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天|中國「天眼」工程竣工

2020-09-26 知途2020

2016年9月25日(農曆2016年8月25日),中國「天眼」工程竣工。

中國天眼

中國「天眼」工程

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又被形象的稱作中國「天眼」。是由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採用中國科學家獨創設計和我國貴州南部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建設的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小的高靈敏度巨型射電望遠鏡。

中國「天眼」的視野有多遠?據專家介紹,哪怕是遠在百億光年外的射電信號,中國「天眼」也有可能捕捉到,還可能發現高紅移的巨脈澤星系,實現銀河系外第一個甲醇超脈澤的觀測突破;用於搜尋識別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尋找地外文明等等。

中國「天眼」工程竣工

中國「天眼」有多大?

沿著FAST的圈梁走了一圈用時43分鐘。「天眼」的「眼眶」是一圈鋼鐵結成的圈梁,登上圈梁往下看,巨大的天坑裡,星羅棋布地排列著一個個「網結」。FAST的圈梁被50根6米到50米高低不等的鋼柱支在半空,周長約1.6公裡。FAST口徑有500米,組成的球形反射面相當於30個足球場大小。

中國「天眼」 建成後,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德國艾菲爾斯伯格100米口徑望遠鏡相比,其靈敏度能提高約10倍;與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阿雷西博3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相比,「天眼」的靈敏度是其2.25倍。

FAST工程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主持,全國20餘所大學和研究所的百餘位科技骨幹參加此項工作。2007年7月FAST項目正式立項。2011年3月25日,FAST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世界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將於2016年9月25日竣工。

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技術人員介紹說,探聽地球之外的音訊,「天眼」的能力和其大小息息相關。簡單來說,眼睛越大,看得越遠。尤其特殊的是,這隻「天眼」並非「死眼」, FAST的索網結構可以隨著天體的移動自動變化,帶動索網上活動的4450個反射面板產生變化,足以觀測到更大天區的天體,同時,饋源艙也隨索網一同運動,採集天體發射的無線電波。如同人類轉動自己的眼珠,調整視線的指向,遙遠的太空對它來說將不存在方向上的死角。

FAST項目的科學意義非常重大。建望遠鏡是瞄準21世紀的科學前沿,尋找暗物質、暗能量。現在宇宙中有99%的質量和能量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的特性是什麼。FAST不僅讓中國的天文學家為之振奮,全世界的天文學家也在緊盯著它——寄希望於這個最大的「天眼」或許能找到外星人,並解開宇宙起源之謎。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世界第一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的——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提到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必須要介紹一個「英雄人物」,我們敬愛的南仁東先生。中國「天眼」建造歷史及取得的成就1993年,東京召開的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上,包括中國在內的10國天文學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射電
  •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中國「天眼」工程 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又被形象的稱作中國「天眼」。 中國「天眼」 建成後,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德國艾菲爾斯伯格100米口徑望遠鏡相比,其靈敏度能提高約10倍;與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阿雷西博3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相比,「天眼」的靈敏度是其2.25倍。
  • 中國「天眼」主體竣工 木星探測器「朱諾」入軌
    國際在線消息:本周,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主體工程順利完工。被稱為「天眼」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最後一塊反射面單元3日成功吊裝,這標誌著FAST主體工程順利完工。這隻「觀天巨眼」預計於今年9月全部竣工,開始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秘。據介紹,FAST突破了射電望遠鏡的百米極限,天線口徑為500米,擁有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這一巨大望遠鏡將讓操作人員有更多的機會捕獲遙遠星系中的微弱信號。
  • 地球「兩大眼睛」只剩中國「天眼」
    天文學界現在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這兩個消息都和中國有關。好消息是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面,正按計劃開展月面採樣工作。壞消息是位于波多黎各的美國阿雷西博天文臺望遠鏡發生了坍塌,美國的外星無線電監聽計劃實質終止。
  • 科堂|燃盡生命,只為點亮中國「天眼」——南仁東
    科堂|燃盡生命,只為點亮中國「天眼」——南仁東 2020-10-09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加快推進全省小型水電站工程竣工驗收工作
    中國水利網站1月31日訊(通訊員 劉孝俊)為加快推進全省小型水電站工程竣工驗收工作,完善基本建設程序。近日,湖南省水利廳辦公室印發了《關於加強湖南省小型水電站工程竣工驗收工作的通知》(湘水辦函〔2019〕9號)(以下簡稱《通知》)。
  • 9月25號,我們來看下今天歷史上發生了哪些大事件吧
    1959年9月25日 我國發現大慶油田1982年9月25日 中國女排再次奪冠1997年9月25日 中國學者解開「香格裡拉」之謎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2016年9月25日 中國「天眼」工程竣工2019年9月25日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 「節能」成為中國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強制性標準
    「節能」成為中國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強制性標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7日 06:35 來源: 來源:中新網  中新社北京六月六日電(記者 阮煜琳)根據建設部六日發布的《建築節能工程質量驗收規範》,節能成為單位工程竣工驗收的強制性標準。
  • 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塌了,別擔心,世界僅剩的一隻「天眼」在中國
    因此也就造成該天眼失去了原本的工作性能。但是重建工程需要花費更大的財力和物力。因此,美國方面暫時並沒有重建的預算。前段時間,中國嫦娥5號完成了月球之旅,美國方面希望中國和世界分享數據,繼美國失去天眼之後,不知道,美國人會不會在說出「恬不知恥」的話來。
  • 一夜之間,美國望遠鏡塌了,全世界只剩中國貴州一隻「天眼」
    因此也就造成該天眼失去了原本的工作性能。但是重建工程需要花費更大的財力和物力。因此,美國方面暫時並沒有重建的預算。前段時間,中國嫦娥5號完成了月球之旅,美國方面希望中國和世界分享數據,繼美國失去天眼之後,不知道,美國人會不會在說出「恬不知恥」的話來。
  • 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放棄300倍高薪,用20年讓中國趕超西方
    我們銘記歷史,是為了記住我們的英雄;我們生在太平盛世,消遣娛樂的同時,不能忘記曾經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戰士;當我們在網際網路中看到浩瀚無垠的星空,更不能忘記曾經為祖國天文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科研工作者們。
  • 中國天眼:「人民科學家」南仁東的漫長沉默
    坐落於貴州深山的中國天眼(英語簡稱FAST)是當今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他將人類的觀天視野更加精確地擴展到約一百四十億光年。作為中國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國重器,FAST工程項目始於1994年,至今走過了25年的艱難歷程,它的成功建設實現了中國高科技設施從跟跑到領跑的超越,從製造到創造的飛躍。 載著中國天眼的花車所經之處,掌聲此起彼伏,受到人民的歡呼,這是對中國科技崛起的期盼與慶祝。
  • 中國天眼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將領先於世界30年,科技實力雄厚!
    哈嘍,各位愛科技的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小薇薇科技講堂,我們今天帶來的是中國中大型工程中國天眼的相關知識。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中國天眼對中國有什麼影響?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進入到今天的話題,要想知道中國天眼的作用,還必須了解中國天眼的建造過程,中國天眼是2011年年正式開工建立的期間的工期達到了五年之久,直到2016落地使用,中國天眼的建造成功直接向世界宣示了我們國家的科技實力,中國天眼耗資巨大,但是多帶來的效益也是巨大的。
  • 歷經22年問世的「中國天眼」,它一秒要消耗多少度電?
    2016年9月21日,「中國天眼」的基礎設施完美建成,也令不少人感到好奇,世界上逆天的科技數不勝數,為何中國的天眼能夠引發世界級轟動?要知道高顏值獨領風騷的中國天眼是世界上口徑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它作為人類探索宇宙的慧眼,僅僅是口徑就已達到500米,面積大約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由4450塊反射面板組成,很少有人知道,耗資為6.67個億的中國天眼位於貴州省的喀斯特窪坑中,它象徵著中國人對未知領域孜孜不倦的探索,也代表著華夏民族嚮往和平的中庸溫和之道,它的建成,意味著中國在天文學上已然領先世界。
  • 為什麼美國科學家,一再要求中國關閉「天眼」,它到底看到了什麼
    中國「天眼」自構想到方案落地,歷經了數十年之久,在不發達的90年代初期,人們對於宇宙的探索還處於混沌狀態,加上當時的科學技術較為落後,沒有辦法實現實質上的天文探索,直到2011年3月,中國「天眼」正式開工建設。
  • 誰在仰望星空——評王宏甲中國天眼《南仁東傳》
    」竣工落成啟用。可是,令人非常惋惜的是,為這樣世界性偉大科學工程建設投入20多年心血勞動的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卻在一年後病逝了!但又令人欣慰的是,這項偉大的科學設施,將像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國際永久編號為79694「南仁東星」永遠星光閃耀一樣,為中國和世界的天文學與無法預知的科學發展做出貢獻,使人類在仰望藍天星辰,走進宇宙廣袤世界中投向未來!
  • 中國的天眼望遠鏡為什麼會選址貴州?今天算是漲知識了
    中國的天眼望遠鏡為什麼會選址貴州?今天算是漲知識了我們都知道,在2016年,歷經22年籌備與5年半的實際建造時間的FAST球面射電望遠鏡最終在我國貴州省平塘縣落成。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球面射電望遠鏡,天眼的建成自然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
  • 「中國天眼」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今天,又想起他的名字……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運行和發展中心了解到,自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並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 今天,緬懷「天眼之父」南仁東!
    2017年9月15日,中國天眼震撼世界時,後方卻傳來了噩耗,南仁東先生與世長辭!22年的信念和熱情,您讓中國睜開了天文學界的「天眼」,而您卻永遠的閉上了雙眼。南仁東先生的不幸逝世是中國天文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南仁東先生!
  • 中國天眼加快探索脈衝星與地外文明
    為此,記者重點關注了我國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近年來取得的建設和科研成果,24日首先走訪了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這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可靠性如何? FAST四年持續高性能運轉 在「中國天眼」所在地,記者走進FAST射電望遠鏡的總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