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花木之村」大畔寮 花木種植產業助村民致富

2020-11-25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5月4日消息:花木種植產業已經成為饒平縣黃岡鎮大畔寮村的主導產業。目前,大畔寮村將近80%的村民從事花木種植或經營,辦有花木種養場50多個,佔地約100多畝。花木種植產業不僅打造了大畔寮村「花木之村」的鄉貌特色,也給村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據統計,去年全年該村花木銷售收入達100多萬元。

據黃岡鎮大畔寮村村黨支部書記餘光亮介紹,大畔寮村有村民300多人,土地面積300多畝,土壤肥沃,氣候適宜,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該村因地制宜,逐漸發展花卉種植產業,到現在已有30多年的種花歷史。目前全村有200多人從事花木種植、經營,辦有花木種養場50多個,佔地100多畝。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該村多以種植水稻等經濟作物為主,村民僅能維持日常溫飽,都較為貧困。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大畔寮村部分村民因地制宜,開始種植花卉。餘書記告訴記者,一開始,村裡組織部分村民到潮安區金石鎮等地方學習種植花卉知識,回來便將知識傳授給其他村民。「我們的村民非常勤勞,經營與發展也都是秉承這種學習、再傳授,『老幫新』的方式,因此村裡的種植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村民的生活也得到明顯改善,一幢幢水泥樓房開始建起來了。」 餘書記說,花木種植面積大了,品種多了,聞名趕來村裡買花的人也特別多。大畔寮的花木銷往了全縣各鎮以及福建、澄海、汕頭等周邊地區。

據了解,大畔寮村以往以種植草本類為主。近年來,隨著室內花木擺設的興起,大畔寮的村民們根據市場的需求變化擴種了木本類花木。目前村裡種植的品種主要有發財樹、綠寶、羅漢松、澳洲松等。大畔寮村某花木種養場種植戶蔡嬋如說,現在種植的品種多了,不少人特地開車過來種植園裡邊看,特別是春節等節假日,種植園更是熱鬧非凡。

如今,大畔寮村的花木種植業正紅紅火火地發展著,但發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土地不足的問題。對此,個別村民到外地租地進行種植,而村幹部也及時地幫他們解決一些相關問題。近年來,饒平縣黃岡鎮也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因村施策,加大對大畔寮村花木種植產業的扶持服務力度,積極引導村民調整種植結構,力促該村特色農業發展,同時輻射帶動其他村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

推薦閱讀:

陳倫:帶領全村種植花木齊致富

湖南:瀏陽一家三代的花木經營史

品種創新是花木產業健康發展的根本

廣東湛江:坡頭區領導率相關部門開展清除搶種花木行動

(來源:潮州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以網際網路思維推動傳統花木產業轉型升級
    花木業既是美麗的公益事業,又是新興的朝陽產業,還是綠色的富民產業。成都市溫江區具有悠久的花木種植歷史,素有「川西平原花木之鄉"的美稱。全區花木生產面積達15萬畝,飛地花木7萬餘畝,在地資產200億元。
  • 浙江省園林·花木產業交流會參會指南
    中國園林網1月11日消息:今天,浙江省園林·花木產業交流會暨2019年園林協會、商會聯誼會將在浙江廣電開元名都大酒店(杭州市蕭山區弘慧路399-8號)召開,最後一批報名參會的企業名單也已出爐。
  • 2018 中國花木產業十大新聞
    2018年,我國花木產業平穩前行。大型展會依然精彩,仍舊是了解行業動向的大平臺;新事物、新理念頻頻出現,行業人不斷開拓新道路;優秀企業、科研院所獲國際大獎,令人振奮;自然災害面前,行業人眾志成城,共渡難關……這一年,花木產業的大事小事不少。回顧2018,《中國綠色時報·花草園林》周刊編輯部從眾多新聞事件中,梳理出「2018中國花木產業十大新聞」。
  • 清遠:觀山村種植綠化樹市場前景廣闊助農民增收
    在一大片樹苗地裡,黃榕新正在對農戶進行種植技術指導。魏亞男 攝中國園林網11月5日消息:「整合土地資源,盤活丟荒土地,有效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帶領當地農戶致富奔康。」
  • 2017長興花木大會新優品種展參選品種——黃金枸骨
    該品種抗性強,適應範圍廣,成片種植色彩效果更佳。企業簡介:江蘇五色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由浙江日日新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花木大世界控股有限公司(如皋)共同出資組建,註冊資本1億元,是一家專業從事苗木產業園運營管理的高新農業企業。公司總部位於盆景之城江蘇如皋市,主要業務是「日日新苗木工社」管理模式推廣、冬青系列苗木研發種植。
  • 沭陽中萃園林綠化旗下品牌宇恩 深耕「花木世界」
    花木之鄉資源稟賦宇恩是沭陽中萃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位於沭陽縣顏集鎮,作為沭陽縣列為重點花木發現區域,宇恩在設計研發生產精品花木上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與實力優勢。沭陽中萃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自有種植園總體面積4500畝,一期佔地1600畝,主要實施核心生產示範區的開發建設;二期佔地1800畝,主要用於各類花卉苗木的推廣種植;三期佔地1100畝,主要進行交易集散中心和花卉旅遊開發。宇恩利用政策支持,向花木產品精深加工方向發展,形成了苗木、乾花、盆景三大產業板塊,立足「花木之鄉」面向國際市場。
  • 開陽縣新場村:太子參豐收,村民致富有奔頭
    圖為新場村街上組村民在採收太子參。  本報訊 7月31日,記者來到開陽縣龍水鄉新場村街上組的太子參種植基地,這裡種植的240餘畝太子參喜獲豐收,預計產量可達15萬斤。  在種植基地裡,30多名當地村民正在忙碌,有的挖參、有的清理。「最近大家每天都在基地挖參,每斤能得2塊錢勞務費,一天就有80元到100元。」在基地務工的村民喻小華說。
  • 浙江省園林花木產業交流會主要議程與出席嘉賓已定
    中國園林網1月10日消息:倒計時最後1天,浙江省園林·花木產業交流會暨2019年園林協會、商會聯誼會將在浙江廣電開元名都大酒店(杭州市蕭山區弘慧路399-8號)召開。活動從發起至今已近一個月,在承辦單位的精心籌備下,各項工作均已準備就緒。
  • 10多種花木要在滇池湖濱種 說說你在湖邊常見的
    中國園林網4月1日消息:《滇池湖濱生態帶植物物種推薦名錄》近日正式下發執行,至此,滇池湖濱生態帶適合種植哪些植物有了科學、合理依據。該名錄提出了212種適種植物,包括喬木66種,灌木37種,草本109種,其中,雲南本土植物佔到70%以上。
  • 合肥:打造中國一流花木城還需「補」點什麼?
    中國園林網11月5日消息:「合肥人現在有大氣魄了,這點從肥西做花卉苗木產業的勢頭就可窺豹一斑!」連日來,隨著2007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各項活動的有序推進,越來越多的國內知名客商看中了合肥,尤其是在饒有興致地參觀了我市幾大花木生產基地後,打心眼裡發出了驚嘆和感慨!     來參展不虛此行     「如果你打算拿出5萬元投資花卉苗木生意,你先會怎麼做?」
  • 菏澤:人大代表表示牡丹城應建設高標準花木市場
    中國園林網1月22日消息:作為中國牡丹城的菏澤,至今還沒有一處高標準規範化的花木市場,一些銷售花木者常散見於街頭。正參加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的部分市人大代表呼籲,儘快在菏澤城區建立一處花木市場,使之成為與牡丹城形象相匹配的花木集散地。
  • 在廣東可以種植虞美人花嗎
    在廣東可以種植虞美人花嗎 2018/08/10 19:04:17 來源:金農網用戶中心 在廣東可以種植虞美人花嗎,紫雲英品種優質品種推薦,世界三大品種。凌霄花種子可以種嗎在廣東可以種植虞美人花嗎努力將龍華打造成為四季有花
  • 從「落後村」到「幸福村」:一個東北農村的致富新經
    從髒亂差的貧困村,到產業興旺、村民增收、環境整潔的「幸福村」,黎明村迎來幸福的曙光。髒亂差曾是這個「落後村」的代名詞。全村沒有一條像樣的水泥路,柴草垛滿街亂堆,村民閒暇之餘吃喝聊侃,這樣的日子沒人覺得不對勁。這幾年,黎明村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兩頭抓,增收致富和鄉風文明齊頭並進,變化悄然發生。在黎明村,沒人要的秸稈成了「香餑餑」。
  • 紫玉參薯帶動村民致富
    羅坑村位於小樓鎮西北部主導產業是紫玉參薯目前種植面積約有450畝好吃又營養的紫玉參薯蒸排骨來啦~↓↓↓(趕緊Mark好,學起來~)  張耀輝是羅坑村最大的紫玉參薯種植戶,為了打開銷路,他和村裡6名紫玉參薯種植戶成立了廣州增城區耀輝農業專業合作社,希望可以抱團發展,並帶動其他村民共同致富
  • 五月份花木蟲害防治
    5月份是花木第一個高生長速生期,花農在做好圃地施肥、除草、萌櫱工作的同時,要及時做好蟲害防治工作,根據我們往年及目前的調查,現把花木主要蟲害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一、山東廣翅蠟蟬 一年發生二代,第一代4月中下旬開始孵化,較整齊;第二代不整齊,7-8月開始孵化。
  • 內江雙橋鎮:「小花椒」大產業 助農增收見成效
    近年來,作為東興區花椒產業的先行者、探路者,雙橋鎮上塘坊村依託萬豐鼎盛種植專業合作社,不僅整村發展起九葉青花椒產業,成為東興區萬畝花椒基地的核心區,還帶動了周邊村、鎮,開啟了花椒產業脫貧致富之路。2015年1月,當地鎮、村兩級幹部群眾以新農村建設為目標,引進了四川萬豐鼎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並成立萬豐鼎盛種植專業合作社,以上塘坊村為中心發展九葉青花椒,開啟了花椒產業脫貧致富之路。思,來自因地制宜的探索。為什麼選擇九葉青花椒?
  • 致富面面觀:種植中藥材「錢景」驚人
    據了解,吳興區、長興縣、德清縣等縣區以種植特色中藥材,有效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產業規模化、規範化、商品化發展。科技鋪路紅花綠葉裡來「淘金」西紅花又叫藏紅花。花蕊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可以活血化瘀。在妙西鎮楂樹塢村有一個西紅花專業合作社,它帶領村民種植西紅花,通過幾年時間的努力,種植戶們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 規模種植中藥材多種渠道促增收 滿江紅村靠產業旺起來
    走近一看,是設計精美的「一村一品·滿村紅貝」圓形標誌。「就是這樣的一顆顆小平貝,鋪起了我們村的脫貧致富路。」滿江紅村黨支部書記、精準致富平貝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寶說。 近年來,滿江紅村憑藉著「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把在當地種了幾十年的中藥材「小」平貝,發展成了有規模、可持續的「大」產業,走出了一條別具特色的脫貧致富路。
  • 花木文化瑣談之二十五:中國的國花(國樹)是什麼
    花木文化瑣談之二十五:中國的國花(國樹)是什麼——開展群眾性評選國花活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在咱們中國,許多城市甚至縣城都舉辦過由市民推選市花、縣花甚至市樹、縣樹的活動,根據廣大市民的意願確定的市花、市樹成為代表一座城市精神風貌與地域特色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