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幹部潘恩陽:在駐村工作中不斷成長

2020-12-18 丹寨融媒

我叫潘恩陽,2014年10月參加工作,成為丹寨縣婦聯花叢中唯一一片綠葉。2016年5月,組織要求單位派人駐村,作為單位唯一的男同志,我主動請纓,到長青居委會任駐村幹部。初來乍到,面對陌生工作環境,人地生疏,心中難免忐忑不安,主要還是擔心不能完成好駐村工作任務,對不起群眾和領導對自己的信任。

潘恩陽在入戶走訪

對於一個工作小白,一切工作從零開始,在面對基層工作是兩眼一黑、一頭霧水。記得剛入村就遇到第一次檢查,當時面對檢查組提出的各項問題,自己是一問三不知,感覺羞愧難當,對自己也產生了懷疑,從此心裡暗暗下定決心,在下一次檢查時要能做到對答如流,並協助村兩委把村裡面的各項事務做好,才能對得起長青居委會的老百姓,才能對得起領導對自己的信任。

入戶走訪

為了能儘快轉換角色,熟悉工作環境,能在工作中抓住重點,我通過對領導、村幹部和隊友們的請教,終於找了頭路。笨鳥想要先飛只能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知民所知,為民所想,為民所做,在村幹的幫助下自己與村裡的群眾漸漸相熟,在往後工作中利用閒暇之餘經常到村民家中坐坐,嘮嘮家常,正是對群眾的不斷走訪才能及時了解群眾的困難,主動幫助對接相應部門爭取政策,讓群眾感到黨和國家對他們的關心和支持,也通過一點一滴的小事付出才能讓我們的心融合在一起,我認為這就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好方法。

疫情防控期間參與值守

2020年的春節,註定是銘心刻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期待中的團聚變成了隔離、惶恐擔憂,但責任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長青居委會的網格員的我深知自己肩負著疫情防護的重擔。對內要做好網格群眾的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特殊時期網格內農戶的情緒安撫和群眾勸導工作,對外要做好檢查卡點過往司乘人員和路過群眾的排查登記工作,一樣都不能少。

長青居委會地理條件相對特殊,是紅巖、紅星、龍塘、翻甕幾個村寨交通接入點,入境車輛、人員較多,疫情防控工作開展相對困難,但我始終與攻堅隊、村兩委團結一心、並肩作戰。除夕夜與家人簡單吃過一頓團圓飯後,我立馬又投入工作中,未休息過一天。由於連續高強度的工作於2020年2月3日病倒,但因為網格工作需要,在身體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我又馬上頂了上去,投入到工作中去。作為一名網格人員,為完成好網格的工作任務,疫情期間入戶走訪排查宣傳,勸說解除網格內小組聚餐和小組春運會活動組織,對網格內農戶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按時準點完成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為防疫防控工作提供精準的信息與數據保障。

如今,我已在長青居委會工作近5年,在這裡的每一件小事都顯得意義非凡,我也時常拿著手機抓拍每一個美好的瞬間,記錄感動我的每一件小事,在村幹部、領導和隊友的關懷下,我也逐步成長,這些經歷在自己的人生閱歷中增添了豐富多彩的一筆,我對工作的每一天都更加珍惜。

作者:潘恩陽

- END -

丹寨縣融媒體中心

總編 | 黃曉海

主編 | 陳玉佳

編審 | 張 燕

編輯 | 楊惠子

雲上丹寨 非遺之鄉 康養福地

相關焦點

  • ​陝西「四個強化」推動駐村幫扶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張維) 1月14日,記者從省扶貧辦獲悉,脫貧攻堅以來,陝西通過強化頂層設計、強化組織領導、強化幹部培訓、強化考核考評,推動全省駐村幫扶工作水平不斷提升。全省累計選派駐村工作隊15843支、駐村幹部90126人,直接投入幫扶資金87.08億元,引進幫扶資金117.54億元,45.53萬幹部參與結對幫扶,實現了脫貧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全覆蓋,脫貧戶幫扶責任人全覆蓋。目前,仍有10677支駐村工作隊,37358名駐村幹部(第一書記9367名)戰鬥在鞏固脫貧成果一線。
  • 闞雲超一行到前付村調研指導駐村扶貧工作
    11月25日上午,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闞雲超一行到通許縣豎崗鎮前付村調研指導扶貧工作他強調,要進一步加大消費扶貧力度,注重打造自身品牌、開拓對外市場、提升產品價值,助力村集體經濟的高層次、高質量發展。在前付村黨群服務中心,闞雲超認真聽取了我校駐村第一書記、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劉會賓代表省派第一書記團隊、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對村裡工作規劃和發展的匯報。豎崗鎮鎮長魏自永、紀委書記侯月梅、村「兩委」班子成員等參加了座談。
  • 《駐村的阿外》獲大獎,用心用情最動人
    由達拉特旗本土文藝人才參演的《駐村的阿外》,從5019部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本次電影節中5部「扶貧單元」最佳作品獎之一。付兵說:「收穫『扶貧單元』最佳作品獎實屬意外。雖然這個獎頒給了我,但是我認為這個獎是獎給眾多舍小家為大家、辛苦付出的駐村幹部們的。
  • 駐村幹部陳華明帶著感恩去了
    2011年9月,他被市僑聯選派為駐梅州市豐順縣建橋鎮三社村扶貧幹部。一年多來,當地百姓親切地叫他「僑聯叔叔」。 陳華明的扶貧工作取得一定實效。至2012年底,三社村貧困戶平均年收入,從原來的1000多元,提高到6689元,脫貧率達100%;村集體經濟收入,從原來的0元增加到現在的10.8萬元。
  • ...從貧困戶子女到幫扶幹部丨劍河縣岑松鎮南高村駐村幹部吳永健
    我叫吳永健,是劍河縣岑松鎮南高村的駐村幹部。  我出生於農村,是貧困農民的兒子,因母親不幸患有重病,家裡所有積蓄都用於四處求醫,加上當時本人亦在上學,這使原本並不富裕的家庭變得窮困潦倒。  但幸運的是,我家被評為貧困戶後得到了國家脫貧攻堅政策的大力幫扶,在幫扶單位、幫扶幹部的幫助下,我順利畢業並進入檢察院工作成為一名檢察幹警。  我深知脫貧攻堅、扶貧工作任務的遠大意義,所以當聽到縣組織部派幹部下沉農村的消息後,我第一個主動報名,申請前往基層一線開展幫扶工作。
  • 駐村幫扶有力量 凝聚合力築新貌---岷縣閭井鎮後治村幫扶駐村隊...
    本網記者 程健 通訊員 王興彪 李昊  寒冬時節,在黃土高原的廣袤大地上,隨處可見駐村幹部忙碌的身影。他們腳下沾滿泥土的芬芳,讓一個個貧困村舊貌換新顏。
  • 楊曉娟:支嘎阿魯湖畔的駐村情
    ——黃泥塘鎮興林村駐村幹部楊曉娟2018年3月,我被單位派駐黃泥塘鎮興林村擔任同步小康駐村幹部,我和我的家人一起「熬」過了決戰脫貧攻堅最艱辛的1000多個日日夜夜,駐村以來,工作的艱辛無處不有,生活的內疚無處不在,攻堅的戰鼓無處不響。
  • 我日記中的「平頭哥」——德江楠杆鄉長遠村駐村幹部熊亞洲
    中午,部領導通知從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劃轉過來的幾個同志談心,當談及大部分幹部要參與駐村幫扶工作時,一個老幹部突然聲音嘹亮的說到:「領導,此次劃轉過來的幾個同志家庭非常特殊,不適合駐村,就派我去吧,我家庭沒有負擔。」這個中等身材、大平頭的老幹部這種主動靠前擔當的精神,讓我一下子深深記住了他。
  • 邁進門檻 住進心坎——記巴潤嘎查駐村工作隊
    「訪」字排頭 一路留下「腳印」「如何在新一輪扶貧開發中搶抓機遇,做到精準扶貧是我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共同思考和謀劃的問題。」這是張力2019年9月被選為駐村工作隊隊長後第一時間召開村兩委及村組幹部座談會時提出的問題。
  • 「我的扶貧故事」使命在肩 不負韶華|惠水縣斷杉鎮定理村駐村第一...
    我叫吳弘毅,2019年11月,在組織的安排下,從黔南州生態環境局選派到惠水縣斷杉鎮定理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使命在肩,不負韶華,到村後立即向村支兩委和其他駐村幹部交流諮詢,謙虛討教,第二天便和網格員深入群眾家中開展遍訪了解情況,極力克服少數民族語言不通的困難,很快熟悉了環境、熟悉了村情,較短時間內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 駐村亮靚點:庫木庫都克村有個青年創業孵化基地
    庫木庫都克村是新疆自治區經信委工作隊的一個駐村點,住村伊始,工作隊深入村民家裡開展調查摸底,先後與村裡的「四老」人員、所有黨員、青年代表座談,發現村民們對農牧致富技能、自身創業致富平臺的需求最迫切。
  • 「越是危難當頭,村民越需要我」 ——交行河南省分行駐村書記劉闖...
    「楊行長,讓我們村『第一書記』留任吧!村裡離不開他啊……」一道道期待的目光,一聲聲誠懇的挽留,打動著在場的每一人。村民們說的第一書記,正是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派駐駐馬店市正陽縣熊寨鎮王樓村駐村的第一書記劉闖。
  • 駐河北萬全賜溝村工作組紀實:讓幫扶看得見、摸得著
    長城網張家口5月25日訊(記者張世豪)太陽跳進萬全區舊堡鄉賜溝村時,兩位70多歲的老人正在村委會門口坐著馬扎聊著村裡的新變化和以後的新發展;萬全區委宣傳部駐村工作組的三位同志邢鵬飛、武會成、李亞東正在村委會的外牆上懸掛關於「兩學一做」的標語。
  • 盡職盡責駐村 用心用情扶貧——記南方電網廣西南寧賓陽供電局駐村...
    今年以來,中國南方電網各駐村幫扶工作隊員既助力疫情防控,打贏「疫情阻擊戰」;又幫扶困難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為深入學習中央領導同志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更好地弘揚、反映奮戰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第一線的中國南方電網各級選派駐村工作隊員、扶貧工作隊員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講述他們熱心溫暖的故事,日前,筆者來到了賓陽縣古辣鎮六窯村委,用鏡頭記錄了中國南方電網廣西南寧賓陽供電局選派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宋志業在脫貧攻堅路上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了他盡職盡責駐村
  • 徽縣:群眾不讓走的駐村書記吳康平
    ……  今年6月下旬,在徽縣嘉陵鎮稻坪村黨支部召開的旅遊產業座談會上,與會的村社幹部、群眾代表聽說第一書記吳康平的任期快滿了,紛紛著急地出言挽留。  吳康平是市委組織部派駐徽縣嘉陵鎮稻坪村的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自2019年5月初到崗後,就一頭扎進了駐村幫扶工作中。他堅守崗位,顧大家舍小家,真幹事幹實事,千方百計帶領群眾致富增收。
  • 江西樂安殯儀館:遇害的夫妻已火化,駐村幹部和輔警的遺體還在
    江西樂安殯儀館:遇害的夫妻已火化,駐村幹部和輔警的遺體還在從8月8日殺害一對夫妻後,兇手曾春亮5天後又殺死了駐村幹部桂高平;追捕曾春亮的過程中,一名輔警杜海華被撞身亡,年僅22歲。8月16日一早,樂安兇案中遇害的兩名老人在殯儀館火化,隨後骨灰被送回老家山碭鎮安葬。兩名老人的親屬表示,原本希望在抓住兇手後再安葬父母,以告慰逝者。但時間已過去了8天,「再等不是辦法。」在殯儀館的另外一個告別廳裡,停放著遇害的駐村幹部桂高平的遺體,親友們陸續前來弔唁送別。
  • 90後第一書記·故事|馮芙蓉:五年駐村是生命中最美的花
    駐村第一書記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支點。從2018年起,澎湃新聞連續三年推出「90後第一書記」專題,聚焦這一年輕群體。同時,我們也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更多的90後駐村第一書記,如果您就是或者您身邊就有,歡迎發郵箱到:diyishuji@thepaper.cn。
  • 邢臺水業集團駐村工作隊進駐廣宗縣馮家寨村
    2018年初,河北省邢臺水業集團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廣宗縣馮家寨村,三年來,在派出單位大力支持下,駐村工作隊從基礎工作做起,從細微處入手,按照省、市、縣各級領導機構有關扶貧脫貧的具體要求,以「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為標準,按照「住得下、底數清、施策準、行動快、成績優」的工作目標,腳踏實地、扎紮實實地開展了駐村幫扶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是駐村工作成就了我丨興義市南盤江鎮南龍村駐村...
    我叫李明洲,是一個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新人,當領導告知我被抽調到興義市南盤江鎮南龍村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時,我的心裡是很恐慌的,對於眼前的工作不得而知。剛到村裡面的時候,對於村情實際一無所知,我被安排到四組擔任網格員。
  • ...讓我逐漸體會到「責任」的真正涵義丨錦屏縣固本鄉南河村駐村...
    我帶著組織和單位領導的囑咐,帶著對農村生活的期待,帶著對駐村工作的熱情和幹事創業敢擔當的豪情,開啟了我的駐村生活。我的第二故鄉在錦屏縣固本鄉南河村。看似環境優美、依山傍水的南河村,貧困人口雖不多,但卻「靠山山不靈,靠水水不應」。山林陡峭,土層稀薄,地質災害頻繁,加之禁止開展水庫水產養殖、水上產業開發等諸多因素,村集體產業基礎基本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