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員在工地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的?

2020-12-08 土木智庫

施工員在工地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的?

一段話概括施工員的衣食住行,有人這樣說:

「平地起高樓,施工員負責衝鋒。挖基礎,打墊層,承臺地梁,地下室,牆柱,樓板……都是露天作業,所以曬黑是很正常,不過畢竟是管理人員,還可以戴草帽什麼,或者抽空躲陰,打傘就算了吧,會降低你的男性觀感。衣的話肯定要髒點(容易出汗,灰塵多),食的話感覺還好,貌似工地都不會太差,我們是早上麵條或者粉條或者包子粥或者自己去外面吃,中下午四菜一湯一素,住就是板房(都有空調),或者自己去租(來得早的有補貼),行就是走路(辦公室在項目部靠近現場)。」

01、衣

「工地上的環境,只能說髒、亂、差,再規範的工地也難免如此。大多是戶外作業,沒幾天就曬黑了,小鮮肉也得變成烤肉了吧…所以一般穿著工裝或者差點的衣服在工地,活脫脫屌絲一個。想穿乾淨點的衣服還得趁著周六日,不對,應該說趁著調休。平時下工地還敢穿新衣服的,不是家裡有錢,就是缺心眼兒…」

02、食

月入3000,頓頓外賣是不太可能了。一般項目部都有食堂,很多總包的施工員在項目上是管夥食的。儘管如此,總吃食堂難免會吃膩,很多人還是會選擇隔幾天出去吃一趟改善改善夥食。

項目部上的夥食,有好有壞,遇到的好的,師傅做菜會照顧所有人,既不會很辣很油,也不至於很清淡沒油水,這樣大家都能吃的慣。遇到壞的,那就要看具體情況了。

「早上白饅頭鹹菜,偶爾有個煮雞蛋,還得早起去搶,晚了別說雞蛋,就連鹹菜也沒得了。」

「我們這邊是領導和我們一起在食堂吃的 二三十個人,一位阿姨煮,剛過來覺得還行。米飯同樣的飯菜吃個幾年下來,你會有什麼感覺?」

進了工地,不像外面的白領,吃飯是相當規律的,每天吃什麼也不用自己操心,食堂早就給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有時心裡也會想:怎麼又是這菜,不吃了,老子今天就是要叫外賣吃頓好的!掏出手機叫外賣,五分鐘點好了要吃的東西,最後卻來了個餘額不足支付失敗,果然還是食堂最好吃了~

男人進了工地就好像脫韁的野馬進了呼倫貝爾大草原!在這裡你可以抽最嗆的煙,喝最烈的酒。

如果沒有進工地呢,那你的生活就比較難熬了,也就只能湊合抽下最香的煙,喝個最醇的酒,追求一下最溫柔的女子!

不進工地,下了班沒有免費的活動板房住,那雪白的牆面,經典的架子床…而你,只能站在工地的圍牆外面黯然神傷!

不進工地,你就不會理解早上一睜眼就是工作的那種滿滿的激情,也體會不到入睡前都在工作的那種生活的充實。

你也就只能利用閒暇時間做做菜,爬爬山,遊遊泳,旅旅遊,健健身,這些時間都不能用來工作,多麼無趣的生活。不過倒是可以找個女朋友,一起花前月下,相依相伴,陪你度過不在工作崗位上的那些難熬時光!

所以,是真男人,就來工地,這裡天高地闊,大有作為,一起為中國速度添磚加瓦。

03、住

活動房、彩鋼房,永遠是施工員們的「家」:

「帶著行李,住進彩鋼房,耳邊機械轟鳴、工人三五成群的路過並且投來異樣的目光的時候,潛意識裡會產生一種不合理和一種情緒,一種惆悵,作為剛畢業的學生,說不出這種不安來自哪裡。」

「我是房建的施工員,工地的生活一般就是指住在工地上的活動房,生活一般就是 工地,活動房,下班時間走走吧。我在這邊二年了,方圓二公裡之內都沒出去過,除了去醫院看病。」

「住方面在活動房,我們這一般滿員四個人,有空調,人都有自己的習性,這才是住的最大難處,我剛過去的時候,五月份,我想不會很冷就沒帶棉被過去,剛好我又在空調底下,那晚我縮成一團,至今難忘,起來發現空調開的是十六度,還有一些人睡覺不能被吵,你抖個腳他都會叫你不要抖,想想老家的大床吧,愛怎麼睡怎麼睡,有些人也習慣晚睡,晚上夜宵麻將酒局也是很多。」

04、行

上班時間的施工員們是這樣的:

「每天早上五點起,五點半上班。中午有時候只有一個小時休息。有時候吃飯完趕工沒有休息。下午六點下班,有時候還加班開會之類。」

「說實話,六點下班還是好的,我有個同學,所在的項目部每天要集體上「晚自習」,不管你有事沒事,到九點才能下班回宿舍。」

「下班」後的施工員們是這樣的:

「你很少會在下班後感覺是輕鬆的,除了大節點完成了會有這樣的感覺,因為沒有假期,你要知道國慶勞動端午清明等等,這些和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到了春節才有假期。所以每天就是工作工作工作,這是心理上的,如果一周能休息一天,那也是非常安慰,但沒有。」

其實除了以上兩種,更多情況下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是在上班中還是下班了:

「九點下班也算好的了,趕上項目大面積澆混凝土,你就沒有上下班一說了,所謂『機在人在』,只要機器不停,人就得一直跟著連軸轉。這時候的上下班也不過只是個概念了。」

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所以難免也會有下面這種情況:

「來工地一個月,恰逢自己23歲生日,小劉,今晚運垃圾,你去盯著點兒,至深夜。」

除了作息時間,行指的就是我們施工員的日常工作了:

「等到地下室起來後就開始標準層了,這時候最辛苦的就是澆築,基本上一到澆築時間就要通宵,趕的三四天一塊板。再加上施工員要打標高,要放線,還要監督質量,安排澆築,安排雜工等等一些東西。再加上自身看圖紙看變更算量施工日誌什麼的。」

「在甲方監理面前跟孫子一樣,在施工隊面前跟狗一樣,在檢查組面前跟**一樣…」

「上班比民工早,下班比民工晚,甲方就是爸爸,監理就是大哥,民工也很衝,曬的很黑,冬天很冷,加班不給商量的餘地,當然沒有加班工資的,沒有假期,雖然下雨可以休息。」

相信像下面這位這種「全能施工員」也不在少數:

「白天現場盯工人幹活,鋼筋質檢,配合試驗員取樣。上面得忽悠監理驗收,下面還要保證勞務隊施工質量,內業做資料 方案技術交底,之前沒有測量員還要去放線驗線。」

「16年年底,項目基本面臨竣工,工人大部分都已經回老家,但是混工地的都明白吧,越是面臨竣工,細小繁雜的事情就越多,這時候就要求我們施工員充當小工了,有一段時間,大概兩個月吧,我們每天身上都是髒的,全是灰塵,因為清理樓裡的垃圾是我們,剔鑿是我們,風風火火的我們幾個施工員,把垃圾、爛灰從樓上裝進麻袋,清下來,扛上大三輪車,然後自己開著三輪突突突突的去倒掉。 很累,我們幾個施工員雖然也時常吵嘴,但是誰跟誰關係都很好,因為都是一起吃苦吃過來的。我覺得是這樣的。」

班組來要帳本不是什麼歡樂的事,但也有人能苦中作樂:

「這不是年底了嘛,班組紛紛來要帳,現場事情也不多了,我們穿上乾淨衣服,變成了白領,也就是這個時候,我們四個年輕的施工員(都是25歲左右,在他們那些領導眼裡我們就是小孩兒。)互相起了英文名字,我問小謝,請問你的英文名字是?他想了半天說,叫我Dick吧。當時我笑噴了。(他們幾個英語不好。)然後我用手機翻譯給他看,他也笑噴了。」

說完衣食住行,可能大家都覺得前途渺茫,不想在這行幹了,但是,也有人會這樣說:

「現場每天不一樣,看著平地起高樓,說實話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生活毫無規律可言!一身沒得乾淨的衣服穿,還風吹日曬的。但是能夠在施工行業堅持下來的都是精英。」

其實,建築行業雖然已經發展這麼多年了,而且北上廣深這類一線城市大多沒有地方再容納更多的新建築,但是在其他的一些二、三線城市,建築密度遠沒有那麼高,容納新建築的潛力還很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建築都需要翻新甚至改造。所以說目前建築業還遠沒有到達飽和的階段,施工員的前途也並沒有像網上大部分人說的那樣不堪。

縱觀整個施工現場,我們會發現各式各樣的施工員。有的碌碌無為,能懶則懶,去現場也只是和農民工閒嘮嗑打發時間;有的忙前忙後,雖說也會不時地和勞務們閒聊幾句,抽根煙,拉近拉近關係,但更多的時間裡眼睛是放著光的,下工地也是有思路的。不用我解釋大家也會明白兩者的區別,以及幾年之後兩者的狀態,前者可能還是個施工員,渾渾噩噩,而後者可能已經是生產經理,在過幾年晉升項目經理也不為過。

其實不論在什麼行業,哪個職位,都是有發展前途的。區別就在於你是否願意通過各種途徑來改變自己、提升自己。

很多工程人想轉行,但哪個行業不需要努力?

沒必要糾結,矮要承認,挨打站穩。

剛畢業做施工員的人,沒什麼優勢,除了年輕。年輕既是你最大的資本,也是你最不值錢的資本;最大是因為看你能否趁年輕好好學習,充實自己;最不值錢是因為光陰似箭,幾年時間轉眼即逝,你沒法讓時間變慢,只能盡力讓每分每秒都有意義。

而讓時間過得有意義的方法只有一個:學習。

而學習又可以分為兩種方式:

  1. 跟著項目上的師傅學。但是很多師傅沒時間帶自己的徒弟,並不是他們不想帶,而是他們也很忙。

  2. 自學。網際網路時代的我們不僅被各種信息包圍著,也被各種知識包圍著,如何從這些紛繁複雜的知識中篩選出自己所需的,是我們必備的技能之一。

相關焦點

  • 施工員提升空間小?看完最全8套施工員全能圖解,你就知道差距了
    施工員提升空間小?看完最全8套施工員全能圖解,你就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距了施工員,可以說是建築行業最為辛苦的一個崗位了,很多人甚至把施工員當成農民工,覺得施工員做的工作都是最底層的。確實,施工非常辛苦,而且生活很枯燥,提升空間小,感覺一眼就望見了未來。
  • 建築工地的包工頭需要怎樣才能承包到活呢
    外人認為:工地是粗糙活,沒有高深的技術,門檻低,找活容易,隨便找幾個工人就能包活幹,做老闆。其實不是這麼簡單。包工頭首先得具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要有實力——技術實力和人員的實力。有了技術,還要有工人。那麼有了工人後,工地包工頭都是怎麼給自己聯繫活的呢?一個好的包工頭,只要你具備下面的幾點,根本不用找活,反過來,會有活來找你,等著你,聯繫你去幹。第一,不是每個包工頭都能聯繫活,而是要有影響有聲譽。
  • 58同城建築業招聘求職數據:施工員招聘求職需求大 工程項目管理...
    數據顯示,今年3月,建築業招聘求職需求呈現出較快的回暖上升態勢,重慶、上海招聘需求大,裝修裝潢設計、施工員招聘活躍度高;成都、北京求職需求大,施工員、資料員求職需求高;5月行業平均支付月薪6219元,工程項目管理月薪位居榜首,高達7605元。
  • 工地上的「張三瘋」——湖南路橋集團通泰公司董事長張澤豐
    工地上的「張三瘋」——湖南路橋集團通泰公司董事長張澤豐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信松 「一有空就想到項目工地上去轉轉,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5月24日,天氣晴好,下午6時,湖南路橋集團通泰公司董事長張澤豐離開辦公室,便趕赴平益高速項目工地,現場了解項目進展情況。 勤下工地是張澤豐1996年成為湖南路橋人以來就養成的習慣。不管是在項目上做試驗員、施工員、工程科長,還是做項目經理、公司總經理、董事長,張澤豐喜歡「泡」工地的習慣始終改不了。
  • 受傷白鷺誤入工地 中建五局小夥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受傷白鷺誤入工地 中建五局小夥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8-11-08  責任編輯:公益中國
  • 翻鬥車碰上高壓線 施工員跳車一死一傷
    四川新聞網消息       供電部門稱,施工方野蠻施工是釀成慘劇的主要原因  28日下午3時50分許,綿陽市農校旁的某施工工地發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施工員騰兵和曾方林在駕駛翻鬥車倒土石方時,不慎使翻鬥車的車鬥碰上了高壓線。
  • 揭秘:民航飛行員的真實生活到底是什麼樣?
    一部擁有帥哥靚女講述飛行員生活的《衝上雲霄》,激起無數人對於藍天的嚮往。飛行員到底什麼樣?都是高富帥、純爺們兒嗎?他們真的和TVB 的《衝上雲霄》裡演的那樣,每天光鮮地拎著小包走來走去,談談情說說愛,然後就可以有大把大把的鈔票進口袋?工資和他們的飛行高度一樣,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嗎?
  • 施工員放線測量圖解:專業老施工員手把手放線步驟教學,簡單易學
    施工員放線測量圖解:專業老施工員手把手放線步驟教學,簡單易學!建築物的放線,是指根據已定的外牆軸線交點樁(角樁),詳細測設出建築物各軸線的交點樁(或稱中心樁),然後,根據交點樁用白灰撒出基槽開挖邊界線。
  • 全網最詳細全站儀實操講解,學會這個工地上不求人,值得收藏
    作為一名建築施工現場的施工員,測量和放樣是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今天與大家一起分享全站儀的使用方法。因內容過長,而文章內容有限,所以小編無法展示全部「全網最詳細全站儀實操講解,學會這個工地上不求人,值得收藏」資料,有需要這份資料完整版的朋友按下圖操作領取。
  • 2500例建築工程施工實用技術,安全員+造價員+試驗員+施工員+測量
    建築工程施工實用技術2500例,安全員+造價員+試驗員+施工員+測量員,一線專業人員經驗總結本套圖書以「問答」的形式編寫,包括常見、必備的建築工程施工實用技術2500餘個問題,包括安全員+造價員+試驗員+施工員+測量員,有助於讀者掌握專業技巧,快速提升職業技能。
  • VR工地安全教育_vr建築安全體驗館_民建工地安全施工教育體驗
    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今天,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基礎,城市鄉村的建設越來越廣泛。從改革開放時期的「要想富、先修路」,從城市與城市間的高鐵,縮短城市交通時間的地鐵,再到當今鄉村四通八達的平坦公路,無一不充斥著工人安全帽的標誌。
  • 真實的火星生活什麼樣?八張圖片為您描述「火星人的一天」
    近年來,越來越多關於火星的圖片、話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人類對宇宙的好奇,註定要從徵服火星開始,那麼未來火星上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呢?下面這些模擬圖片將向您展示「真實的火星生活」。如果是你,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 真實的考古什麼樣?這位九零後考古「女漢子」用漫畫告訴你
    全書以狐狸「阿三」的漫畫形象,將讀者從滿是獵奇、浪漫、神秘的想像中帶到一個科學、真實但非常有趣的考古世界裡。本書的作者李子一,筆名「阿三」,90後。本科就讀於鄭州大學考古系,碩士就讀於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考古系,自稱是一個地地道道在考古工地摸爬滾打過的「女漢子」。早在2014年,當她還在鄭州大學官莊考古隊時,就在微博上用漫畫記錄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卻意外地收穫了諸多的讀者和粉絲。
  • 未正確使用U型卡,施工員被塔吊料鬥砸死!如何正確使用卸扣?
    施工員周某不具有司索資質,擅自操作U型卡鎖起重物,違章進行塔吊指揮,且在吊物起吊後未能及時離開起吊點。 三、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 本起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死者周冬波,男,漢族,26歲,泉州惠安人,施工員,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150萬元(包括撫恤金、喪葬費、交通費等)。
  • 60年了為何路遙筆下寒門學子孫蘭香工地搬磚的梗每年高考都會上演
    記得我是在高考後的第二個星期去工地打工的,真實有這個想法是因為我讀過的一本書,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雖然我出生的年代晚於書中所寫的年代,但是農村人的生活有一些似乎一直沒有什麼改變過,早出晚歸,面朝黃土背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