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派第一書記南陽駐村扶貧工作調查第一書記如何打贏「扶貧仗」

2020-12-05 環球網

圖/王偉賓

□本報記者刁良梓本報通訊員高峰黨一鋒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全靠領頭羊。習近平總書記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多次強調,必須把第一書記選準派強。

2017年,是我省扶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南陽共有7個貧困縣,713個貧困村,46.2萬農村貧困人口,在全省扶貧攻堅進程中具有很強的代表意義。2015年8月,22名省直機關選派的第一書記來到南陽,轉眼已過去一年有餘。

省派第一書記在扶貧攻堅中如何真正發揮作用,真扶貧、扶真貧?記者走進南陽貧困村一線,追蹤他們的奮鬥足跡,探尋他們的工作脈絡。

基層黨建基礎設施打通扶貧兩條「動脈」

2015年9月,省物資公司駐內鄉縣瓦亭鎮羅溝村第一書記武守巖剛入村便「攤上了大事兒」:村支部改選,村支書和副支書均未選出,村委班子全面癱瘓。

「黨群幹群關係非常緊張,調研走訪想找個帶路的人都沒有。」回想剛入村的困境,武守巖歷歷在目。

武守巖心裡琢磨,只有選個好支書、配齊班子,增強凝聚力,才能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很快,在鎮黨委的協助下,村裡選舉、任命了村支書和副支書,完成了對村班子的調整。村裡線路老化,武守巖和班子成員幫忙架設四五百米的新線路;為幫助貧困戶脫貧,武守巖到省裡爭取扶貧資金,發展村集體經濟……「手中無米雞不來」,武守巖說,村「兩委」班子只有不斷為群眾謀福利,真正成為群眾致富路上的「領頭羊」,才能在群眾中間樹立起威信。

「基礎設施先脫『貧』,產業發展才能跟上。」南陽師範學院駐淅川縣毛堂鄉老溝村第一書記冷楓說。老溝村地處山區,1000多人居住在四道溝30多個自然村,交通非常不便。冷楓到任後,爭取各項資金200多萬元,修通了村裡到省道3.5公裡長6米寬的主幹道,為產業發展打下基礎。目前老溝村共發展茶葉300多畝,發展軟籽石榴400多畝。「利用省集體經濟試點村專項資金髮展200畝獼猴桃,幫助更多貧困戶實現脫貧夢想。」談及今年的打算,冷楓笑得很燦爛。

「牽牛要牽牛鼻子。」南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楊韞認為,基層黨組織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就如人體的兩條動脈,只有動脈打通了,才能有『力量』助力產業扶貧,幫助貧困戶摘貧帽。

對症施治精準幫扶託底政策解急難

黃白相間的波爾山羊如今是方城縣廣陽鎮新集村村民王玉武的「寶貝疙瘩」。兩年前,王玉武省吃儉用半輩子終於蓋起了二層小樓,然而一場大病就讓他們這個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債臺高築。由於股骨頭壞死,王玉武基本喪失勞動能力,一家三口僅靠幾畝地的收入過日子。

中原工學院派駐該村的第一書記李向東了解到這一情況後,認為他家符合因病致貧的範疇,就積極為其爭取低保名額,並利用到戶增收項目資金為其購買8隻波爾山羊,鼓勵他養羊脫貧。如今,王玉武家中的山羊已經繁衍到12隻,「年前賣了幾隻,終於過了個『肥』年。」老王說。

老溝村貧困戶童群生大女兒患上尿毒症,讓本來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村裡為我們一家四口都辦了低保,還給我們爭取了生態補償款。現在,日子還算過得去。」童群生感動得直落淚。在老溝村,像童群生這樣的貧困戶有21戶40人,全部享受到低保的託底保障。

冷楓還通過向淅川縣林業局爭取專項生態保護資金,在村裡組建起13人的生態護林員隊伍,幫助張起朝等13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增收3000元。

「很多貧困戶大字不識幾個,有的甚至幾十年都沒走出過大山,對政策一無所知,當疾病、天災人禍或家庭變故等突然降臨的時候,他們往往手足無措。」方城縣二郎廟鎮滹沱村駐村第一書記周迪克說,這種情況讓人很痛心,我們除了調動自己各方面的資源幫扶外,更要用足用活現有扶貧政策,幫助他們解燃眉之急、建立脫貧信心。

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建立長效幫扶機制

「要輸血更要造血,通過精準發展產業,增強貧困戶的內生發展動力,才更長遠。」南陽一位在基層工作多年的鄉鎮黨委書記說,第一書記進村扶貧絕不能是一陣風,讓村集體經濟自身具備造血功能,為村裡後續發展打下根基,才能讓貧困戶真正脫貧不返貧。

內鄉縣師崗鎮曹營村屬於丘陵地帶,乾旱少雨,貧困人口眾多。省菸草公司駐該村第一書記燕德興結合當地自然條件,開展黃秋葵種植加工項目。去年11月份,燕德興爭取300萬元扶貧資金成立了農業綜合種植合作社,並與丹江源家庭農場合作,引導貧困戶入股,通過兩到三年時間,使黃秋葵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畝,打造黃秋葵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力爭實現人均增收5000元。

方城縣二郎廟鎮滹沱村成立的滹沱村同樂生態葡萄種植合作社已經紅紅火火開張了,駐村第一書記周迪克通過爭取村集體經濟試點村專項資金和扶貧資金總共200多萬,作為集體經濟入股,「今年秋天貧困戶就能收到分紅紅包了。」周迪克忙並快樂著。

一年多的時間雖然不長,但記者在採訪中看到,很多省派第一書記所在的貧困村,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因地制宜發展起來的各色產業,有的已經彰顯成效,有的正在緊張籌劃。

2月3日,省教育廳駐南召縣城郊鄉竹園溝村第一書記劉禹佳春節假期還沒結束,就從鄭州回到竹園溝村,「不回來,心裡不安生,想著趕緊謀劃村裡的養殖項目,這是村裡的集體經濟項目,資金一到位,就立刻啟動後續工作。」劉禹佳忙得顧不上吃飯,恨不得一天24小時全部用在扶貧工作上。

編後

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幫扶,最重要最艱巨的任務是帶領大家脫貧致富。

扶貧不是簡單的救濟和支援,必須通過精準發展產業,從根本上增強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這才是治本之策。如果只是簡單給錢給物「變」出一個新村、一個新家,不生發其內在活力,沒有經濟上的持續來源,那麼這個村也好,這個家庭也罷,其下一步發展還是會有問題。

第一書記駐村幫扶,不僅要摸透地方情況、選準發展路子,還要切實把組織優勢化為扶貧優勢,變組織活力為攻堅動力。健全、壯實村「兩委」班子,給當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把扶貧工作轉化成一種長效工作機制,真正長久地造福百姓。

「必須把第一書記選準派強」,意義也在於此。

相關焦點

  • 這一年,牡丹區省派第一書記都幹了啥?
    1月6日,菏澤市牡丹區召開省派第一書記現場觀摩會,省派掛職區委副書記賈國斌帶領22名省派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先後到安興鎮、胡集鎮等7個省派第一書記村觀摩學習。會後,賈國斌對觀摩情況及第一書記工作進行了點評,並對2021年全區省派第一書記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據了解,自2019年4月,牡丹區省派第一書記到位後,累計走訪黨員1757名,走訪群眾4727戶,發放調查問卷6102份,召開座談會424次,制定幫包規劃71個,外出學習考察156次,召開黨員大會305次,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236次,組織開展主題黨日等黨員活動295次。
  • 漫畫丨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地圖
    漫畫丨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地圖 在稅務機關, 有著這樣一群駐村「第一書記」: 他們,蹲在村頭村尾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是我最大的幸福|赫章縣結構鄉沙壩村第一書記...
    我叫肖明軍,是畢節市委組織部人事科科長,2018年2月,單位派我到赫章縣結構鄉擔任沙壩村第一書記。  駐村期間,我做得最多事情就是走訪群眾,儘快精準掌握全村扶貧底數;多說,改變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有效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多做,用實際行動解決村民的實際困難,帶動大家真正脫貧。
  • 「寧夏第一書記系列」 馬明:扶貧是個良心活
    作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吳忠分行派駐豹子灘村的第一書記,馬明此刻的心情就像照在小院裡的陽光亮堂堂、暖融融,4年的駐村扶貧工作充實且很有成就感,馬明說:「這個第一書記幹值了。」或許就是這樣的簡單才促成馬明在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崗位上的不簡單。 「在豹子灘村幹了四年,我覺得扶貧工作就是個良心活。」馬明說話很質樸,這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其實是從他心裡「蹦」出來的。 2017年3月剛到豹子灘駐村時,馬明也曾困惑過,「扶貧工作我該怎麼幹?怎麼做才不會讓村裡人覺得我們只是來走過場的?」
  • 警徽在扶貧路上閃光——記興和縣賽烏素鎮興隆堡村駐村第一書記...
    2018年5月,賈鵬潮被選派至興和縣賽烏素鎮興隆堡村開展駐村工作,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 在興隆堡村的700多個日日夜夜,賈鵬潮這名「80後」駐村書記,紮根農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讓肩上的警徽在扶貧路上熠熠閃光。
  • 90後第一書記·故事|馮芙蓉:五年駐村是生命中最美的花
    駐村第一書記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支點。從2018年起,澎湃新聞連續三年推出「90後第一書記」專題,聚焦這一年輕群體。同時,我們也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更多的90後駐村第一書記,如果您就是或者您身邊就有,歡迎發郵箱到:diyishuji@thepaper.cn。
  • 闞雲超一行到前付村調研指導駐村扶貧工作
    11月25日上午,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闞雲超一行到通許縣豎崗鎮前付村調研指導扶貧工作闞雲超一行首先來到前付村產業扶貧基地,詳細查看了即將上市的芹菜、紅薯、南美白對蝦的種植養殖情況。他強調,要進一步加大消費扶貧力度,注重打造自身品牌、開拓對外市場、提升產品價值,助力村集體經濟的高層次、高質量發展。在前付村黨群服務中心,闞雲超認真聽取了我校駐村第一書記、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劉會賓代表省派第一書記團隊、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對村裡工作規劃和發展的匯報。
  • 第一書記在魚臺:種好梧桐樹 靜待鳳凰來
    為改變甄莊村的貧困落後面貌,2019年4月,上級黨組織派遣省派第一書記劉勇波和駐村工作隊員代守鑫組成省派第一書記工作隊來到甄莊村,開展為期兩年的「抓黨建、促脫貧、助力鄉村振興」幫扶工作。在找到制約本村發展騰飛的制約因素後,省派第一書記工作隊因地制宜地制定了2年幫包規劃,內容包括黨組織建設、文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經濟、幫助貧困戶脫貧等5個方面。按照制定好的幫包規劃,省派第一書記工作隊有針對性的開展著各項幫扶工作。
  • 駐村第一書記「年終總結」裡的喜與憂
    新華社銀川2月22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年終總結」裡的喜與憂  新華社記者任瑋  到底要不要種黃花菜?就這個問題猶豫、爭論過多次後,賈廷升和媳婦終於達成了共識:「種!15畝地全改種黃花菜!虎書記說了,種黃花菜有補貼,村裡合作社管加工、有銷路,還擔心啥?」  賈廷升口中的虎書記叫虎正南,是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柳泉鄉柳泉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寧夏國土資源廳派駐柳泉鄉扶貧工作隊的一員。這個春節,閒下來的虎正南盤點自己一年的工作,發現最大的收穫,是念好了「黃花經」。  柳泉村是移民村,也是全鄉貧困人口最多的村。
  • 駐村第一書記劉明生:退伍不褪色 譜寫鏗鏘有力的脫貧樂章
    第一播報訊 (都昌臺 杜春泉)從軍20載,轉業到地方;勇挑重擔,成為市扶貧和移民辦駐都昌縣陽峰鄉共升村 第一書記;從軍營轉戰到農村脫貧攻堅一線,他延續軍人的血性,譜寫了一曲鏗鏘有力的脫貧樂章。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都昌陽峰鄉共升村 駐村第一書記劉明生的扶貧故事。
  • 駐村第一書記白雲:一手老繭 攪熱山村
    新華社銀川1月1日電 題:駐村第一書記白云:一手老繭 攪熱山村   新華社記者於瑤、陳澤安   寒冬時節,翻山越嶺後,終於見到了白雲。一握手,感覺白雲熱乎乎的手上滿是老繭。   「老繭是幫村民鍘草留下的,一般我到哪家碰上正幹活,就上手幫著幹,邊幹邊聊。」
  • 淅川縣毛堂鄉洞河村駐村第一書記劉芳:小蜜蜂帶動扶貧產業大發展
    選派駐村第一書記,是脫貧攻堅的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方式,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淅川縣委編辦派駐淅川縣毛堂鄉洞河村第一書記劉芳,帶著組織信任,到鄉村振興重點村和村集體經濟薄弱的洞河村委報到。洞河村10個村民小組,共266戶898人,遠離縣城居住分散,全村貧困戶有38戶82人。
  • 一張地圖、一支隊伍和一個特殊的通訊錄 「天路」上的駐村第一書記
    今年3月,走馬上任的蘭英村駐村第一書記雷憲斌卻給村子帶來了不一樣的面貌。 做第一書記,雷憲斌堅信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雷憲斌說,脫貧攻堅不是坐在辦公室裡等出來的,而是走出來的。全村常住人口119戶,其中86戶是貧困戶,除了目前在巫溪縣以外的貧困戶,雷憲斌都上門走訪過。哪怕最遠的燕小坪,從早上8點出發,中午12點半才到,雷憲斌也去過。
  • 第一書記「省親」記
    李柯於2015年擔任四川省甘孜州巴塘縣黨巴村第一書記。在近三年的時間裡,他紮根黨巴,與群眾一同生活與勞作,帶著當地藏族同胞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緻富路。「來了,來了……」21日下午3點,兩輛越野車駛入了黨巴村。村民們有的雙手沾滿麵粉、有的拿著哈達就跑了出來,他們爭先恐後地擁向回訪的親人們,不一會李柯的脖子上就掛滿了哈達。
  • 從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嘉禾縣90後法警雷龍生的扶貧記事
    在忙碌的人群中,有個年輕「村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幫助村民摘瓜果、聯繫收購商、指揮裝車運送……他就是嘉禾縣人民法院派駐龍潭鎮龍旺村的第一書記雷龍生。1991年出生的他畢業不久就通過公務員考試被縣法院錄取成為一名法警。
  • 養殖毒蠍子的第一書記
    「扶貧產業也搭建起來了,合作社逐步發揮帶動作用,邱書記給村裡帶來的實惠看得見、摸得著」,自從自治區辦公廳派來的第一書記到村裡,大化縣七百弄鄉弄京村村支書藍振規逢人便誇
  • 久旱之村「來」水啦 即墨區檢察院駐村「第一書記」紮根鄉村扶貧
    鑽井機剛打到二十多米就出水了,等打到五十多米,水噴湧而出。張官莊村的女支書劉書記樂得合不攏嘴,對著檢察院來掛職的第一書記高年福直豎大拇指:「高書記,你太厲害了,你可給村裡解決大困難啦!你真是我們的福星啊!」  據了解,張官莊村離大沽河不遠,但是卻離奇的常年缺水,大沽河近些年也是水量稀少,有時甚至到了斷流的邊緣。老百姓不僅種地沒水,連吃水都困難。
  • 板旺村第一書記李遠強:邊境扶貧戰場的「守邊衛士」
    雖然我已經轉業,但在脫貧攻堅這場戰鬥中,我同樣不能後退一步……」這是法卡山下憑祥市上石鎮板旺村第一書記李遠強駐村日記裡的一段文字。從2015年10月至今,從板旺村駐村工作隊員到板旺村第一書記,他已在板旺村這個邊境貧困村裡開展了整整5年的駐村扶貧工作。
  • 「扶貧三稜鏡」記文水縣委巡察辦派駐西城村第一書記 李志強
    西城鄉西城村共有人口8069人,耕地面積8100畝,是全縣第二大村。村黨支部共有黨員228名,支部委員9名,下設黨小組5個。全村現有貧困戶4戶12人。2018年6月中旬,根據縣委下鄉辦的安排,縣委巡察辦副主任李志強同志被確定為西城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長兼西城村第一書記。
  • 湖北這17名縣委書記為何被提拔重用?
    為進一步提升貧困地區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我省已選派21575支工作隊、78746幹部和13348名「第一書記」駐村開展幫扶工作。湖北共選派了21575支駐村工作隊、78746名駐村幹部和13348名第一書記,紮根扶貧攻堅的第一線。周靜表示,全省貧困村發展黨員14306名,其中連續三年向貧困村下達發展計劃1010名。通過持續實施黨員創業致富計劃,扶持37個貧困縣396個黨員帶頭創業帶領群眾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