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美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光子和電子動量匹配新方法,是光電半導體晶片集成的重要裡程碑

2021-02-08 大國重器高端電子元器件

由麻省理工學院(MIL)和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開發的一種新方法增強了光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更高效的使太陽能電池收集更大範圍的波長,以及實現具有完全可調諧發射範圍的新型雷射器和發光二極體(LED)。新發現成果發表在了《自然·光子學》雜誌上。

新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使光子的動量與電子的動量更接近,通常電子的動量比光子的動量大幾個數量級,由於動量的巨大差異,這些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微弱。科學家評論說:「將這些動量緊密更接近可以更好地控制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催生了基於這些過程的新型基礎研究以及許多新應用。」

 以色列理工學院的Ido Kaminer評論道:「儘管矽作為大多數當今電子產品的基礎非常重要,但它並不適用於涉及光的應用,例如LED和太陽能電池,儘管目前它仍是太陽能電池的主要材料,但效率很低。改善光與矽等重要電子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將光子學與電子半導體晶片集成的重要裡程碑。大多數研究這個問題的人都關注矽片本身,但我們新發現的這種做法非常不同,我們正試圖改變光,而不是改變矽片。人們經常試圖控制光物質相互作用,但是他們通常不會考慮調整光本身。」

實現這一目標的一種方法是縮小光的波長,以大幅度降低單個光子的動量,使它們接近電子的動量,研究人員表明,在他們的理論研究中,讓光線穿過一種覆蓋一層石墨烯的多層薄膜材料,光線波長可以縮短一千倍。

圖為動量匹配:用石墨烯覆蓋的、由砷化鎵(GaAs)和銦鎵砷(InGaAs)薄膜組成的多層材料

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以色列理工學院的Yaniv Kurman評論道:「由GaAs和InGaAs薄膜組成的多層材料以一種高度可控的方式改變了通過它的光子的行為。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將材料的發射頻率控制在20%到30%之間。在基於石墨烯的材料中,實際上可以通過簡單地改變施加到石墨烯層的電壓來直接控制這些性能,那樣我們完全可以控制光的特性,而不僅僅是測量它。」

研究人員進一步評論說,這種方法可能導致新型太陽能電池能夠吸收更寬範圍的光波長,這將使器件更有效地將光能轉換為電能。新方法也可能催生新型的雷射器和發光二極體等發光器件,這些器件可以通過電子方式進行調整以產生各種顏色。

該研究團隊表示,雖然這項工作不是用矽進行的,但應該可以將相同的原理應用於矽基器件。Kurman表示,通過縮小動量差距,可以將矽引入基於等離子激元器件的世界。

巴塞隆納光子科學研究所物理學教授Frank Koppens雖然未參與這項研究,他表示:「這項工作的質量非常高,而且相當出色。由於它與傳統的發射極-光線相互作用觀點截然不同,這種發現是極其重要的。 由於目前為止的工作是理論性的,主要問題是這種效應在實驗中是否可見。不過,我相信它很快就會出現。我們可以預見許多應用,例如更高效的發光器、太陽能電池、光電探測器等。全部集成在一個晶片上。這也是一種控制光發射器波長的新方法,我相信會有有一些我們甚至都沒有想到過的應用發生。」

這項工作得到了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科學與技術計劃(MISTI)中的以色列計劃的支持。

Control of semiconductor emitter frequency by increasing polariton momenta. Nature Photonics (04 June 2018)

相關焦點

  • 新方法讓光子和電子動量相匹配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以色列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近日宣布,他們合作設計出一種新方法,讓光子的動量與電子的動量相匹配,從而增強光和物質的相互作用。最新研究有望催生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新型雷射器以及發光二極體(LED)等設備。
  • 光子與電子在一起了放合擊絕技———驚豔全場!
    光子與電子這一對孿生兄弟,它們一起見證人類歷史的偉大進程,開始時電子開闢了電氣時代讓我們有了電有了就有了光,現在光纖通信,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光通信也已經進入了時代的主題,光電信息是進入了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電晶片
    6.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出史上最大碳納米管晶片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14000多個碳納米電晶體,開發出史上最大碳納米管晶片。碳納米管具有優異的力學和電學性能,但自身的缺陷和可變性限制了其在大規模電子系統中的應用。
  • 光電集成技術研究綜述
    ,近十年來一直是國際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競相研究和開發的熱點,其中常規類型的紫外探測器已經趨於成熟。國內半導體照明晶片技術的發展相對國外起步較晚,技術水平離國際領先者還存在一定距離,但近年來國內照明級LED晶片技術的研究、開發以及產業化工作亦取得了長足進步。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子晶片
    6.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出史上最大碳納米管晶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14000多個碳納米電晶體,開發出史上最大碳納米管晶片。碳納米管具有優異的力學和電學性能,但自身的缺陷和可變性限制了其在大規模電子系統中的應用。
  • 淺析光電集成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
    ;針對半導體照明和紫外光探測日益增長的需求,形成了寬禁帶半導體光電子學科。 (三)寬禁帶半導體光電子器件及集成技術 寬禁帶半導體紫外探測器作為前沿技術,近十年來一直是國際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競相研究和開發的熱點,其中常規類型的紫外探測器已經趨於成熟。 紫外探測: 西方主要國家一直非常重視對寬禁帶半導體紫外雪崩光電探測器的研究,多年來投入了大量研究資源開展相應研究,並已湧現出許多先進成果。
  • 電子晶片逼近1nm極限,摩爾定律失效,頂上來的將是光電晶片
    利用光信號進行數據傳輸、處理和存儲的光電晶片有望成為5G和人工智慧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並帶動整個信息技術產業進入「從電到光」的轉換過程。1、美國光電晶片研發屢獲突破,技術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2019年1月,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光子集成晶片。
  • 電子晶片逼近1nm極限,摩爾定律失效,頂上來的將是光電晶片
    利用光信號進行數據傳輸、處理和存儲的光電晶片有望成為5G和人工智慧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並帶動整個信息技術產業進入「從電到光」的轉換過程。1、美國光電晶片研發屢獲突破,技術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2019年1月,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光子集成晶片。該晶片可以存儲光並修改光的頻率,有望應用於光量子信息處理、光信號處理和微波光子學。
  • 開發出了一種新技術,可以高解析度地繪製材料的完整電子帶結構圖
    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開發的一項新技術,可以高解析度地繪製材料的完整電子帶結構圖。這種能力通常是大型同步加速器設施所獨有的,但現在它在麻省理工學院作為基於桌面雷射的設置可用。這種技術使用極端紫外(XUV)雷射脈衝通過角分辨光電發射光譜(ARPES)測量電子的動力學,稱為時間分辨XUV ARPES。
  • 光子集成硬科技企業奇芯光電落戶橫琴
    2018年,奇芯光電攜「高性能光子集成晶片及器件的產業化項目」參加首屆橫琴科技創業大賽,最終獲得第二名的佳績。大賽後經過選址、註冊、裝修、招聘等一系列的籌備,奇芯光電正式落戶珠海橫琴。作為我國光子集成領域的開拓者,奇芯光電是一家集新材料,晶片設計與製備,封測及光模塊開發和製造於一體的技術創新型硬科技企業。
  • 「半導光電」 矽基光電子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研究進展
    通過CMOS工藝可以實現矽基光電子和微電子的單片集成,發揮光電子在信息高速傳輸和微電子在信息高效處理的優勢,充分實現微電子與光電子的融合與取長補短,實現性能更優的光電集成晶片。第二部分介紹了矽基光電集成研究進展,從矽基光電子和矽基微電子融合的角度介紹矽基光電集成晶片,包括矽基發光器件與控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光電探測器與接收電路單片集成、矽基微環濾波器與溫控電路單片集成、單片集成矽光收發晶片。矽基光電集成晶片結合了光電子和微電子的優點,實現了二者性能的優勢互補。第三部分介紹了矽光晶片在智能領域的應用,即基於矽光的神經形態類腦計算和深度學習。第四部分是總結和展望。
  • 美的攜手三安光電成立第三代半導體實驗室
    近日,美的集團宣布與三安光電旗下廈門市三安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下稱「三安集成電路」)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第三代半導體聯合實驗室,並於2019年3月26日在廣東佛山舉行了揭牌儀式。據悉,未來聯合實驗室將研發第三代半導體功率器件晶片及其系統應用需要的智能高集成模塊等高新技術產品,並將其導入白色家電,合作方向將聚焦在GaN(氮化鎵)、SiC(碳化矽) 半導體功率器件晶片與IPM(智能功率模塊)的應用電路相關研發,並逐步導入白色家電領域。該聯合實驗室也將成為雙方合作的平臺和新技術科研成果的中試基地和產業化基地。
  • 速度提升百倍:顛覆性的光子計算來了-科技前沿,光子計算,晶片,大...
    在AI火熱的當下,光子晶片運行矩陣乘法效果有機會比現有電子晶片效果好成百上千倍,吸引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爭相探索光子計算帶來的機會。2015年,IBM研究人員發表了針對光子計算的新實驗性技術,把矽光子數組集成到與CPU 相同的封裝尺寸中。2016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與合作研究者提出了使用光子代替電子為理論基礎的計算晶片架構。
  • 速度提升百倍,顛覆大數據處理的光子計算晶片來了?
    在AI火熱的當下,光子晶片運行矩陣乘法效果有機會比現有電子晶片效果好成百上千倍,吸引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爭相探索光子計算帶來的機會。2015年,IBM研究人員發表了針對光子計算的新實驗性技術,把矽光子數組集成到與CPU 相同的封裝尺寸中。
  • 一篇論文引發的光子AI晶片革命!這次真想要了摩爾定律的命
    2020年6月,LightOn發表用光學神經網絡訓練晶片運行AI模型的新論文;7月,曦智科技拿到由和利資本投資的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8月,Lightmatter在晶片頂會HotChips上展示了其光子晶片的架構細節;12月,光子算數宣布其打造的光電混合AI加速計算卡已交予伺服器廠商客戶做測試。
  • 計算速度是電子晶片1000倍,光子AI晶片商用產品今年面世!
    目前光子算數已將一些光電混合AI加速計算伺服器提供給機房和IDC試用與測試,接口是標準的PCIe口。此外,其伺服器也與一些國產作業系統和CPU廠商做了適配。 有中科院專家此前表示,光晶片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電晶片,成為通信晶片、人工智慧晶片的主流,原因在於,大量電子在高密度集成電路裡運動時,會使器件發熱,還會產生電磁損耗,這就影響了晶片的速度、功耗等性能。
  • 擴大量子晶片規模:MIT工程師將光子學與「人工原子」連接起來
    圖片來源:Noel H Wan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混合工藝,將光子學與「人造原子」連接起來,以生產出同類同類最大的量子晶片。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製造和集成「人造原子」的工藝,該工藝由鑽石的微觀薄片中的原子級缺陷產生,並帶有光子電路,從而生產出同類最大的量子晶片。
  • Nature Materials:拓撲半金屬光電探測器
    半金屬是指導帶和價帶之間相隔很窄的材料,能帶寬度介於金屬和半導體之間,費米能級附近電子的態密度接近於零,沒有帶隙。在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利用半導體材料製作高性能、低成本、集成程度高的PDs的技術已經成熟,但是可應用於光子能量較低的中遠紅外波段的PDs仍面臨許多挑戰。
  • 光子晶片能否破局國外晶片對高科技領域的封鎖,實現彎道超車
    光子晶片利用半導體發光,結合光的速度和帶寬,具備了抗幹擾性和快速傳播的特性。>矽光子技術是利用現有CMOS集成電路上的投資、設施、經驗以及技術來設計、製造、封裝光器件和光電集成電路,從而在成本、功耗、集成度上突破現有光電技術的局限性,以滿足現代高速發展的信息產業對光電子技術的需求。
  • 英特爾推動集成光電的發展,將用於數據中心
    目前,我們已經展示了與CMOS晶片緊密集成的一個矽晶片平臺上所有關鍵的光學技術構建模塊。我們將光子技術與CMOS矽晶片緊密集成的研究,能夠系統地消除成本、能源和尺寸限制方面的障礙,以便為伺服器封裝賦予光互連的變革性能力。」在數據中心裡,新的以數據為中心的工作負載每天都在增長,隨著伺服器間的數據移動不斷增加,對當今的網絡基礎架構提出了新的挑戰。行業正在迅速接近電氣I/O性能的實際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