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旺村第一書記李遠強:邊境扶貧戰場的「守邊衛士」

2020-12-06 憑祥TV

~

「從當兵時,我就駐守在中越邊境的這片土地上,軍人的使命就是守住陣地。雖然我已經轉業,但在脫貧攻堅這場戰鬥中,我同樣不能後退一步……」這是法卡山下憑祥市上石鎮板旺村第一書記李遠強駐村日記裡的一段文字。

從2015年10月至今,從板旺村駐村工作隊員到板旺村第一書記,他已在板旺村這個邊境貧困村裡開展了整整5年的駐村扶貧工作。

邊民心中的「老李」

「李書記三天兩頭就來到我們這裡問寒問暖的,大家都把他當作一家人,都叫他「老李」,一提起「老李」,上石鎮板旺村上黎屯貧困戶蒙日能就很興奮。

5年裡,李遠強走村串巷,每一個貧困戶的情況他都了如指掌,按照一戶一策、一人一檔幫扶措施,對症下藥,對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致貧原因、勞動力狀況、貧困程度及身體健康狀況等制定分類幫扶計劃,在「精準」二字上下足功夫。

貧困戶廖啟達,住在遠離主屯的一座山腳下的危房裡,20多年一直沒有通電。李遠強了解情況後,暗下決心,一定幫廖大叔解決實際困難。在經過多次、多部門的奔走協調,多方籌集資金,廖啟達家終於住進了新家,通上了電,多年的夙願一朝達成。

農忠鵬是一名退伍軍人,在李遠強的鼓勵和幫助下,養起了雞和羊。現在每年養雞出欄超過1000隻,養羊出欄100多隻。李遠強為他申請了產業獎補,幾年來光是獎補資金就達2萬多元。如今,農忠鵬一家日子越過越紅火,逢人便誇李書記真正幫了他全家大忙。

在駐地的辦公桌上,李遠強有一打厚厚的駐村日記。日記裡記錄著他駐村5年來的點點滴滴,密密麻麻地寫上解決類似廖大叔實際困難小事,他也不記清到底記了多少……5年來,李遠強讓幫扶政策應享盡享、不漏一戶。僅2020年,板旺村共87戶貧困戶121項產業項目獲得以獎代補,向後盾單位、愛心企業籌資23萬元助力板旺村脫貧攻堅。

沒有帶不好的「兵」

板旺村是貧困村,地處中越邊境一線,自然資源匱乏、基礎薄弱,村黨組織戰鬥、帶富能力不強,這讓李遠強撓頭不已。

為了打開局面,李遠強決定從村黨總支整治入手,真正發揮出村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他與班子成員深入談心交流,帶領班子成員利用「三會一課」學習黨的扶貧政策,強化扶貧責任擔當,找出問題癥結,有的放矢、對症下藥。

「以前,實行值班制度上班,村委7名幹部,每人每周上一天班。」板旺村委主任農潤超說。

李遠強以服務功能為導向,從嚴落實村幹部坐班值班制度,確保村部門常開、人常在,群眾辦事服務及時、問題不拖。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決策,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

黨員先鋒如何發揮?李遠強結合實際,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多次組織黨員隊伍和群眾代表外出考察學習,開闊視野眼界,鍛造出了更多像農忠鵬一樣的致富「尖兵」,打造出一支敢創業能創業的脫貧攻堅「鐵軍」。

2019年,板旺村榮獲「四星級黨支部」稱號;上黎屯的「旅遊+扶貧示範基地」的經驗得到推廣,被推薦為崇左市抵邊自然村(屯)黨組織建設現場會示範點,成為黨建引領扶貧的網紅打卡地,吸引八方來客。

念好邊境「產業經」

板旺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是脫貧攻堅的「攔路虎」,板旺村在致富路上也是一波三折。

在開展了充分調研,並徵得村委班子的同意和後盾單位崇左市政法委的支持後,李遠強決定因地制宜,發展竹鼠養殖產業。

說幹就幹,李遠強先後爭取到崇左市政法委專項幫扶資金8萬元,主動擔當帶頭無償投入資金2萬元,組織全體村幹融資近10萬元。在全體村幹的共同努力下,竹鼠養殖發展迅速,2019年就實現了村集體經濟收益1萬元。

正在大家信心滿滿、準備大幹一場時,竹鼠養殖卻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停止了經營。花費無數心血的竹鼠養殖雖然失敗,卻並沒有擊垮李遠強。在他眼中,養殖竹鼠是點燃燎原之火的火種。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哪怕不賺錢,哪怕失敗了,我們也要發展起一個產業,為村裡培養人才、點燃大家幹事創業的熱情和信心。」在駐村日記裡,李遠強寫道。

板旺村是邊境村屯,法卡山坐落在板旺村境內,法卡山精神是一直激勵著板旺群眾戰勝困難的力量源泉。板旺村「邊」的特色明顯,立足「邊」的優勢,做好做活「邊」的文章才有出路……

「發揚和傳承法卡山精神,打造邊關軍旅文化旅遊產業,讓板旺村產業發展突出重圍。」李遠強沒有停下腳步,和駐村隊員陳業翀等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緊緊抓住上黎屯法卡山潛在的紅色旅遊資源,傳承和發揚「為人民甘願吃虧,樂於吃苦,勇於獻身」的法卡山精神,與南寧環球國旅合作,將法卡山戰爭遺址打造成愛國主義教育培訓基地,極大改善了上黎屯的人居環境。改造後的上黎屯村容村貌整潔有序,綠化面積達90%以上。

通過市場化運作,邊關軍旅文化旅遊聯合體激發出無限的活力。2019年以來,基地共接待黨員幹部及遊客近萬人次,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3萬元,公益金募捐到近1.3萬元。上黎屯先後被評為自治區級「綠色村屯」、崇左市「四個好」宜居鄉村。

多條腿走路,經濟發展才能行穩致遠。

除了發展種養和旅遊開發。李遠強還把目光投向了邊貿。他組織板旺村成立了憑祥市谷旺邊貿農業專業合作社,組建了邊貿運輸隊、裝卸隊,讓群眾在參與互市貿易中得到實惠,獲得收益。

「李書記鼓勵我參加谷旺合作社,得了分紅500元。」板旺村貧困戶陸紀平在7月的合作社第二次分紅現場,獲得分紅後高興地說道。

2020年,板旺村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合作社分紅覆蓋5個村屯共1191人,其中貧困戶576人,貧困戶覆蓋率48%。

難於割捨的「小」家與「大」家

李遠強的老家遠在湖南,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重。家中有6口人,兩個孩子一個13歲、一個5歲,父母親均70多歲,母親患有老年痴呆症,父親因患心肌梗塞,2019年做心臟搭橋手術,妻子無固定工作。

每每談到家庭,李遠強總有至深的愧疚。

2019年底,李遠強打算著任期結束後能好好照顧父母,便把父母從湖南邵陽老家接到崇左市,準備讓他們安享晚年。然而,到了2020年3月,自治區出臺保持駐村隊員穩定的要求打亂了李遠強的計劃。按照調整更換駐村隊員條件,李遠強是符合調整條件回去照顧父母的。但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和退伍軍人,他沒有提出申請。服從大局的觀念在他骨子裡生根發芽,在「小」家和「大」家間他做出了選擇。

年邁的父母,為不影響李遠強的工作,又返回了湖南老家。

「有一次,母親腦不清楚,跑出家門,掉到河裡面,剛好有人把她撈上來,全身都溼透了,嗆了好多水。70多歲的老人了,真的是……」李遠強哽咽道。

「我大姐趕過去的時候,發視頻給我,當時我眼淚就流下來。有時也後悔,那時候不應該選擇來這麼遠。想起這些,眼淚就流下來了,對父母的虧欠,真的是很多很多……」

擦乾眼淚,帶著家人的牽掛,他又奮鬥在南疆邊境扶貧戰場。

初冬清晨,走在去村民家的路上,李遠強又開始了一天的忙碌……迎著初升的太陽,他踏著法卡山先輩的足跡,如同釘子一般牢牢地紮根邊關,在這片土地上,他流過血、流過汗,也流過淚,卻始終沒有退縮。為了軍人的使命,他勇敢地向貧困亮劍,守衛自己心中那一片神聖的陣地。

黃 聰 張世波 許建恆 報導

相關焦點

  • 新疆投資129億元對17個邊境重點縣進行扶貧開發
    邊境貧困縣阿合奇變了!這些變化始於2007年。當年,阿合奇縣成為全國「邊境扶貧開發試點縣」,一雙雙援助之手伸向這裡,一個個援助項目投向這裡,阿合奇打響了一場扶貧攻堅戰。4年來,阿合奇縣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社會發展水平逐步提升。記者日前在自治區扶貧辦採訪時了解到,阿合奇縣的扶貧開發經驗目前正在全疆大力推廣。
  • 省派第一書記南陽駐村扶貧工作調查第一書記如何打贏「扶貧仗」
    習近平總書記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多次強調,必須把第一書記選準派強。2017年,是我省扶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南陽共有7個貧困縣,713個貧困村,46.2萬農村貧困人口,在全省扶貧攻堅進程中具有很強的代表意義。2015年8月,22名省直機關選派的第一書記來到南陽,轉眼已過去一年有餘。省派第一書記在扶貧攻堅中如何真正發揮作用,真扶貧、扶真貧?
  • 漫畫丨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地圖
    漫畫丨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地圖 在稅務機關, 有著這樣一群駐村「第一書記」: 他們,蹲在村頭村尾
  • 築強堡壘 穩邊固防——防城港推動邊境黨建提質增效紀實
    邊境興,則國家興;邊境穩,則國家穩。加強邊境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關乎邊疆繁榮穩定的重要工作。防城港市地處西南邊陲,沿海沿邊。今年以來,該市堅持發揮黨建在邊境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創新實施「百裡百村紅邊」黨建工程,推動邊境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提質升級,有力助推興邊富民、強邊固防。
  • 多年的等待,只為「邊守·邊愛」這一刻
    讓我們先從一場「邊守·邊愛」主題聯誼會說起中華文化促進會企業文化工作委員會、「親成之戀」公益相親網承辦,在廣西東興市舉辦「邊守公安部副部長、國家移民管理局局長許甘露通過視頻表達祝福,廣西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政委汪斌為八桂國門「邊守•邊愛」婚戀平臺啟動儀式暨「邊守•邊愛」主題相親活動致辭
  • 扶貧書記「三劍客」
    殷選擇 攝  「其實,在扶貧這件大事上,我們個人的作用是很小的。」我採訪的一位第一書記扶扶眼鏡,給了我這樣一個開場白。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的普安縣,是公安部對口幫扶的國家級貧困縣,貴州省已宣布脫貧摘帽。
  • 「寧夏第一書記系列」 馬明:扶貧是個良心活
    作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吳忠分行派駐豹子灘村的第一書記,馬明此刻的心情就像照在小院裡的陽光亮堂堂、暖融融,4年的駐村扶貧工作充實且很有成就感,馬明說:「這個第一書記幹值了。」或許就是這樣的簡單才促成馬明在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崗位上的不簡單。 「在豹子灘村幹了四年,我覺得扶貧工作就是個良心活。」馬明說話很質樸,這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其實是從他心裡「蹦」出來的。 2017年3月剛到豹子灘駐村時,馬明也曾困惑過,「扶貧工作我該怎麼幹?怎麼做才不會讓村裡人覺得我們只是來走過場的?」
  • 從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嘉禾縣90後法警雷龍生的扶貧記事
    在忙碌的人群中,有個年輕「村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幫助村民摘瓜果、聯繫收購商、指揮裝車運送……他就是嘉禾縣人民法院派駐龍潭鎮龍旺村的第一書記雷龍生。1991年出生的他畢業不久就通過公務員考試被縣法院錄取成為一名法警。
  • 新疆在17個邊境扶貧重點縣啟動新一輪扶貧工作
    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14日電(記者關俏俏)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扶貧辦獲悉,新疆已將2010年確定為「邊境扶貧試點年」,安排專項資金3000萬元,加上國家支持,在17個邊境扶貧重點縣陸續開展邊境扶貧試點工作。
  • 第一書記陳鑫:真抓實幹圖發展,扶貧路上踐初心
    2018年10月陳鑫受組織委派來到吉州區興橋鎮甫裡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隊長甫裡村為「十三五」省級貧困村飽受貧困困擾,村集體經濟薄弱為了找準扶貧工作切入點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任第一書記以來在陳鑫的「望、聞、問、切」的扶貧下甫裡村貧困戶48人全部脫貧先後籌措資金200多萬元用於村內扶貧
  • ...助力省紀委監委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隊扶貧攻堅暨農機義診志願服務...
    為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9月27日,在國慶、中秋雙節來臨之際,我院院長趙存柱、紀委書記陳作興帶領學院農機醫療志願服務隊的教師志願者們赴莒南縣嶺泉鎮助力省紀委監委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隊扶貧攻堅工作。學院籌資10萬元,購買物品走訪慰問了六個幫包村貧困戶,並向村民們提供農機具義診維修服務。
  • 「扶貧三稜鏡」記文水縣委巡察辦派駐西城村第一書記 李志強
    2018年6月中旬,根據縣委下鄉辦的安排,縣委巡察辦副主任李志強同志被確定為西城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長兼西城村第一書記。01勤走訪、深調研,理清工作思路為了掌握西城村在組織建設、群眾思想狀況、經濟收入、脫貧攻堅任務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具體狀況,自被任命為西城村第一書記起,李志強同志便迅速入戶進行調研。
  • 警徽在扶貧路上閃光——記興和縣賽烏素鎮興隆堡村駐村第一書記...
    2018年5月,賈鵬潮被選派至興和縣賽烏素鎮興隆堡村開展駐村工作,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 在興隆堡村的700多個日日夜夜,賈鵬潮這名「80後」駐村書記,紮根農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讓肩上的警徽在扶貧路上熠熠閃光。
  • 向祖國匯報⑮結束扶貧使命 第一書記深情表白另一半
    曾任華能四川水電有限公司駐阿壩縣羊高村第一書記的葉盛和妻子陳宴來到了節目現場。一上來,葉盛就為妻子送上了深情的表白。羊高村平均海拔3400米,缺水缺電,出發到成都要三天三夜。2017年6月,葉盛主動來到羊高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妻子肩上,但陳宴對丈夫的決定很支持,陳宴說,這和自己的經歷有關。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時,陳宴被埋在廢墟之下五天四夜,後來被救援人員發現並救出,「雖然在地震中,我失去了右手,但我還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我的生命和我的家庭都是黨和救援隊給的,他如今去扶貧,我支持他。」
  • 【我的扶貧故事】南充閬中市白堡村第一書記時德才講述他的扶貧故事
    點擊圖片觀看扶貧故事Vlog四川新聞網消息(李婷婷 曹鑫 記者 郭建坤)白堡村地處南充閬中市河溪街道東北部,構溪河國家溼地公園穿全境而過,緊鄰雙廟場和五馬鎮,白堡村共12個社,383戶10982018年4月,時德才受南充市委宣傳部派駐到閬中市河溪街道白堡村任該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時德才駐村兩年來,不斷入戶走訪,傾聽鄰裡鄉親們的心聲,為他們解決生活中的難事。紮實開展對口幫扶,實現精神和物質「雙脫貧」在平常的幫扶工作中,時德才和駐村工作隊成員不僅關心貧困戶的物質生活,同時也注重他們的精神狀態。
  • 「小邢書記」專業氣象扶貧記
    那該做哪些準備,來防禦災害保護咱的生命財產安全呢……」 甘肅平涼市莊浪縣中莊村村委會的一間辦公室裡,村民們正聽「第一書記」邢剛講解氣象災害防禦科普知識。  2019年5月,聽從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使命召喚,90後氣象黨員邢剛,抱著投身甘肅氣象扶貧事業的初心,擔任平涼市莊浪縣中莊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開展扶貧工作。
  • 扶貧路上,事跡感人!黃文秀被追授「八桂楷模」榮譽稱號
    6月23日,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在廣西廣播電視臺舉行「永遠的初心·黃文秀」——八桂楷模發布儀式,追授百色市委宣傳部理論科副科長、派駐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八桂楷模」榮譽稱號。發布會上,黃文秀的同事、派駐村村幹部、大學校友,以及黃文秀的姐姐,從不同側面講述了黃文秀如何滿懷對黨忠誠和為民情懷,毅然踏上「心中的長徵」,從繁華首都回到家鄉,把初心鐫刻在扶貧路上的感人事跡,為大家還原了一個感黨恩、守初心、獻青春、為人民的優秀共產黨員黃文秀形象。
  • 守好祖國疆域一草一木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由於條件艱苦,當地群眾陸續遷出,但桑傑曲巴帶著一家人堅守下來,每天沿著79公裡的邊境線放牧巡邊。 央宗家的柜子裡,放著一疊嶄新的國旗。不久,將有一批外鄉居民遷入玉麥落戶,姐妹倆特地準備了國旗,贈送給即將到來的新鄰居。她們永遠忘不了習主席的叮囑:「希望你們繼續傳承愛國守邊的精神,帶動更多牧民群眾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 養殖毒蠍子的第一書記
    「扶貧產業也搭建起來了,合作社逐步發揮帶動作用,邱書記給村裡帶來的實惠看得見、摸得著」,自從自治區辦公廳派來的第一書記到村裡,大化縣七百弄鄉弄京村村支書藍振規逢人便誇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是我最大的幸福|赫章縣結構鄉沙壩村第一書記...
    我叫肖明軍,是畢節市委組織部人事科科長,2018年2月,單位派我到赫章縣結構鄉擔任沙壩村第一書記。  駐村期間,我做得最多事情就是走訪群眾,儘快精準掌握全村扶貧底數;多說,改變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有效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多做,用實際行動解決村民的實際困難,帶動大家真正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