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像鬼?餵奶時摔死一個月嬰兒丨是迷信坑人,還是母愛不堪一擊

2020-12-05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2M

文丨卿心君悅

近日,網上曝出一則悲痛且沉重的報導——雲南羅平一女子張某,在深夜摔死了剛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嬰兒,而背後的原因卻是這位母親在餵奶時覺得孩子像「鬼」。

這位母親殘忍的行為毀掉了一個全新的生命,令人悲痛;而驅使這個母親做出殘忍行為的原因,更讓人倍感沉重。

目前,曲靖中院已對張某做出一審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

因個人不具備法律相關職業資格,所以不對此事件進行法律相關的解讀,僅基於情感角度,與讀者分享個人對此事件的一些看法與深思。

迷信的荼毒一直在人世間的角落中苟延殘喘,為何?

可能一些人會猜疑,這位母親對親生孩子下如此狠手,按「常例」是不是這位母親患有某類精神疾病?

如果說提到這種「常例」的人,是為了削減這一事件的「可怕性」,以便能更好的接受現實,這倒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本人在閱讀這個報導的過程中也曾存有類似的期盼。但如果說,提到這種「常例」的人,僅是為了某種目的的「嘲諷」或是惡趣味的猜測,那麼個人覺得很不可取,因為沒有一件事的「特殊情況」會完全套用在另一事件上,我們拿對一類事件的偏見看待其他的事,那是對事實的蔑視。

轉回這一事件,在報導中提到了公安機關對張某的指控:

「張某在羅平縣家中,因迷信產生恐懼將小兒子(2020年1月2日出生)從床上抱起先掐其脖子,後將孩子數次摔在地上,用腳踩踏身體,嬰兒在送醫途中不幸死亡,張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

這也就說明,目前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來支撐「常例」的落地,相反,以目前各方面的相關信息來看,致使張某痛下殺手的原因很明確——迷信。

什麼迷信,用張某自己的話來說:

「當時我抱娃娃時,他眼睛望著我,還會動,我就有點害怕,我想這不是人,是鬼!所以我才把他摔在地上的。」

鬼怪妖魔,怪力亂神,很難想像現如今的人還會有類似的思想,還會因此虛無縹緲的事不自覺的做出悲劇的事。可這種很難「想像」的事情,如果仔細想想,似乎確實也時常發生在身邊:

看人生;

算前程;

定姻緣。

這何嘗不是迷信的一種形式,又何嘗沒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很久以來,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何迷信的荼毒始終在我們身邊苟延殘喘?

借著這一事件,在這篇文章上聊一聊個人的一些淺顯的看法,我認同網上的一句話,「不怕鬼,怕人」,對這句話我有一個獨特的解釋——人比鬼可怕,因為人創造了「鬼」: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內心中愧疚與恐懼創造了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些人並沒有把期望寄託於自身努力之上,反而寄託於「玄妙」的事物上,心中的一些期待創造了鬼,因為相信「玄妙」,間接也就相信了「鬼神」。

我覺得這可能就是迷信殘存的部分原因,如果不夠具體的話,或許還可以加上「人生活在人群中」與「一些人不善思考又自以為是」這兩點,前者是人難免會受身邊人的影響,這就為「迷信」提供了傳播的途徑與空間,後者是說一些人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又不去思考其中存在的真實原因,以訛傳訛、特立獨行、譁眾取眾,不知不覺就樂於往「鬼神」處靠攏。

當然,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我也無法判斷出事件中的張某屬於哪種情況,只是想以個人對「迷信」粗鄙的一些思考來拓寬一些人對此問題的思路。

母親殺子,是母愛不堪一擊,還是缺乏對愛正確的認知?

在這一事件的評論中,我看到很多網友在指責張某缺乏母愛,或是對現如今的「母愛」心生質疑,為此,在這裡我也與大家聊一聊個人對「母愛」的一些看法。

很多人說「為母則剛」,這一點我是舉雙手認同的,但是若更深入的思考一下「剛」的原因,似乎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人已逐漸將其歸結為為母的「責任」,為何這麼說,對此當然有一定的依據,一是現如今的人對「愛」這個字眼越來越牴觸,也越來越質疑;二是從如今的一些文章與報導中很容易感受到對「母愛」的讚譽落腳地更基於責任這一塊。

也因此,對這類變化我心中始終存有一定的擔憂,甚至於這一事件的發生還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我的擔憂,什麼擔憂?

在母愛上,一方面彰顯責任的意義,或是誇讚責任所伴有的榮光,是不是在另一方面上也就在造成對愛所伴有的價值的忽略?

簡單一點來說,在母愛上對責任的推崇會不會讓一些人認為愛既是責任,或是愛來源於責任。當然,重視責任並沒有什麼過錯,對於一位正常合格的母親來說,無論是基於愛,還是基於責任,對於「愛」孩子這一點並不會受到影響,更不會導致類似的問題。

但若是對於一個責任意識比較薄弱的人,或是對於一個過於「自私」的人來說,一旦對責任不夠重視,或是責任所帶來的「束縛」並不那麼強烈,是不是就很可能會孕育出一定問題,比如,因為責任的缺失,直接影響著愛的缺失,或是,因為不重視責任,所以也很難感受到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愛。

我想,可能一些人看到這會有些迷糊,缺乏責任與愛的缺失有什麼區別,不重視責任的人又豈會在意愛?

但我想說的是,這中間的區別真的很大,如果不將愛與責任混淆,那麼愛也是能對責任產生「束縛」的,因為愛,不得不重視責任的情況是存在的,這樣愛與責任才是雙向交流的,可以互相補充,相輔相成。

可一旦在母愛上,只重視責任,雖然看似在這種情況下,責任與愛也可以是雙向的,但因為次序與主次的關係,那麼失去了責任,很可能也失去了愛。

為何我會有這種特殊的觀點,這源於我多次翻閱的一本書——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在書中有一段費爾明娜·達薩對孩子的感悟,我並不認為達薩是一個具有多麼強烈責任感的人,因此她在吃驚自己最初對親生孩子沒有感情時我並不覺得「驚訝」,反而是隨後她的一些感悟引起了我的深思,後來她慢慢的感受到了對孩子的愛時,書中有這樣的描述:

「她欣喜萬分地發現人們愛孩子並非因為他們是自己的孩子,而是因為養育中產生的情意。」

「是自己的孩子」這一點是偏向於為人母的責任的,而「養育中產生的情意」這一點才更偏向於情感上的「母愛」,我想在足夠的母愛下,足夠達成「為母則剛」,而非從「為母則剛」的責任意識中尋求愛的突破,我想對於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

愛是一把刀,不能創造幸福,就會產生傷害

我相信,大多數人決定要孩子,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對孩子的愛,在愛的驅使下,這些人迎來了新生命的降臨。

新生命降臨,我們予以新生命關愛,我們得到情感的滿足與源於孩子的情感回饋,這本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之一。

可是,這種愛,也很可能伴隨著傷害。

我們出於對孩子的愛,讓孩子降臨人間,如果我們不能很好的去愛,或是將愛進行到底,那麼這種愛反而成為了一把伴隨著傷害的刀,扎向全新的生命。

比如說這一事件中的張某,其行為就對新生命造成了毀滅性的傷害,比如那些拋棄親生孩子的父母,比如那些沒予以孩子必要關愛與照顧的父母,他們的愛,不恰恰就是對孩子的傷害嗎?

如果沒有這種愛,或許,也就不會有這樣的傷害。

曾經我在大學時,親身經歷過一件事,一學生出於對小動物的喜愛,買了一隻狗養在了寢室,可隨後不久就放棄了對狗的照顧,任其自生自滅,最終狗在無人照顧中死掉。

當時,我就在想一個問題,感情這個東西究竟有多麼複雜,如果這個學生沒有對動物的喜愛,或許這隻狗就會遇到另一個主人,或許這隻狗的結局也不會以死告終,那麼殺死這隻狗的不恰恰是這個學生的「愛」嗎?

在《何以為家》中,贊恩的一段話始終印在我的腦海中:

「我希望大人聽我說: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我想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我想表達的意思,如果一些父母無法保證自己的愛可以帶給孩子幸福,那麼請自我扼制這種「愛」,不要讓伴隨著美好的愛,成為對孩子的傷害。

卿心君悅,一位情感觀察者,Ta說書評人、影評人。用文字溫暖你,我。

相關焦點

  • 一女子餵奶時摔死一個月嬰兒丨是迷信坑人,還是母愛不堪一擊?
    文丨卿心君悅  近日,網上曝出一則悲痛且沉重的報導——雲南羅平一女子張某,在深夜摔死了剛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嬰兒,而背後的原因卻是這位母親在餵奶時覺得孩子像「鬼」。  這位母親殘忍的行為毀掉了一個全新的生命,令人悲痛;而驅使這個母親做出殘忍行為的原因,更讓人倍感沉重。
  • 餵奶時覺得嬰兒是鬼,雲南女子深夜摔死親生兒一審獲刑10年
    「虎毒不食子」,可家住羅平的張某,一天晚上和小兒子在床上睡覺時,始終無法入眠。凌晨4點,她起床抱小兒子餵奶,發現小兒子的眼睛看著她,還會動,覺得是鬼……就把小兒子連續多次摔在地上,還用腳踩。就這樣把親生兒子摔死了。近日,曲靖中院以張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
  • 認為一個多月的兒子是鬼,媽媽深夜將其摔死,嬰兒真的有天眼嗎?
    有位媽媽竟然覺得自己剛出生的兒子不是人,而是鬼,於是將兒子摔在地上,還踩了好多腳,直到兒子死亡。雲南羅平的女子張某,今年2月15日凌晨四點多起床給一個多月的小兒子餵奶,她看到兒子的眼睛望著他,還會動,突然覺得他不是人,是鬼!
  • 恆河猴母愛剝奪實驗:推翻一套坑人的育兒法,拯救無數兒童
    導讀:Ada小時候是個不折不扣的睡渣,所以包 麻麻潛心研究嬰幼兒睡眠半載,輪番嘗試各種睡眠理論,終於在6個月左右,完成了睡渣到睡眠天使的轉換。當年,我嘗試過那麼多的睡眠方法,唯獨「哭聲免疫法」沒用,因為憑著一個母親的直覺,孩子哭了不抱,這是太殘忍的一件事情。孩子無緣無故不會哭,一定是有什麼不舒服,即使身體健康沒問題,也有可能是內心或者意識裡的不安全感所致。嬰兒離開了媽媽溫暖的子宮,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他們唯一值得信任的媽媽,卻對自己的需求沒有響應,那必定是身陷地獄的感覺。
  • 29歲媽媽摔死雙胞胎孩子 原因竟是婆婆跟老公造成的
    寶媽多次向老公表示,忙不過來,身體吃不消,老公卻沒有當回事,覺得嬰兒睡眠多,哪有那麼辛苦。也是照常工作應酬,婆婆更是做完飯就不見人影了。無助的寶媽在家哭過鬧過,日子卻依舊這樣過,每天在不停的餵奶-換尿布-哄孩子-餵奶,這個孩子睡了這個孩子醒了,永遠沒有休息的。近日,老公又一次到了十點還沒回來,寶媽打電話給老公,告訴他11點鐘之前再不回來,就摔死兩個女兒。
  • 明星媽媽被圍觀餵奶:覺得自己像動物!這位丈夫的做法值得學習!
    很多人看到媽媽給孩子餵奶粉而不是餵奶的時候,會責怪說: 母乳是最有營養的,怎能給孩子餵奶粉呢? 可是當媽媽餵奶的時候,家裡的媽媽婆婆說:餵奶姿勢不對,不是這麼餵的......
  • 汶川地震中給嬰兒餵奶的警察媽媽,被破格提拔為政委,如今怎樣?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當人們吃完午飯還在昏昏欲睡的時候,突如其來的強震讓很多人清醒過來。處於地震中心的汶川損失慘重。當沒有反應時,許多人被倒塌的房子淹沒了。巡警江小涓在單位工作的時候。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後,她和同事們毫不考慮地走上了救災的道路。她兒子才半歲多,還沒斷奶。當她來到災難現場時,她看到了剛剛獲救的哭泣的孩子們。
  • 他「以愛之名」虐猴無數,卻為人類嬰兒奪回了母愛
    ,:嬰兒行為是可以通過"獎勵"和"懲罰"進行改變的,認為嬰兒對母親的依戀是源於營養物質的一種回報,即有奶就是娘真正利於孩子成長的教育方法是進行嚴格的管控,不提倡溺愛孩子。
  • 嬰兒睡覺姿勢像青蛙 正常嗎?
    寶寶一直維持一個睡姿需要調整嗎?嬰兒睡覺姿勢像青蛙正常嗎?這是很多新手爸媽碰到的問題。關於嬰兒睡姿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兒科專家怎麼說。網友媽媽:四個月的寶寶左側臥位需要加以糾正嗎?寶寶有時候睡覺姿勢像青蛙正常嗎?
  • 人類學家赫裡蒂埃:母愛本能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進行了一個實驗,他們通過研究了12個國家首次成為母親的女人,表明,嬰兒的啼哭會激活母親大腦中與動作和語言有關的特定區域。該研究進一步證實了母愛本能在生物學上的真實性。研究人員分別觀察了母親與5個月大的嬰兒之間的互動,看他們是否對孩子的哭聲做出了反應,表現出關愛、分散他的注意力、給他餵奶、給他換尿布、抱著他或和他說話。結果發現,在嬰兒哭泣時,母親們的大腦的類似區域會被激活,不管她們來自哪裡。同時,這些研究還表明,女性和男性的大腦對嬰兒啼哭的反應是不同的。
  • 世界上有鬼還是沒有鬼?一位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結果讓人意外!
    世界上有鬼還是沒有鬼?一位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結果讓人意外! 相信有很多人聽到這個話題就覺得是迷信,但是令人感到驚嘆的地方就在於有很多非常優秀的科學家,甚至是對人類歷史進程產生了巨大意義的科學家,在晚年的時候都沉迷於神學的研究當中,比如愛因斯坦和牛頓!
  • 被剝奪母愛的孩子,未來會怎樣?一個殘酷的心理學實驗揭開了真相
    母親其實更像一面鏡子,希望孩子能夠成為自己生命的延續,並將自己的期待寄托在孩子身上。因此,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關係也會更加密切。但那些從小被剝奪了母愛的孩子,該怎樣與母親建立羈絆?他們的未來會是怎樣的呢?心理學家哈洛的「母愛剝奪實驗」揭開了真相。
  • 新媽媽餵奶被圍觀委屈大哭:感覺自己像動物,真的難以接受
    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對於媽媽來說,生下孩子一開始是幸福的,但在養育孩子時遭遇到的各種困境,卻是一開始想也想不到的。作為家人需要做到的,就是尊重並協助家裡的新手媽媽。
  • 女嬰1個月胖3斤,發育停滯、多毛、滿月臉,罪魁禍首是嬰兒霜
    本文原創丨乖媽嬰幼兒的皮膚脆弱細嫩,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傷害,比如衣服過敏、尿不溼潮溼、陽光暴曬等等,而嬰兒霜就成了每位寶媽的必備品。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出門在外,包裡都要為孩子備上一瓶嬰兒霜。家長們的關心打開了嬰兒霜的市場,商場裡的品牌與越來越多,無形中被一些黑心商家「盯」上了。女寶寶1個月胖3斤,額頭、身體長滿濃密汗毛,罪魁禍首是嬰兒霜網上一段「打假視頻」火了,標題是「大頭寶寶捲土重來」,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評論轉發。提到「大頭寶寶」,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受「三鹿奶粉」傷害的寶寶們,而這則視頻竟也是嬰幼兒產品。
  • 是堅持科學還是迷信
    是堅持科學還是迷信人類發展至今,由原來的懵懂無知到現在的科技高速發展,科學替人們解答了許多疑惑。但有些東西科學尚不能給出的合理的解釋。比如科學是堅決否定「鬼」的存在的,可是仍有不少人相信鬼的存在。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鬼壓床」的情況。
  • 劉詩詩談當媽後感受:母愛,是一場重複的辜負
    不過看著孩子還是很幸福的。」簡單幾句話,道出多少媽媽的心聲。生活優越,被丈夫無微不至照顧的明星,都感嘆當媽的不易,何況是普通媽媽呢?媽媽不只是一個稱呼,一個身份,更是一種責任。母親的不易,從來不是一句為母則剛可概括的。母親的不易,從來只有做母親的懂得。
  • 民間故事:商人坑人不成,反坑妻,網友:古代版「坑神」
    像王有才這樣靠坑人得來的財富,一直是他嗤之以鼻的存在,也十分看不起王有才,於是有心想治治他。那一天也是巧了,王有才最近也做起茶葉生意,而陳三郎則是地地道道的茶葉商人,王有才突然從至德縣來到石臺縣,且帶了幾百斤茶葉準備出售。陳三郎得知頓時來了興趣,於是打算前去瞧一瞧。
  • 母乳餵奶時,媽媽多做這兩個小動作,有助於寶寶長高,大腦更聰明
    媽媽如果是長頭髮,就要注意把頭髮紮起來,以免低下頭時扎到寶寶的眼睛。能讓媽媽解放雙手的哺乳姿勢:第一步:媽媽現在小板凳上坐好,將抱枕放在自己的大腿上,用胳膊肘抱起寶寶餵奶,給寶寶調整個舒服的姿勢。第二步:再把圓柱形嬰兒枕頭放到寶寶後腦勺的脖子下面,慢慢地把胳膊取出來。再調整一下位置,讓寶寶躺著最舒適的狀態。這樣媽媽的雙手就解放出來了,可以一邊餵奶一邊撫觸了!
  • 餵奶時疑娃是「鬼」,雲南一女子摔死1個月小兒子,一審判10年
    但是雲南羅平一女子張某卻親手摔了自己的兒子,然後又用腳多次踩孩子,導致才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小兒子當場死亡。據了解,張某有兩個孩子,其中小兒子才剛出生1個多月。當天晚上張某和丈夫帶著兩個孩子睡覺,半夜的時候張某一直睡不著,然後坐在沙發上聽歌。
  • 像動物一樣被圍觀餵奶,當媽後再也沒了隱私
    除了漏尿羞恥,被圍觀餵奶絕對算一大隱痛!最近看《新生日記2》,裡面有一幕讓小袋鼠很觸動:GAI的妻子王斯然產後哺乳,每次餵奶時,婆婆和家人都要在旁邊看著,甚至是上手指導。王斯然覺得難堪,情緒鬱鬱寡歡,直言被人看著餵奶就「像動物一樣,沒有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