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Tachyon超光速粒子是真的嗎?
自從相對論提出光速不可超越以來,仍然有很多科學家不信「邪」,最早在1962年,美國科學家德什潘德、比拉紐克和蘇達尚開始了超光速的研究,並發表了一篇名為《「元」相對論》的論文,詳細闡述了超光速的可能性。1967年科學家費因伯格提出了《快子理論》,將超光速粒子命名為「快子」(tachyon),而將比光速慢的粒子命名為「慢」(bradyon)。他們認為,「快子」的速度下限是光速,所以「快子」無論如何也是不能慢於光速運動的;而慢子的速度上限是光速,慢子的速度也是不能快到光速的。
讓這個理論再一次被科學界引起震蕩的事件是,2011年9月22日,義大利格蘭薩索實驗室的「奧佩拉」項目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報導了一條科學新聞,他們在接收730公裡外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射的中微子束時,發現中微子速度達到了299798454米/秒,這比光速的299792458米/秒還快了5996米,這意味著這束中微子的速度超越了光速。然而,奧佩拉」項目在2012年6月8日「宣布,由於技術人員測量失誤,造成了這次實驗的結果錯誤。很顯然,這宣告了這次「快子」的發現不是真的。
第二、科學家會就此放棄嗎?
很顯然不會,很多科學家仍然堅信,超光速是存在的。這得意於一些觀測證明,比如:量子糾纏的超光速現象,(當然了這個目前還有爭議)、天文學觀測中發現的宇宙膨脹速度的超光速現象。這些現象的發現,讓科學家們相信,超光速是存在的。另外,有一些在介質中的實驗中,也發現了,粒子的運動速度,可以超越介質中的光速。這些現象的發現,都挑戰了愛因斯坦的光速不可超宇這個論斷。
第三、超光速快子如果真的被發現最大意義是什麼呢?
個人認為最大的意義可能是人類科學的又一次進步。我們看到,經典的牛頓力學是在低速(遠小於光速)情況下得到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在真空光速為速度上限的情況下得到的,他們的理論都有自己的適用範圍。如果真的證明超光速存在,那麼毫無疑問,我們需要一個能描述超光速的理論,屆時這必將給人類認識宇宙,以及科學技術能力帶來質的變化。好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