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終端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成立:探索手機應用病理檢測、顯微鏡...
IT之家10月9日消息 OPPO宣布與清華大學正式成立未來終端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將圍繞人機互動技術、認知計算、計算機視覺、計算攝像學方面的研究工作,與未來終端及可穿戴設備行業應用緊密結合,實現多學科領域的交叉融合,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OPPO 稱,將與計算機系、自動化系、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軟體學院、材料學院、醫學院、美術學院等多個院系展開深入合作。
-
雲智慧捐贈清華大學成立清華大學軟體學院智能運維研究中心儀式
2019年12月18日,在清華大學舉行了雲智慧捐贈清華大學成立清華大學軟體學院智能運維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智能運維研究中心將聚焦智能運維全周期的核心技術,開展相關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同時智能運維研究中心還將面向未來數位化轉型,開展IoT數據處理及圖像視覺理解等方向的探索。
-
清華大學成立兩交叉學科實驗室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孫琪)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15日成立。清華大學希望通過提供學科交叉平臺,集合多個學科資源,促進產生更多創新成果。 腦與智能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王小勤說,實驗室未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開發新型的腦活動測量、解決腦疾病、攻關類腦技術、推動通用人工智慧系統研究等。
-
清華大學地學中心成立3年 成績斐然—新聞—科學網
2009年初,為深入研究地球系統的運行規律,以及人類活動對地球系統所產生的影響,為中國乃至世界培養應對全球變化方面的高層次人才,清華大學成立了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一年後,又以中心為依託,聯合計算機系、環境系、核能研究院等院系成立全球變化研究院,圍繞全球變化問題組織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
-
腦與視覺科學創新中心在京成立 交叉學科推動神經科學跨越式發展
新華網北京11月7日電(記者孟菁)在11月7日舉行的第四屆中國臨床神經科學峰會(CNS)上,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北京同仁醫院聯合成立的腦與視覺科學創新中心正式揭牌。 該中心將致力於腦與視覺科學的交叉科學研究,融合神經學科和眼科等領域,集科研、臨床和轉化於一體,依託國家神經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基礎研究優勢,結合同仁醫院眼科頂尖的專業臨床和科研資源,開展多維的神經眼科前沿研究。
-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百年地學新生機—新聞—科學網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辦公樓裡,張貼著中心新近發表的論文,90%是英文的,內容五花八門:有關於大氣環流的,有關於溼地保護的,有力學領域的,還有計算機領域的
-
清華大學成立統計學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成立統計學研究中心清華新聞網6月30日電(記者 曲 田)6月27日,清華大學統計學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電子工程館報告廳舉行。石加東 攝薛其坤在致辭中代表清華大學對統計學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統計學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清華大學學科建設的一件大事。近年來,作為系統研究數據科學的學科,統計學在學科體系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在科學研究、經濟與社會管理決策方面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顯著意義。
-
交叉學科將成第14個學科門類!關於學科如何建,來看看清華經驗
在技術變革快速而迅猛的21世紀,高校如何面向未來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如何整合校內外各種資源推動前沿性、引領性甚至顛覆性的高水平創新?如何通過學科交叉、校企合作、流程優化、體制改革等管理舉措,實現高校在科研攻關與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使命?高校管理者對上述問題不僅有深入思考與探討,而且還在積極探索與實踐。
-
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成立
邱勇表示,希望臨床醫學院以培養未來醫學領軍人才為目標,通過充分借鑑國際醫學教育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創新醫學教育教學方法,成為健康中國事業高端人才成長的搖籃;充分發揮清華理工、人文學科優勢,著力推進醫工結合和學科交叉,開展國際一流的精準醫學研究,為新藥研發和醫療儀器創新提供高水平的臨床研究平臺;積極探索公立醫院改革的新路,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學術影響力,推動清華醫學學科發展,為「雙一流
-
清華大學成立全球變化研究院
他說,全球變化研究院的成立將進一步推動清華在全球變化領域的研究和相關學科的發展,圍繞全球變化研究發展地學學科,是完善清華學科布局、向著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目標邁進的重大戰略舉措,對於清華高層次人才培養也有深遠的意義。希望全球變化研究院能夠充分發揮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優勢,積極參與我國和世界的全球變化研究計劃,把研究院逐步建成世界水平的研究中心,為國際全球變化研究和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
——記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團隊
近年來,該中心以國家需求為己任,初步構建了一支多學科、跨領域的模式研究團隊,取得了一系列深受國際好評的成果,成功走出了一條地球系統模式的中國道路。為何要發展地球系統模式 中國幅員遼闊,有著複雜的地理環境和多變的氣候,旱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和環境事故頻發。
-
清華大學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地學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
清華大學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 地學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清華新聞網12月30日電(記者 李 婧)12月30日上午,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簡稱「地學系」)成立大會在主樓後廳舉行。楊豔賓 攝徐冠華表示,地球系統科學是地學學科的重要新生領域,清華大學地學系是國內第一個地球系統科學系。希望清華地學系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充分利用學校的綜合優勢,努力形成一支真正從事多學科交叉的研究和教學隊伍,培養一批有多學科交叉能力的人才,為中國和世界地球系統科學的發展、為解決全球環境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做出貢獻。
-
華東師範大學成立醫學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 催動原創突破和學科交叉...
央廣網上海4月20日消息(記者唐奇雲 通訊員戴琪)華東師範大學醫學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今天(20日)上午宣布成立,以大健康為主題的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第四屆青年科技論壇同期開幕,來自海內外生物工程研究領域500餘位青年科技工作圍繞合成生物學與大健康,基因編輯、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生物材料與納米生物技術,大數據與精準醫療等九大方向開展專題研討
-
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知識中心成立儀式隆重舉行,發布知識計算...
作為清華人工智慧研究院成立的首個研究中心,知識中心的成立是清華大學推進人工智慧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人工智慧研究院的裡程碑事件。知識中心主任由李涓子老師擔任。李涓子老師被聘任為知識中心主任,董振東先生被聘任為知識中心學術顧問。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張鈸院士首先代表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致辭。他指出知識是人類智能的重要特徵,我們已經進入後深度學習時代,讓計算機擁有大規模、高質量的形式化知識,是實現安全可信人工智慧的重要使命,知識表示、獲取、推理與計算將是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究面臨的核心問題。
-
清華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中心成立
清華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中心成立 清華新聞網11月15日電 11月9日,清華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生態學術研討會在熊知行樓舉行。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史志欽與中心發起人之一、中國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景軍共同為研究中心揭牌。 清華大學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中心現掛靠於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學系,旨在成為一個集學術研究與教學為一體的大學基礎單元。該研究中心將致力於醫學人類學、中國少數民族研究、歷史人類學、經濟人類學、認知人類學、海外人類學和跨文化研究七個領域優先發展。
-
自動化所成立類腦智能研究中心
4月15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類腦智能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整體性啟動類腦智能研究。 為推動研究所在類腦智能領域的科學研究,積極參與國家創新科研戰略,進一步推動未來智能科學與信息技術的發展,自動化所整合集結了研究所相關優勢學科方向與科研團隊,成立了類腦智能研究中心,協同進行類腦智能的科研和戰略推進。
-
立思辰與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合作成立研究中心,目標提升業務競爭力
作者:子航發布時間:芥末堆 9月14日訊,近日,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立思辰」)與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GIX)聯合成立智能教育技術創新聯合研究中心。據了解,立思辰將利用現有的教育產業資源以及應用成果,與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聯合在教育科技領域進行創新,提高公司主營業務的核心競爭力。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表示,AI技術在教育行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他希望,能通過本次合作招收到更好的國際學生,同時期望把GIX的辦學方式和立思辰的運作模式結合,創造出更多的創新研究成果。
-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成立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成立 2018-03-23 01:12: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
清華大學成立地球系統科學系—新聞—科學網
-
南京大學新成立三學院 實現文理工醫四大學科協調發展
30日,南京大學新成立物理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等三大學院,標誌著該校正式啟動學科拓展提升戰略,通過理科向工科延伸,實現文理工醫四大學科領域協調發展。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教授介紹說,作為學校長遠發展戰略,南京大學將在今後五年順應國際高等教育和科技發展趨勢,調整優化學科布局和結構,更好地服務國家與地方建設,三個學院的成立正是學校發揮綜合優勢,促進基礎學科向高新技術學科、工程學科延伸和拓展的重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