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阜陽新聞網報導,他走了,一下雨就被他背回自家照顧的老人,還沒走進門就淚如雨下;他走了,村民們聯名寫下千餘字請願書;他走了,桌上還放著一份份扶貧資料,還有兩桶未來得及吃的泡麵……
他叫柳西周,原界首市代橋鎮茶棚村柳大營三隊村幹部。18 日,在家人的逼迫下請假查身體的第8天,他猝然離世。
才到醫院,接個電話就不檢查了
打著吊水,拔掉針頭就回去開會
柳西周出生於1967 年,1986 年3 月入黨,1986 年到2004 年任代橋鎮土橋村村委會委員,2004 年後任茶棚村黨總支委員。
三間小平房,屋內牆壁殘破不堪,這是柳西周的家;一臺舊風扇,一臺已有十多年歷史的「 古董」電視機,還有一臺早已褪色的洗衣機,便是他的全部家當;唯一值錢的應該是院裡停放的那輛平常上班、下鄉騎了10 多年的摩託車……
家裡條件不好,妻子劉鳳英有時也會抱怨,勸他外出掙錢。這時,柳西周總會一臉不高興:「 村子裡的情況,沒人比我更清楚。」
柳西周又安慰妻子:「 我幹到60 歲就退休,到時再陪你出去走走。」但這一天,妻子沒能等到。
一個多月前,柳西周突然感到食管疼痛,準備檢查一下,才到醫院,村裡幾個電話一打,他身體不查了,就「 打道回府」。
4 月初,病情加重,柳西周去吊水,臨時要開會,他拔掉針頭就趕回去。
聽聞此事,鎮村幹部和村民勸他注意身體,但他總是回一句口頭禪:「 沒事。」但這一次,是真的有事——4 月10 日,柳西周在家人的逼迫下到省立醫院檢查,被查出食道癌晚期。
從醫院回來還不到三天,柳西周溘然長逝。送他時,劉鳳英一遍遍地「 埋怨」他:「 你說話不算話,你不是說60 歲以後陪我出去走走嗎……」
一下雨,就把五保戶老太背回自家
為清淤,拿兒子的生活費墊補償款
從醫院回來後,柳西周時而清醒時而昏迷。清醒時,他不忘詢問貧困戶柳西安的最近情況,還囑託其他村幹部照料他家,又詢問街上的道路施工進度……昏迷中,劉鳳英還曾斷斷續續地聽到他念叨著工作。
柳西安是他包保的貧困戶,一家四口人,兩個兒子均為重度肢體殘疾。幾乎每天,柳西周都會到柳西安家轉一下,幫他申請貧困戶大病報補;為他的兩個殘疾兒子申請了殘疾人生活補助、殘疾人護理補貼;為他家申請了危房改造,建起了平房……
得知柳西周病故,柳西安默默流著眼淚:「 他是人民的好幹部,也是我家的恩人。」
村裡的「 五老婆」聽聞柳西周生病的消息後,多次探望。送行時,未進家門,她已經淚如雨下。「 五老婆」叫於秀真,今年77歲,是村裡的五保戶。她的丈夫去世多年,家裡兩間平房晴天進風、雨天漏雨。但她非常「 犟」,柳西周為了動員她危房改造,先後去她家勸說40 多次。但老人倔強地認為:「 房子扒了,老伴回來找不到家。」
每逢下雨天,老太太的屋裡不能住,柳西周都會把她背回自家,管吃管住。每年的莊稼,柳西周幫她種、幫她收,收回來的糧食又幫她賣……
「 他工作很認真、很負責,在群眾中很有威信!」代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馬小雯提到柳西周的事跡,能說出一大串:去年,村裡進行溝塘清淤,但附近地裡已經種上了莊稼,補償款不到位部分村民不願配合,他偷偷拿出妻子讓他寄給兒子的2000 元生活費墊上;今年年初,連下兩場暴雪,他走訪貧困戶路上摔傷了胳膊,可沒休息3天又投入到工作中……
村民聯名寫請願書:請給他一個榮譽
「 本可以歇一歇的,但老柳總是在考慮村裡的事,唯獨不想自己享享清福。」與他同甘共苦多年的茶棚村文書於廣印說,老柳近幾年身體不好,勸他住院總不肯去,「假如他能提前體檢一下,也不至於會是這樣的結果。」
柳西周去世後,茶棚村群眾聯名向代橋鎮黨委政府寫了一份千餘字請願書:「 柳西周,他為大家謀幸福,卻把自己放在最後。我們農民不要求什麼,只求鎮政府各位領導給予柳西周同志一個榮譽證書……」
再次來到村委會,村幹部打開老柳辦公室的門。簡樸的辦公室裡,辦公桌、凳子、床鋪還是老樣子,而腰板筆挺、身材高大、說話溫和的老柳卻不在了。
辦公桌上,留下的是一份份扶貧資料,還有兩桶未來得及吃的泡麵……(記者 汪樂意 通訊員 桑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