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第一書記」同行】周市鎮斜塘村「第一書記」談建明:傳幫帶...

2021-01-13 騰訊網

「第一書記」名片

談建明,男,1963年6月出生,1979年參加工作,歷任原陸楊鎮許家村黨支部書記、周市鎮新瑭村黨總支書記,蘇州市第十六屆人大代表,曾獲「蘇州市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蘇州市勞模」等榮譽稱號。2019年6月任周市鎮斜塘村「第一書記」。

斜塘村總共多大?目前村裡重點工作是什麼?「兩委」班子薄弱處在哪兒?如何推進各項工作?儘管才上任一個月,周市鎮斜塘村「第一書記」談建明卻已經把村裡的情況了解得八九不離十,該做什麼、怎麼做,心裡門兒清。「談書記今年56歲,有著近20年的農村工作經驗,所以一來斜塘村,就馬上把情況摸透了,還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傳授給我們,大大助力了我們的工作。」 斜塘村黨總支書記孫長明說。

7月3日上午8點多,記者來到斜塘村採訪時,村裡正在召開工作會議,談建明語重心長地向幾名大學生村官傳授著自己多年工作的三大「法寶」:「第一是素質。做事先做人,做人要地道,不然老百姓不信你。第二是口才。和老百姓說話得接地氣,不然老百姓不聽你。第三是能力。要腳踏實地去積累工作經驗、打下群眾基礎,不然老百姓不服你。」聽完這席話,大學生村官許海峰感慨良多:「談書記在退線的年紀還衝在一線,身體力行三大『法寶』,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談建明與大學生村官交流工作經驗

記得剛到斜塘村的第一天,談建明就趕緊找到孫長明詳細了解村裡的整體情況。「談書記是我的老領導,很多農村工作方式方法都是他教會我的,所以,聽完村裡的情況後,他馬上有了一個基本的判斷。」孫長明說。隨後,談建明便抓緊一切時間跟著村裡工作人員實地走訪斜塘每個自然村、每條道路、每片農田和水產養殖區……走訪中,談建明發現村裡目前最重的任務是拆遷和農房翻建工作。「這兩項工作,斜塘村整體做得非常好,但有幾個『硬骨頭』還啃不下來。」為此,談建明一次次入門入戶了解農戶想法、宣傳政策、請當地老黨員和對方親友一起做工作,當得知有些農戶因為資金問題而不願翻建農房時,他和村「兩委」班子特地聯繫到一家銀行為農戶講解貸款政策,並幫其辦理相關手續;當得知有些農戶捨不得舊宅時,他也感同身受地告訴對方,作為「農民的兒子」自己也捨不得,但為了家鄉和子孫後代更美好的未來,還是應該顧全大局;為留住農民的鄉愁,他還和村「兩委」班子決定在村裡建一個「農具博物館」,歡迎村民隨時回「家」看看以前的老家什……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談建明和村「兩委」工作人員終於將這兩項工作又推進了一步。

談建明到村民家中聽民聲、解民憂

採訪當天,烈日當頭、酷暑難耐,但談建明又一次走到田間地頭。在村民趙曉龍承包的魚塘邊,談建明蹲著查看新裝的增氧裝置是否運行正常,並告訴對方夏季養殖魚蝦蟹的注意事項。「談書記很懂怎麼樣科技興農,有時還手把手教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增產。」趙曉龍說。

談建明查看東村自然村整治情況

談建明查看村民承包的魚塘

東村自然村向日葵地塊

採訪中,談建明謙虛地說,就鄉村振興而言,他的理念可能跟不上很多年輕人,但既然擔任了「第一書記」,他就一定不能辜負大家的信任,一方面要好好學習先進地區的做法,結合本地情況做好斜塘村的工作,另一方面要盡到傳幫帶的責任,盡己所能幫村裡把「後輩」工作人員帶好。「希望任期到的時候,斜塘村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談建明說。

責任編審 | 顧彩芳 吳佳希 吳俊

融媒體記者|管玉婷

融媒體攝影記者|張駿申

融媒體編輯 | 王馨懿 張丹 戴賀孝慈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養殖毒蠍子的第一書記
    「扶貧產業也搭建起來了,合作社逐步發揮帶動作用,邱書記給村裡帶來的實惠看得見、摸得著」,自從自治區辦公廳派來的第一書記到村裡,大化縣七百弄鄉弄京村村支書藍振規逢人便誇
  • 省派第一書記南陽駐村扶貧工作調查第一書記如何打贏「扶貧仗」
    習近平總書記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多次強調,必須把第一書記選準派強。2017年,是我省扶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南陽共有7個貧困縣,713個貧困村,46.2萬農村貧困人口,在全省扶貧攻堅進程中具有很強的代表意義。2015年8月,22名省直機關選派的第一書記來到南陽,轉眼已過去一年有餘。省派第一書記在扶貧攻堅中如何真正發揮作用,真扶貧、扶真貧?
  • 真情服務 真誠付出——記漢濱區文旅廣電局駐良田村第一書記劉紅雨
    看到漢濱區文化和旅遊廣電局駐流水鎮良田村第一書記劉紅雨,就想起了唐代詩人賀知章的這首《回鄉偶書》。2017年5月 21日,劉紅雨在孩子出生的第二天就帶著行囊、奔赴漢濱南部山區的流水鎮良田村,擔任這個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基礎設施條件差,經濟落後的全區「國家級深度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一幹就是四個年頭,2019年實現全村脫貧摘帽。
  • ...最想接觸的也是群眾丨普定縣猴場鄉水落洞村第一書記張海鵬
    說到猴場,我腦中第一印象是「遠」!猴場位於普定縣最邊遠的西北角,而水落洞位於猴場的正北角。作為縣委組織部下派的幹部,這點距離沒讓我畏懼。我以作戰隊員的身份投入了水落洞村,這一「戰」就是兩年。張海鵬到產業地查看辣椒種植情況「我太感謝海鵬書記了,他不但自己來,還帶起年輕黨員來,聽我講當兵故事,與我談村級發展。我會一直不忘初心跟黨走,不辜負組織的期待!」
  • 第一書記「省親」記
    李柯於2015年擔任四川省甘孜州巴塘縣黨巴村第一書記。在近三年的時間裡,他紮根黨巴,與群眾一同生活與勞作,帶著當地藏族同胞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緻富路。「來了,來了……」21日下午3點,兩輛越野車駛入了黨巴村。村民們有的雙手沾滿麵粉、有的拿著哈達就跑了出來,他們爭先恐後地擁向回訪的親人們,不一會李柯的脖子上就掛滿了哈達。
  • 長垣縣每日新聞摘要:記第一書記王亞奇
    我國著名當代文化學者餘秋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先秦史學會會長宋鎮豪、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原常務副部長、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常有功等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孔子基金會、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30多個單位的60餘位專家,與我縣領導秦保建、夏治中、魯玉魁等出席開幕式。
  • 第一書記信息臺丨端午走親訪友,書記們推薦的這些助農產品必備
    咱河南第一書記推薦的這些助農產品營養又美味,實用還不貴,更支持大宗訂單喲。第二期主題——端午好禮,各地美味擔當來嘍,產品詳情↓ ↓  ↓【端午好禮——花溪水鹹鴨蛋】推薦人:濟源市王屋鎮譚莊村第一書記 張珊霞推薦理由:輕鹽流油的鹹鴨蛋,香沙軟糯,營養豐富,老少皆宜訂購熱線:13849538849【端午好禮——去皮黑芝麻丸】推薦人:鶴壁市淇濱區河口村第一書記
  • 河南省原第一書記檢討大躍進餓死人:慘絕人寰
    同年9月畢業後,吳芝圃被任命為中共杞縣縣委書記,並在翌年領導了豫東暴動,出任杞縣革命政權的第一任縣長。1937年5月,吳芝圃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員兼豫西特委書記。6月,改任豫東特委書記,領導睢縣、杞縣和太康的抗日武裝睢杞太大隊,打響了豫東平原抗日鬥爭的第一槍,馳騁豫東平原。10月,彭雪楓部與吳芝圃部合編為新的新四軍遊擊支隊,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委,吳芝圃任副司令員,張震任參謀長。
  • 漫畫丨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地圖
    漫畫丨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地圖 在稅務機關, 有著這樣一群駐村「第一書記」: 他們,蹲在村頭村尾
  • 第一書記在魚臺:種好梧桐樹 靜待鳳凰來
    為改變甄莊村的貧困落後面貌,2019年4月,上級黨組織派遣省派第一書記劉勇波和駐村工作隊員代守鑫組成省派第一書記工作隊來到甄莊村,開展為期兩年的「抓黨建、促脫貧、助力鄉村振興」幫扶工作。在找到制約本村發展騰飛的制約因素後,省派第一書記工作隊因地制宜地制定了2年幫包規劃,內容包括黨組織建設、文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經濟、幫助貧困戶脫貧等5個方面。按照制定好的幫包規劃,省派第一書記工作隊有針對性的開展著各項幫扶工作。
  • 駐村第一書記劉明生:退伍不褪色 譜寫鏗鏘有力的脫貧樂章
    第一播報訊 (都昌臺 杜春泉)從軍20載,轉業到地方;勇挑重擔,成為市扶貧和移民辦駐都昌縣陽峰鄉共升村 第一書記;從軍營轉戰到農村脫貧攻堅一線,他延續軍人的血性,譜寫了一曲鏗鏘有力的脫貧樂章。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都昌陽峰鄉共升村 駐村第一書記劉明生的扶貧故事。
  • 駐村第一書記白雲:一手老繭 攪熱山村
    新華社銀川1月1日電 題:駐村第一書記白云:一手老繭 攪熱山村   新華社記者於瑤、陳澤安   寒冬時節,翻山越嶺後,終於見到了白雲。一握手,感覺白雲熱乎乎的手上滿是老繭。   「老繭是幫村民鍘草留下的,一般我到哪家碰上正幹活,就上手幫著幹,邊幹邊聊。」
  • 龍巖這樣的「第一書記」,長汀可以多來幾個嗎?
    開會+不落實=0 布置工作+不檢查=0 抓住不落實+追究不落實的人=落實 房間的一個角落,一張四方小桌、一套簡單的茶具便是永定區古竹鄉古竹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銘與村幹部謀劃古竹村發展建設的地方
  • 這一年,牡丹區省派第一書記都幹了啥?
    1月6日,菏澤市牡丹區召開省派第一書記現場觀摩會,省派掛職區委副書記賈國斌帶領22名省派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先後到安興鎮、胡集鎮等7個省派第一書記村觀摩學習。會後,賈國斌對觀摩情況及第一書記工作進行了點評,並對2021年全區省派第一書記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據了解,自2019年4月,牡丹區省派第一書記到位後,累計走訪黨員1757名,走訪群眾4727戶,發放調查問卷6102份,召開座談會424次,制定幫包規劃71個,外出學習考察156次,召開黨員大會305次,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236次,組織開展主題黨日等黨員活動295次。
  • <第一書記>紀錄片第六集:<奉獻>
    <第一書記>紀錄片第六集:<奉獻> 編輯:蘇樂
  • 第一書記齊曉燕: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心願
    臨近春節的2月11日,總書記深入大涼山腹地的貧困村走訪貧困戶時強調:「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要真抓實幹、堅持不懈,真正把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新春佳節,正是萬家團圓的日子,讓我們一起看看第一書記們都去哪兒了?   「新春佳節,第一書記們去哪兒了?」
  • 「寧夏第一書記系列」 馬明:扶貧是個良心活
    作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吳忠分行派駐豹子灘村的第一書記,馬明此刻的心情就像照在小院裡的陽光亮堂堂、暖融融,4年的駐村扶貧工作充實且很有成就感,馬明說:「這個第一書記幹值了。」或許就是這樣的簡單才促成馬明在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崗位上的不簡單。 「在豹子灘村幹了四年,我覺得扶貧工作就是個良心活。」馬明說話很質樸,這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其實是從他心裡「蹦」出來的。 2017年3月剛到豹子灘駐村時,馬明也曾困惑過,「扶貧工作我該怎麼幹?怎麼做才不會讓村裡人覺得我們只是來走過場的?」
  • 【第一書記】林偉豪:迎難而上,為南朗村的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井鎮南朗村駐村「第一書記」林偉豪的駐村那些事兒2019年5月,我很榮幸被組織選派到新會區古井鎮南朗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畢竟自己資歷尚淺,進法院工作才一年時間,我既沒基層工作經驗,又是這些「第一書記」裡年紀最小的,實在不知道能否擔此重任。但我也知道,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鍛鍊機會,不能因為害怕就退縮,如果退縮過一次,以後遇到同樣的事情我還是會選擇退縮,就像電影裡說的,「怯,你就輸一輩子」。既然組織相信我、選擇我,我就要迎難而上,定不辜負組織的期望。我剛來到南朗村時,村裡正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
  • 湖南瀏陽富溪村第一書記彭昂:提升產業質量 豐富產業門類
    何 勇 黃 穎攝影報導 決戰決勝顯擔當(深度關注) ——對幾位駐村第一書記的採訪報導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在脫貧攻堅這場硬戰中,廣大扶貧幹部盡銳出戰,駐村第一書記便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 甘泉縣石門鎮高哨村第一書記吳鑫龍:讓青春在基層淬鍊
    踏實認真、迎難而上的吳鑫龍是村幹部眼中的好書記;任勞任怨、為民解憂,他是村民眼中的好幫手。2018年12月,吳鑫龍在延安市甘泉縣縣委組織部的選派下,帶著服務群眾、為民辦事的初心使命,踏上了第一書記的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