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參加脫貧攻堅結對幫扶工作以來,我喜歡用日記的形式記錄每天的工作情況與身邊的人和事。
回顧一年多的脫貧攻堅幫扶工作,總有那麼多的瞬間讓我心生敬畏;總有那麼一些人,以一種偉岸的形象紮根我的記憶裡;總有那麼一種情懷,時刻鞭策著我、激勵著我、感動著我。翻開日記,往昔的點滴猶在昨日一般歷歷在目。
有一個人,他的每一個身影都顯得那麼可愛,時刻感動著身邊人;他的每一次出境,都給人印象深刻;他的每一個故事似乎都在詮釋「榜樣」的含義。他就是「平頭哥」熊亞洲。
第一次深刻認識「平頭哥」
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 天氣:陰
因為機構改革,新聞出版、電影放映等機構和職能從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劃轉到縣委宣傳部。
中午,部領導通知從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劃轉過來的幾個同志談心,當談及大部分幹部要參與駐村幫扶工作時,一個老幹部突然聲音嘹亮的說到:「領導,此次劃轉過來的幾個同志家庭非常特殊,不適合駐村,就派我去吧,我家庭沒有負擔。」這個中等身材、大平頭的老幹部這種主動靠前擔當的精神,讓我一下子深深記住了他。
楠杆鄉長遠村駐村幹部熊亞洲,在群眾家裡幫忙整理人居環境
後來經了解,此人叫熊亞洲,男,48歲,原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電影放映站站長。
一個人的收入,撐起一個家庭,家中八旬的父親患有帕金森、腦梗塞等多種疾病,需要長期服藥,兩個女兒上大學。回顧他的那句「我的家庭沒有負擔」,我被他這種主動擔當作為的精神所打動,也讓我深深的記住了這個不起眼的「平頭哥」。
眾人的眼淚
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天氣:晴
為了提高全村人居環境質量,上午組織全村村民召開「長遠村人居環境大整治大提升評比活動啟動大會」。中午的飯桌上,熊亞洲對下午的工作安排提出建議:「我們這個衛生整治評比活動啟動了,咱們攻堅隊要給他們做一個示範,群眾才有一個可參照的標準,這樣工作開展起來就能夠快速取得成效。」飯桌上,大家一致表示同意,準備飯後休息半小時就動身。
中午1點整,烈日當空,攻堅隊的同志們像「打雞血」一樣興奮,準備進村開展大掃除,當大家尋找衛生工具未果時,發現熊亞洲也不見蹤影。
攻堅隊長立即打通了熊亞洲的電話。「熊哥,你在哪裡啊?打掃衛生的工具呢?」隊長有些著急了。「我已經帶著所有工具到了沙子清,你們空手來就行。」熊亞洲在電話裡面回復。
我們頂著烈日步行了近三公裡,終於抵達了環境衛生整治現場,因為太陽的暴曬,走到目的地時,大家都上氣不接下氣,尤其是女同志,直接癱坐在了樹蔭下面。
面對此情此景,想到熊亞洲扛著十多把掃帚和鐵鍬,至少也有四五十斤重,肯定也是累的不行。
大家撿垃圾、掃落葉、除雜草、掏溝渠、清淤泥等,到下午六點,三公裡的道路衛生煥然一新。準備撤回的時候,熊亞洲又去收攏大家的工具,打算將所有人的工具一個人扛回去,被大家拒絕了。
所有人都在討論:「平頭哥」難道是「開掛」了?我們幹一會就得夠嗆,他卻不僅不休息,主動承擔最累的清淤工作,還給大家送水、扛工具。
回到村委會,大家的腿在打哆嗦,幾個女同志的手磨出了血泡,連筷子都握不住,尤其是吃飯的姿勢非常彆扭。
飯桌上,都在努力以各種畸形的姿勢吃著飯,而熊亞洲卻還在廚房轉來轉去為大家搞服務,因為過於勞累,那背影像極了「父親」。
張韶涵終於忍不住了,問:「熊哥,從早上到現在,你跑來跑去忙活著,不僅挑最累最髒的活,還為大家搞服務,我們飯都快吃完了,你還在跑來跑去的忙,難道你不累嗎?你不餓嗎?」
他卻淡然的說:「你們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同志,就像我的孩子一樣,你們吃飽了,我就高興。」此話一出,好幾個幹部都咽住了,也包括我自己,感動的淚水浸溼了雙眼。
回想這一天的點滴,他確實就像父親一樣為大家不停的張羅著,「平頭哥」的形象就此深深駐紮在我的腦海。
深厚的為民情懷
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 天氣:晴
「爸,你安心在村裡工作,我們替您盡孝。」這是大女兒守在爺爺的病床前為熊亞洲發來的信息。
上午十點左右,女兒發來信息,正在為群眾鋸材的熊亞洲關停手裡的電鋸,掏出手機翻看女兒的信息。我湊過去偷瞄他的手機,不小心看到了他大女兒發來的信息。
經再三逼問,熊亞洲道出了實情,就在7月15日,他的父親因患有帕金森病和腦血栓,行動不便而摔倒,導致右手骨折入院,自己卻因為脫貧攻堅任務繁重而未能前去探望,懂事的女兒主動承擔起了照顧老人的重任。
在大家的追問下,為何不去醫院照顧老人,他說:「面對貧困群眾那渴望脫貧的眼神,深深烙在了我的心上,希冀邊下定決心奮力為群眾謀發展,加上群眾對自己有著深厚的感情,也不舍離開他們。」他深吸一口煙,望著回家的方向,繼續說道:「家裡有妻女照顧老人,應該不成問題。」
在大家苦口婆心的勸說下,在貧困群戶的再三要求下,他最終確定幹完手中的活就去醫院看望父親。
可上天不作美,就在農活要幹完的時候,熊亞洲暈倒了。當把他倆送到醫院後,經診斷為勞累過度而暈倒。離開醫院的時候,醫生再三叮囑,亞洲同志因患有高血壓,不能太勞累。
離開病房的時候,大家一再叮囑,不能再像「拼命三郎」一樣幹活了。
他站在病房沉思了許久,說:「今年是全縣摘帽年,很多工作還沒有做完,自己負責的兩個村民組還有好幾戶今年要脫貧,時不我待、刻不容緩啊,每每看到群眾那期盼的眼神,就顧不上自己的身體了。」
他停頓了一會,和張軍說:「劉老漢的柴還沒鋸完,也還沒有堆放好,你回去替我幫忙鋸一下,防止下雨,等入冬了劉老漢就沒得柴引火取暖了。還有劉忠濤的被子曬在院子裡面,要抓緊收了幫他把床鋪好,不然他晚上可能睡不好。」
聽了熊哥的一席話,讓我想起了村民劉正祥的感言,「像熊亞洲這樣的好幹部來我們村幫扶,是我們的福氣,他比我年紀大,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同樣是在黨的領導下吃飯,我們在外闖蕩謀生,日子也還不錯,他還要擔心我們吃不飽、穿不暖,對我們關心入微,無論天晴還是下雨、無論颳風還是大雪封山,他一天都未耽擱,對我的父親比對他自己父親還要好,內心除了感激,就只有愧疚了。」
「熊哥」的眼淚
2019年8月1日 星期四 天氣:陰
今天是我一生中非常難忘的一天,作為軍人出生的我,計劃幫貧困戶修繕完窗戶就放鬆一下,給以前的戰友打打電話聊聊天,也算是過一過建軍節。
可是在幫楊光珍老人修繕第四個窗戶的時候,梯子打滑,自己和梯子一併滑落在臺階上,緊接著又被梯子彈起來滑落到院子裡,瞬間失去了意識。
附近的村民和同行的同事幫我扶起來架到公路上,等待同事開車送到醫院,在等待的過程中,自己慢慢恢復了意識。
同車送我去醫院的有第一書記楊益和駐村幹部張軍、熊亞洲。因為身體還未完全恢復知覺,張軍和熊亞洲把我架著坐在後座上。
大家都非常著急,自己也疼的淚眼直流。為了緩解疼痛,同時也讓同行的同志放鬆一下緊張的心情,我扭頭對熊亞洲說:「熊哥,給我根煙,順便幫忙點上。」熊亞洲在幫我點菸的時候,我偷偷瞄了他一眼,突然自己的心中像千萬根針在扎一樣疼痛,因為這個鐵一樣的男人哭了,而且還在抽泣。
我知道,他是看著我受傷而難受,平時對待貧困戶和進村幫扶的幹部都視如己出,見到我受傷,內心肯定心疼不已。
恍惚中,我又想起了他在6月26日晚對大家說的那句話,「你們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同志,就像我的孩子一樣,你們吃飽了,我就高興。」
這個平時像鐵一樣堅強的男人,為一個同事受傷而流淚,可見他對大家的關心與關愛之情有多深。也讓我回想起3月5日與他第一次見面時,他說:「領導,此次劃轉過來的幾個同志家庭非常特殊,不適合駐村,就派我去吧,我家庭沒有負擔。」一連串的回憶一遍又一遍在我腦海閃過,一個偏矮的身材卻在我心中樹立起了偉大的形象。
給眾人的「政治課」
2019年10月7日 星期日 天氣:晴
為了全力打好「產業革命」這場戰役,帶領群眾快速增收致富,所有幫扶幹部都是主動放棄節假日,馬不停蹄的入戶宣傳國家政策,做好群眾宣傳引導工作。
早上七點過一點,廚房的鍋鏟聲音如約而至。看著熊亞洲忙碌的身影,大家都詫異了。「熊哥,嫂子不是在貴陽做癌細胞切除手術嗎?你怎麼還沒到假期就回來了?怎麼不多陪陪嫂子呢?」大家都像拷問犯人一樣追問著熊亞洲。
「手術很成功,休息幾天就好了,現在正值冬耕宣傳動員時期,老百姓能否科學開展冬耕工作,能否在來年有一個很好的收益,這段時間很關鍵,你們都不懂這個道理嗎?抓緊吃點東西入戶。」熊亞洲的話一出,就像給大家上了一堂深刻的政治課,看著他有些生氣了,大家都不再多言。
一個純粹的人民公僕,一個舍小家為大家的典型模範,一個始終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人,為了打贏這場輸不起的脫貧攻堅戰,放下了自己、放下了家庭、放下了個人尊卑與榮辱,全心全意奮戰在一線。
自己總想找一個恰當的詞語來形容一下他,越是到此刻,越感覺「詞窮」,盡無以言表。
逆行抗疫一線獲群眾點讚
2020年2月9日 星期日 天氣:小雨轉陰
天一亮,副部長安露同志帶隊,一行帶著幾大包水果、零食等物資從龍泉方向進入楠杆,慰問駐紮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同志。
看望了龍寨村的同志後趕赴長遠,路上的積雪正在融化,真有一種哈氣成冰的感覺。
長遠村最高處的道路口,設置了一個臨時簡易棚,對過路的行人和車輛一一詳細盤查、宣傳新冠病毒防控知識。
我們的車輛在帳篷前停了下來,熊亞洲拿著體溫槍走了過來,見是我們來了,便熱情的招呼著。
據村支書周強介紹,「熊亞洲和張軍兩位同志從大年三十夜來到村裡,至今還未回家與家人團聚,身上的衣服都「發光」了。
因為地理海拔高,每天都會雨夾雪,大年三十夜,接到疫情防控通知,衣服都未帶,急急忙忙就來了。
每天冒著風雪挨家挨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對每一個人進行體溫測量,並逐一登記。
因為疫情防控特殊性,村裡好多老百姓多次打電話邀請熊亞洲和張軍去家裡吃飯,都被他倆拒絕了,硬是吃了半個月的泡麵。聽了支書的介紹,自己對這兩位一心逆行在疫情防控一線的英雄肅然起敬,趕忙從車裡取出幾大包慰問物資放進帳篷裡。
根據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需要,熊亞洲和張軍兩位同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工作,極盡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宣傳,把病毒帶來的影響降到最小,他們白天輪流入戶走訪,對全村返鄉人員和來年計劃外出務工人員進行了詳細摸底統計,為全面打贏病毒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攻堅戰」做出了積極貢獻。
貧困戶周乾感言:「他是個倔脾氣,硬是不去家裡吃飯,全村人都在吃年夜飯,他只能在帳篷裡吃村民給他們送的泡麵。這個同志每天都在路口執勤,就算是在下雪天,他依然堅守在執勤卡點,24小時不離人,有時候凍得瑟瑟發抖,真叫人心疼。他用實際行動防護這全村人的安全與健康,真是黨的好幹部啊。」
在這場疫情防控戰役中,全縣幹部不懼個人安危,不惜年夜的合家團聚,毅然決然的奔赴疫情防控一線,為打贏這場全民戰爭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熊亞洲同志雖未作出多麼動人心弦的事情,未喊出多麼閃亮的口號,但是他用默默的堅守,為人民群眾送去健康、安寧與祥和,得到了全村人民的高度認可。
自駐村以來,熊亞洲把所有精力放在脫貧攻堅一線,帶領貧困群眾發展茶葉、櫻桃、烤菸、蜜蜂、肉牛、生豬等產業,群眾的致富渠道進一步拓寬,錢袋子進一步鼓起來,實現穩定脫貧目標。
文/圖
德江縣委宣傳部 張懷穩
編輯 田勇
編審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