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瀏陽富溪村第一書記彭昂:提升產業質量 豐富產業門類

2021-01-08 嶽陽市人民政府

5年來,湖南益陽安化縣修建扶貧公路2521.6公裡。圖為雲臺山盤山公路。何 勇 黃 穎攝影報導

決戰決勝顯擔當(深度關注)

——對幾位駐村第一書記的採訪報導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在脫貧攻堅這場硬戰中,廣大扶貧幹部盡銳出戰,駐村第一書記便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本版選取幾名來自不同地區的第一書記,講述他們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拿出「戰」的作風、「戰」的行動,在一線繃緊弦、卯足勁、加油幹,取得「戰」的成效的生動故事。

——編 者

重慶彭水天台村第一書記趙廣東:

黨建抓得實 脫貧勁頭足

本報記者 劉新吾

早上6點,天色微明,天台村的蘇雲華就開始忙活,幫村民郭子茂家修水管。

如今,老蘇在村裡很受歡迎,誰家有事,準能想到他。以前可不是這樣。老蘇是黨員,卻不大參與村裡事務。

可村裡來了駐村第一書記,沒多久,「閒人」老蘇變成了熱心腸。

天台村,位於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紹慶街道,大山大溝,路陡坡陡,是彭水深度貧困村。

2019年5月,趙廣東從縣委組織部到天台村擔任第一書記。走訪過程中,趙廣東發現,村裡一些黨員像蘇雲華這樣,思想覺悟不高,不亮身份,也不願參與公共事務,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作為組工幹部,趙廣東感到,得通過黨建引領,激發乾部群眾內生動力。

在天台村支委會上,趙廣東提議,為村裡黨員們「設崗定責」,一共設置四大類14個崗位,根據45名黨員的長處,明確每名黨員的責任。

蘇雲華因為懂水管維修被確定為「管水員」,黨員龔作權負責協調鄰裡糾紛,黨員趙永明帶動周邊貧困群眾發展產業……職責明確了,黨員積極性大大提升,村黨支部面貌煥然一新。

大伙兒精氣神提振了,趙廣東又瞄準了產業發展。

搞產業,得有能人。趙廣東積極聯繫在外務工的黨員,吸引他們回到村裡發展產業,帶動村民致富。

經趙廣東說服,在外務工黨員趙橋回到村裡,組建起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如今,他已流轉200畝土地,帶領村民種植白芨、黃精等中藥材。

在趙廣東看來,村裡脫貧致富的途徑不少,還有「外力」可借——與國家4A級景區摩圍山、5A級景區阿依河都挨得近,自身也有桃花可供觀賞。在趙廣東鼓勵下,入黨積極分子蘇江軍等5戶村民開起了農家樂,吃上旅遊飯。

幾經協調,2020年,村裡爭取到上千萬元資金,落實了18個項目,基礎設施大大改善。如今,放眼天台村,寬敞平坦的路旁,一座座白牆灰瓦的小樓依次排開,房前屋後綠樹紅花,分外別致。

眼下,天台村通往摩圍山和阿依河兩大景區的公路正在修建,預計今年上半年修通。「桃花盛開時,會有更多遊客路過村裡,村裡能開更多農家樂,大伙兒致富的渠道會越來越多。」對村子的未來,趙廣東充滿期待。

雲南曲靖雨碌村第一書記李定海:

鼓起錢袋子 提起精氣神

本報記者 楊文明

「任大姐,磚頭來嘍!」寒風呼嘯,雲南曲靖市會澤縣雨碌鄉雨碌村第一書記李定海勒緊大衣,騎著三輪車來到任綠芝家門口,把從愛心超市兌換的500塊磚交給她,用於磚牆重建。

2020年初,李定海就是用2000塊磚燃起了貧困戶吳仕友建新房的信心。

第一次到吳仕友家,李定海走了一個半小時山路。兩人相對而坐,四周是坑窪漏洞的土牆。李定海提議讓吳仕友推翻舊屋蓋新房,吳仕友憨厚一笑,無奈搖頭:「不是不想,是不敢蓋啊!」蓋房花銷對吳仕友來說是個天文數字。

李定海給他加油鼓氣:「只要想蓋,需要什麼材料儘管說!」吳仕友抬頭看了眼土牆,堅定地說:「我蓋!」

很快,李定海兌現了承諾,募集社會資金購買了2000塊磚頭,人工搬運送到吳仕友家門口。「材料費加運費共7400元,可不是白給的,得你用勞動來換,勞動積分和資金等價。」李定海給吳仕友打預防針。

能靠勞動獲取建房資金,吳仕友也很高興,從此積極參與村民小組活動和各種公益崗勞動。「幫扶不是一股腦把金錢物品塞到群眾手裡,要看長遠效果,喚醒村民自身的致富動力。」 李定海說。

2018年到崗到現在,已經有5戶村民在李定海的幫助下蓋起了新房。但要想穩定脫貧,還得發展產業。

「我把21畝地租出去都不怕,你就7畝地怕個啥?」村民韓宇周面對舅舅吳仕買出租土地舉棋不定,說出了豪氣沖天的「怕個啥」。但一年前,韓宇周可沒有這樣的膽氣。

為了說動韓宇周流轉土地致富,李定海到韓宇周家跑了好幾趟,掰著手指頭一筆筆算帳:「收地租、基地打工、利潤分紅,三筆加起來一年少說也有3萬多元,現在種苞谷洋芋,你一年能剩1000元?」

韓宇周覺得分析得在理。如今,韓宇周承包了150畝地,成了村裡產業致富的領頭人。村裡89名村民在家門口的基地忙碌。

蓋樓房、促產業,李定海對村裡的事上心,村民和他挨得緊。親切稱呼他「姐夫」「舅舅」「大哥」。「每當他們這樣喊我的時候,我就感覺像在家一樣溫暖。」李定海說。

「如今,大夥的『錢袋子』逐漸鼓起來,精氣神也要提起來。」 李定海說,來年,要著力激發每個村民的內生動力,提高村民參與村莊治理的能力。

湖南瀏陽富溪村第一書記彭昂:

提升產業質量 豐富產業門類

本報記者 孫 超

爬上茶山,富溪村全貌盡收眼底。湖南長沙市天心區派駐瀏陽市張坊鎮富溪村第一書記彭昂看著山腳下的產業片區,算起了2020年富溪村的收入帳——

建房集中區,村集體有固定資產出租,年收入6萬元;竹林邊,有村裡新建的竹木加工廠,村集體入股分紅,每年保底10萬元;魚、羊、蜜等各類產業收入加起來有15萬元。

如今,一年30多萬元的村集體收入,讓2017年才脫貧的富溪村,步入了瀏陽當地村集體經濟先進村行列。

回想2019年底,彭昂記憶猶新。「彭書記,這下輕鬆點了吧。」2019年,富溪村集體收入達20萬元,年底村民大會上,許多村民為彭昂點讚,可他臉上卻不顯輕鬆。在他看來,貧困時刻可能乘虛而入,捲土重來。

彭昂把村裡集體經濟的發展形勢給大家掰開揉碎說,村裡從2018年開始發展茶葉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400餘畝,還和長沙金井茶業籤訂了包銷合同。「雖然企業可以兜底收購,但我覺得這樣遠遠不夠。」他說。

有村民疑惑:「企業有實力,合同有保障,這還不放心?」

「企業包銷模式下,茶葉基地每畝純收入大概1000元。」彭昂說。可一些先進地方已從單純的茶葉鮮葉供應,發展到了茶苗輸出、技術轉讓、產品深加工和品牌營銷等更高業態。每畝純收入普遍高於4000元。「從長遠看,這才是路子!」彭昂對村民們說,「我們也要自己掌握茶葉生產技術,打出品牌,從被扶起來變為自己站起來。」

除此之外,在彭昂看來,村裡產業過於單一。「得分散風險,提高集體經濟韌性。」一邊摸索一邊幹,2020年,彭昂帶著村裡幹部群眾,提升產業質量、豐富產業門類。

為了能獨立掌握茶葉種植技術,在外經商的能人李建國被請了回來,作為茶葉基地管理者,他不光自己把茶葉技術學到家,還發展了兩名土專家,帶動了本村30多名村民學習技術。

2020年,村裡還著手開建茶葉加工廠。「今年春天,就可以投入生產了。」李建國說,銷路方面,不同於過去想著找後盾單位、愛心企業,這次,村裡已經和幾家茶葉經銷商、瀏陽本地超市達成供貨協議。

再看產業門類。村裡從雲南西雙版納引進了黑土雞,2020年開始進行茶園立體養殖。「目前我們的養殖能力只有3000隻,有了穩定訂單後,很快就可以擴大到兩三萬隻。到時候,村裡又會多一個年收入幾十萬元的穩定產業。」彭昂滿懷憧憬。

浙江衢州破石村第一書記餘永宜:

便民解難題 鄉村有活力

本報記者 方 敏

冬日江南,空氣溼冷,清晨尤難挨。浙江衢州市衢江區湖南鎮破石村村裡正在鋪一條通往鄰村的景觀路,一大早,第一書記餘永宜就趕到施工現場查看情況:「昨晚聽說施工方和村民拌了嘴,我來盯一盯。」

儘管是冬天,但仍能感受到破石村的勃勃生機:低緩山坡上,茶葉漫山遍野;毛竹林裡,滿是村民套種的中藥材。

餘永宜是衢江區農業農村局幹部,在破石村擔任第一書記已近兩年。此前,破石村已脫貧摘帽。2019年底,破石村農民人均收入近2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36萬元。

村子發展了,餘永宜工作重心是提升村子的治理水平:破石村毗鄰烏溪江庫區,村域面積38平方公裡,相當於一個縣;近3000人口,相當於一個鎮;村裡產業多、人口多,如何讓村子更加和諧穩定,對餘永宜來說,是個考驗。

「搞鄉村治理,就是為群眾解決難題。難題解決了,矛盾就少了。」餘永宜說。

疫情防控期間,村裡不少老年人面臨出行難——沒有智慧型手機,不會用健康碼。餘永宜琢磨了很久,終於想出辦法:請鎮裡統籌為所有沒有智慧型手機、在家不出遠門的老年人辦理健康碼使用卡片,做成小牌子由老人戴著,上面寫著老人姓名及更新時間等。

卡片一推出,就受到老人們的好評。後來,村裡誰家有個矛盾,餘永宜一出面,很多矛盾也容易化解了。

疫情防控常態化後,如何更好開展便民服務又成了餘永宜的操心事。通過走訪,餘永宜了解到,承載村民基本醫療、基本養老、老年人補助等銀行卡的開戶行五花八門,村民們查詢、存取資金,得到幾十公裡外的城區,很不方便。經過一番調研協調,最終村裡爭取由在鄉鎮有辦事機構的衢江農商銀行統一上門為村民更換社保卡,並在村裡開設網點,定期上門服務。

談起餘永宜,村民們都給這個能幫大夥解決實際問題的第一書記豎大拇指。

談起未來打算,餘永宜早有謀劃:要推進天井山、虎坑等自然村農民飲用水改造提升,拓寬施家等自然村道路……「希望在鄉村振興道路上,村子能更加和諧有活力。」他說。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05日 第 19 版)

相關焦點

  • 新思路「轉出」新出路——瀏陽煙花爆竹產業轉型記
    近年來,瀏陽市出臺相關政策,加強技術指導,引導花炮行業淘汰落後產能,做精做優做強,力爭在2021年底將瀏陽煙花爆竹企業數量控制在300家以內,實現煙花爆竹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但是,國內市場環境不優、質量安全意識不強、外部發展環境趨緊,是煙花爆竹產業繼續前行面臨的巨大挑戰。放眼國內市場,各地禁限放力度持續加大,禁放區域由城市擴展到農村,實行全面禁放的縣級地區數量逐年增加。質量安全是煙花爆竹產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 湖南航天產業幸遇「伯樂」 ,這場高峰論壇正當其時!
    2020年11月29日上午,「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與技術應用高峰論壇」將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北登錄廳三層3011會議室如期舉辦,我們不見不散!近日,據新華社消息,中央決定許達哲同志任湖南省委書記。公開簡歷顯示,1956年出生的許達哲是湖南瀏陽人,在航天系統工作超過30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航天人」。許達哲曾擔任探月工程總指揮,並擔任過工信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和國家航天局局長等職。到湖南任職後,許達哲於2016年12月當選湖南省省長,直至此次再次調整。在湖南工作的數年時間裡,許達哲「身在湖南,心系航天」,持續推進湖南省航天產業的發展。
  • 瀏陽製造產業基地2015年招商引資實現開門紅 安達、艾爾希正式落戶...
    ( 瀏陽製造產業基地與東莞安達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正式籤約東莞市安達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湖南艾爾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同一天與園區籤訂落戶協議。    東莞市安達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電子自動化設備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業生產無鉛波峰焊錫機、全自動錫渣還原機、無鉛全熱風回流焊機、全自動噴膠機、SMT周邊設備生產線及各行業自動輸送系統等,企業研發能力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我國首臺節能型波峰焊機、塗覆機、高速點膠機均誕生於該企業。
  • 深度觀察丨花卉苗木產業,能否成為湖南下一個林業千億產業?
    而作為湖南傳統優勢產業,也是綠色富民產業的花卉苗木產業,在這一朵朵花,一株株苗背後,能否誕生下一個林業千億產業?紅網時刻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解讀花木產業發展的趨勢與困境。
  • 全國百強縣市,湖南長沙、瀏陽和寧鄉躋身前20強
    而中部省份中,湖南的長沙縣、瀏陽市和寧鄉市能躋身前20強,令人矚目!首先,湖南長沙、瀏陽和寧鄉,2019年GDP增速亮眼,都超過了8%,瀏陽和寧鄉都超過了8.5%,放到全國縣市中,這個增速都屬於第一方陣。
  • 「十三五」期間湖南已形成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十四五」期間,湖南力爭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取得重大進展;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打造國家先進位造業高地的目標。成績: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初成 科技創新成果顯著「十三五」期間,湖南製造強省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已基本形成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工程機械、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產業集群。
  • 雙循環新格局下金融支持湖南產業升級的思考
    在經濟增長穩中求進的同時,產業更「輕」、底色更「綠」,第三產業成長為湖南經濟第一大產業。全省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11.5∶44.6∶43.9,調整為2019年的7.1∶39.0∶53.9,尤其是今年前三季度,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達54.2%,在應對疫情衝擊、穩定經濟增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湖南「計算」釋放產業新動能
    該省已有16家企業列入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27個項目列入國家智能製造專項,試點示範和專項項目數居中國前列、中部六省第2位,長沙市國家級智能製造項目數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 9月30日,工信部批覆支持湖南(長沙)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吸引華為、百度、舍弗勒等20多家行業巨頭、340餘家配套企業落戶,自動駕駛計程車、無人清掃車、智能環衛車陸續上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逐步完善。
  • 瀏陽花炮有了護身符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有關負責人曾諄諄告誡全國企業家們。昨日,瀏陽金生花炮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獲準使用「瀏陽花炮」地理標誌產品保護(以前稱為「原產地域保護」)專用標誌。這令瀏陽花炮企業在出口創匯的徵途更順暢。
  • 無錫市委書記:長江沿江產業雷同是必然現象
    無錫市委書記王榮   東方網7月18日消息:在江蘇省新一輪沿江開發中,發展「大運輸量、大用水量、大吞吐量」的工業產業成了沿江各市紛紛追求的目標。記者從南京、揚州、泰州、南通、蘇州一路走來,幾乎所有地區都提出要大力發展化工,物流、能源等產業。有人質疑,這樣的產業布局必然遭遇產業結構雷同,重複建設的問題。然而,無錫市委書記王榮17日在接受「點擊揚子江」聯合採訪團採訪時提出了另外的看法。   王榮說,對產業雷同,要看是在多大區域內來看這個產業結構雷同的問題。
  • 湖南衛視採訪沅江市船舶製造產業(圖)
    市委書記鄧宗祥陪同湖南省廣播電視臺領導及衛視記者參觀太陽鳥生產車間(劉淼攝)市委書記鄧宗祥接受湖南衛視記者採訪 (劉淼攝)  湖南衛視報導:>騎行洞庭:益陽南洞庭湖畔造船忙 大船小船都搶手  紅網沅江站10月17日訊(通訊員 鍾祖彪 劉淼)13日至14日,湖南衛視新聞聯播欄目組來沅江市報導推介船舶製造產業發展情況,採訪組深入太陽鳥公司、金瀚船舶製造、鎮波造船廠等地進行採訪。
  • 享夢遊春暖瀟湘送客入村500人公益扶貧旅遊團走進瀏陽白沙古鎮
    為促進湖南文旅產業復甦,4月26日,享夢遊在湖南省旅行社協會、瀏陽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等單位支持下,舉辦「春暖瀟湘,送客入村」活動,帶領近500位公益扶貧旅遊團走進瀏陽白沙古鎮。旨在通過「網際網路+文旅消費」新模式,助力農村脫貧攻堅。
  • 杜家毫在長沙調研:加強科技創新 掌握核心技術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
    杜家毫在長沙調研時強調加強科技創新 掌握核心技術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7月21日上午,省委書記杜家毫深入瀏陽經開區、長沙經開區,調研產業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他強調,要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攻克和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省領導胡衡華、張劍飛參加調研。7月21日上午,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考察。
  • 淅川縣毛堂鄉洞河村駐村第一書記劉芳:小蜜蜂帶動扶貧產業大發展
    選派駐村第一書記,是脫貧攻堅的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方式,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淅川縣委編辦派駐淅川縣毛堂鄉洞河村第一書記劉芳,帶著組織信任,到鄉村振興重點村和村集體經濟薄弱的洞河村委報到。洞河村10個村民小組,共266戶898人,遠離縣城居住分散,全村貧困戶有38戶82人。
  • 數字經濟或催生湖南彩之美電子禮花產業爆發增長
    而這款產品來自湖南梓倫科技有限公司為王先生專門定製的、電子禮花。  電子菸花的高度從3米到20米不等,沒有火藥刺鼻的味道,沒有粉塵充斥的汙濁,只有花瓣飄落時的絢爛和美麗。湖南素有「花炮大省」的稱號,湖南梓倫科技2018年開始轉戰電子菸花領域,以新技術、新工藝、新配方、新材料等尋求花炮產業轉型升級,已實現從按鈕到遙控再到手機遠程控制,深受年輕人喜歡。  據了解,該電子禮花產品是利用壓縮空氣瓶的技術原理而創新研發的新型專利技術產品,與傳統禮花相比,電子禮花在生產、儲存、運輸方面安全,「燃」放環保、無汙染,同時還能個性化定製,趣味性更強。
  • 科技創新催生瀏陽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位於國家級瀏陽經開區(高新區)的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傳感器和物聯網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企業。從2006年創辦,到2019年建成當時全國唯一一條金屬基壓敏晶片量產線,十年磨一劍,啟泰傳感徹底改變了我國高端壓敏晶片長期依賴進口的狀態。
  • 瀏陽鄉村旅遊"火"炬在傳遞一一又看北盛、官渡
    詩意撈刀河 豐美北盛倉 6月13日,《湖南日報》再次整版大型圖文專題推介瀏陽美麗鄉村和鄉村旅遊 編者按: 今年以來,瀏陽圍繞「全國先進、全省樣板」的目標,按照「布局美、產業美、環境美、生活美、風尚美」的要求,紮實推進全域美麗鄉村示範縣(市)建設,突出抓好「環境優化、文化引領、產業培育」三大關鍵,致力將瀏陽全域打造成為獨具特色、極具魅力的大花園、大景區。
  • 瀏陽:煙花爆竹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提速,111個生產場所已申報自願退出
    今年,瀏陽全面啟動煙花爆竹行業頑瘴痼疾整治工作,出臺相關政策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助推煙花爆竹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11月19日,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了解到,截至11月17日,全市申報自願退出的煙花爆竹生產企業達65家、工區(分廠、生產線)有46家,共計111個生產場所。
  • 對新一輪增長背景下湖南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思考
    其中,第一、三產業比重分別下降1.5個和2.8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提高4.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已經成為湖南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 按現行匯率計算,2009年,湖南省人均GDP為20226元,已接近3000美元,據此可以判斷湖南已進入工業化中期發展階段。2009年,湖南三次產業結構為15.2:43.9:40.9,根據賽爾奎因與錢納裡等的研究成果,當第一產業比重降至20%以下,第二產業比重高於第三產業且在GDP中佔最大份額時,工業化進入中期第二階段。
  • 廣東:「花木之村」大畔寮 花木種植產業助村民致富
    中國園林網5月4日消息:花木種植產業已經成為饒平縣黃岡鎮大畔寮村的主導產業。目前,大畔寮村將近80%的村民從事花木種植或經營,辦有花木種養場50多個,佔地約1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