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國「封殺」的中國口罩賣家:簡直就是「農夫與蛇」的故事

2021-01-09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鄧雅蔓 | 北京報導

5月以來,一場針對中國口罩質量問題的「封殺」行動起於美國,並迅速蔓延至加拿大、歐洲和澳洲等地區,受到牽連的中國口罩出口賣家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

他們面臨的不僅是實打實的短期利益損失,還有來自各方的信任危機。繼口罩之後,額溫槍、呼吸機等來自中國的防疫物資賣家受到國內外更為嚴格的審查,一批中國防疫物資賣家被跨境電商平臺亞馬遜拉入「黑名單」,面臨接受資金凍結、店鋪關閉的現狀。

對於那些只想趁疫情撈錢的「害群之馬」而言,這場風波讓他們喪失了一個罪惡的利益來源,但不是結局。縱觀全球口罩出口的利益鏈條,中國口罩賣家並不是唯一一的獲益者,甚至不是利益主導者。國際物流、跨境電商平臺、海外進口買家、海外經銷商,無一不是導致口罩出口溢價的「始作俑者」。

而在那些遵循規則、卻被「誤傷」的中國賣家眼裡,自己的出口經歷正變成一個「農夫與蛇」的故事,很難咽下這口氣。《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從多位中國防疫物資買家處獲悉,至少有數百位中國防疫物資買家正商量抱團與亞馬遜談判,以謀得更為公平合理的出口規則。

事實上,由於此次疫情的突發性和複雜性,目前全球防疫物資出口供應的規則還沒有定數。規則一直在演變和調整,每個國家都有自身的探索和嘗試。或許,有利於控制本國疫情才是第一檢驗標準。

口罩出口的錢被誰賺了?

在得知自己對接的工廠被移除出美國「白名單」後,口罩採購商陳森感覺非常頭大,第一時間便聯繫了工廠負責人。

「肯定要重現認證,認證成本倒還是其次,主要是花費至少半個月的時間。」陳森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按往常驗證成本來看,重新認證大概要花費20多萬,考慮到後續訂單完成,工廠不得不跨過這一步。

讓陳森有些沒想到的是,大工廠比亞迪也被移除出了這份「白名單」。5月7日,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更新文件,獲得FDA認可(即「白名單」)的中國生產的非NIOSH認證的口罩廠家銳減至14個廠家。4月24日,這份名單上獲得認可的中國廠家原本達到近100家。

為何大批原本已被授權並公示的口罩企業被撤銷緊急授權資格?美方在文件中表示,由於附錄A名單中的一些呼吸器被新型測試證明過濾效率不足95%,所以部分企業需重新認證。

5月13日,比亞迪北美分公司在官網發布聲明稱,N95口罩申請被拒絕,並非因為質量問題,而是報送書面文件問題。比亞迪會及時重新提交新的審批申請,預計於5月底或6月初完成認證程序。

然而,重擊才剛剛開始。5月12日,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發布一篇名為《NPPTL Respirator Assessments to Support the COVID-19 Response》關於中國口罩檢測結果的公告,公告列出了超過100家中國口罩企業的產品執行標準及檢測結果。

其中不合格產品共有77個,分別來自廣東、浙江、安徽、江蘇和河南等地。廣東地區佔比超過1/3,達到26個,其中一款違規產品的最大過濾有效率僅10%。

美國的檢測結果引起了來自北美、澳洲和歐洲等多個國家的動作。以加拿大為例,其政府官網明確指出,對於未能通過美國CDC國家職業安全和健康的實險室檢測的口罩,勒令進口商和分銷商立即停止銷售並通知消費者,只能在其他過濾等級不需要95%的情況下使用。

中國對於違法口罩的打擊力度也在不斷加強。5月9日,海關總署表示,從5月10日起,全國範圍暫停以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紅外體溫計等醫用物資和非醫用口罩(簡稱5+1類防疫物資)。

何為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如果你把醫用口罩出口到美國人手裡,美國人是自用或者贈送,那符合中方的規定;如果美國人買回去用於銷售,那就是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出口,那是不合法的。」陳森表示。

但在實際操作環節上,這很難控制。「之前遇到過類似問題,中方賣家按中國海關的出口規定把防疫物資按要求操作,但運到海外去以後,海外買家重新更換成醫用口罩包裝進行銷售,以賺取更高利潤,這種情況也不罕見。」國內口罩賣家吳玉告訴記者,一旦物資出口到了國外,就不再是他們的控制範圍。

在全球口罩出口鏈條上,中國賣家只是其中一個參與方,國際物流、跨境電商平臺、海外進口買家和海外經銷商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對於按質量標準去生產的中國口罩賣家而言,利潤空間其實並不大。」從汽車零部件轉產口罩兩個多月以來,世佰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建文針對口罩出口的成本和利潤算了一筆帳。

疫情爆發以來,絕大多數的國際物流運輸費已經從平常的20多元一公斤漲到200多元錢一公斤。5月12日,黃建文收到了來自UPS(美國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的快遞報價:一公斤190元,至少保障每天5公斤。

而對於國際航空物流而言,佔據的面積也要被算作成本。「大概每多出一公分,就要多付100元。」黃建文表示,目前大概每盒口罩折下來的運費要100多元,而一筆500萬元的訂單則意味著幾十萬盒的口罩。

所以,即便撇開跨境電商平臺收取的中介費不談,因前面物流成本高企,口罩出口的價格也很難降下來。黃建文在美國的同事曾透露,目前在美國連鎖超市,兩個KN95口罩的售價是8.9美元,加上收稅9%,大約一個KN95口罩的售價是4.8美元(折合人民幣35元)。

「口罩溢價的大部分利潤其實並沒有流到我們的手上,我們經常探討的是,這幾塊錢的口罩是賺5毛錢還是1塊錢的問題,」黃建文表示,目前公司出口的KN95口罩成本(包括國內物流成本)大概在每隻7元左右,出口報價一般多出幾角或者幾元,即便這樣,還是會有海外買家嫌貴而進行壓價。

但這一隻只口罩到了海外消費者手中,最終售價卻高達每隻30多元。「國際物流、跨境電商平臺和經銷商也會從中影響口罩的售價,而不僅是中國賣家,這是監管平臺應該去重視的問題。」黃建文表示。

誰該為全球口罩出口供應問題買單?

國際物流成本高企影響的已經不單是口罩出口生意。

對於黃建文而言,國際物流的成本居高不下,已經影響到他重啟老本行。「汽車零部件一般都很重,客戶從中國購買意味著要承擔高昂的運輸成本,性價比不高。」他表示,除了海外需求銳減的原因,此次口罩出口貿易往來中,他發現國際物流上的選擇就那麼幾家:聯邦快遞、UBS、TNT(荷蘭郵政)等。

中國國際物流的身影,黃建文的印象中只有一家:南方航空,且是通過包機的形式。「經過這次才意識到,我們國內很缺乏覆蓋歐美的國際物流公司,這導致中國賣家在運輸方面的議價能力不足,也沒有太多選擇。」黃建文表示。

除了國際物流外,數位中國口罩賣家也指出了跨境電商平臺的話語權「缺失」之痛。4月中旬以來,亞馬遜不斷加嚴封禁違規賣家帳號,多位中國賣家牽扯其中,使得業內掀起了一場沸沸揚揚的「亞馬遜賣家維權」事件。

5月10日,亞馬遜針對封禁違規賣家帳號一事再做出官方聲明,強調所有第三方賣家需遵循相關法律、法規以及亞馬遜商城的規則,一旦賣家違規,將根據違規情況移除相關產品、取消銷售權限、扣留資金或訴諸法律。

受限於風險承受能力,中小型賣家依附於海外的跨境電商平臺進行銷售的現象比較常見,作為回報,賣家將對跨境電商平臺進行讓利。

「亞馬遜的防疫物資出口規則經歷了一個從寬鬆到加嚴的過程,疫情嚴重時放開,現在突然加緊且關閉店鋪,甚至出現『認證的時候是合格的,上架之後變得不合格』等情況,使得賣家很難承受。」吳玉表示,並非所有的賣家都是因為質量問題被關閉,有時消費者的投訴來自服務方面的問題,但亞馬遜傾向於「無差別封殺」,使得中國賣家群體產生不滿情緒。

「為什麼亞馬遜會相對不太重視中國防疫物資賣家群體呢?」蘇州夢工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天然表示,根本的原因還是中國賣家在消費者群體裡沒有絕對的優勢,作為全球覆蓋面最廣的跨境電商平臺,亞馬遜的遊戲規則就是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所以做出這樣的舉動並不奇怪。

「如果中國賣家擁有產品跟品牌的話語權,那亞馬遜自然是不敢不重視的,大多數電商平臺都是如此。」張天然表示,如果中國防疫物資賣家繼續秉承「無品牌、賺快錢」的思路,那出路將會越來越窄。

出於口罩售賣需要,吳玉加入了全球多個跨境電商平臺,從覆蓋全球的到南美洲本地的跨境電商都有,亞馬遜的關閉店鋪舉動對她而言很無奈。

「現在就只能通過申述把一部分錢要回來。」吳玉表示,國內的跨境電商平臺仍在發展階段,影響力很難跟亞馬遜匹敵,所以賣家們面臨亞馬遜平臺「降維」打擊時,沒有太多的還手之力,只能「抱團」一起維權,試圖將聲音傳遞到亞馬遜高層。

「希望更多的平臺能夠介入進來,明確告訴我們中國賣家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資質。」黃建文表示,只要能明確平臺的遊戲規則和處罰機制,總會有賣家符合要求。

重壓之下,中國口罩賣家有哪些出路?

陳森預感到自己做口罩生意的時間不會太長了。

「4月以來,就陸續聽說一些小的口罩工廠倒閉了,大口罩工廠倒是越做越大。」他表示。

越來越多的口罩工廠亟待「清盤」。美國「封殺令」以後,陳森發現,部分跨境電商平臺上的口罩甚至最低以每隻0.2美元(折合人民幣1.3元)的價格在出售,直接逼近一次性口罩的成本價。

額溫槍似乎也迎來與口罩相似的命運。4月20日,額溫槍採購還要170元一把;5月初,一度火爆全國的額溫槍已經直降至100元。

吳玉將自己的口罩出口重心轉向了不需要FDA和CE(指歐盟)認證的南美洲國家。「相當一部分地區還是認可中國的檢測標準的。」她表示,美國「封殺」之後,有些朋友也就進入了澳洲市場。

和陳森、黃建文一樣,吳玉從家電出口轉向服裝出口是偶然之舉。2月,國內疫情爆發,吳玉跟同事們全球各地採購口罩,但誰也沒有想到,4月全球多地疫情集中爆發,口罩需求暴增。

「向我輸送口罩的人現在都變成了我的客戶。」吳玉表示,比起2月的應急需求,現在越來越多的客戶在傾向於口罩長期訂單,雖然口罩的利潤在重壓下會降低,但需求依舊穩定

黃建文則認為口罩生意的「紅利」還可以持續大約6個月的時間。目前,他也在嘗試搭建汽配平臺,以便在疫情好轉時做汽車分銷。

「疫情結束的時候,我會快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黃建文表示,結束口罩生意後,自己希望回到自己熟悉的行業,做熟悉的事情。

國內疫情發生之際,黃建文正身處武漢,口罩出口生意在他的記憶中並不是一個輕鬆的活計。

「光是包裝我們就改了8次,每個長寬高數字的變動,都意味著前面幾十萬的投入可能付諸東流。」從2月26日決定轉型到4月3日,黃建文才真正完全拿下FDA和CE等認證。

CE認證辦了3次。「第一次被騙了,第二次認證通過幾天後,就查不到了,後來被通知3月1日—26日從中國提交的要重新認證。」黃建文表示。

認證資質通過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有一次,黃建文所在公司因為未注意口罩尺寸問題,將帶子較短的口罩出口至美國客戶手中,最終遭到客戶的索賠。

所幸的是,客戶認可口罩的質量,所以協商決定由中國口罩賣家賠償5萬個口罩了事。

「一旦被查出質量問題,你有什麼資質都沒有用,白名單都沒用。」黃建文說道,「白名單」並不是免檢金牌,全球各地的海關包括中國,都是根據實際檢測結果為準。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陳森和吳玉為化名)

責編:呂江濤

相關焦點

  • 少兒英語故事:新版農夫與蛇
    這個故事叫做農夫和蛇。有一個農夫,每天到城裡去賣他自己種的花和農產品,賣完以後就回家。有一天,他很早出門,來到城門時,因為還太早,城門還沒開,所以他就先躺在那邊睡覺。當他醒過來時,看到他裝農產品的瓶子都空空了,裡面多了一塊黃金的錢。雖然瓶子裡的東西不見了,不過那塊黃金的錢已經很多了,所以他還是非常高興。他想大概有人拿走他的東西,然後放錢在那邊,於是就快樂地帶著錢回家了。
  • 關於農夫與蛇的故事,也會發生在主人和寵物蛇身上
    當然,我們更好奇的還是寵物蛇和它們主人之間的關係,會不會像貓狗跟人類一樣親近呢?從農夫與蛇的故事分析一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上街趕集完回家的農夫在冰冷的雪地裡發現了一條蛇,善良的農夫以為它凍僵了,就把它放在懷裡取暖,想著它能醒過來。而本來就沒什麼事的蛇,因為農夫的舉動受到了驚嚇,所以,等到它完全甦醒了之後,便本能地咬了農夫。雖然農夫臨死之前非常後悔,但是也於事無補了。
  • 美國人的感恩節:是否源於一個「農夫與蛇」的故事
    世界各國中,除了咱們中國電商搞「感恩節大促」外,真正把11月的感恩節當成一個傳統佳節慶祝的,當屬美國和加拿大了。長期以來,對於北美洲人過感恩節的源頭,大多被描繪成了一個「農夫與蛇」的故事——早期到達美洲的清教徒在印第安人和火雞的幫助下挨過了一個最艱難的冬天,為了表示感激之情,從而創立了這個節日。
  • 農夫與蛇的故事再出新傳,讓阿衰重新樹立大家心目中的農夫形象吧
    導語: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來為大家分享爆笑校園漫畫《阿衰online》中的精彩小故事。今天小編再為大家分享一篇農夫阿衰與蛇的故事,大家心目中的劇情想必是心底善良的農夫會被忘恩負義的毒蛇恩將仇報,最後咬死農夫的故事,這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阿衰是怎麼處理這隻處在危險的生命吧。
  • 巴西是農夫,荷蘭是蛇
    當前位置:首頁 >> 激越彩虹 2010.07.03 星期六 巴西是農夫,荷蘭是蛇 尹 波   巴西是農夫,荷蘭是蛇。農夫以為蛇早已凍僵,卻沒有想到,凍僵的蛇還會醒來。
  • 每日一笑:許仙給兒子講故事,說:爸爸給你講個農夫與蛇的故事
    【每日一笑】許仙給兒子講故事。許仙:「兒子,別哭了,爹給你講個故事,今天講個農夫和蛇的故事好嗎?」白素貞:「講什麼農夫和蛇的故事,換一個!」許仙:「好的,那就講一個杯弓蛇影的故事吧!」白素貞:「你……再換一個!」許仙:「好,那就換一個畫蛇添足的故事好了。」啪啪……白素貞打許仙兩巴掌:「你……離了蛇你不能活了還是咋滴?」許仙:「是啊,是啊!」
  • 現實版「農夫與蛇」:杭州一少年養蛇當寵物,給蛇上藥反被咬傷!
    辰叔相信大家一定都聽說過一個成語「農夫與蛇」,農夫與蛇的故事可謂人人皆知。講的就是好心農夫救助凍僵的蛇,救過來後反被那蛇給咬了。這個雖然只是個成語故事吧,可現實中竟真出現了這種事,和辰叔一起來看看吧!少年觀察後發現這蛇的嘴裡好像有發炎的情況,於是就想著要救助自己的寵物。他買來消炎藥,掰開蛇的毒牙,給蛇上藥。殊不慎,一張開嘴蛇猛地撲上來咬住了少年的手指。少年突然手指一疼就把蛇甩了,半個小時後他的手部腫起來了,而且還很痛。其父親趕緊將其送了醫院救治,索性現在生命體徵穩定,正在進一步救治。
  • 搶奪口罩紅利期!亞馬遜賣家該不該富貴險中求?
    N95口罩就是N系列中過濾效率≥95%的一類口罩,並經佩戴者臉龐緊密度測試時,確保在密貼臉部邊緣狀況下,空氣能透過口罩進出,符合此測試的才頒發N95認證號碼。防「非典」特殊時期,WHO臨時推薦醫務人員使用美國NIOSH認證的N95口罩。N95口罩不等於醫用防護口罩,醫用防護口罩規定口罩的過濾效果要達到N95要求,且具有表面抗溼性和血液阻隔能力。
  • 蛇妖志怪故事:擔生、茅八遇九尾蛇、玄術校尉咒殺豬豚蛇!
    如果有人問我,夏天的晚上我最喜歡聽什麼故事,那我會告訴他,我喜歡聽魯迅先生筆下常媽媽講述的美女蛇的故事。關於蛇妖的故事,是百聽不厭的,下面閣主就分享三則你或許未曾聽過的關於蛇妖的志怪故事。第一則:擔生擔生,是一個蛇妖的名字。這個故事源自於《水經注》、《廣異記》,我們都聽過農夫與蛇的故事,最後農夫被蛇咬死了。
  • 《口罩獵人》與故事捕手
    他唯一確定的就是,這一切都不確定。這是紀錄片《口罩獵人》講述的故事,該片是由花總 @花總丟了金箍棒(以下簡稱花總)拍攝,全片8集,每集8分鐘~10分鐘,導演剪輯版時長為60分鐘。在紀錄片上線當天就引發了大量關注。劇變所有事情都處在迅疾的變化中。原材料的價格在變化。
  • 請不要用蛇做口罩……
    不過好在這條蛇並沒有打擾到其他乘客,大家除了驚奇外還覺得很有趣,公交車也在正常運行。 所以,口罩已經進化到生物級別的了?印度人看完直呼內行。 這看起來絕對算是保持社交距離的終極利器,但真不怕被蛇弄到窒息麼?
  • 歐洲股市全線暴跌,美國將中國口罩等醫藥品移除關稅清單
    這次是來自中國的外科手套 外媒報導稱,瑞士日前向中國採購了一批外科手套,該批醫療物資通過貨櫃從中國發往瑞士。然而,在中轉德國時,被漢堡海關截留了。 據了解,這是德國近期第二次扣留瑞士的醫療物資,第一次扣的是24萬隻口罩。為此,瑞士方面緊急召見了德國大使表示抗議,要求德方立即放行。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扣手套」的操作還和上次「扣口罩」不太一樣。
  • 揚州版的「農夫和蛇」,好心幫人反被咬一口!真缺德……
    「農夫和蛇」的故事大家都聽過,揚州市區的吳先生就遇到這樣的事情,讓他氣不打一處來。吳先生好心好意幫了一個人,結果對方不僅不感激,反而咬了他一口,把他這個氣啊。那吳先生到底遇到什麼事呢?(電話採訪)吳先生:當時我給對方錢的時候 就在放手機的抽屜裡拿的 (懷疑)他看見了後 返回家中拿走手機和抽屜裡的200元吳先生的遭遇確實就是現實版的農夫與蛇,我們也希望吳先生吃一塹長一智,同時也提醒廣大市民提高警惕。樂於助人是好事,但也要講究方法,更要規避風險,只有這樣才不會成為「農夫」。
  • 現實版「農夫與蛇」!某公司花園驚現毒蛇竹葉青,好心保安放生卻被...
    冬天有一條蛇被凍僵了好心的農夫用體溫溫暖它誰知蛇驚醒後以為要傷害它反咬了一口農夫這個「農夫與蛇」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沒想到前天在咱們身邊也上演了「農夫與蛇」的一幕 保安洗拖把被竹葉青咬中「有蛇,有蛇!」老劉嚇得連忙用力把蛇甩到地上。聽到喊聲的同事們圍了上來,只見這條蛇長約40公分,有半斤重,顏色綠得瘮人。老劉抬起手來一看,兩個牙印特別明顯,還流出了黑紅黑紅的血液。
  • ...亞馬遜延長退貨期限至5月31日,中國標準的KN95口罩獲美國官方...
    本周(4月4日-4月10日),海關對醫用口罩等11類物品實施出口檢驗;中國標準的KN95口罩獲美國官方正式認可 中國標準的KN95口罩獲美國官方正式認可 近日,美國FDA在其官網上專門發布針對中國生產的未獲NIOSH認證的呼吸器(口罩)獲得EUA授權的文件。
  • 此國遭遇天災,我國仗義援助500萬,8年後上演「農夫與蛇」
    中國一直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遵循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準則,從不去欺凌弱小。甚至在當其他小國有難,我們還能施以援手。而日本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氣度很小,狼子野心的國家。而中國一直以來對日本都是友好的,從唐朝開始和日本交往,中國的文化技術就傳播到了日本,而當時的日本,對中國也是很敬畏的。但從晚清開始,日本人就開始瞧不起中國,想著法兒的起伏中國了。甲午戰爭,日軍大勝,便讓我們割地賠款,馬關條約的賠款,相當於日本當年財政收入的10倍!
  • 故事:善良農夫救下產卵母蛇,精心照顧3個月,離世當天百蛇送行
    農夫家裡的老人也是心花怒放,紛紛猜測這胎是個男孩還是女孩,王強和妻子完全不在乎,只在家琢磨著給孩子取什麼名字。因為頭三個月很是重要,王強的父母隔個三四天就給兒媳婦熬頓雞湯或魚湯,叫王強來取。王強這日取完雞湯回來,土路上趴著個黑影,因天有些暗,他湊近一看才發現那竟然是條蛇,一米多長,在土路上蜿蜒爬行,農村蛇常見,王強也不見怪,只準備繞過去,卻猛然瞥見蛇身後墜了個東西,再仔細一看,竟然是個蛇蛋,白乎乎的,橢圓形,他心裡登時一軟,想起了妻子,遂猶豫的跟過去,在那母蛇身邊轉,不知如何是好。
  • 民間故事:「禹王碑吞蛇」
    正慶幸脫險,待它遠去,想要下樹,突然望見巨蛇千萬條,大的如車輪,小的也如鬥粗,遮天蔽日而來。本以為自己會慘死蛇腹,但它們並沒有攻擊老張,皆騰空而行,離樹很遠,他待在樹上,沒有損傷。有一條小蛇飛行的稍低,從他耳邊擦過,痛不可忍。摸之,耳朵已經消失,血流不止。只見石碑還在前面,蹲在火光中不動,凡是蛇從石碑旁經過的,空中就有蛻殼落下來,如萬條白帶,只聽到吸食貪吮聲。
  • 真實版「農夫與蛇」的故事,青川縣一家四口慘遭殺害
    根據鄉鄰的推測,其實這就是「農夫與蛇」的現實例子。劉某原本是沒有幫助周仲軍的義務,但因為友情和同窗之誼,所以選擇積極地幫助周仲軍找工作、申請補貼,但劉某隻是一個普通家庭的普通人,這些事情都是需要相應的時間去完成的,而周仲軍非但不理解,還認為劉某辦事不利,所以起了殺心。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周仲軍因為生活坎坷,見劉某一家其樂融融,處於嫉妒所以痛下殺手。
  • 人被毒蛇咬傷會身亡,蛇被人咬傷,蛇死得更慘
    在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就知道農夫與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