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書記真能頂!——記隴川縣隴把鎮呂良村黨總支書記雍英頂

2020-12-01 此時德宏


  「雍英頂,真能頂!」走進隴川縣隴把鎮呂良村,提及村黨總支書記雍英頂,村民無不豎起大拇指。16年來,他真心實意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謀利益,帶領全村實現整村脫貧出列,有什麼事兒,村民都習慣找他。

  呂良村與緬甸接壤,轄6個村民小組。脫貧攻堅號角吹響以來,雍英頂帶領全村黨員幹部,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村子入戶道路全部實現硬化,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有標準化農村衛生室1所,6個村民小組均建有文化活動室和公共活動場所。組織村民加強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呂良村總人口1126人,耕地面積2610畝,土地貧瘠,以種植甘蔗為主,畝產值低,村民收入少,村集體經濟薄弱。「農民離不開土地,要在土地上下功夫。」研究產業政策後雍英頂發現,由政府主導引進的蠶桑產業收益高見效快,有市場前景。然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群眾不懂技術不認可,擔心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得不到相應的回報。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幹部看支書。」村民的心思雍英頂心裡明白,他率先種起了桑樹,搭起了蠶棚。看到他執著堅定的樣子,村民也紛紛行動起來,可觀的收益讓第一批「吃螃蟹」的村民嘗到了甜頭,觀望的村民也紛紛加入蠶桑產業發展行列中來。

  近兩年來,在他的引領帶動下,呂良村蠶桑產業逐步發展壯大,2019年隴把鎮與縣農業局蠶桑辦合作,打造呂良村蠶桑高產連片基地,建設連片桑園532.1畝,按照「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模式進行管理,由村黨總支牽頭成立合作社,與農戶籤訂為期6年的土地流轉協議,為呂良村的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注入新的活力。

  他還帶領村民鞏固甘蔗種植,發展畜牧業等,開展科技培訓,加強技術指導,促進提質增效。全村甘蔗種植覆蓋貧困戶100戶481.5畝,可實現人均收入1500元;畜牧業覆蓋貧困戶110戶,可實現人均收入513.5元。通過對傳統產業的鞏固提升,貧困戶基礎收入得到有效保障。通過努力奮鬥,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12戶363人全部脫貧。

  多年來,雍英頂始終舍小家、顧大家,常常忙得沒有時間打理自家的桑地。「很感謝在背後默默支持我工作的賢妻,她理解我,因為她知道我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讓村民都富裕起來,過上幸福生活。」雍英頂說。為了實現這個願望,村子的人居環境、產業現狀、設施條件等他都一清二楚,每家每戶他的心裡都有一本帳。

  村強民富,雍英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稱讚。2020年10月,他被德宏州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表彰為扶貧好村官。


來源:德宏團結報

原標題:這個書記真能頂! ——記隴川縣隴把鎮呂良村黨總支書記雍英頂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張如塵

審核:祝小涵

相關焦點

  • 澄海這個村黨支部書記入圍全國「最美村官」!快看看是不是你們村裡...
    >   北京市懷柔區長哨營滿族鄉項柵子村黨支部書記   支 芬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鄉高碑店村原書記   黃福水   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鄭各莊村黨總支書記
  • 打出「連環招」 做實「書記項目」 ——記白城市洮北區瑞光街道...
    打出「連環招」 做實「書記項目」 ——記白城市洮北區瑞光街道軍民社區黨總支 作者:張磊 尹雪    編輯:王佳堯    來源:吉林日報    2021-01-11 08
  • 洮北區瑞光街道軍民社區黨總支:打出「連環招」做實「書記項目」
    白城市民生訴求熱線向社區反饋的問題中,社區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全部列入「書記項目」清單,組織各級黨組織認領解決。第二招:搞好分析研判,確保「書記項目」量身定做在家門口就能辦理不動產權證了。居民冷忠軍得知這個消息後一開始都沒敢信,來到社區核實後,馬上回到家裡準備材料,沒多久就辦理完畢。「免去了排隊等候的時間,這項服務真是太方便了!」冷忠軍高興地說。
  • .| 真情灑滿黃土地 ——記吳起縣廟溝鎮三合掌村第一書記藺文淵
    脫貧攻堅 | 真情灑滿黃土地 ——記吳起縣廟溝鎮三合掌村第一書記藺文淵 2020-05-09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夙夜為公終不悔富民強村謀振興 記慶安縣同發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
    有誰能想到,眼前這個村集體積累達1600多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8500元、吸引大量豔羨目光的遠近聞名富裕村,曾經是負債100多萬元的「空殼村」。為了實現這「華麗的轉身」,同發村黨總支書記孔慶範帶領全村黨員和百姓不斷探索、不懈奮鬥了24年。1995年,年僅27歲的孔慶範當選為同發村村委會主任,原本躊躇滿志想大幹一場的他一上任就被潑了一盆冷水。
  • 石屏異龍鎮這位黨總支書記,一心只為富鄉親美家園
    他們在村黨總支書記許海清的帶動下,克服山高坡陡、常年缺水等困難,在山裡種植紅桃6000畝、蔬菜2300畝、烤菸1600畝、百香果300畝,脫貧、致富、奔小康。回村後,19歲就入黨又見多識廣的許海清贏得黨組織的信任,於2010年10月被推選為村黨總支書記。 從此,他開始自學種植技術,試種烤菸、紅桃。試種成功之後,他和村「兩委」及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分析村情貧情,敲定了村委會「長短結合、高矮間作、以短養長」的產業發展思路,決定通過種植、養殖、旅遊3條路徑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 抗洪書記尹建平的五天五夜
    7月1日,安徽含山縣環峰鎮三龍村黨總支書記尹建平   資料照片 7月11日,安徽含山縣環峰鎮三龍村運糧河段,前幾天這裡還洪水咆哮、四處漫堤,而如今,河水靜靜流淌,村裡10多公裡堤防圍護的近1萬畝良田,鬱鬱蔥蔥、生機勃勃…… 而這一切,54歲的三龍村黨總支書記尹建平可能再也看不到了。
  • 戰「疫」故事|東海縣前薔薇村黨總支書記楊玉松:誰說女子不如男?
    中國江蘇網2月28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李保成)在家中,她是妻子、是母親,在疫情防控的的戰場上,她是黨員、是人大代表,是村黨總支書記,她始終衝在疫情防控最前面,用責任與擔當奏響了「誰說女子不如男?」的戰「疫」之歌,她是東海縣駝峰鄉前薔薇村黨總支書記楊玉松。
  • 「七書記,我要活到100歲」
    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本報於次日刊發《「七書記」與孤寡老人共度佳節》的文章,報導了諸暨市大唐鎮(現為大唐街道)上下文村的關愛活動。當時,村黨總支書記楊七明和村幹部為全村24戶低保戶、孤寡老人送上中秋月餅,讓老人們感受到村黨組織的溫暖。殘疾老人楊關富就是其中一位。「10年了,年年記得伢,七書記真當好!」9月30日,上下文村黨群服務中心,81歲村民楊關富左手拿著慰問紅包,右手拎著藍莓月餅,笑得合不攏嘴。楊關富誇獎的「七書記」正是村黨總支書記楊七明。
  • 【與「第一書記」同行】周市鎮斜塘村「第一書記」談建明:傳幫帶...
    「第一書記」名片談建明,男,1963年6月出生,1979年參加工作,歷任原陸楊鎮許家村黨支部書記、周市鎮新瑭村黨總支書記,蘇州市第十六屆人大代表,曾獲「蘇州市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蘇州市勞模」等榮譽稱號。2019年6月任周市鎮斜塘村「第一書記」。斜塘村總共多大?
  • 叢翠霞:「三萬步」書記
    社區裡這麼多棘手的問題,可身為黨總支書記的叢翠霞卻從辦公室裡「消失」了,她去哪了呢?北門外社區黨總支書記你能不能到現場來一趟,現在管線都下地了,路面也弄好了,但是上面弄了一塊板墊著,咱走都容易摔跤,何況是老人。趕緊安排個人清一清吧。
  • 第一書記「省親」記
    李柯於2015年擔任四川省甘孜州巴塘縣黨巴村第一書記。在近三年的時間裡,他紮根黨巴,與群眾一同生活與勞作,帶著當地藏族同胞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緻富路。「來了,來了……」21日下午3點,兩輛越野車駛入了黨巴村。村民們有的雙手沾滿麵粉、有的拿著哈達就跑了出來,他們爭先恐後地擁向回訪的親人們,不一會李柯的脖子上就掛滿了哈達。
  • 區委召開鎮街黨(工)委書記月度工作點評會
    區委召開鎮街黨(工)委書記月度工作點評會 2020-12-02 15:3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省派第一書記南陽駐村扶貧工作調查第一書記如何打贏「扶貧仗」
    習近平總書記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多次強調,必須把第一書記選準派強。2017年,是我省扶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南陽共有7個貧困縣,713個貧困村,46.2萬農村貧困人口,在全省扶貧攻堅進程中具有很強的代表意義。2015年8月,22名省直機關選派的第一書記來到南陽,轉眼已過去一年有餘。省派第一書記在扶貧攻堅中如何真正發揮作用,真扶貧、扶真貧?
  • 6位基層黨組織書記講述奮鬥故事
    11月27日,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7場,邀請6位基層黨組織書記,以親歷者的身份講述為幸福而奮鬥的故事、心路和感悟。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 鄭州群英中學黨總支召開黨總支委員選舉大會
    黨總支書記張軍總結講話       12月24日,鄭州群英中學黨總支召開全體黨員大會,選舉學校黨總支委員。黨總支書記張軍主持會議。       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幕。       大會嚴格按照黨章規定,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全體黨員舉手表決一致通過黨總支委員候選人名單、大會選舉辦法,以及唱票人、計票人、監票人和紀檢監察人名單。隨後,全體黨員以無記名投票進行差額選舉,現場唱票、計票。最終根據得票結果選舉產生了鄭州群英中學黨總支委員會委員。
  • 阿昌村寨唱響民族團結歌——記隴川縣戶撒鄉戶早村來細村民小組
    近年來,隴川縣戶撒鄉戶早村來細村民小組注重宣傳黨的民族政策,不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阿昌村寨唱響了民族團結歌。  來細村民小組是一個阿昌族聚居自然村,全村42戶199人,建檔立卡戶14戶61人,已全部脫貧。2019年末,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菸草、水稻等作物為主,農村經濟總收入22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168萬元。
  • 記隆昌市迎祥鎮飛蛾村黨支部書記楊邦春
    鐵打的書記:誓要讓村子富起來!——記隆昌市迎祥鎮飛蛾村黨支部書記楊邦春然而,這個「有錢人」卻回到了飛蛾村這個「窮山窩」擔任村支書。從此,楊邦春拿出「拼命三郎」般的幹勁,一心撲在村裡的產業發展上。患上直腸癌後,他做了手術僅十天就又回到村裡,一邊堅持化療,一邊為村裡的事務奔波。在他的帶領下,短短兩三年時間,飛蛾村不僅如期退出貧困,還實現了產業發展從無到有的突破。如今,飛蛾村村集體年收入從當初的負債狀態,已躍升到8萬餘元。
  • 板旺村第一書記李遠強:邊境扶貧戰場的「守邊衛士」
    雖然我已經轉業,但在脫貧攻堅這場戰鬥中,我同樣不能後退一步……」這是法卡山下憑祥市上石鎮板旺村第一書記李遠強駐村日記裡的一段文字。從2015年10月至今,從板旺村駐村工作隊員到板旺村第一書記,他已在板旺村這個邊境貧困村裡開展了整整5年的駐村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