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吳弘毅,2019年11月,在組織的安排下,從黔南州生態環境局選派到惠水縣斷杉鎮定理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使命在肩,不負韶華,到村後立即向村支兩委和其他駐村幹部交流諮詢,謙虛討教,第二天便和網格員深入群眾家中開展遍訪了解情況,極力克服少數民族語言不通的困難,很快熟悉了環境、熟悉了村情,較短時間內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組織開會
我們緊緊圍繞「強弱項、補短板」的指示精神,帶領攻堅隊及村「兩委」充分利用退耕還林、產業結構調整公路兩側土地發展產業,烤菸、蜂糖李、辣椒、高產油菜、黃豆等產業。成立定理村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修建定理村生豬養殖場,實現生豬養殖入股分紅37戶,每戶分紅960元。通過大家的努力,2019年底,定理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清零脫貧,群眾滿意度高,在2020年7月國家大普查工作中交上圓滿答卷,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真真切切的成效。
吳弘毅(中)走訪
2020年註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全國萬眾一心戰勝了疫情,定理村也克服各種困難戰勝了極端天氣的影響。2020年6月,天氣反常,定理村3個村民小組地段突發冰雹,一夜之間將200多畝烤菸嫩苗砸得毫無生機,村裡的老人感嘆說60年來沒見到此般情形。怨天尤人無濟於事,我們一方面做好群眾安撫工作,一方面立即對接菸草站,請專業人員實地查看尋求補救措施。菸草站彭站長親自帶隊,將受災區域都全面查看並記錄,連夜和大家一起商量制定了補救措施,在隨後的一個月內分工到人,排班值日,周周有人在田間地頭進行操作指導,大家同心協力將損失降到最低。8月底,當收穫的季節來臨,菸農臉上都充滿會心的微笑時,我知道,從冰災後顆粒無收的絕望,到全力補救,把損失降到10%以內的欣喜,這其中的努力與艱辛、人定勝天的必勝信念常人是無法體會的,只有他們才有發言權。
給群眾送生活用品
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有成千上萬的駐村幹部在行動,自己有幸參與其中,而我的幫扶故事,也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縮影。但每每想起我和駐村幹部到群眾家走訪被群眾把大門鎖上要求留下來吃飯時、當我們去群眾家收繳醫保準備離開其家人拿起正拔毛的雞追出來時,雖說我們不能隨便在群眾家吃飯,但我們心中是暖暖的,感到莫大欣慰,真切感受到了群眾對我們工作的肯定,對駐村幹部的信任和情誼。今後,更要兢兢業業為村為群眾做好每一件事,肩負使命,不負韶華,因為經歷得越多,越會懂得:看似輕而易舉的背後,都是竭盡全力的付出。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楊
編輯 劉娟利
編審 王璐瑤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