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名片
談建明,男,1963年6月出生,1979年參加工作,歷任原陸楊鎮許家村黨支部書記、周市鎮新瑭村黨總支書記,蘇州市第十六屆人大代表,曾獲「蘇州市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蘇州市勞模」等榮譽稱號。2019年6月任周市鎮斜塘村「第一書記」。
斜塘村總共多大?目前村裡重點工作是什麼?「兩委」班子薄弱處在哪兒?如何推進各項工作?儘管才上任一個月,周市鎮斜塘村「第一書記」談建明卻已經把村裡的情況了解得八九不離十,該做什麼、怎麼做,心裡門兒清。「談書記今年56歲,有著近20年的農村工作經驗,所以一來斜塘村,就馬上把情況摸透了,還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傳授給我們,大大助力了我們的工作。」 斜塘村黨總支書記孫長明說。
7月3日上午8點多,記者來到斜塘村採訪時,村裡正在召開工作會議,談建明語重心長地向幾名大學生村官傳授著自己多年工作的三大「法寶」:「第一是素質。做事先做人,做人要地道,不然老百姓不信你。第二是口才。和老百姓說話得接地氣,不然老百姓不聽你。第三是能力。要腳踏實地去積累工作經驗、打下群眾基礎,不然老百姓不服你。」聽完這席話,大學生村官許海峰感慨良多:「談書記在退線的年紀還衝在一線,身體力行三大『法寶』,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談建明與大學生村官交流工作經驗
記得剛到斜塘村的第一天,談建明就趕緊找到孫長明詳細了解村裡的整體情況。「談書記是我的老領導,很多農村工作方式方法都是他教會我的,所以,聽完村裡的情況後,他馬上有了一個基本的判斷。」孫長明說。隨後,談建明便抓緊一切時間跟著村裡工作人員實地走訪斜塘每個自然村、每條道路、每片農田和水產養殖區……走訪中,談建明發現村裡目前最重的任務是拆遷和農房翻建工作。「這兩項工作,斜塘村整體做得非常好,但有幾個『硬骨頭』還啃不下來。」為此,談建明一次次入門入戶了解農戶想法、宣傳政策、請當地老黨員和對方親友一起做工作,當得知有些農戶因為資金問題而不願翻建農房時,他和村「兩委」班子特地聯繫到一家銀行為農戶講解貸款政策,並幫其辦理相關手續;當得知有些農戶捨不得舊宅時,他也感同身受地告訴對方,作為「農民的兒子」自己也捨不得,但為了家鄉和子孫後代更美好的未來,還是應該顧全大局;為留住農民的鄉愁,他還和村「兩委」班子決定在村裡建一個「農具博物館」,歡迎村民隨時回「家」看看以前的老家什……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談建明和村「兩委」工作人員終於將這兩項工作又推進了一步。
談建明到村民家中聽民聲、解民憂
採訪當天,烈日當頭、酷暑難耐,但談建明又一次走到田間地頭。在村民趙曉龍承包的魚塘邊,談建明蹲著查看新裝的增氧裝置是否運行正常,並告訴對方夏季養殖魚蝦蟹的注意事項。「談書記很懂怎麼樣科技興農,有時還手把手教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增產。」趙曉龍說。
談建明查看東村自然村整治情況
談建明查看村民承包的魚塘
東村自然村向日葵地塊
採訪中,談建明謙虛地說,就鄉村振興而言,他的理念可能跟不上很多年輕人,但既然擔任了「第一書記」,他就一定不能辜負大家的信任,一方面要好好學習先進地區的做法,結合本地情況做好斜塘村的工作,另一方面要盡到傳幫帶的責任,盡己所能幫村裡把「後輩」工作人員帶好。「希望任期到的時候,斜塘村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談建明說。
責任編審 | 顧彩芳 吳佳希 吳俊
融媒體記者|管玉婷
融媒體攝影記者|張駿申
融媒體編輯 | 王馨懿 張丹 戴賀孝慈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