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為什麼有陸地和海洋兩個不同的地方?

2020-12-05 百家號

導讀:地球上為什麼有陸地和海洋兩個不同的地方?

地球是太陽系中四顆巖石行星之一,其他三顆是火星,金星和水星。但在許多方面,地球都和它們不一樣一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庇護著生命地球表面並不穩定,它通過緩慢但不可阻擋的板塊構造過程不斷自我調整。更不尋常的是,地球表面大約70%被水覆蓋阿瑟·克拉克曾說:「把這顆顯然是海洋星球的行星稱為地球是多麼不恰當啊。」為了理解地球不斷變化的水表面是如何形成的,我們需要回到地球誕生之初般認為,太陽系的時間零點是在45億6700萬年前。在那個時間點上,地球尚不存在;星子之間的劇烈碰撞正在使地球成形。到了45億5000萬年前,大約65%的地球已經凝聚在一起。這顆胚胎行星非常熱,是一個完全由熔巖組成的「巖漿世界」,但據推測,此時它已經開始冷卻,形成了巖石地殼然後又過了大約2000萬年,嬰兒地球在圍繞太陽運轉的軌道上逐漸凝固和穩定的進程被粗暴地打斷了。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斜著撞上了這顆年輕的行星,碰撞產生的碎片被拋入地球的軌道最終形成了月球,該行星的大氣中充滿了蒸發巖凝聚成熔巖雨落下來,以大約每天1米的速度沉積成一片熔巖海。

碰撞的能量也為再次熔化地球(也許直達地)提供了足夠的熱量,重新創造出巖漿之海抹去了這顆星球以前的地質記錄。然後,大約41億年前,仿佛是雪上加霜,「後期重轟炸期」開始了。也許是被氣巨星軌道的一次重新安排所觸發,來自小行星帶的隕石雨落在地球上,再次熔化了它的部分表面。這些災難連同後來的板塊構造和風化,使我們對地球最初的5億年幾乎沒什麼了解。由於當時的條件如地獄一般惡劣,這個時期被稱為「冥古宙在距今40億年前的冥古宙末期地球上出現了陸地、海洋、板塊構造或許還有生命。它與今天的地球不完全相像比如大氣就非常不同,但與因天體碰撞而形成的熔巖球有著天壤之別。它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的地殼幾乎完全由年齡不超過36億年的巖石組成,冥古宙時期的環境痕跡在地面上極為稀少。留存至今的真正古老的巖石(大約佔地殼的百萬分之一)大都被不斷熔化和壓縮,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幸虧還有錯石這種微小的彈性晶體使業已發生的事情有了一些眉目。

鋯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礦物,多見於澳大利亞西部的傑克山,它們由極為穩定的矽酸錯晶體組成,並含有高濃度的鈾,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剩餘的放射性的強度計算出錯石的年齡。許多鋯石的年齡都超過了40億歲,這意味著它們是在冥古宙時期形成的結石不能告訴我們,遭到撞擊的地球再次冷卻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但其氧含量表明它們是在水中形成的,這說明地球上的海洋在40億年前就處於適當的位置。這引出了許多新問題,尤其是水來自哪裡,以及水為何沒有徑直蒸發掉。它還告訴我們,地球在冥古宙時期必定已經有了地殼,因為海洋需要依託於一個堅固的表面第一層地殼是玄武巖,這是一種目前仍在洋中脊形成的緻密的黑色火山巖。玄武巖構成了大部分海底,並聚集成巨大的體積,從海洋中浮現成為陸地一一冰島和夏威夷都是由從海底噴出的玄武巖聚集而成的。這個過程也發生在早期地球上,在第一個10億年左右的時間裡,地球表面由被火山島鏈打斷的海洋構成。

球上很早就有了海洋,但海洋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卻是一個謎。地球距離太陽很近,似乎不大可能保住從原行星的建築材料中得來的水。標準的解釋是,海洋來自彗星和小行星等冰體所承載的水,於後期重轟炸期降臨地球。但最近發往67P丘留莫夫一格拉西緬科彗星的羅塞塔號探測器對這種想法提出了一些質疑。這顆彗星上的水與地球上的水成分並不相同。事實證明,其他彗星和小行星上的水與地球上的水差異很大。地球上的水似乎是來自整個太陽系中不同來源的混合物,是在40多億年前一次賜予生命的撞擊中到達地球的。下次你燒開水時想想這一點。

最早的大陸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形成的。它們由另一種被稱為花崗巖的火山巖組成。這是種在俯衝帶形成的較輕的巖石,在那裡,大洋板塊相互滑動或者滑動到大陸板塊下方。花崗巖的密度比玄武巖小得多,所以會浮在更加緻密的巖石上。第一個真正的大陸地殼就是這樣形成的。形成於40億年前的一些大陸地殼碎片今天仍然存在花崗巖的存在告訴我們,此時構造板塊必定已在動來動去,儘管完全不像今天地球表面那種全面(但極其緩慢)的攪動。甚至有人提出,生命開始於冥古宙。最早的可信的化石來自34億3000萬年前,但41億歲的鋯石中的一些化學標記也許是生物體的遺蹟。如是這樣,它們如何在冥古宙倖存下來便成了個有待解決的新謎題。

相關焦點

  • 南極和北極,地球上很奇特的兩個地方
    南極和北極,地球上很奇特的兩個地方南極和北極算是地球上最特別的兩個地方,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南極北極的區別南極是一片大陸,而北極是一片海洋。南北極溫差這麼大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海拔高度不同。北極平均海拔10米20米,而南極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所以南極特別的冷。地球上90%的冰都在南極,而且這些冰都是淡水,所以地球上70%的淡水都在南極。第二個原因就是洋流。
  • 南極和北極,地球上最不可思議的兩個地方!
    南極和北極是地球上兩個非常特別的地方,當然今天的介紹,是基於地球是球體的情況下,也有很多地平論的信奉者,當然只是少數。南極和北極南極是大陸,而北極是一片海洋。南極百分之97的陸地被冰雪覆蓋,而北極三分之二都是海洋。南極年平均溫度在零下50度,北極的平均溫度是零下18度。為什麼南北極差別這麼大呢1.海拔高度不一樣。北極大多是海洋,平均海拔高度才10-20米;而南極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
  • 地球上最為特殊的兩個地方,南極和北極
    大家好,這裡是【把話說】,今天我們來說說:南極和北極。南極和北極是地球上最特別的兩個地方了,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南極是一片冰封大陸,而北極是一片汪洋大海。相反,這個北極三分之二都是海洋,三分之一是陸地,南極和北極的溫度也是完全不一樣,雖然都很冷。南極的平均溫度是零下50度,北極的平均溫度是零下18度。那麼,為什麼南極和北極溫度會相差這麼大呢?其實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海拔高度不一樣。北極全部都是海,陸地的海拔也不是很高,平均下來整個北極的平均海拔也是10到20米的樣子。
  • 地球上最為特殊的兩個地方,南極和北極
    大家好,這裡是【把話說】,今天我們來說說:南極和北極。南極和北極是地球上最特別的兩個地方了,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南極是一片冰封大陸,而北極是一片汪洋大海。南極大陸是在200年前發現的,雖然過去了200多年,但是進入到南極大陸裡面的人還是很少,所以說,南極大陸目前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秘的一片大陸。
  • 假如海洋和陸地的面積顛倒,地球上還會出現人類嗎?
    我國已經是如此了,那麼全球的人口基數有多龐大,可想而知。人口多了,問題也隨之而來。生活生產用地不夠,人們逐漸開展了地下城工程,有些國家也啟動了「填海造地」計劃,如中國、日本等等。此時,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假如海洋和地球的面積顛倒過來,變為「七分陸地,三分海洋」,那麼與現在的地球相比,會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呢?
  • 南極和北極,地球上最不可思議的兩個地方
    南極和北極是地球上兩個非常特別的地方,當然今天的介紹,是基於地球是球體的情況下,也有很多地平論的信奉者,當然只是少數。南極百分之97的陸地被冰雪覆蓋,而北極三分之二都是海洋。南極年平均溫度在零下50度,北極的平均溫度是零下18度。
  • 若地球的陸地和海洋比例對調,會有何影響?
    而我們所處的地球,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但實際上,在佔據整個地球1.62億平方千米的陸地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地區是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這就導致了人口和資源分布極為不平均,那麼假如陸地和海洋對調一下,變成「七分陸地、三分海洋」的話,情況會有好轉嗎?
  • 陸地和海洋
    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無論我們怎樣劃分,地球的任何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1)相關概念    ①大洲: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    ②大陸
  • 當海洋和陸地互換時,地球會造成什麼後果?
    在它誕生初期,由於一直都在下雨,整整有好幾千幾萬年,在大雨磅礴衝刷下地球,漸漸隨著水蒸氣的流逝蒸發,慢慢的形成了陸地面積,整個陸地只佔了很小一部分的面積,形成了顯著的地形地勢,最後地球逐漸被分化出海洋和陸地板塊,液態水居多讓海洋的面積佔據了地球的70%面積。
  • 地球上最神奇的兩個地方:南極和北極!人類有什麼不可思議發現?
    在這個不可思議的地方坐落著類似金字塔山脈狀的結構,200年的時間裡,人類在南極大陸共發現了4萬8000多塊隕石,同時也發現了很多化石,其中多數為熱帶植物的化石,也包括部分恐龍化石,這說明南極原先可能位於熱帶地區,以前曾出現過恐龍,顯然,南極大陸擁有諸多未解之謎,事實上,可以說南極和北極是地球上最特別的兩個地方,人類在南極和北極也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例如,南極是一片冰封大陸,北極則是一片汪洋大海,很少有人知道
  • 七年級地理上冊(七)海洋和陸地
    每天都是一個起點,每天都有一點進步,每天都有一點收穫!與「冬暖夏涼的地理老師」一起進入《海洋和陸地》,探究「海陸」的奧秘吧!    二、海 陸 比 例            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陸地組成。海洋面積佔71%,陸地面積佔29%。
  • 如果地球上的海洋與陸地對調的話,會發生什麼?
    那麼就有人提出疑問,如果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面積對調的話,會有什麼不一樣呢?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房價肯定不會像現在這麼高了,而且房子面積也不會像現在的那麼窄。當然,土地面積大了必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少的好處,但是我們看問題不能只看表層。因為地球上的陸地與海洋面積如果在一開始就是對調的話,那麼地球估計不會形成現在的一片生機。
  • 如果地球陸地和海洋的面積比例顛倒,對地球會有什麼影響?
    地球是太陽系一顆美麗的行星,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顆在星球表面擁有液態水的行星,地球表面的水匯聚到了一起,形成了浩瀚的海洋。地球表面可以分為海洋和陸地兩大部分,從而也形成了海洋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兩大生態系統。
  • 如果海洋和陸地兩者面積互換,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
    當原本的大西洋變成了大西陸地,五大湖變成五大島,從生態的角度分析,豐富水分的存在,是氣候相對溫和的重要因素。海水蒸發過程中會消耗巨大的熱量,由於海洋比熱容大於陸地,在同樣受熱或冷卻的情況下,溫度變化的幅度就會小於陸地, 這也是為什麼同緯度沿海地區氣候比內陸地區更溫和的原因。
  • 研究顯示:地球曾經全是海洋沒有陸地
    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Nature Geoscience )的一項研究指出,32 億年前的地球完全被海洋覆蓋,沒有任何大陸。相關線索來自澳洲西北部內陸的古老海底。在這片崎嶇的地貌中保存著不同形式的氧同位素,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同位素之間的關係可以幫助科學家解讀古代海洋溫度和全球氣候的變化。科學家分析一百多個沉積物樣本後發現了意想不到的東西:32 億年前,海洋中的氧-18 比氧-16 多(後者在現代海洋中更常見)。他們的模型表明,以全球規模考量,大陸會從海洋中吸收氧-18。
  • 如果陸地和海洋的比例顛倒,那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地球表面由大約71%的水和29%的陸地組成,而海洋容納著地球上將近97%的水資源。如果這個比例逆轉,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變成固體的陸地,原先的高山變成深淵,那麼,地球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呢?另一方面,海洋還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海洋變小,這意味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被有效地鎖在海洋中,從而加劇地球的溫室效應,使得全球氣溫變得更高。氣候將變得非常不穩定由於海洋持續的蒸發和冷凝循環,海洋有助於地球上的熱量再分配。如果海洋被轉換成陸地,那麼水循環就會受到幹擾,陸地上的降水量將會大幅減少,這將導致乾旱和大陸氣候的劇烈變化。
  • 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秘的地方
    本文給大家講的是南極和北極,也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秘的地方,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南極是一片大陸,而北極是一片海洋。南極這片大陸是在200年前被發現的,雖然過去了200年了,但是進入到南極大陸裡的人非常的少。
  • 假如地球的海洋和陸地位置互換,對世界地理有怎樣的影響?
    大家一定知道現在地球的海陸分配情況,海洋佔地球面積的70%,陸地佔30%。一般我們看到的世界地圖是這樣的:由圖可知海洋的面積確實佔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而陸地上的氣候也是受海陸分配的影響。那麼,如果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的位置互換,這個世界的地理優惠變成什麼樣?那也就是說,七大洲變成七大洋,四大洋變為四大洲。打開你的地理腦洞,一起來看一下新的地球模樣。七大洋和四大洲以上就是海陸顛倒後的世界地圖,有沒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 如果地球70%是陸地,水夠人類和動物使用嗎?
    審核-小文眾所周知,地球在宇宙中已經存在了46億年,而對於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為什麼會形成現在這樣子,很多人都站在「大陸漂移」這一假說這邊。但似乎不管大陸在過去的走勢如何,以及其未來的走向會怎麼樣,人們始終都認為大陸和海洋的面積比為3:7。
  • 為什麼陸地上食草動物的體型,比食肉動物更大,海洋卻恰恰相反?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陸地上動物們的體型大小,會發現在恐龍時期,體型最大的是地震龍,體重可達31噸-40噸。然而最大的食肉恐龍棘龍,體重可達到26噸,要比地震龍體重少很多。今天地球陸地上生活著最大的生物是大象,體重最重可達8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