。消息稱:「波蘭外長與丹麥外交大臣今天在布魯塞爾舉行了會談並籤署了波羅的海海域邊界劃定協議。」
  • 東海集團「一切為了高端」
    經過20年的不斷耕耘,東海集團在深圳已建成的項目有:東海花園、東海花園福祿居、君豪閣、東海十八居、港麗豪園、東海景田銀座、東海坊、東海城市廣場,以及東海萬豪廣場。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東海花園就因首創「住宅首層架空綠化與室內外環境融入一體」而聞名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