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火星的26個不可思議的冷知識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顆紅色星球

2020-09-22 生活過666

人類從未去過火星。但是,最近幾十年來,我們已經向地球發送了數十次探查。我們將繼續研究「這個紅色的星球」,並探索它是否可以維持生命。

關於火星的事實僅限於過去太空探索的發現。儘管行星位於地球附近,但由於物理原因,很難在其上收集信息。幸運的是,科學機構和國際組織繼續進行探索,以進一步研究我們鄰近的星球。過去的研究發掘了一些發現,為這個神秘的星球提供了啟示。通過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有趣事實,進一步了解火星。

火星是地球上太陽系中最接近的行星鄰居之一 。

2.它的表面積為5500萬平方英裡。您會發現兩個行星的表面積大致相同。這增加了人們對這個星球的吸引力,激發了人們對該星球的科學探索。

3.火星的質量為6.39 x 1023千克,大約是0.11個地球。體積只有地球的15%,質量只有地球的11%。

4.火星沒有磁場。儘管科學家認為這是最近的事態發展,但有一些數據表明火星在40億年前就具有磁場。

5.您可以在火星上跳高三倍,因為它的引力僅為您在地球上發現的引力的37%。如果您在火星上稱重,那麼在地球上您將損失大約62磅的體重。

6.火星上的生活可並不輕鬆。二氧化碳佔我們大氣的0.04%,而火星的大氣主要是二氧化碳。大氣層比地球上的大氣層薄61倍。

7.關於火星的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它的綽號「紅色星球」。這是因為在地球的土壤和巖石中存在氧化鐵,也稱為鐵鏽。

8.由於它與太陽的距離,火星上的溫度介於-140攝氏度和20攝氏度之間。

9.儘管有這些不幸的條件,人們曾經認為火星擁有智慧的生物。

10即使沒有生命,火星也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以外唯一可以潛在地培養生命的行星。

11.在最長的時間裡,科學家認為火星完全貧瘠且乾燥。而且它的大氣使得它的表面不允許有水存在。但是,今天,科學家們知道火星上有水。但這不是液態水。儘管科學家尚未發現水最終在夏季融化,但兩極都有冰。

12火星是整個太陽系中最大的沙塵暴所在地。眾所周知,這些風暴持續了數月之久,有效地將紅色塵埃覆蓋了整個星球。這種自然發生是由於行星的橢圓軌道。

13.有證據表明火星曾經有海洋。水的存在使天文學家們確信該星球曾經擁有某種生命。他們還相信生命仍然可以存在於地球上的某個地方。

14.火星的奧林匹斯山峰高27公裡,寬600公裡,這使其成為太陽系中最大的火山。「奧林匹斯山」比珠穆朗瑪峰高三倍。

15.到目前為止,已經發射了50多個任務來探索紅色星球。其中,約有20架成功降落在其表面。但是最近的一些任務仍在前往地球。

16.在掉落在地球上的隕石中發現了紅色的物質。這些發現幫助科學界認定宇宙各地甚至火星可能具有特殊生命的證據。而這些物質與火星很相似。

17.火星是太陽的第四顆行星。距恆星約227,900,000公裡。

18.火星是太陽系中第二小的行星,赤道和極地直徑為6700公裡。您可以在地球上容納超過六個紅色星球。

19.它有兩個衛星,分別是:火衛一和火衛二。衛星在拉丁語中分別表示「恐懼」和「恐慌」,於1877年被天文學家Asaph Hall發現並命名。

20.在四千萬年左右的時間裡,引力將使火衛一撕裂,從而形成了一個環。換句話說,從現在開始的四千萬年,火星一直有一個隕石帶環繞。

21.火星繞太陽旋轉需要687天。因此,在火星上的一年是687天。另一方面,在火星上的一天是24小時40分鐘。

22.自古以來,火星就使人們著迷。從其不尋常的顏色到可能的外星生命形式,這個星球在過去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人們對未來的靈感來源。

23.火星最早由公元前第二千年的埃及天文學家記錄。

24.該行星以羅馬戰爭之神的名字命名。希臘人稱其為戰神,即戰神的名字。之所以命名,是因為該行星具有明顯的紅色,讓人聯想到血液。另一方面,中國天文學家稱火星為「火星」,而埃及人稱其為「紅色星」。

25.維京號著陸器是第一個登陸火星的太空飛行器。這發生在1976年。太空飛行器收集了行星表面的樣本,以確定存在的微生物和化合物。

26.儘管眾所周知火星不願進行探索,但它擁有當今最多的可運行太空飛行器之一,僅次於地球。

隨著新的探索呈現出將會有更多信息,對火星的迷戀只會持續下去。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組織執行自己的太空飛行任務。人類必然會踏足火星。

相關焦點

  • 關於火星的26個不可思議的冷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這顆紅色星球
    人類從未去過火星。但是,最近幾十年來,我們已經向地球發送了數十次探查。我們將繼續研究「這個紅色的星球」,並探索它是否可以維持生命。這增加了人們對這個星球的吸引力,激發了人們對該星球的科學探索。3.火星的質量為6.39 x 1023千克,大約是0.11個地球。體積只有地球的15%,質量只有地球的11%。
  • 火星:我們對紅色星球的了解
    火星是太陽的第四顆行星。適合紅色星球的血腥色彩,羅馬人將它命名為戰爭之神。事實上,羅馬人抄襲了古希臘人,他們也將這個星球命名為戰爭之神阿瑞斯,其他文明通常也會根據其顏色給出行星的名稱,例如,埃及人將其命名為「她的Desher」,意思是「紅色的」,而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將其稱為「火星」。
  • 火星曾經是藍色的嗎?火星隕石的發現揭示了這顆紅色星球的歷史
    科學家們在一顆火星隕石中發現了40億年歷史的含氮有機分子,為這顆紅色星球的早期歷史提供了新的線索。科學家稱,這塊名為ALH 84001的隕石是1500萬年前從這顆紅色星球的表面噴射而出的。它於1984年在南極洲被發現。
  • 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這顆紅色星球上慶祝8年
    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周三在這顆紅色星球上慶祝了八年。火星車於2012年8月5日降落在火星的蓋爾隕石坑。美國航天局在一份聲明中說:「自從著陸以來,火星車的行程超過14英裡(23公裡),沿途鑽探了26個巖石樣本和6個土壤樣本,因為它揭示了古代火星確實適合生命存在。」。「研究古代巖層的結構和成分有助於科學家們拼湊出火星氣候如何隨時間變化,失去湖泊和溪流,直到它變成今天這樣寒冷的沙漠。」
  • 關於宇宙中7個有趣的冷知識,最後那顆行星你想去嗎?
    宇宙已經誕生137億年的時間了,人類直到上個世紀才開始探索宇宙,在這個廣闊的空間裡總是不斷有新的發現,下面來看看關於宇宙中在哪些奇特的冷知識。1、宇宙中最冷的地方科學家在距離地球5000光年的半人馬座發現了宇宙中最冷的星雲——回力棒星雲,這片星雲由一顆古老的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形成的,在爆炸後溫度降到了-272.15攝氏度,只比最低的絕對零度高了1度,理論上來說這片星雲的樣子是不會再變化了,這裡也像是時間被停滯的區域
  • 關於宇宙中7個有趣的冷知識,最後那顆行星你想去嗎?
    宇宙已經誕生137億年的時間了,人類直到上個世紀才開始探索宇宙,在這個廣闊的空間裡總是不斷有新的發現,下面來看看關於宇宙中在哪些奇特的冷知識。雖然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氣態行星,但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的大氣層下面存在一個巨大的液態氫海洋,這是因為木星內部的壓力極其巨大,氫氣在這種高壓環境下會變成液態,而木星除了核心以外沒有真正的陸地,這片液態氫海洋也成為了太陽系中最大的「海洋」。
  • 人類發射了46顆火星探測器,科學家為什麼痴迷這顆「紅色星球」?
    在廣闊的外層宇宙空間中隱藏著許多未解之謎,解決這些謎題的過程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地球之外科學家最喜歡研究的星球是火星。木星或金星,也是太陽系中的八個行星之一,尚未得到這種待遇。 根本原因是火星給了人類太多希望。他一次又一次地誘導我們。科學家怎麼會錯過這項研究?
  • 人類有沒有改造火星,移民火星的可能?這本書讓我們認識火星
    2000年,科幻影片《紅色星球》上映。影片中不僅花了很大的功夫去模擬火星的地貌,也展現了探測、登陸、改造火星等科幻之旅,喚起了我們對火星的嚮往和好奇。在這個遙遠而神秘的星球,藻類真的能擁有生存的機會嗎?火星上的生存環境到底是怎樣的?人類有沒有改造火星並且移民其中的可能?
  • 火星,古今中外人類對這顆紅色星球從未停止過探索
    我們人類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地球這顆藍色星球上。它的質量、它的密度、它的大氣、它的表面溫度、它的運行速度等等,剛好孕育了生命,經過億萬年的演化,成就了擁有智慧的我們。在太陽系八兄弟中,和地球最接近的非四弟火星莫屬了。這顆星球因為在其稀薄的大氣中,懸浮著許多氧化鐵顆粒,所以看起來呈現紅色。火星離我們最近約有5500萬公裡,最遠則超過4億公裡。
  • 《紅色星球》:趁「天問一號」還沒到站,我們先了解一下火星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進入了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國的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其實,古人早就對這顆紅色星球感興趣了。古代把火星叫作「熒惑」,是兇兆,因為它「熒熒火光,離離亂惑。」
  • 《紅色星球》帶你走進火星的前世今生
    這顆紅色的星球到底適不適合人類居住呢?我們還是先跟隨《紅色星球》來認識一下這顆神秘而又令人充滿期待的星球吧!《紅色星球》用五章高清圖文為我們展現出一個被西方稱之為「戰神」的紅色行星它的前世、今生以及未來,讓我們看到獨特而壯觀的火星地形圖;火星漫遊車們的奇幻之旅;火星上存在微生物生命的新證據;未來可能的火星地形改造和移民計劃。
  • 與太空相關的7個冷知識,每一個都能顛覆你認知
    可見宇宙是如此之大,那麼在浩瀚的宇宙中,藏著太多太多的神秘了,科學家們每時每刻都在不斷地探索著宇宙,目前也了解了一些關於宇宙有趣的事實。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7個顛覆你認知的太空冷知識吧。冷知識1:月球上也會發生地震月球上也會發生類似地球的地震,稱為「月震」,月震的頻率比地震小多了,釋放的能量也小於地震。
  • 給我們留一塊吧!美國宇航局的「紅色星球」著陸器發現,火星的地殼...
    美國宇航局的「紅色星球」著陸器發現,火星的地殼就像一個三層蛋糕   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為研究火星外殼下麵包房狀的組成提供了數據,該著陸器為科學家們發回了除地球外另一顆行星的首次地質解剖。   「洞察號」探測器發現,火星由三層地殼組成,由不同類型的巖石疊層而成,就像一個宇宙生日蛋糕。這些發現將有助於天文學家、行星地質學家和航空航天工程師了解更多關於這顆紅色行星起源和進化的歷史。
  • 科幻 | 紅色星球的誘惑:盤點那些關於火星的科幻片
    同年上映的《紅色星球》不存在超自然因素,更接近現實科學,每次情節轉折都與某種火星上的特殊環境有關。《紅色星球》中的一次重要轉折,就是無人基地被神秘力量破壞,給養無著。由於火星飛船體量巨大,以現在化學火箭發動機的功率,無法從地面起飛。和《火星任務》一樣,《紅色星球》的飛船也是在地球軌道上建成,再點火啟航。它們的動力也都是等離子體火箭,運行時噴出幽幽藍光。一般影片會用道德衝突推動故事,作為科幻片,最好把道德衝突建築在科學基礎上。
  • 火星上存在更多的水?專家在這顆紅色星球的極地冰蓋下發現了鹽湖
    近日,義大利研究人員宣布,在火星南極冰蓋下發現了許多液態水,這意味著這顆紅色星球上可能存在生命。這位科技狂人埃隆·馬斯克的火星殖民計劃打了一劑強心針。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已經證明,在火星南極的Ultimi Scopuli地區的底部存在液態水。
  • 《紅色星球》:讓你對「熒惑」不再疑惑
    其實,古人早就對這顆紅色星球感興趣了。他們用古羅馬神話中的戰神馬爾斯來命名火星,認為火星是戰爭、流血或厄運的象徵。在很多科幻小說中,火星人都憑著他們的高科技來侵略地球。 「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再一次掀起了國人對火星的興趣。在全網熱議的同時,大家也希望能夠更多地了解這顆紅色的星球。
  • 解讀神秘的紅色星球,找到打開天文的鑰匙
    越是未知的無規律的,越吸引著人類的探索,這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這顆小行星就是火星,人類對它的好奇越大,就越想探索它。關於對這顆行星的想法,人類賦予了它太多的故事。在《紅色星球》這本書中,通過大量的圖片與科普文字,讓我們對這顆星球有了一個全方位的理解。作者賈爾斯•斯帕羅(Giles Sparrow)曾在倫敦大學學院學習天文學,在帝國理工學院學習科學傳播,之後開始從事出版工作。
  • 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探月之後,中國深空探測的步伐將邁向更遙遠的星球。這時,很多人可能會問:行星探索的第一站,為什麼是火星?或者說,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目前,人類對火星實施了40餘次探測任務,為何對火星情有獨鍾?要回答這些問題,得先從地球說起。從太空看,這顆藍色星球是如此特別,甚至是一個很孤獨的存在。一直以來,人類都被這個終極問題所困擾: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 揭開紅色星球的神秘面紗,探索宇宙之奧秘
    [5] 此次探測器順利升空,將飛行約7個月抵達火星,並通過2至3個月的環繞飛行後著陸火星表面,開展探測任務。任務將開展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科學探測,實現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
  • 與太空相關的8個許多人沒有聽過的冷知識
    這次,阿狸就要為你帶來:與太空相關的8個許多人沒有聽過的冷知識。044、太陽可以容納上百萬個地球雖然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太陽完全可以容納上百萬個地球。確切的說是130萬個地球可以容納在太陽內部。這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太陽非常巨大,佔太陽系所有質量的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