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實認真、迎難而上的吳鑫龍是村幹部眼中的好書記;任勞任怨、為民解憂,他是村民眼中的好幫手。2018年12月,吳鑫龍在延安市甘泉縣縣委組織部的選派下,帶著服務群眾、為民辦事的初心使命,踏上了第一書記的徵程。
剛到甘泉縣高哨村擔任第一書記時,各種迷茫、擔心、無從下手的壓力湧上吳鑫龍的心頭,深怕不會幹、幹不好被人笑話。於是吳鑫龍找到了有三十年工作經驗的王鳳喜,向他請教學習,不斷地補充知識,提高本領,使自己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第一書記。
築堡壘,加強黨建引領
駐村以來,吳鑫龍以「強班子、帶隊伍」為切入點,通過村兩委黨組織換屆,在延安市甘泉縣石門鎮率先完成黨支部書記、村主任「一肩挑」工作,選優配強支部班子,進一步加強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同時,吳鑫龍指導村黨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學用新思想、奮進新時代」主題競賽活動,為鄉村振興奠定了紮實基礎。
戰脫貧,奪取全面勝利
到村的第一天,在村隊幹的帶領下,吳鑫龍第一時間對高哨村的69戶貧困戶進行走訪,儘快摸清底子,了解村情民意,看脫貧政策落得實不實,看「兩不愁、四保障」有沒有達標,看貧困戶、一般戶有沒有返貧和致貧風險;產業就業是脫貧退出的根本,他幫助貧困戶上大棚膜,聯繫專業技術人員對蔬菜、時令水果種植戶進行技術培訓。在吳鑫龍的帶動下,全村發展種植日光溫室大棚97座,全部種植辣椒、茄子等蔬菜;大拱棚29個,統一種植「陽光玫瑰」葡萄;發展湖羊養殖3戶共計130餘頭,中蜂養殖4戶80箱,千隻育肥豬小區1處,存欄680餘頭,落實危改戶劉德軍等2戶,移民搬遷戶陳彥紅已按期入住,2020年落實公益性崗位13個,義務教育學生入學率100%,並建立異地就讀學生跟蹤機制,農村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全覆蓋。
多舉措,壯大集體經濟
高哨村將30萬元扶貧資金入股石門龍灣生態專業合作社,利用「企業+支部+貧困戶」的發展模式,每年保底分紅3萬元;將20萬元扶貧資金用於發展桶裝礦泉水項目;結合上級反饋問題,高哨村及時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研究村集體收益如何更好的起到帶貧益貧效果,決定利用收益的40%,用於對農戶技術培訓,達到貧困戶和一般農戶全覆蓋。吳鑫龍積極協調榮華集團,以每畝700元共計流轉土地92.4畝,籤訂土地流轉協議,使50戶農戶達到產業增收。
解民憂,辦好為民實事
「吳書記,我家的水管這幾天又沒有水了」,一位村民拉著吳鑫龍的手這樣說。當聽到這一消息,吳鑫龍想飲水問題是脫貧退出的重要指標,關係到群眾的切身利益,他第一時間帶領駐村工作隊、村幹部對飲水管線進行排查,找到問題並及時解決。電話那頭兜底戶李軍軍說,「吳書記有件事要麻煩你了。」於是吳鑫龍放下手頭的工作,趕到李軍軍家中,了解了實際困難,並協調甘泉縣殘疾人聯合會,當天下午將李軍軍需要的雙拐送到他家裡。
轉民風,提升文明水平
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吳鑫龍幫助群眾推廣建立公開公正制度;他帶領村「兩委」、村民代表制定並完善「村規民約」,對村民施行「紅、黃、綠」三色管理,嚴格執行獎罰制度促進農村和諧穩定;結合縣級鄉村治理聯動聯創工作,他組織包村單位、村隊幹30餘人次,對高哨村環境衛生進行全面整治,既改善了村容村貌,又推進了環境整治。吳鑫龍帶領群眾嚴格執行「四包兩禁止」制度,確保責任區有人管,衛生區有人掃。以甘泉縣婦女聯合會提出的「八爭八秀」活動為抓手,結合扶智扶志工作,大力開展淨美家庭、最美家庭、平安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等優秀典型家庭評選表彰活動,今年共評選表彰戶淨美家庭18戶、最美家庭4戶、平安家庭6戶,為促進鄉風文明和人居環境整治起到了積極作用。
兩年來,吳鑫龍一步步丈量著高哨村的寬度,拓寬著扶貧的深度,一次次營造著關懷的溫度,他狠抓實幹、紮實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改變村容村貌,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為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吳鑫龍(右一)在溫室大棚內查看幼苗長勢
吳鑫龍在湖羊養殖小區技術指導
吳鑫龍在查看村上安全飲水
編輯: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