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邢書記」專業氣象扶貧記

2021-01-08 中國氣象局

  「老鄉們,咱中莊村屢屢發生暴雨等災害性天氣,引發泥石流、滑坡、山洪等地質災害。那該做哪些準備,來防禦災害保護咱的生命財產安全呢……」 甘肅平涼市莊浪縣中莊村村委會的一間辦公室裡,村民們正聽「第一書記」邢剛講解氣象災害防禦科普知識。

  2019年5月,聽從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使命召喚,90後氣象黨員邢剛,抱著投身甘肅氣象扶貧事業的初心,擔任平涼市莊浪縣中莊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開展扶貧工作。打那時起,他就成了村裡的一份子,被村幹部和村民親切地稱為「小邢書記」。

  中莊村全年氣候陰溼,年平均降雨量483mm,是氣象災害易發多發地帶,嚴重影響了這裡的生產生活和脫貧致富。面對中莊村地域大、產業弱、基礎差的面貌,如何搬掉村民脫貧路上的「絆腳石」?

  深入了解,尋找突破口

  扶貧工作首先要了解實情,找準突破口,邢剛從早到晚跟著包村幹部、村支書滿村跑,從村民家裡有幾口人、幾畝地,再到有幾個孩子在讀書、有幾個殘疾病人,事無巨細都一一登記在冊,建立了詳細的貧困戶信息臺帳。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他已經清晰的掌握了中莊村的鄉村民俗、生產耕種等生活細節問題,很快他便和村民打成了一片。

  氣象科普 助產脫貧

  「邢書記在黨課上講的氣象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增強了百姓對常見災害的科學應對處置能力,也增強了貧困戶利用氣象信息指導生產,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通化鎮黨建辦主任陳超群說。

  他挨家挨戶入訪貧困戶,除了宣傳國家扶貧相關政策外,也為貧困戶發放氣象資料、講解氣象防災減災知識,了解他們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再針對性提出農事指導送上科學建議,趨利避害進行氣候規劃。

  邢剛拿著一位貧困戶的資料袋告訴記者,「貧困戶每家每戶都有一個一戶一策的藍袋子,裡面除了農戶享受的國家政策、農戶戶內情況等資料外,我在宣傳資料類別裡加入了氣象防災減災明白卡和莊浪縣氣象災害防禦手冊,讓他們農閒時在家可以隨時翻著學習。有些不識字的農戶,我會通過防禦手冊上的漫畫插圖,來給他們講解一戶一策資料袋裡的東西,幫助他們利用氣象知識搞好自己的產業。」

  除此之外,為幫助村民和合作社田地勞作,他聯繫莊浪縣氣象局的支持,購置一臺拖拉機;為鞏固提升合作社規範運行,建立良好的辦公環境,購買印表機1臺、電腦1臺,文件櫃2個,大理石桌椅一套;聯合氣象局開展「氣象科普進鄉村」宣傳活動,捐贈圖書2000冊……

  精準服務 保障產業

  中莊村全村共有5個社282戶998人,耕地面積2596畝,人均耕地面積2.6畝。除了種植傳統農作物外,利用山區氣候資源,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也成為村民的經濟來源之一。2019年,全村種植中藥材合計57戶771畝,其中貧困戶種植中藥材51戶679畝。

  為了建立中莊村氣象為農服務的長效機制,邢剛聯繫平涼市氣象部門的支持,利用莊浪縣農業氣候資源區劃,進一步分析中藥材種植、馬鈴薯種植、冬小麥種植的氣候適宜性精細化區劃,並對莊浪縣暴雨、冰雹氣象災害區劃分析,調整優化區域性農業結構,科學制定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從而提供更加精準的氣象保障。同時開展農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的「直通式」氣象服務,把氣象為農服務融入農業服務體系。在村委會一公裡外建立了氣象骨幹站,為村裡提供了準確的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發布農用天氣預報、關鍵農時氣象服務,並第一時間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讓基層的群眾更加深入了解氣象防災減災知識,提高氣象災害防禦能力,讓氣象真正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好幫手。

  村裡的氣象信息員、村支書楊文乾說道:「現在天氣預報越來越準確了,每當手機收到預警信息和重大氣象信息時,我在第一時間通過大喇叭提前安排群眾撤離,也能根據提供的農時氣象服務提醒村民最近在田間需要幹什麼,很科學很及時的指導幫助大家」。

  邢剛積極探索精準扶貧新方法,聯繫上級部門,將駐村幹部、村兩委班子成員、合作社負責人、種植大戶等納入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每周為他們按時傳播氣象信息情況,力爭做到不讓每一戶貧困戶因氣象災害而返貧。

  三社貧困戶石富有就是「受益人」,「邢書記上次教我手機上關注的微信公眾號,不僅能看天氣預報,能收到暴雨雷電等預警信息,還能在空閒的時候看看一些農業種植養殖知識,裡面東西豐富得很咧」,他笑著說道。

  在中莊村村民和村幹部的眼中,「小邢書記」雖然年紀不大可是本事卻不小,他一心撲在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路上,踏踏實實為大家謀劃大大小小各種事情。

  「發揮自己氣象專業優勢,用氣象聯繫民生,開展氣象科普助力精準扶貧,讓氣象防災減災在精準扶貧中發揮作用,達到「趨利避害、減負增收」的目的,進一步引領貧困村夯實主導產業,幫助全村實現精準脫貧,讓村民生活越來越好就是我最大的願望。」邢剛說。

  心理疏導,精神脫貧

  低保貧困戶李萬年一家四口人,夫妻倆都是文盲,妻子因小兒麻痺症導致肢體二級殘疾,長年臥床,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僅靠67歲的李萬年種地為生,一家人由於貧窮在村裡抬不起頭來。對於貧困戶來說,尤其是那些因殘、因病致貧的貧困戶,他們的內心非常脆弱。為此,在落實各項脫貧措施的時候,邢剛十分注重對這類貧困戶的心理疏導。他明白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這些人也不能算徹底脫貧。他經常到李萬年家中,詳細講解目前的扶貧政策,協調解決現實中的困難,並通過實際的脫貧計劃幫助他們重建自信。通過他的努力,原先自卑的李萬年愁眉苦臉不見了蹤影,見人也熱情了,再加上生活漸有起色,他們對未來的生活有了更大的信心。

  (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顏昕)

相關焦點

  • 扶貧書記「三劍客」
    殷選擇 攝  「其實,在扶貧這件大事上,我們個人的作用是很小的。」我採訪的一位第一書記扶扶眼鏡,給了我這樣一個開場白。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的普安縣,是公安部對口幫扶的國家級貧困縣,貴州省已宣布脫貧摘帽。
  • 板旺村第一書記李遠強:邊境扶貧戰場的「守邊衛士」
    雖然我已經轉業,但在脫貧攻堅這場戰鬥中,我同樣不能後退一步……」這是法卡山下憑祥市上石鎮板旺村第一書記李遠強駐村日記裡的一段文字。從2015年10月至今,從板旺村駐村工作隊員到板旺村第一書記,他已在板旺村這個邊境貧困村裡開展了整整5年的駐村扶貧工作。
  • 「馬隊長」扶貧記
    他,就是農行安徽分行駐臨泉縣杜莊社區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長馬建軍。一名矢志不渝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上的農行幹部,一名把汗水和心血傾灑在脫貧攻堅路上的共產黨員。三年的歲月在漫漫的歷史長河裡或許是一瞬間,在馬建軍的記憶裡卻是一千個奮戰的日日夜夜,在杜莊社區的群眾眼裡,是家園走向美麗富裕的蛻變過程。
  • 長垣縣每日新聞摘要:記第一書記王亞奇
    推動精準扶貧 辦好惠民實事——記勇往直前的第一書記王亞奇摘 要為講好脫貧攻堅故事,匯聚脫貧攻堅正能量,謳歌我縣在基層湧現出的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先進人物,匯集榜樣的力量,為我縣脫貧攻堅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我臺在長垣新聞中特開設《榜樣的力量 十大扶貧人物事跡展》專欄,今日播出:《推動精準扶貧 辦好惠民實事——記勇往直前的第一書記王亞奇》。
  • 警徽在扶貧路上閃光——記興和縣賽烏素鎮興隆堡村駐村第一書記...
    2018年5月,賈鵬潮被選派至興和縣賽烏素鎮興隆堡村開展駐村工作,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 在興隆堡村的700多個日日夜夜,賈鵬潮這名「80後」駐村書記,紮根農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讓肩上的警徽在扶貧路上熠熠閃光。
  • 「扶貧三稜鏡」記文水縣委巡察辦派駐西城村第一書記 李志強
    2018年6月中旬,根據縣委下鄉辦的安排,縣委巡察辦副主任李志強同志被確定為西城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長兼西城村第一書記。指導村支部每年元旦和「七一 」召開黨員大會,聽取並審議支部書記所作的工作報告,公布財務支出情況,表彰優秀黨員,慰問困難黨員,營造了良好的黨內民主氛圍。
  • 這個書記真能頂!——記隴川縣隴把鎮呂良村黨總支書記雍英頂
    走進隴川縣隴把鎮呂良村,提及村黨總支書記雍英頂,村民無不豎起大拇指。16年來,他真心實意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謀利益,帶領全村實現整村脫貧出列,有什麼事兒,村民都習慣找他。  呂良村與緬甸接壤,轄6個村民小組。
  • 從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嘉禾縣90後法警雷龍生的扶貧記事
    2016年初,僅入職四個月、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他毅然選擇了報名參加駐村扶貧,從此走上了基層扶貧之路,實現了法庭守護者到扶貧第一書記的「大變身」。四年來,他帶領龍旺村村支兩委大力發展產業促增收,加大投入改善村居環境,積極化解村民矛盾糾紛,把青春汗水灑在了龍旺村這片熱土上,也交上了一份讓群眾滿意的扶貧答卷。
  • ...助力省紀委監委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隊扶貧攻堅暨農機義診志願服務...
    為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9月27日,在國慶、中秋雙節來臨之際,我院院長趙存柱、紀委書記陳作興帶領學院農機醫療志願服務隊的教師志願者們赴莒南縣嶺泉鎮助力省紀委監委選派第一書記工作隊扶貧攻堅工作。學院籌資10萬元,購買物品走訪慰問了六個幫包村貧困戶,並向村民們提供農機具義診維修服務。
  • 漫畫丨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地圖
    漫畫丨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地圖 在稅務機關, 有著這樣一群駐村「第一書記」: 他們,蹲在村頭村尾
  • 甘肅氣象部門把氣象科普知識送到扶貧村田間地頭
    科普活動把農業氣象知識送到扶貧村田間地頭、村社廣場,發揮氣象在防災減災中趨利避害的作用,促進增產增收,助力脫貧攻堅。活動以「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為主題,旨在把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提升農民防災意識和能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來自東灣村的60戶農民、20餘名小學生及百餘名家長參加活動。
  • 記隆昌市迎祥鎮飛蛾村黨支部書記楊邦春
    鐵打的書記:誓要讓村子富起來!——記隆昌市迎祥鎮飛蛾村黨支部書記楊邦春這個養雞場始建於今年4月,是由楊邦春動議,以村兩委名義發起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利用村集體出資+村民入股金共同建設的。包括村兩委幹部,目前合作社已有10名成員,購進雞苗3000餘只,預計一年後上市。這是楊邦春回村擔任支部書記兩年多以來,在村裡一手打造的第四個產業。為了讓雞賣個好價錢,養殖場不用飼料,全部餵糧食。
  • 省派第一書記南陽駐村扶貧工作調查第一書記如何打贏「扶貧仗」
    習近平總書記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多次強調,必須把第一書記選準派強。2017年,是我省扶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南陽共有7個貧困縣,713個貧困村,46.2萬農村貧困人口,在全省扶貧攻堅進程中具有很強的代表意義。2015年8月,22名省直機關選派的第一書記來到南陽,轉眼已過去一年有餘。省派第一書記在扶貧攻堅中如何真正發揮作用,真扶貧、扶真貧?
  • 第一書記「省親」記
    李柯於2015年擔任四川省甘孜州巴塘縣黨巴村第一書記。在近三年的時間裡,他紮根黨巴,與群眾一同生活與勞作,帶著當地藏族同胞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緻富路。「來了,來了……」21日下午3點,兩輛越野車駛入了黨巴村。村民們有的雙手沾滿麵粉、有的拿著哈達就跑了出來,他們爭先恐後地擁向回訪的親人們,不一會李柯的脖子上就掛滿了哈達。
  • 待到山花爛漫——追記「最美扶貧書記」黃詩燕
    在距水壠村40公裡之外的炎陵縣易地扶貧集中安置區內,村民魏振靈的住房更「洋氣」:嶄新的紅磚房內,煤氣灶、電飯煲俱全。「以前都是土灶黑鍋,破房爛瓦,哪裡想得到有今天咧。」魏振靈的老婆笑呵呵地說。屋後的菜地裡她種上了白菜、豌豆,還在不遠處的小雜屋裡餵了幾隻雞。   肆 「不能為了摘帽而摘帽」   「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老一輩革命家陳雲的這句話,黃詩燕視為座右銘。
  • 媒體主持化身扶貧書記,一片丹心獻山村 培華校友獲五四青年獎章
    近日,第一書記網、中國青年網等中省媒體「決戰貧困扛大旗」系列報導中,講述了西安培華學院2012屆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畢業生,山西省五臺縣東雷鄉北文西村第一書記王丹「一片丹心獻山村」感人事跡。王丹現任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電視臺節目主持人。
  • .| 真情灑滿黃土地 ——記吳起縣廟溝鎮三合掌村第一書記藺文淵
    脫貧攻堅 | 真情灑滿黃土地 ——記吳起縣廟溝鎮三合掌村第一書記藺文淵 2020-05-09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氣象專業科班出身 莊國泰任中國氣象局局長
    莊國泰任中國氣象局局長1月14日,記者注意到,中國氣象局網站「局領導」一欄已顯示,莊國泰為黨組書記、局長。同時,該網站顯示,莊國泰近期已多次出席中國氣象局重要活動。比如,1月11日,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國泰聽取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氣象保障服務情況匯報,梳理總結前期進展,謀劃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
  •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中國傳媒大學扶貧工作情況介紹
    學校黨委對扶貧工作高度重視,以做好特色扶貧為己任、講好扶貧故事為重點、幫扶科右前旗為抓手,可以說基本走出了一條發揮學校專業優勢,整合傳媒特色資源,高效賦能扶貧工作的特色扶貧之路,提前並超額完成定點扶貧責任書各項任務,贏得了幫扶地區的肯定與好評。
  • 武隆區委書記調研指導氣象工作
    {"title":"武隆區委書記調研指導氣象工作",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wulong/wulongxinwen/2020-12-02/3357121.html", "image":"",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