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狂魔」日本人,在食品行業如何用小心思做大事情?

2020-12-04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FBIF食品飲料創新」(ID:FoodInnovation),作者 Momo(Wenky),編輯 Bobo,36氪經授權發布。

細節決定成敗,你認同這句話嗎?

舉個例子,要不是牛頓被樹上掉落的蘋果砸了,他還會發現萬有引力嗎?(雖然事實是牛頓看到蘋果掉落引發思考)

再舉個蘋果的例子,為什麼蘋果公司無論怎麼創新iPhone,依然一直保留靜音物理鍵?

毫無疑問,牛頓和蘋果公司在各自領域都是成功的。我們可以發現,細節有時候能夠帶來巨大的影響,激發意想不到的創新;有時候雖然不足以創造新的東西,但它足夠打動人。

合味道杯麵專用叉「The fork」分左右手專用,圖片來源:日清官網

要說世界上注重細節的國家有哪些,那就不得不提到日本。在食品行業,日本人習慣用小心思做大事情,就像世界上第一個杯裝方便麵日清合味道,靈感源於方便麵之父安藤百福在美國推銷方便麵時,發現美國人用紙杯和叉子吃麵。日本是一個「什麼都小」的國家,國土面積小、人口數量小,日本人的小心思是如何在食品行業大展拳腳的?

01 沒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日本人是細節「狂魔」

去過日本的人,常會感嘆日本各行各業的細節之舉是多麼難忘甚至「變態」。

為什麼中國大媽會去日本搶馬桶蓋?因為有很多貼心的小功能。為什麼一些日本汽車的副駕駛座椅可以旋轉?因為方便穿長裙的女士上下車。為什麼去日本便利店買女性個護用品會提供深色包裝袋?因為可以避免尷尬。

細節「狂魔」的日本人,在你想到的、想不到的地方都動了小心思。

飛機起飛前日本地勤人員揮手致意,圖片來源:ラカタン

在日本,偌大的機場卻是一個處處充滿小細節的地方。當飛機起飛,地勤人員會揮手鞠躬致意,有時還會舉一個大牌子,牌子上寫著「一路平安,歡迎下次再來」類似的祝福語。當飛機降落,負責管理行李的工作人員會將行李箱按顏色分類排放好,注意傳送帶上行李箱把手方向的一致,甚至有些機場的工作人員雨天時還會在傳送帶前仔細擦拭行李箱。

反觀中國,你是否抱怨過行李箱被暴力對待?可能幸運的你沒有遇到過,但你有沒有經歷過喝飲料時瓶蓋半天擰不開的情況?這種情況在日本幾乎不會發生。日本人的小心思,在食品行業也是發揮得淋漓盡致。

02 不起眼的小細節,原來可以起大作用!

日本食品行業都有哪些令人感嘆的細節?

柿種是日本的國民級零食,常看日劇或動漫的人可能對它不會陌生。雖然名字為柿種,但其實是一種米制零食。柿種由大米或糯米研磨後蒸煮,再放入冰箱冷卻凝固,凝固好後切成柿子種子的樣子,等其乾燥後,放進烤箱裡烤制而成。現在的柿種產品中大多還混合了花生。

龜田的柿種,圖片來源:龜田制菓官網

日本銷量第一的柿種,來自龜田制菓。龜田制菓是日本一家老牌零食企業,專門做以大米為原料的米果零食,已有73年的歷史。

龜田制菓發起投票,圖片來源:龜田制菓官網

上個月,龜田制菓幹了一件大事。他們發起了一項投票,讓消費者選出柿種產品中柿種和花生的最佳比例。

投票第一名—柿種和花生的最佳比例是7:3,圖片來源:龜田制菓官網

這項投票活動從10月1日持續到11月27日,最終收到了共計255093份投票。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消費者心中最想要的比例是7:3。而原先的6:4居然只排在第三名,比第一名少了近3萬票。

龜田制菓將柿種與花生混合已經有約53年的歷史了,這53年來,柿種一直是龜田制菓最暢銷的產品。一直都賣得很好,是不是就是完美的了?

龜田制菓覺得不是。連龜田制菓自己都在官網寫道,此次調查是在懷疑理所當然的事情。

都做到第一了,還在想著消費者,而且是從柿種與花生比例這麼一個細微的角度。這就像學生時代班裡的第一名,成績已經非常好了還想著在細節上突破自我,大概這就是第一名與其他人的差距吧!

龜田制菓通過此次調查,決定在2020年1月起將6袋裝200g的龜田的柿種更換成7:3的比例。這麼懂消費者的品牌,消費者能不愛嗎?

還有一個日本橫跨食品飲料乳品三個領域的大佬,雖然涉足品類繁多,但十分在意細節。它就是中國消費者也耳熟能詳的明治。

明治株式會社是日本最主要的食品公司之一,截至2019年3月其總銷售額達1兆566億37百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76.5億元)。有著如此大體量的明治,一直走在日本食品界的前沿。

今年3月,明治宣布其所生產的液態奶已獲得日本消費者廳頒發的可註明「嬰兒用」及「可替代母乳使用」字樣的銷售許可。這是日本乳業公司首次獲準在液態奶上標註「嬰兒用」字樣,也是明治發布首款嬰兒液態奶產品。

這款嬰兒液態奶產品名為「ほほえみらくらく」,意思是微笑輕鬆。的確,嬰兒液態奶對新手寶媽奶爸很是友好,不用糾結奶粉和水的比例問題,液態嬰兒奶即開即飲。目前,日本市面上其他的嬰兒液態奶多為紙盒包裝,而明治嬰兒液態奶採用了耐久性高的鋼罐,將產品的保質期延長至1年,因此不僅可以日常飲用,也可作為災難時的儲備物資。

明治ほほえみらくらく嬰兒液態奶及奶嘴附件,圖片來源:明治官網

可以看出,明治從一開始就比其他品牌的產品多想了一步——鋼罐保質期長。之後,明治又從細節處多做了一步。11月29日,明治宣布開發了一款罐裝液態奶配套的奶嘴附件,計劃將在2020年春季發售有配套奶嘴附件的液態奶套裝產品。

有了配套的奶嘴,明治又為新手爸媽省去了將奶倒入自家奶瓶的步驟。看似一個小事情,但配套奶嘴在災難期間或者旅途中會起大作用。

大而全的明治,為了消費者將產品細緻入微地不斷打磨。

瓶裝口香糖大家都吃過吧,放一瓶在辦公室,飯後嚼一粒很是方便。但是嚼完後,往往還要拿紙包住才能扔。有時候就很尷尬,手邊沒紙怎麼辦?

日本瓶裝口香糖裡的紙片,圖片來源:excite ニュース

日本的口香糖就考慮到了這種尷尬的情況。如果你去日本買過瓶裝口香糖,打開瓶子你會看到一疊像便利貼一樣的紙片。像樂天blackblack口香糖、明治XYLISH口香糖都有這麼一疊紙片。

樂天口香糖都自帶吐口香糖的紙片,圖片來源:樂天官網

這疊不起眼的紙片,被稱為「捨て紙」,就是為了方便人們包住吃完的口香糖而設計的。這種在中國看不到的設計,不僅解決了人們吃完口香糖找不到紙的尷尬,同時為環衛工人省去清潔的麻煩,畢竟黏黏的口香糖可不好處理。

以上這些小心思都是花在普通消費者身上的,日本食品界還有一些專為殘障人士或行動不便人士考慮的細節設計。

有缺角意味著純牛奶,圖片來源:明治官網

為了讓老年人或者視障人士在挑選牛奶時一下子分清純牛奶和調製乳,自2001年12月以來,日本乳製品製造商開始使用缺角包裝。紙盒裝頂部有缺角的牛奶,就是純牛奶。缺角的另一側,則是紙盒的開口。

罐裝酒蓋子上有盲文「酒」,圖片來源:三得利官網

而罐裝啤酒或者其他酒的蓋子上,為了方便盲人知道產品是酒還是飲料,會有「酒」的盲文可以觸摸。有的啤酒產品的瓶身上甚至還能摸出來酒精度數。

03 隱藏在細節裡的小美好,讓人會心一笑

一個細節的改變,可能比創造一個新的東西意義更大、作用更大。日本食品行業還有一些小細節,雖然不能帶來多大的實際作用,但能讓消費者會心一笑。

日本達能bio系列酸奶蓋內的文字,圖片來源:livedoor.blogimg.jp

日本人幾乎不舔酸奶蓋,至於為什麼不舔,不是因為他們有錢任性,其實是因為日本許多酸奶蓋不會殘留酸奶。你可能會說不舔酸奶蓋就失去了一種樂趣,日本人也想到了。在設計出不殘留的酸奶蓋後,他們在酸奶蓋上印上問候語或一些俏皮話。如揭開達能酸奶的蓋子,你能看到世界各種語言的「早上好」、「超!大吉!!」等文字。早晨喝一杯酸奶,不僅身體更輕鬆,心情也更好了。

眾做周知,日本的垃圾分類施行較早,具體規定方面也較講究。比如在日本喝完一盒牛奶後,需要將牛奶盒洗淨、剪開、晾乾後疊好。於是一些牛奶製造商在盒子上做了「彩蛋」。在盒子必須撕開的地方,印上「謝謝你回收」的字樣。當消費者看到這句話,是不是就感受到垃圾分類的意義了呢?

打開200ml的Kagome野菜生活果汁能看到「謝謝你折了它」文字,圖片來源:youpouch.com

還有一些由於體積小而無法回收的紙包裝飲料,雖然無法回收,但是如果折起來扔的話會更省空間。日本Kagome果汁就在紙盒上印上「謝謝你折了它」的文字,鼓勵消費者喝完後將包裝摺好再扔。

Kitkat紙包裝,圖片來源:雀巢官網

為消費者送上美好的祝福,日本食品行業很擅長用包裝和消費者互動。比如日本Kitkat從今年9月開始,將原先的塑料外包裝換成紙包裝。當然一方面是從保護環境的角度出發,另一方面,就像日本雀巢的發言人所說「很難讓更多的人了解環境問題,但是可以讓人們享受摺紙的樂趣」[1],紙包裝可以用來摺紙。

用kitkat包裝紙折成的紙鶴(寫著相信自己,加油!——母親),圖片來源:雀巢官網

由於kitkat的發音類似日本九州方言「一定贏」,所以日本學生中有考前吃kitkat的習慣。Kitkat便鼓勵消費者用kitkat包裝摺紙鶴,在紙鶴上寫上加油之類的祝福語,為考生應援。

用包裝上的小細節,讓消費者感受到小美好,會提高消費者對產品及品牌的好感度。

04 不拘小節or摳細節?這對食品人來說不是一個問題

日本食品企業的這些細節之舉,讓我們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那是不是就應該學他們呢?

我們可以從消費者、企業自身、行業三個角度,剖析食品企業為什麼要學會摳細節。

1、 細節多一點,消費者挑剔少一點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消費者對於產品的認識越來越全面,進一步會對產品更講究。比如出現各種成分黨。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和中產群體,他們在購買食品時越來越挑剔,精緻的生活不允許出現體驗感不好的產品。

當食品企業把握好細節,一方面是對產品品質的把控,如一包瓜子中不出現空殼;另一方面,在細節上下功夫可以讓消費者感受到企業的用心。比如在夏威夷果包裝裡配開果器、一次性手套等,這點在三隻松鼠等堅果零食企業已經可以看到。

細節多一點,消費者的挑剔就少一點。

2、 別人看不到的細節,就是你的創新之源

都說食品創新難,找不到創新的方向、衡量不了創新的價值。其實有時候,創新就藏在某個細節背後。比如近年來流行的小包裝食品和自熱食品,就是發現單身人群在家不愛下廚的生活細節。

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細節,通過這個細節創新或作出改變,就可以形成自己的優勢。這就是細節對於企業來說最厲害的地方。

3、 良幣驅逐劣幣,食品行業需要細節加分

對於行業來說,追求細節有助於形成業內良好的風氣。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企業,在細節上不放鬆,可以共同促進行業的發展。我們也看到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比以往少了,食品創新的花樣也越來越多,這和把握細節有著密切的聯繫。

如果給現在的食品行業打90分,那麼細節就是加分項。當大大小小的企業都在意細節,就會出現「良幣驅逐劣幣」的好現象。

05 結語

其實說白了,把握細節就是觀察消費者、觀察企業自身和觀察行業。

所以至於細節之細怎麼去摳,還得從這三方面著手。首先是要有消費者主體意識,產品做出來是給消費者吃的。其次是要有反思意識,消費者說好才是好,而不是企業自身認為好就行了。就像上文提到的龜田制菓,他們對自身用了53年的配方產生了懷疑。最後是觀察行業有哪些不足之處,欠缺什麼,然後從細節處改變。如果認真起來,你可能會發現從生產、研發、包裝甚至營銷處處都有可以挖的細節。

老子曾言「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既然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那麼肩負「民以食為天」重任的食品企業,對於細節把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吧!

參考來源:

[1]ノッポさんが「キットカット」の紙パッケージで折り鶴、「プラスチックごみの削減できるかな?」/ネスレ日本,2019年10月3日,食品産業新聞社

相關焦點

  • 日本人是如何防範地震的
    我國自改革以來約共發生5次大地震:邢臺7.2級地震、雲南大關7.1級地震、遼寧海城7.3級地震、唐山7.8級大地震、汶川7.8級大地震等以及全國範圍內的N次中小地震。這些災害無時不在提醒我們生命寶貴,以及需掌握必要的防範地震的安全知識。然而不僅是我國常有地震發生,鄰國日本也是一個地震頻發的「災區」,甚至日本發生的地震次數在亞洲屈指可數,那麼日本人是如何防範地震的呢?
  • 速凍食品行業深度報告:千億市場好賽道,來自日本的經驗
    人均速凍食品消費量和花色(品類)上,我國距離 歐美日均有較大差距。1)人均消費量上,美國速凍食品人均消費量達到 84.2kg/年,歐洲 42.6kg/ 年,日本也達到了 22.9kg/年,但相比之下我國的人均消費量僅為 10.6kg/年,較發達國家的差距較 大;2)速凍食品的花色(品類)上,美、歐、日均保持在 2500種以上,而我國僅 600 種,較發 達國家亦有差距。
  • 日本福島核災食品專供中國人?日本人你的良心還安好嗎?
    他對我們說:   吃日本福島食品   為中日友好關係積極表態!是啊   「大臣」不敢用的就給老百姓用   老百姓不敢用的   就給中國別國用   這個邏輯真是天衣無縫呢
  • 看完震驚:注重細節的日本人如何把衛生間的裝修設計做到人性化的...
    日本的衛生間不僅先進得讓人嘆為觀止,所有的細節細膩程度簡直到了令人驚喜和敬畏的程度,最重要的是裡面的各種人性化設計,無一不讓你感受到世界一流的服務體驗。在日本,幾乎是不管房子有多小,都要隔出單獨一間房安裝馬桶。這樣做,大大提升了衛生間使用的舒適度,還減少了主婦們做家務的負擔,這也是日本衛生間永遠給人清爽的秘訣所在。
  • 動漫那些超驚悚吃人狂魔在這裡!
    動漫那些超驚悚吃人狂魔在這裡!人類一直認為自己是萬物之主,食物鏈的頂端,所以看到人被吃覺得對「吃人」的感到恐懼或者興奮新奇。不過其實「吃人」這個題材在很多動畫出現過,就讓我們看看超驚悚的吃人狂魔吧!庫拉多尼這貨不僅吃人,還會把看到的東西都吃掉日本動漫《鋼之鍊金術師》中的人物。有著銜尾蛇刺青並代表暴食的人造人。常與拉斯多一起行動,對他而言沒有不能吃的,不管是人或合成獸依然照吃不誤。肋骨能自由收縮甚至將物體切割之後再吸進內部,內部似乎是無邊的黑暗空間,存在著他吞吃過的東西,簡單點來說是帶著亂堆的血海。
  • 食品行業專家齊聚第三屆食品科技創新論壇,化科技為生產力(上)
    實現食品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於提升行業的創新能力。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大背景下,創新驅動已成為各行業持續發展甚至成功破局的力量關鍵。目前我國食品飲料行業經多年發展已積累了一定的基礎,但基礎性的技術儲備嚴重缺乏。北京一輕研究院和北京太清科創國際文化發展中心共同發布了中國食品飲料行業企業創新價值排行榜,旨通過排行榜的發布,對食品飲料行業進行科學規範的創新價值分析,幫助管理者發現行業發展方向趨勢引導,促進行業正確健康發展,找到提升行業價值的途徑。
  • 【垃圾食品的科學】垃圾食品為什麼讓人慾罷不能?
    「食品業裡的CEO通常都不是懂技術的人,出席那種技術人員用技術詞彙談論技術事情的會議,會讓他們覺得不自在,」貝克說:「他們不想受窘、不想做承諾,他們想保持自己的超脫和自主性。」貝克是學化學出身的,擁有食品科學博士學位的他在1979年成為貝斯堡公司的首席技術總監,創造了一長串的主打產品,其中包括微波爐爆米花。
  • 國內孩子欠缺的死亡教育,日本是如何做的?
    胡可看到孩子的反應後雖然難過,但是她沒有用善意的謊言,只是拍拍肩膀安慰。生活中,大部分家長面對孩子這個問題時,都會選擇搪塞過去,或者說謊:「別擔心,媽媽永遠不會死的。」「呸,別亂說。」然而,家長這樣做只是好心做壞事,這會給孩子造成無形的傷害。★避談死亡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危害?
  • 「日本」幹細胞生物學家究竟要對「牲畜」做些什麼讓人「恐懼」的事情
    (參考: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2275-3)大背景: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病人需要移植器官進行治療,目前移植用的器官在文明國家如我國由公民自願捐獻,不能強制任何人包括死囚提供器官。不幸的是,可用的器官數與等待移植的人數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額。
  • 日本基建狂魔科技落後,奮起直追成諾貝爾獲獎大國
    至此,新世紀以來已有19位日本人獲諾獎,日本在邁入21世紀的最初20年裡,平均每年獲得1枚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獎牌,將過去的諾貝爾獎強國——英國、德國、法國遠遠甩在身後,距離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個諾貝爾獎」的計劃,已經實現了一大半。
  • 方便食品行業分析及趨勢
    雖然方便麵之外的方便食品年銷量以超過20%的速度增長,市場越做越大,但有調查顯示,其他方便食品與方便麵的重疊性並不高,其分流的消費者不足總量的8%。因而在一段時間內,方便麵仍將是方便食品行業中當之無愧的主角。   下面主要圍繞方便麵行業來闡述方便食品行業的發展和趨勢。
  • 4位傑出創業者分享:如何用素食掀起食品行業新風暴?
    消費者關注點的改變,正推動著食品行業的轉變。 今天,我們特別編譯了發表在Food Entrepreneur雜誌上關於 4 位食品行業創業者的採訪。希望該文能夠為相關的產業人士和諸位讀者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
  • 為什麼在日本很少見到早餐攤,日本人難道都不吃早餐的嗎?
    尤其是對於一些上班族來說,時間更是非常緊張,尤其是在早上的時候基本上沒有時間做飯,所以一些人為了圖方便就會購買早餐。所以在街道上經常能夠看到很多的早餐攤位,經常有一些上班族在這裡購買早餐。但是很多去日本旅遊的遊客在日本卻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在日本很少見到早餐攤位,這也不經常很多人覺得非常好奇,難道日本人都不吃早餐了嗎?
  • 艾永亮:日本的壽司之神如何打造超級產品,每天都幫章魚做按摩
    看到顧客吃到美味後露出的滿意表情,是小野二郎一天下來最開心的事情。「其實,一直以來我們所說的打造超級產品,並不需要多麼高超的技術,而是對細節的一絲不苟,關注每一個細節,從細節上提升用戶體驗,讓產品超越用戶預期,在重複中精益求精。從不隨波逐流,這種嚴苛的自律,這不僅僅是一家壽司店能夠做到的,也適用於所有行業。注重細節,超越用戶預期,是所有企業打造超級產品的秘訣。
  • 食品行業需關注日本進口食品輻射水平
    食品夥伴網訊  近日,日本特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洩露出的放射性物質在溫帶季風與日本暖流的共同作用下不斷向外擴散,放射性物質可能對周邊及其它地區的水產品與農產品造成影響,日本食品安全形勢面臨潛在的風險。
  • 日本人都不放心的福島食品,就別往中國推銷了!
    2011年,福島核電站因大地震發生嚴重核洩漏以來,事情已經過去7年多。最近幾年,福島以及日本政府,都加大了對福島農副產品已經安全的宣傳。包括這次邀請中國媒體人,也是出於此考慮。在對福島食品的安全性沒有獲得世界一致認可的時候,中國又何必急於向日本賣這個好呢?實際上,日本人自己對福島的食品也不放心。
  • 獨家解析Innova 2020全球十大食品飲料行業趨勢!
    (ID:Foodinnovation)策劃的獨家線上沙龍:Innova全球十大食品飲料行業趨勢解讀於昨日圓滿結束。 希望企業投資可持續發展的消費者,也願意為企業在解決塑料廢物和食品浪費問題方面所做的努力而「買單」。
  • 日本「可生食鮮雞蛋之父」:黃天鵝正引領中國蛋品行業的品質升級!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蛋品安全問題不容小覷,開始尋求真正更高品質、更高標準的雞蛋。大眾需求的變化引領著行業將走向新趨勢。一個叫黃天鵝的雞蛋品牌,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他親赴中國擔任黃天鵝首席科學家的消息引起了國內蛋品行業的強烈震動。日前,加藤宏光博士在接受《國際家禽》雜誌旗下專注蛋品行業的刊物《蛋品世界》的採訪中透露了他此行的初衷和願景。雞蛋安全品質過硬的日本,也曾歷經過食品安全威脅採訪中,加藤宏光博士透露日本也曾面臨過嚴峻的蛋品安全問題。他年輕時曾在大阪謀了一份家禽行業的工作。
  • 粒子躍遷淨化技術在食品淨化器行業廣泛應用
    原標題:粒子躍遷淨化技術在食品淨化器行業廣泛應用家用食品淨化機作為廚房常用的電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用食品淨化機清洗蔬菜和水果不僅可以去除農藥殘留和激素,還可以殺滅細菌和病毒,同時節省清洗蔬菜的時間。
  • 天氣之子:「壁紙狂魔」新海誠把這些東京街道畫進了電影裡
    新海誠動畫作品常常有著美輪美奐、亦幻亦真、色彩絢麗、細節豐富、極盡逼真的大自然、大都市的景色。因此,喜愛的觀眾也給了新海誠一個「壁紙狂魔」的外號,稱讚新海誠的動畫作品每一幀都可以拿來做壁紙。新海誠曾在多個場合透露過他對日本風景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