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食品的科學】垃圾食品為什麼讓人慾罷不能?

2020-12-05 果殼網

(文/Michael Moss)1999年4月8日晚,一長串的加長林肯和出租轎車停在了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美國明尼蘇達州最大的城市)貝氏堡公司(Pillsbury)的總部前,從上面走下來11個掌控美國最大幾家食品公司的人。在場的有雀巢(Nestlé),還有卡夫(Kraft)和納貝斯克(Nabisco),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寶潔(Procter & Gamble)、可口可樂(Coca-Cola)和瑪氏(Mars)也在裡面。這些平日裡互為對手的CEO和公司總裁聚在一起,是為了一場極為罕見的私人會議。當晚的議程只有一個:新出現的肥胖症流行,以及如何解決它。雖然現場氣氛熱絡,但這群人可談不上什麼朋友。他們的地位由打擊對手、爭奪所謂的「胃袋份額」——他們把任何一家公司的品牌在競爭中搶到的消化空間佔有量叫做這個——的手腕所決定。

業內人的警醒

貝氏堡公司的一位總裁、55歲的詹姆斯•貝克(James Behnke)在各位CEO抵達後接待了他們。貝克和幾家其他食品公司的一些管理人員一起制訂了一份計劃,好讓他們的CEO意識到並開始解決美國日益加重的體重問題。此時的他對這份計劃既感到憂慮,又充滿期待。

「我們很關心肥胖正在成為一個大的問題,而且理應如此,」貝克回憶說。「人們開始談起糖稅,食品公司有很多的壓力。」讓這些公司老總待在一個屋子裡議事論事本就是個難辦的差事,更別說討論這樣一個敏感話題了。所以貝克他們主辦方是仔仔細細地策劃了整場會議,把信息簡化到了不能再簡。「食品業裡的CEO通常都不是懂技術的人,出席那種技術人員用技術詞彙談論技術事情的會議,會讓他們覺得不自在,」貝克說:「他們不想受窘、不想做承諾,他們想保持自己的超脫和自主性。」

貝克是學化學出身的,擁有食品科學博士學位的他在1979年成為貝斯堡公司的首席技術總監,創造了一長串的主打產品,其中包括微波爐爆米花。他對貝斯堡有著很深厚的感情,但最近這幾年,那些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心臟病早期徵兆的肥胖兒童的照片,已經成為他心頭一大困擾。

在這次CEO會議前幾個月,他與食品科學專家小組進行會談,專家們描繪了一幅日益嚴峻的景象——從身體對暴飲暴食那脆弱的控制力到一些加工食品所蘊涵的讓人吃了以後還是覺得餓的能力,公眾應對業界配方的能力節節衰退。是時候了,他和一小部分人認為,是時候向CEO發出警告,他們的公司可能在創建和推廣產品上已經走得太遠,形成了一個重大的健康問題。

提議,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討論在貝斯堡的禮堂進行。第一個發言的是卡夫食品的一名副總裁,名叫麥可•穆德(Michael Mudd)。「我非常高興有機會能與在座諸位談談兒童肥胖症以及它給我們大家帶來的不斷嚴峻的挑戰。」穆德說:「我就直說吧,這不是個輕鬆的話題。想要遏制住肥胖,公共衛生部門該做些什麼;別人要我們食品業為所發生的事情負責,食品業又該做些什麼——沒有簡單的答案。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對於認真研究過這個問題的人,無論是公共衛生專員還是各位公司裡的專家,都確信有一件事情是我們不該做的,那就是什麼都不做。」

穆德一邊說,一邊點過一連串的幻燈片,總共有114張,全部投影在他身後的一個大屏幕上。數字是驚人的。在美國,成年人中有一半以上被認為超重,將近1/4的成年人口(相當於4000萬)在臨床上被定義為肥胖;在兒童中,肥胖症的比例從1980年起已經翻了不止一番,肥胖症患兒的數量已經躥到了1200萬。(這還只是1999年,美國的肥胖率接下來還要往上漲。)當時食品生產企業為這一問題遭到了來自學術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癌症協會等各方各面的譴責。就連一向唯食品業馬首是瞻的美國農業部部長,前不久也稱肥胖為「全國性流行病」。

接著,穆德做了件不可想像的事情。他把話題引向了CEO們在這世上最不願意他們的產品挨上邊兒的東西——香菸。他先是引用了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和公共衛生學教授凱利•布勞內爾(Kelly Brownell)說的話,布勞內爾認為應當把加工食品業視為一種公共健康威脅,並且從不避諱發表這樣的見解:「作為一種文化,我們被菸草公司對兒童做廣告擾得心煩意亂;但看著食品公司做同樣的事情卻坐視不管。假如我們提出索賠,不良飲食習慣對公眾健康造成的損失足以匹敵菸草。」

「要是食品業裡有誰曾經懷疑過有個滑坡,」穆德說:「我想他們這會兒該開始體會到一種明顯的下滑感了。」

接下來,穆德介紹了他們制定來解決肥胖問題的計劃。他心裡明白,讓這些高管意識到自己負有一定的罪責還只是重要的第一步,而他的計劃也將從邁出小而關鍵的一步開始:食品業應當利用科學家(業內的和業外的)的專業知識,對是什麼促使美國人吃得過飽的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一旦弄明白了這個,就可以在幾個方面展開努力。可以肯定的是,包裝食品和飲料在過量進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無法迴避的。食品業必須減少鹽、糖和脂肪的用量,或許還要實行全行業範圍的限制。但這並不僅僅只是這三種成分的問題,食品業用來廣告和推銷其產品的手段也同樣至關重要。穆德提出建立「法規引導食品營養方面的營銷,特別是針對兒童的」。

「我們想說,食品業應當做出誠摯的努力,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穆德最後說:「並且這樣做有助於我們化解別人對我們的批評。」

計劃流產


加工食品業CEO的貪婪,加上巧妙的手段,造就了人們對垃圾食品剪不斷、理還亂的欲望。圖片來源:caltonnutrition.com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沒有寫在紙上。但據3名與會者表示,穆德話音剛落,一位CEO就站起來發話了,這一位正是近來橫掃雜貨店,其輝煌戰績令業界同行肅然起敬的史蒂芬•桑格(Stephen Sanger)。作為通用磨坊食品公司(General Mills)的統帥,在應對肥胖問題時桑格的損失將是最慘重的。在他的領導下,通用磨坊不只佔領了雜貨店的穀類食品貨架,還擴張到了店裡的其他區域。該公司旗下的品牌優諾(Yoplait),已經從傳統的不加糖早餐酸奶,成功轉型為一款名副其實的甜點,每一份的含糖量是通用磨坊的另一款穀類食品——棉花糖麥片幸運星(Lucky Charms)的兩倍還要多。不過,由於酸奶有著健康零食的良好形象,優諾的銷售一路飆升,年收入超過5億美元。受此鼓舞,公司的研發部門更進一步,發明了一種新的包裝,把優諾裝在可擠壓的軟管裡——賣給孩子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他們把這款產品叫做「吸吸樂」(Go-Gurt),在這次CEO會議前幾個星期在美國全面上市。(到當年年底,其銷售額就將達到1億美元。)

據我交談過的線人透露,桑格首先提醒在座的諸位,消費者是「善變的」。(桑格拒絕了接受我的採訪。)他們一會兒擔心糖,一會兒擔心脂肪。桑格說:通用磨坊採取了對公眾和對股東負責任的行動,提供了從低糖到添加全穀類食物的產品,以滿足減肥人士和其他有關消費者的需求;但多數情況下,人們買他們喜歡吃的食品,而他們喜歡吃味道好的。據報導桑格曾經說,「不要跟我談營養」,一副典型的消費者的口氣。「跟我談談味道,如果這東西嘗著更好,別跑去想著賣那些不好吃的東西。」

至於對批評做出回應,桑格說,此舉將會危及到他那些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配方,正是有了這些配方他的產品才能如此受歡迎。通用磨坊不會撤回,他會把他手下的人往前推,而且他呼籲在座的幾位也這麼做。桑格的回應事實上宣告了會議的結束。

「我能說什麼?」詹姆斯•貝克在多年以後對我說。「會議沒成功。這些人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從善若流。」貝克是有意這麼說的。他想要保持公正。「桑格說,『你看,我們才不會因為一群穿白大褂的傢伙擔心肥胖就亂動公司的寶貝,把配方改了』。」

肥胖症,一種有意識的努力所造成的結果

這次會議之所以不同凡響,首先在於內部的人承認有罪。但我同樣震驚於這次會談組織者的先見之明。如今,每3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被認為是臨床上肥胖,這個比例在兒童中是每5個人裡有一個;有2400萬美國人患有2型糖尿病,通常是由不良飲食習慣所導致,還有7900萬人有糖尿病前期症狀。就連過去被稱為「富貴病」的痛風(因為痛風的發生常常與美味佳餚、營養過剩有關),如今也折磨著為數800萬的美國人。

公眾和食品公司幾十年前(或者至少從那次會議以後)就知道——甜的、鹹的和油的食物照美國人這麼吃法對身體沒有好處。那麼,為什麼糖尿病、肥胖症和高血壓的數字還是一路飆升,控制不住呢?這不僅僅是消費者的意志力差,或者是食品製造商「給人們他們想要的東西」的態度。

經過4年的研究和報導,我發現這是一種有意識的努力所造成的結果——在實驗室裡、營銷會上,還有雜貨商店的過道中,這股力量讓人們沉迷於方便和廉價的食品。我採訪了300多名加工食品的從業人員,從科學家到市場銷售到CEO,在職的和離職的都有。有願意站出來說話的,也有人在看我拿出厚厚一沓秘密備忘錄(我通過內部渠道獲得的食品行業業務資料)後,言辭躲閃,顧左右而言他。

我對少數幾個人物做了一系列小型案例研究,透過他們幾個做過的事情和現今懷有的想法,可以窺見食品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然後賣給消費者;而消費者在面對這些公司的「工業配方和推銷活動」時,又是怎樣的脆弱。

編者的話:Michael Moss 採訪的這些人,身份不同,以各種角色參與到食品加工製造的流程中。CEO代表了食品公司的行事作風,食品工程師提供了研發線的經歷,中級管理人員則展示了新產品部署、規劃的軌跡。有的人一開始就抱著事不關己的態度,有的則在妥協中身不由己。他們中有的人已經表露出懺悔,甚至加入到應對肥胖症、督促食品公司改良配方的行列中——但無論怎樣,傷害已經造成。

 

繼續閱讀

  1. 怎樣調配一瓶讓人「幸福」的飲料?
  2. 如何製作一款方便又營養的午餐?
  3. 薯片為什麼那麼好吃?
     

相關的果殼網小組

 

編譯自:《紐約時報》The Extraordinary Science of Junk Food
文章圖片:caltonnutrition.com;(小圖)bitemywords.com

相關焦點

  • 漢堡=垃圾食品?純屬無稽之談
    提到漢堡,很多人首先都會給它冠上一個「垃圾食品」的標籤。何為垃圾食品?根據網上比較權威的定義,垃圾食品是指僅僅提供一些熱量,別無其它營養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過人體需要,變成多餘成分的食品。那麼漢堡究竟是不是垃圾食品呢?
  • 《傳說之下》垃圾食品屬性是什麼 垃圾食品屬性介紹
    導 讀 垃圾食品作為《傳說之下》消耗品的一種,回復量是偏中上的,可以用來提升HP值。
  • 垃圾分類 | 食品罐頭屬於什麼垃圾?
    垃圾分類 | 食品罐頭屬於什麼垃圾?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食品罐頭盒
  • 垃圾食品、不易消化、油脂有害……方便麵被冤枉了很多年
    來源:科技日報視覺中國一些人對它欲罷不能,一些人卻篤定地認為它是垃圾食品,有些人說吃了不易消化,更有甚者說它含有致癌物質。加班、外出旅遊,來碗方便麵吧。方便麵作為一種簡易食品,日常生活中還真少不了它,長時間不吃有時還挺懷念那種味道。
  • 可致癌的十大垃圾食品?專家:這是謠言
    在人體內不會代謝,長期食用含鉛量高的食物會使人智力減退。不過,蜜餞含糖量高,患有高血糖的人儘量不要吃。  食品「垃圾」吃法才是隱患關鍵  伴隨人們對食品安全與健康的關注,網上流傳的一個又一個食品「黑名單」和「風險提醒」,使得許多消費者對身邊的食品充滿了不安全感。  但專家認為,這些名單與提醒普遍缺乏充分的科學依據。研究發現,這些食品本身並不「垃圾」,只是需要人們適量、均衡的食用。
  • 速凍食品」竟是垃圾食品?沒營養、不安全?很多人對此毫不知...
    本文專家:李海強,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碩士,營養科主治醫師本文審稿: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沒有一個家庭,可以完全避開速凍食品。尤其是打工人,每天加班加點的工作,速凍食品簡直就是解決溫飽的神器。
  • 垃圾食品是「真.垃圾」!它奪走了端粒長度,讓人老得更快
    會議上公布的一項研究表明,食用大量工業加工的垃圾食品(超加工食品)的人更有可能表現出與衰老有關的染色體變化。來自西班牙納瓦拉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說,與很少吃超加工食品的人相比,每天吃三份及以上的人,會使其端粒長度縮短一倍。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周期。
  • 為何老一輩吃著饅頭,卻指責我們吃的泡麵是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幾乎全部都是圍繞這個「世界衛生組織十大垃圾食品」清單做宣傳的,因為這種清單實在是太吸引流量了,幾乎用光了所有如今公眾號文章教的爆款題目特點:權威組織,極端用詞「垃圾」,數字(10個)。而且如果說冰淇淋類是「垃圾食品」,那蛋糕為什麼不是,牛角包為什麼不是,月餅為什麼不是,桃酥為什麼不是,青團為什麼不是,雲片糕為什麼不是,湯圓為什麼不是?所以以冰淇淋的營養結構來看,還遠遠不至於到垃圾的地步,頂多是中高糖中等脂肪的食物。
  • 世衛組織從未發布過「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單
    在1月12日舉辦的2017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世界衛生組織(WHO)食品安全部主任彼得·本·恩巴瑞克(PeterBenEmbarek)通過視頻對於消費者關注度極高的「垃圾食品」傳聞做出了澄清。他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從未發布過一份名為「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單。他強調稱,別把所有加工食品或者快餐當作「垃圾食品」,一些提供了營養以及方便的加工食品也是現代健康平衡飲食的一部分。
  • 生活中經常吃的人工合成食品,被稱為「垃圾食品」,有些人天天吃
    現在大家對於美食是無法拒絕的,很多人每天都想法去找美食吃,那麼食物的價格是有貴有便宜的,可是有一些商家為了賺取利潤,就會製作一些合成的食物,對於吃貨來說,他們從表面是無法分辨的,這種食物被大家稱為人工合成食品,也是被稱為垃圾食品。
  • 專家:漢堡、油條、方便麵不是「垃圾食品」
    漢堡、方便麵、雪糕……一提到「垃圾食品」,大家都覺得又愛又恨,尤其是父母們,為了讓孩子少吃點,恨不得將「垃圾食品」全部消滅。為了讓人意識到「垃圾食品」有害,甚至有人杜撰出《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名單》,並在圈子裡瘋狂轉發。事實上,世衛組織早已經闢謠「沒有發布過這樣的名單」,甚至根本不認可「垃圾食品」這個概念。
  • 發酵食品,是營養美味?還是垃圾食品?食物「好壞」的誤區需繞行
    發酵食品,是營養美味?還是垃圾食品?食物「好壞」的誤區需繞行鋪天蓋地的營養信息面前,很多人迷失了方向,甚至被一些不太科學的飲食言論牽著鼻子走。對於食物,專家們一再強調要新鮮,有所謂「豬呷叫,魚呷跳」的說法。其實,強調食物的新鮮並沒有錯。但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發酵食品,因此而背上了致癌的惡名。
  • 西班牙科學家:垃圾食品讓端粒縮短,或讓衰老提速50%
    「大金鍊子小手錶,一天三頓小燒烤」,豪爽幽默的東北人總能將生活的真諦融入到質樸的順口溜中。大夥都知道「燒烤」是絕大部分國人無法拒絕的美味,然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此前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榜單來看煙燻類、燒烤類食物基本每次都榜上有名,近期的一項科學研究表明食用大量垃圾食品不僅肥胖,還可能是細胞加速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
  • 世衛組織公布10大垃圾食品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食品被稱為「垃圾食品」,但大多數人卻離不開它們。最近,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了全球十大垃圾食品,稱這些食品是我們肥胖的罪魁禍首,也是造成健康問題的重大因素,號召大家遠離這些垃圾食品。對此,食品安全專家表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避免或者少吃這些垃圾食品,也可以用其他的健康食品來代替這些垃圾食品。
  • 泡麵是垃圾食物,會傷肝?公布3種真正的「垃圾食品」,請管住嘴
    現在人在食物的選擇上可以說是越來越豐富了,除了品種多樣的正餐,各種零食以及保健食品的種類也極其豐富,營養缺乏的情況比起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要好了許多,然而新的問題卻也隨之產生,比如營養攝入過多而導致並不是所有食物人吃了都有好處,有些食物對於肝臟來說危害較大,屬於「垃圾食品」,提到這類不健康的食物,我們首先會想到什麼呢?看到這裡,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會想到泡麵這種食物吧。關於吃泡麵容易傷肝的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帶大家來看一下。
  • 拒絕垃圾食品,藝術家們也是豁出去了!
    現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接觸到的垃圾食品越來越多,健康備受威脅。攝影師James Ostrer製作了一些垃圾食品雕塑並拍攝出來。這些照片中的雕塑作品,大多被彩色糖果和冰淇淋包圍,就像一個個體弱多病的孩子。
  • 方便麵真的是垃圾食品嗎?原來如此,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那麼在這幾年來有很多人都把方便麵當成了垃圾食品,難道它真的是垃圾食品嗎?下面小編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吧! 方便麵真的是垃圾食品嗎?原來如此,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1、方便麵含有很多的添加劑? 很多人都說方便麵含有很多的添加劑,人們經常食用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其實方便麵是由國家批准生產的,食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裡面含有的添加劑也是在我們國家要求的安全標準範圍之內的,人們食用是不會危害到人體的健康的,所以說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 食品罐頭屬於什麼垃圾?
    食品罐頭盒(瓶)是什麼類垃圾? 可回收物。罐頭盒(瓶)一般為金屬製品或者玻璃製品,屬於廢金屬和廢玻璃一類,是適宜回收、可循環利用的生活廢棄物,所以罐頭盒(瓶)屬於可回收物。
  • 世界十大健康食品和十大垃圾食品
    十大對身體最有害食品:  1松花蛋(含鉛)2臭豆腐(損五臟之氣)3味精(更不能加溫;最多用少量拌涼菜;影響生殖系統,懷孕時影響下一代)4鹹菜等醃製類(致癌)5方便麵(含防腐劑)6葵花籽(影響肝功)7豬肝(膽固醇過高
  • 漢堡、炸雞、方便麵…我愛這些「垃圾食品」,但我一點都不胖
    我們經常在朋友圈或者網路上看到類似這樣的標題文章:「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垃圾食品排行榜」、「全球公認的垃圾食品」……而這些所謂的榜單裡一定都有「漢堡」、「炸雞」、「薯條」、「方便麵」等這些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