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知識:關於火星的5個知識點,知道2個就可以簡單地了解火星

2020-11-28 騰訊網

火星以古羅馬神話中的戰爭之神而命名,作為太陽系內第二小的行星,僅有水星比他更小。從地球上看,火星僅僅是夜空中的一個紅色星體。

圖解:火星的真實色彩影像,2007年2月由羅塞塔號拍攝

在某種程度上,火星與地球並非有天差地別。火星日僅僅比地球日長近39分2.44秒。火日距離為1.52AU,大致說來,火星與太陽的距離比其與地球的距離大一倍。火星公轉周期為678個地球日。在火星上的重力僅為地球重力的40%——這遠比月球重力要高。與地球一樣,火星也擁有自轉軸傾角,並不是像天王星簡直是繞著自身的一邊旋轉。

1.火星大氣

火星表層大氣絕大部分——近95%是二氧化碳。這裡有在火山期遺留下來的甲烷的蹤跡。同樣,這裡也有重新在火星大氣中補充甲烷的甲烷氣裂縫的跡象,理論上來說,這與地球大洋底部的甲烷氣裂縫一樣,可以提供生物生存環境。就像地球,火星大氣也含有氬和氮。

圖解:2001年六月26日,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火星的圖像,為了給出真實的火星在天文望遠鏡中所呈現的色調,星球的色彩被謹慎地平衡。最為驚人的是,圖像中顯示了大規模的季節性沙暴。一個大型的風暴系統在高於北部極地冰冠的、部位劇烈翻湧,稍小的一個就在其附近。

火星表面與地球整塊陸地大致相似,這意味著火星地圖可能與不包括海洋的地球地圖一樣大。

火星顏色偏紅,是因為外殼氧氣與鐵的組合導致了鐵鏽色的形成。在火星行星內核冷卻的同時,保護大氣免受太陽風暴損害的磁極消失,火山停止噴發以填充大氣。接著,火星大氣緩慢地被吹開,放射線破壞大氣層中的水分子——水分子被分成氫氣與氧氣。其中氫氣在太陽風中消失,而氧氣與土壤融合。

圖解:火星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

火星的氣壓僅僅比地球氣壓少1% 。然而,火星可以容納全行星範圍內的速度高達125 每小時的沙暴。高達每小時200邁的沙塵也被記錄在案。鳳凰著陸器和軌道太空飛行器捕捉到火星上的確有雲的存在。

2.火星表面

火星表面與地球整塊陸地大致相似,這意味著火星地圖可能與不包括海洋的地球地圖一樣大。火星顏色偏紅,是因為外殼氧氣與鐵的組合導致了鐵鏽色的形成。在火星行星內核冷卻的同時,保護大氣免受太陽風暴損害的磁極消失,火山停止噴發以填充大氣。接著,火星大氣緩慢地被吹開,放射線破壞大氣層中的水分子——水分子被分成氫氣與氧氣。其中氫氣在太陽風中消失,而氧氣與土壤融合。

圖解:火星地形圖,中央為東經180度。低到高順序為藍、綠、黃、紅到最高的白。

火星上有天文望遠鏡可視的,隨著火星季節變換而擴大縮小的冰蓋。然而,天文學家認為火星冰蓋主要是由冰凍的二氧化碳構成,而不是水冰。暴露在火星稀薄的大氣之下。水冰會升華或者變為蒸汽。金星由於它稀薄的大氣造成的溫室效應無比燥熱,然而火星卻有著無休無止的酷寒。火星大氣不能保溫,火星的平均溫度大概是-70°F。低至-225°F的低溫也有被觀測觀測到。在夏季,靠近赤道的地方,溫度能超過水的冰點。同火星南部相比,火星北部相對平坦。由歐洲航天局發射的火星快車已經探測到層狀沉積物——這可以證明火星北半球曾經是一片海洋。

3.火星地貌

已知的太陽系中最大的火山奧林匹斯山,坐落於火星之上,以希臘諸神居所命名。它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三倍。奧林匹斯山成形於火星表面由於板塊構造而從不移動的熱斑。奧林匹斯山的巨大自然伴隨著數個隕石坑。塔爾西斯高原上分布著一些休眠火山,然而他們都不能與奧林匹斯山的體量相較,他們相連起來,形成了塔爾西斯突出部。

圖解:奧林帕斯山的拼貼衛星照片,於邊緣可見部分奧林帕斯山光環

火星同樣孕育了巨大的峽谷系統,這些峽谷系統在最初的時候被人誤認為是運河。水手谷長愈2500英裡,其規模可以與東非大裂谷媲美。它和它連接的峽谷覆蓋了大約五分之一個火星。水手谷的規模勝於亞利桑那州大峽谷,但不及大西洋裂谷。火星上的一些峽谷——比如水手谷,實際上是火星地表的裂紋,而巴拉那盆地卻可能是周期性洪水與特大洪澇的遺留痕跡。

4.火衛

火星衛星——福布斯和戴摩斯(火衛一與火衛二),以戰神馬爾斯之子的名字命名。兩顆火衛被認作是在小行星帶被捕捉到的小行星。

兩顆火衛遠比地球的衛星月球要小。火衛一直徑約為11英裡,每0.319個地球日繞火星一周。火衛二直徑約為15英裡,以30.3小時的周期環繞火星。

圖解:火星偵察軌道器所攝得的火衛一彩色照片,攝於2008年3月23日

5.人類的探索

在過去,火星一直是人類重複探索的目的地。金星與地球的體量相當,但金星上稀薄的大氣導致了極大的大氣壓強,並使這顆星球有著與水星相同的酷熱。火星有遠古海洋與同亞利桑那州大峽谷尺寸相當但更深的流水峽谷的痕跡。即使火星表面再沒有水的痕跡,水冰也有可能混入了土壤,被埋藏在了極地冰蓋之下,或者儲存在了地下含水層中。

這使火星成為最有可能的世外殖民地。在明白火星怎樣失去了海洋和大氣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地球的未來。

前往火星的任務可以被分為三個類別。飛掠過火星只拍到了這個星球的照片。旅行者一號與二號被分入了這個類別。軌道飛行器進入了火星運行軌道並進行了拍攝,運用了聲納測繪火星的表面。2001年發射的奧德賽就是這些軌道飛行器之一。快速軌道飛行器用雷達測繪了火星的表面,亞表層雷達尋找火星表面下的冰層。同樣,我們也朝火星發射了宇宙飛船進行探索。鳳凰號火星登陸器與好奇號火星探測車正是其中的兩例。著陸器一直保持在一個位置,而有輪子的探測車可以在火星表面遊走。截至2012年,將有具有未來規劃的五個積極的火星探索任務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thetimenow-Brooklyn L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天文知識之火星-簡單篇
    我們按離太陽的距離來介紹這8大行星第一節類地行星類地行星主要是由巖石和矽酸鹽組成的固體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之所以稱為類地,是因為其它行星都類似於地球,是個巖石固體的行星。2.1.1 水星見文章《天文知識之水星-簡單篇》2.1.2 金星見文章《天文知識之金星-簡單篇》2.1.3 地球
  • 天文小知識:關於火星的十個趣事,你知道幾個?
    火星是一個離太陽第四遠的充滿著灰塵並且寒冷的沙漠般的世界,且只有非常稀薄的大氣層。火星是一個有著四季,極點的冰蓋,死火山,有峽谷,也有很多不同的氣候的充滿變化的星球。科學家們發現了很多可以支持火星曾經在幾十億年前是一個更加潮溼溫暖並且有著更厚的大氣層的世界。
  • 向著火星,出發!(附你該知道的火星知識點)
    (附你該知道的火星知識點))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錦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探索火星奧妙 了解天文知識
    「火星在哪?」「火星與地球有哪些不同點?」 11月16日,「火星的奇妙之旅」天文知識科普課程在錦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正式開課,老師帶領著孩子們探索火星的奧秘,了解更多天文知識。 課上,孩子們興奮不已,不停地追問著關於火星的小知識,有位小朋友還表示自己將來的夢想就是當太空人。
  • 向著火星,出發!(附你該知道的火星知識點)
    火星已然成為繼月球之後人類探索太空的又一個「熱門」目的地。不惡補點火星的基本常識,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啊!這裡是關於火星的10個知識點——1、火星不是個大星球火星不大。如果把太陽比作典型的前門那麼高,地球的尺寸相當於一枚硬幣,而火星大約有一片阿斯匹林藥片那麼大。 然而,由於其肉眼可見,世界各地許多文化都在很早以前就觀察到了火星。公元前兩千年的古埃及天文學家對火星進行了觀測,而中國關於火星運動的記錄出現在公元前1045年。
  • 天文知識——火星(Mars)
    火星離太陽的最近距離為2.065億千米,最遠時為2.491億千米,它在天空的高度隨著離地球的距離的變化而變化,最暗時視星等約為+1.5等,最亮時達-2.9等。火星的公轉軌道偏心率為0.09,為橢圓形,軌道半徑為1.52個天文單位。火星在軌道上與地球的會合周期是779.87天,就是大約每隔2年2個月,火星接近地球一次。
  • 星辰大海很貴,這100條天文通識知識免費
    早在20世紀70年代,NASA的「海盜號」軌道飛行器和著陸器就曾成功登陸火星,只是在那之後美國和蘇聯再無成功的太空探測器,這使得接下來20年裡對火星的詳細研究受挫。直到1997年,隨著「火星探路者號」任務成功地將一個微型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以及火星全球勘測者衛星進入火星軌道,火星探測事業才真正恢復。
  • 出發,火星!中國天問來了!你可能不知道的5個冷知識
    這可以說是2020年最讓國人激動的事情。疫情、貿易戰、天災、國際爭端。。。這些糟心事一度讓國人有些鬱悶,但是這些困難沒有阻擋住中國航天的腳步。5月6日,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的長徵五號 B 火箭首飛成功,為我國載人登月打下基礎。
  • 天文知識之地球-簡單篇
    我們按離太陽的距離來介紹這8大行星第一節類地行星類地行星主要是由巖石和矽酸鹽組成的固體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之所以稱為類地,是因為其它行星都類似於地球,是個巖石固體的行星。2.1.1 水星見文章《天文知識之水星-簡單篇》2.1.2 金星見文章《天文知識之金星-簡單篇》2.1.3 地球
  • 天文知識之水星-簡單篇
    我們按離太陽的距離來介紹這8大行星第一節類地行星類地行星主要是由巖石和矽酸鹽組成的固體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之所以稱為類地,是因為其它行星都類似於地球,是個巖石固體的行星。2.1.1.2 關於水星名字的來源水星這個中文術語名字來源於古代時期,漢代之前,觀測者發現水星在數時辰內會移轉位置,所以被叫做辰星。直到西漢時期,天文學家司馬遷在觀測水星時,發現水星的顏色近似於深灰色。因為當時的知識限制,所以司馬遷便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將其中的黑色配於水星這個稱號。
  • 關於火星的26個不可思議的冷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這顆紅色星球
    通過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有趣事實,進一步了解火星。火星是地球上太陽系中最接近的行星鄰居之一 。5.您可以在火星上跳高三倍,因為它的引力僅為您在地球上發現的引力的37%。如果您在火星上稱重,那麼在地球上您將損失大約62磅的體重。
  • 你真的了解火星嗎?盤點52個關於火星的驚人事實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1. 3月的英文名稱(March)是由火星的英文名稱(Mars)而來。2. 火星的符號外形由希臘神話中的戰神阿瑞斯(羅馬名為Mars)的盾和長矛而來, 這同樣也是男性性別的符號。3.
  • 關於洞察號火星任務不為人知的十個秘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洞察號」著陸器被設計用來深入考察這顆紅色行星,尋找火星震、火星核心的秘密等等。這不是第一個登陸火星的探測器,但它將是第一個如此深入地探索科學答案的探測器。但是有一些關於洞察號的細節可能會讓你感到驚訝。
  • 天文與太空:關於火星的十大類似地球事實!
    天文與太空:關於火星的十大類似地球事實!地球和火星有很多共同之處。它們具有相似的地形,儘管火星缺乏支持生命所需的大量水,氧氣和大氣壓力,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與我們的星球相比,火星質量更小,體積更小 - 比地球大小的一半還是月球大小的兩倍。雖然我們可能會認為火星是一片荒地,但它的Earthllike屬性使它與地球的相似性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 「火星男孩」曾預言2020?走紅後消失多年,卻難忘他講的天文知識
    早在2004時,一名來自俄羅斯的8歲男孩波力斯卡走紅,他說自己來自火星,而且真的擁有有異乎尋常的豐富知識。他可以描述出「火星」上的生活,可以畫出太空船,還提到了讓人聽不懂的利莫裡亞文明時期(遠古時沉入海中的文明之地)。當時從這個男孩口中說的話,讓人們感到惶恐不安,因為他對未來的預言不是美好和進步,而是一次次的「災難」。
  • 百度聯合中國火星探測工程推出火星知識直播「下一站,火星」
    關於火星你知道多少?按照計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即將在2020年7至8月執行。屆時「天問一號」將帶著中國人的飛天夢,駛向宇宙,探索未知。為了讓大眾對火星探測和相關知識有更清晰的了解,百度與中國火星探測工程聯合打造「下一站,火星」科普系列直播,從6月11日開始,直到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太空,每周與大家見面。網友只需打開百度App搜索「火星」,即可進入直播。
  • 這2天的傍晚,東南夜空可見火星伴月天文景觀
    最近的2天傍晚,可以在東南夜空中看見火星伴月天文奇觀!火星就位於月亮的附近不遠處,很好區分。 在2020年11月24、25、26日,我們可以利用上了蠟般明亮的月亮找到這顆明亮的紅色星球——火星。
  • 關於火星的26個不可思議的冷知識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顆紅色星球
    人類從未去過火星。但是,最近幾十年來,我們已經向地球發送了數十次探查。我們將繼續研究「這個紅色的星球」,並探索它是否可以維持生命。關於火星的事實僅限於過去太空探索的發現。儘管行星位於地球附近,但由於物理原因,很難在其上收集信息。幸運的是,科學機構和國際組織繼續進行探索,以進一步研究我們鄰近的星球。過去的研究發掘了一些發現,為這個神秘的星球提供了啟示。
  • 火星,我們來啦!火星科學盒火星戰車出動 讓孩子快樂學知識
    今天關於火星的話題刷屏了,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科技總是讓人振奮。天問1號成功發射讓我們對於火星的關注再進一步。在STEAM教育領域中,對於天文的探索一直都是學科中重要的一部分,很多機構對於引導孩子對天文學的求知一直在努力。而我們火星科學盒很多課件應用而生:地球套件、月球基地以及火星戰車,此外還有太陽能火星車和火星探測模擬、火星基地等套件可以說是很多科學、天文學課程啟蒙最好的選擇。
  • 「火星叔叔」鄭永春回答「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帶來的8個「天問」
    」鄭永春博士,揭開有關火星的8個「天問」,帶你了解火星任務背後的故事。我們做深空探測,我們人類的知識和技能要一代一代的相傳,然後讓下一代在我們這一代基礎上走得更高、更遠,就要通過外星探測任務來啟迪和激發下一代,讓他們勇於去探索未知,勇於擴展人類的生存空間,他們就可以比我們生活得更加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