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用蛇做口罩……

2020-11-30 騰訊網

關於疫情與口罩狂丸和大家聊過很多,不過近期還是被一個騷操作閃到了腰,國外一位大叔在坐公交車的時候,戴上了一個奇怪的「口罩」——

一條活著的大蛇。

根據BBC報導,這位大叔一上車就吸引了其他乘客的目光,但大家都以為他戴的或許又是一個很個性的口罩、圍巾而已。

直到這條「口罩」它動了,甚至還爬到了扶手上....

我要是在現場,可能會原地去世。

不過好在這條蛇並沒有打擾到其他乘客,大家除了驚奇外還覺得很有趣,公交車也在正常運行。

所以,口罩已經進化到生物級別的了?印度人看完直呼內行。

儘管乘客不是很在意,但網友被嚇到了。

這看起來絕對算是保持社交距離的終極利器,但真不怕被蛇弄到窒息麼?

也有觀點認為,這已經算是威脅公共安全了:

有人把關注點放在了司機身上,好奇這也能開車?

為了遏制冠狀病毒的傳播,交通工具上戴口罩是必要的,不過根據當地相關部門發表的聲明,乘客不必要一定戴外科口罩,可以自己製作或者穿戴合適的東西。

但活蛇真的合適麼?

新聞被報導後,當局也解釋說,「活蛇同樣不建議用來遮擋面部,因為這不算是有效遮擋物」。

事實上,把爬行動物糊在臉上都不太合適,這是因為過於親密接觸很有可能會威脅自身健康。它們一般會攜帶沙門氏菌和其他致病細菌,平時觸碰都需要洗洗手,更別說糊在口鼻上。

另外有害健康不只是對人說的,對蛇同樣如此。一位養蛇的網友表示,這種行為對蛇來說會增加它的焦慮,這是因為大多數蛇不喜歡暴露在外面的感覺,它們會時刻處於一種無處藏身、警惕敵人的緊迫感與壓力當中。一些將蛇作為寵物的主人還會特意設置黑暗的隱藏點,用於緩解這種焦慮。

而這位大叔就這樣把蛇帶出來,除了會嚇到別人,可能也會給蛇本身帶來心理陰影。

討論來討論去,大多數人還是被大叔的操作震驚了,簡直是重新定義了口罩。甚至為了大家的健康,網友們開始宣傳「哪些生物不適合做口罩」。國外媒體theverge還特意給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包括寵物貓不適合做口罩,因為不好固定。

我覺得固定倒是其次,主要是它會毆打自己的主人。

(圖片來源自utilityswapper)

另外水母也不建議作為口罩,因為會蜇人。這個建議我很認同,而且之前還真有人把水母糊到臉上的,看小哥的肢體語言就能猜到他經歷了什麼。

(危險動作,請勿模仿)

theverge還認為樹懶倒是很容易固定,而且一動不動,看似很合適,但它不透氣。

家裡養狗的網友說,可能狗子會主動成為你的「口罩」,但看到它以往的操作,感覺duck不必:

也別用蝙蝠,儘管蝙蝠能夠抵抗很多病毒,同時魔法需要用魔法打敗,但魔法可能會更快的打敗你。

更有人把腦洞開到了電影裡,告誡其他網友異形中的「抱臉蟲」也不能當做口罩,因為可能病毒還沒到,人就沒了。

看完這些建議,網友們紛紛留言說會虛心接受。

雖然這些方案都不可行,但口罩的形態還是不可阻攔的正向著奇怪的方向發展。

例如一些人開始氪金了,印度的Shankar Kurade就打造了一個黃金口罩。外形上看有點像是一個金碗扣在臉上了,上面有一些小孔方便呼吸,但顯然,它沒法阻攔病毒:

看著挺貴,但在世界最貴口罩面前稍顯沒牌面。

這款口罩是以色列奢侈珠寶商Yvel接受私人訂製後製作的,不僅擁有正常口罩的保護作用,製作材料更是昂貴,包括超過3600顆鑽石,據介紹,總價值大約在150萬美元。

除了氪金,手工大佬也沒有閒著,沒有黃金的他們用上了襪子,只需要一把剪刀,剪上幾下,口罩就出來了:

當然,他們一般都推薦用新襪子製作...

不過口罩目前的終極進化,還要看下面這位老哥。

他由於自己的鬍子比較茂密,導致戴口罩的體驗感極差,不僅很悶而且會有潮溼感。

(圖片來源自markw.gray20)

於是,他這款「魚缸式」口罩就出現了:

看起來就像是巴斯光年或者海綿寶寶裡的珊迪。

這款覆蓋整個頭部的口罩擁有4個風扇,2個負責吸入空氣,後面還有2個負責排氣,形成流動循環。這樣在「缸」裡說話就不會導致表現起霧:

另外口罩設計了過濾裝置,內外都有麥克和音響設備,方便傳遞聲音,整體扣在臉上還能防止沒洗過的手觸碰口鼻,看起來考慮得非常全面,防禦力起碼加15。

但網友也比較好奇,如果屏幕上沾上指紋怎麼辦,會不會看不清,需要貼膜麼?如果打了個噴嚏,然後鼻涕飛出來...更糟糕的是想要撓痒痒怎麼辦?

代入感很強,我已經開始抓耳撓腮了。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不過有一說一,儘管現在很多事情的發展走向都在變得越來越奇怪,但我也開始越來越期待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未來還會發生些什麼。

相關焦點

  • 屬蛇人的情感和婚姻,準的不要不要的
    屬蛇女人的婚姻命運蛇年出生的女人,童年時代與青年時代可以說是比較平順的。在安穩的環境中長大,而到了中年時期,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回漸漸出現,但對你影響並不大,不過,應注意的是你的晚年。不要大手大腳。多做善事,多多積累福德。
  • 用什麼方法可以防蛇驅蛇
    蛇類是變溫動物,體溫低於人類,又被稱為冷血動物,當環境溫度低於15℃時,蛇會進入冬眠狀態.部分有毒,但大多數無毒。另外「十二生肖」中也有「蛇」這一屬相。1.除眼鏡蛇外,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類。如果遇到蛇,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振動周邊地面或植物;2.蛇是變溫動物,通常氣溫達到18度以上才出來活動,特別是在悶熱欲雨時經常出動,雨前、雨後要特別注意防蛇;3.應儘量避免在草叢中活動或休息;4.儘量避免抓著樹枝借力,在伐取灌木、採摘水果前要小心觀察
  • 戴口罩有用嗎?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對此解釋是:「本條更新內容提醒臨床醫務人員在進行如氣管插管等操作時應注意採取空氣隔離措施,如佩戴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因為做一些醫療操作的時候,比如做氣管插管、支氣管鏡、齒科操作時,會產生氣溶膠。 所以,一般的民眾對此不必過於擔心,只需主要注意飛沫和接觸傳播就可以。
  • 網傳日本的口罩超過N95口罩!!??剖解日本口罩
    另一方面,即使採取了病毒對策,過濾器的收集效率也存在差異,實際佩戴時面部與口罩之間存在間隙。不可能完全預防感染,因此請注意不要高估口罩的有效性。(2)根據測試結果,有3個產品的過濾器收集效率為95%以上,但是有6個產品的過濾器收集效率為80%以下。另外,戴著口罩時,面部與口罩之間存在間隙,這次所有測試產品的平均洩漏率達到或超過40%。
  • 生活就是矯情系列 請別讓你的口罩白戴
    以 0.3 微米的顆粒物做測試,得到的最低過濾效率,用它來評價口罩在實際應用時能帶來的防護,是最為安全的一個估計。    6、什麼樣的防顆粒物口罩有效?......不要有松松頭帶或者松松鼻梁夾的想法。    其實,長時間使用主要會有衛生問題,或反覆用汙染的口罩帶來的傳染性威脅,人在呼吸或說話時會釋放出細菌等微生物,口罩用過一次之後就變成了細菌的培養皿,因此一旦發覺口罩內部出現異味,果斷進行拋棄更換新口罩,而且口罩不用時建議給它曬曬太陽,可以殺滅細菌。
  • 口罩能不能反覆用?關於各類口罩的英文表達怎麼說?
    口罩重複使用,三要點:三不要:另外,提醒大家,不要對重複使用的一次性口罩進行酒精消毒處理,尤其不能水洗。N95型口罩是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認證的9種顆粒物防護口罩中的一種N95不是特定的產品名稱,是表示在NIOSH標準規定的檢測條件下,口罩濾料對非油性顆粒物(如粉塵、酸霧、漆霧、微生物等)的過濾效率達到95%。只要符合N95標準,並且通過NIOSH審查的產品就可以稱為「N95型口罩」。N95型口罩的英文表達是 N95 mask / respirator 。
  • 被美國「封殺」的中國口罩賣家:簡直就是「農夫與蛇」的故事
    國際物流、跨境電商平臺、海外進口買家、海外經銷商,無一不是導致口罩出口溢價的「始作俑者」。而在那些遵循規則、卻被「誤傷」的中國賣家眼裡,自己的出口經歷正變成一個「農夫與蛇」的故事,很難咽下這口氣。《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從多位中國防疫物資買家處獲悉,至少有數百位中國防疫物資買家正商量抱團與亞馬遜談判,以謀得更為公平合理的出口規則。
  • 用過的口罩這樣分類投放
    福州新聞網1月2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昨日,馬尾區發出倡議——使用過的口罩不要隨意丟棄。無發熱、咳嗽等症狀的普通市民應將用過的口罩投放到有害垃圾桶內;有發熱、咳嗽等症狀市民應將使用過的口罩,先用塑膠袋密封好,再投放到有害垃圾桶。  眼下,不少人出門時選擇戴上口罩。用過的一次性口罩,應當如何處理?
  • 再次呼籲:出門請戴口罩! 實在不想戴,記住1米線! 唾沫能飛多遠...
    我在蔬菜區觀察了一會兒,5分鐘有二十來位顧客進出,幾乎每一位都戴著口罩,其中選擇藍色醫用外科口罩的居多,其次是帶濾口的N95口罩。只有一位60歲左右的阿姨,選擇用厚厚的圍巾擋住自己的口鼻。蔬菜攤的另一邊,攤位老闆戴口罩的情況卻不太樂觀。有近三分之一的商販沒有戴口罩。但好在商販和顧客中間隔著一塊蔬菜擺放區,交流的距離基本保持在1米。
  • 你們怕蛇,蛇怕什麼?我都替你們試了……
    為此,我們決定聯合消防做一個實驗,看看蛇到底怕什麼?傳說中那些驅神神器——雄黃、硫磺,到底有沒有效果? 今天準備的幾樣東西,網上流傳較廣,都說能有效驅蛇。這個是驅蛇粉,據說玩戶外運動的人常用,含有雄黃的成分。
  • 口罩不夠怎麼辦,三大攻略速來看!如何延長口罩壽命?如何重複使用口罩?
    之前說帶呼吸閥的不能用是謠言……除非你自己是患者,那樣的話不要用帶呼吸閥的,無法阻擋你自己噴出病毒;或者你是醫生,口罩有更高要求。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具、防護服、護目鏡、防護面屏等,僅推薦給醫務人員、疾控、隔離區清潔、保安等,尤其是面具,在插管、切開手術時需要。
  • 除了蝙蝠,這8種「野味」萬萬不要碰,為了您的健康,請管住嘴!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是「除了蝙蝠,這8種「野味」萬萬不要碰,為了您的健康,請管住嘴!」。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或「分享」哦!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曾明確表示,新冠病毒很大可能是竹鼠、獾一類的野生動物時,大眾一片譁然。沉寂已久的野味問題再度公之於眾,並站上了風口浪尖。雖有「民以食為天」,但絕非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隨便吃。
  • 英國一男子用蟒蛇做口罩,驚心動魄
    近日英國政府要求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必須佩戴口罩,政令發現沒幾天,就有一男子帶自己的寵物蟒蛇乘坐公交。脖子,用蟒蛇當口罩使用。嚇壞了一眾乘車乘客,據了解原來該男子沒有攜帶口罩,沒有辦法只能用蟒蛇當口罩善攀援,嗜昏睡,夜行性、雜食性捕食時常慢慢爬行接近獵物,迅速咬住後用身體纏繞致死,並壓扁成長條形,整個吞食下。可吃山羊、鹿、麂、豬等動物,常食鼠類、鳥類、爬行類及兩棲類。除獵獲物的獸毛外,皆可消化,但飽食後可數月不食,冬眠4-5個月。
  • 南寧一倉庫3天抓到十幾條小眼鏡蛇!遇到蛇這樣做……
    倉庫邊上這面石壁上的一個個石洞,以及石壁上覆蓋的綠植以及潮溼空曠的倉庫都是蛇類喜歡的環境,專業人員用煙霧機噴射煙霧進石洞,發現這些的石洞果然都是相通,因此,他建議: 「 在小區遇到蛇不要驚動它,不主動招惹,最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後,不慌不忙躲開。 在家裡遇到蛇,應與家人一同撤離房屋,確保人身安全後聯繫保安、110、119處理。
  • 84消毒液用錯會中毒,酒精不要亂噴灑……居家消毒你真的做對了嗎?
    因此,如果家裡和小區沒有確診的人,並不需要做過多的家居消毒,只需只好個人防護,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即可。關於消毒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疑惑,哪種消毒劑好?買不到75%醫用酒精,能用白酒代替嗎?一般的殺菌洗手液能消毒嗎?今天,糖主就來和大家嘮嘮消毒用品,以及如何做好居家消毒,大夥們快來看準啦~哪些消毒用品無效?哪些消毒用品有效?
  • 園區蛇出沒,業主需當心,送上防蛇攻略!
    一般來說,綠化帶多、草坪多、綠化區域大的小區就會有蛇出沒。 但是,請不用太過擔心!物業已經在根據蛇的習性對症下藥,進行防蛇處理啦! 今天物業管理圈給大家整理了一份 《夏季防蛇攻略》,快快收藏!
  • 蛇闖民宅被擒獲 六條防蛇技巧當牢記
    到達現場後,民警一邊聽林先生介紹,一邊查看情況,只見一條1米多長的蛇蜷縮在林先生家的二樓陽臺。隨後,民警與消防隊員利用專業工具合力將蛇捕獲,並將這條「不速之客」帶走。民警分析,林先生家附近有老樹雜草,加上下雨天氣溼熱,蛇易離開洞穴出來活動,才會誤闖民宅。民警提醒:生活中,若發現蛇類,請第一時間報警,由專業人士進行處置,切勿自行驅趕捕捉,以免受到傷害。
  • 用過的口罩開水燙、剪碎後扔掉等處理方式都存在感染風險!
    最近兩天,網上流傳著一張「用過的口罩該如何處理」的圖,上面寫著,「用過的口罩,沾滿了細菌、病毒,建議不要隨意丟棄」,甚至擔心被別有用心的回收利用,並給出了解決辦法「拿開水燙一下、定點焚燒、剪碎了再扔」。這樣的解決方式完全可靠嗎?上海疾控專家張玉成今天(25日)發文進行了詳解。 使用過的口罩確實可能攜帶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細菌等。
  • 蛇最怕什麼藥?中國人都用雄黃驅蛇,外國人居然用柴油!
    《狂蟒之災》讓很多喜歡看好萊塢大片的朋友欲罷不能,一邊是腎上腺激素飆升的刺激情節,一邊又是最害怕的蟒蛇,所以在觀影的時候總是會不由自主的想著,會不會有什麼藥品塗滿全身,蛇就避而遠之不就結了,還用得著那麼怕蛇嗎?
  • 當心:都市頻見蛇出沒! 專家教你辨蛇防蛇治蛇傷
    黃先生本來打算讓其自行離開,可等待多時,蛇還待在原處。黃於是找來幾名鄰居,準備將蛇趕走。黃先生說,這蛇看起來比較短小,背部呈黑色,也有一些白色斑紋,可能是條眼鏡蛇。當他和鄰居幾人用長木棍趕蛇時,蛇的上半身直立了起來,為了防止蛇傷到人,他們還是決定將其打死。黃還介紹,就是去年這個時候,他也曾看到一條蛇在住房處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