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石屏異龍鎮這位黨總支書記,一心只為富鄉親美家園

2020-12-03 紅河日報社

有個好帶頭人,支部就堅強、村裡就發展、群眾就滿意。在奮力推動建設新時代團結進步美麗紅河的進程中,一大批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在平凡中見擔當,用行動彰顯作為,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稱道。他們是先鋒模範帶頭人,他們是我們身邊的正能量,他們是值得學習的榜樣。從即日起,本報推出「點讚好支書」欄目,講述每名好支書背後的一段感人故事,激勵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擔當作為、奮力前行。

在距離石屏縣異龍鎮20餘公裡處的大山裡,散居著阿希者村委會的阿希者、蜜蜂洞等8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的300多戶1130餘名村民。他們在村黨總支書記許海清的帶動下,克服山高坡陡、常年缺水等困難,在山裡種植紅桃6000畝、蔬菜2300畝、烤菸1600畝、百香果300畝,脫貧、致富、奔小康。

發展產業

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

5月31日,記者在半山坡上的紅桃種植基地裡,見到了正忙著組織村民摘桃的許海清。他告訴記者,村裡六成以上的農戶都種植了紅桃,一般人家種植20畝至30畝,平均每畝收入4000多元。每到桃花盛開的季節,村民們還可以為前來賞花的遊客提供餐飲等服務,也多了一份收入。

許海清在紅桃基地勞動

說起村裡的產業發展,許海清說,阿希者村因山高坡陡,過去產業結構單一,村民增收困難。他過去在昆明從事水果、蔬菜生意時,覺得家鄉也適合發展特色種植。「我何不回老家,發動鄉親們發展種植呢?」慎重考慮後,他毅然回到了村裡。

回村後,19歲就入黨又見多識廣的許海清贏得黨組織的信任,於2010年10月被推選為村黨總支書記。 從此,他開始自學種植技術,試種烤菸、紅桃。試種成功之後,他和村「兩委」及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分析村情貧情,敲定了村委會「長短結合、高矮間作、以短養長」的產業發展思路,決定通過種植、養殖、旅遊3條路徑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紅桃基地

許海清經常奔波在田間地頭,主動向鄉親們分享種植養殖經驗,不僅帶頭領著幹,還號召「明白人」「帶頭人」發揮作用,在8個自然村發展種植烤菸、紅桃、蔬菜萬餘畝,並延伸產業鏈發展鄉村旅遊,鼓勵農戶開辦農家樂,增加群眾收入,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大動力。

在許海清的帶動下,全村黨員群眾埋頭苦幹、奮勇爭先,產業發展又好又快,村民收入顯著提高,阿希者村成為全縣第一批脫貧出列的行政村。

主動作為

帶強基層組織「火車頭」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擔任黨總支書記以來,許海清把抓好村「兩委」班子建設、帶好黨員隊伍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出一條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有效途徑。許海清認為:「只要把那些想幹事、能幹事、會幹事的人選樹成『明白人』『帶頭人』,農村的事情就好辦了。」

紅桃豐收,許海清在打包裝車

「村莊要發展,關鍵在幹部。都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幹部要怎麼辦?只有提高本領,提高覺悟,轉變落後思想,敢想敢幹,基層黨建才起得來。」許海清說,村黨總支主要通過遠程教育、「三會一課」、召開村幹部大會等方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強化黨性教育,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素質和能力。

「群眾想要什麼,我們就幹什麼。但怎麼才能清楚群眾想要什麼?只有到群眾中去,聽群眾心聲,才能找出問題癥結,找準努力方向。」許海清說,群眾不是不想幹事、不能幹事,而是找不到奮鬥目標,「現在的民意是:脫貧已成歷史,富裕才是新目標。」許海清告訴記者,這就要求「明白人」「帶頭人」有超前的經濟意識,到一定時期就要轉型發展。目前,早期種植的紅桃樹面臨老化,「明白人」「帶頭人」已開始種植百香果,群眾也緊跟其後,大家的信心和動力也很足。

許海清在百香果基地勞動

「只有持續抓村幹部的作風建設,做到管理民主,才能帶動村子永續發展。怎麼抓?這就要堅持重大事項報告、一崗雙責、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等制度,規範黨的組織生活。」許海清舉例解釋,雖然鎮管村財務,但是每一筆花銷都要公開,只有管理民主、制度公開透明,才能打造一個堅強的戰鬥堡壘。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許海清的帶領下,2018年,阿希者村黨總支及下屬支部全部完成達標創建,阿希者村黨總支被省委組織部命名為「規範化建設示範黨支部」。

移風易俗

開闢基層治理「新天地」

「要想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還要做到鄉風文明、村容整潔。」許海清說,村裡各族群眾都嚮往美好生活,只要在思想上稍加引導,行為上逐步規範,就能找到農村社會治理突破口。

新村貌

在脫貧攻堅工作初期,村「兩委」發揮「半邊天」的作用,成立了全縣首個巾幗連心志願服務隊,通過上門幫助農戶收家治家、打掃衛生、勸誡酗酒等,帶動村民革除生產生活陋習。

同時,許海清還帶領村「兩委」修訂《村規民約》,在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動員各家各戶制定家規家訓。開展「自強、誠信、感恩」等評比活動,評選出一批批好媳婦、好公公、好婆婆等。

到村裡遊玩的遊客

初心無聲,大山有言。如今,阿希者村群眾有奔頭有幹勁,產業發展成體系成規模,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成為大山深處和諧宜居的美好家園。「領頭羊」許海清受到群眾交口稱讚,也得到了組織的認可:多次被評為縣級「優秀黨總支書記」;2017年獲得雲南省「扶貧好村官」榮譽稱號;2020年4月,入選雲南省村(社區)「百名好支書」。

記者:常玉選 文/圖

責編:普薇

相關焦點

  • 唐山: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灤南縣李營村黨支部書記李志剛33年堅守...
    視頻攝製:河北日報記者劉冉、李東宇 通訊員 溫濤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灤南縣李營村黨支部書記李志剛33年堅守初心的故事□ 河北日報記者
  • 家園有夢翻新篇——江蘇鹽城特大龍捲風災區見聞
    光明日報記者 鄭晉鳴  2016年6月23日,一場特大龍捲風突襲江蘇鹽城阜寧,7個鎮22個村8004戶房屋倒塌、98人遇難、千餘人受傷。  臘月二十三,風災已過去整整211天,那個飽受摧殘的小城重建得怎麼樣?百姓們又將如何度過災後的第一個春節?
  • 河北灤南縣李營村黨支部書記李志剛: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灤南縣李營村黨支部書記李志剛33年堅守初心的故事 人物名片李志剛,1956年出生於唐山市灤南縣李營村,1978年入黨,1987年至今擔任李營村黨支部書記
  • 繪一幅美麗畫卷——石屏縣異龍鎮小水村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
    石屏縣異龍鎮小水村無疑是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和人居環境提升的受益者。不到一年的時間,村民看到了一個煥然一新的村莊。公廁變乾淨了,垃圾分類入箱了,群眾講衛生勤洗手了,「髒亂差」遠離了,村容村貌蛻變了,村民笑了。
  • 這個書記真能頂!——記隴川縣隴把鎮呂良村黨總支書記雍英頂
    走進隴川縣隴把鎮呂良村,提及村黨總支書記雍英頂,村民無不豎起大拇指。16年來,他真心實意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謀利益,帶領全村實現整村脫貧出列,有什麼事兒,村民都習慣找他。  呂良村與緬甸接壤,轄6個村民小組。
  • 石屏異龍湖又現世界瀕危水鳥——大麻鳽!這節奏是要逆天啊!
    主要以魚、蝦、蛙、蟹、螺等水生物為食。原分布甚廣,歐洲、亞洲、非洲均有,在中國僅有兩個亞種中的一個。20世紀60-70年代在中國長白山腳丘陵地帶河邊沼澤常見,後因農田開發,樹木砍伐,環境破壞,在中國及其它地方種群明顯下降,據國際水禽研究局組織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1990年中國有893隻,1992年230隻,種群數量明顯下降。
  • 石屏縣委書記這麼說
    張鵬程「州委八屆八次全會謀劃了紅河州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明確了實現目標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藍圖已經繪就,使命催人奮進。石屏縣將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州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洮北區瑞光街道軍民社區黨總支:打出「連環招」做實「書記項目」
    軍民社區實行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三長」聯動,及時掌握民意,收集群眾需求,近3年來80%的「書記項目」來自於「三長」收集。窗口受理收需求。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接待前臺,群眾有需求直接反映,2018年以來,社區登記群眾反映的各類需求達上千條,其中70條共性問題列入「書記項目」予以解決。民生熱線接需求。
  • 戰「疫」故事|東海縣前薔薇村黨總支書記楊玉松:誰說女子不如男?
    中國江蘇網2月28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李保成)在家中,她是妻子、是母親,在疫情防控的的戰場上,她是黨員、是人大代表,是村黨總支書記,她始終衝在疫情防控最前面,用責任與擔當奏響了「誰說女子不如男?」的戰「疫」之歌,她是東海縣駝峰鄉前薔薇村黨總支書記楊玉松。
  • 異龍湖畔的明珠—石屏一中,火了!
    (石屏一中大門)1923年,鄉賢陳鶴亭先生倡導鄉紳富戶李恆升張信之等捐資創建石屏一中距今96載,歷史底蘊深厚現為雲南省一級三等完全中學石屏一中96載風雲校園建築古今合璧文化底蘊深厚目光所見皆是石屏一中風景企鶴樓古建築群為國家級保護文物企鶴樓簷牙高啄
  • 求知求富 亦樂亦美——台州黃巖農民學習會館紀事
    村黨總支書記鄭興池說到學習會館的鬧猛場景,眉飛色舞。  聽講座、學技術、開眼界、知禮儀、懂養生……在黃巖,農民學習會館眼下已成為農民務農、務工之餘求知、求富、求樂、求美的好去處。3月至今,全區已創建農民學習會館51家,家家紅火,廣受歡迎。
  • 夙夜為公終不悔富民強村謀振興 記慶安縣同發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
    有誰能想到,眼前這個村集體積累達1600多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8500元、吸引大量豔羨目光的遠近聞名富裕村,曾經是負債100多萬元的「空殼村」。為了實現這「華麗的轉身」,同發村黨總支書記孔慶範帶領全村黨員和百姓不斷探索、不懈奮鬥了24年。1995年,年僅27歲的孔慶範當選為同發村村委會主任,原本躊躇滿志想大幹一場的他一上任就被潑了一盆冷水。
  • 鄭州群英中學黨總支召開黨總支委員選舉大會
    黨總支書記張軍總結講話       12月24日,鄭州群英中學黨總支召開全體黨員大會,選舉學校黨總支委員。黨總支書記張軍主持會議。       大會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幕。       大會嚴格按照黨章規定,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全體黨員舉手表決一致通過黨總支委員候選人名單、大會選舉辦法,以及唱票人、計票人、監票人和紀檢監察人名單。隨後,全體黨員以無記名投票進行差額選舉,現場唱票、計票。最終根據得票結果選舉產生了鄭州群英中學黨總支委員會委員。
  • 抗洪書記尹建平的五天五夜
    裴吉祥說,他當時勸尹書記休息一會兒,但尹建平看著暴雨還在下個不停,始終沒有回家休息,一直在一線。 「他是我們村的帶頭人,什麼事都想在前頭,什麼事也放不下,什麼事都帶頭幹。」三龍村黨總支副書記、村委會主任裴善權說。 6月30日,三龍村大雨如注,下了整整一夜。
  • 亞科瑞克村亞克西丨大美中國·小康印記
    來源:經濟日報新疆烏什縣亞科瑞克村能源示範小區已成為集居住、休閒、商業為一體的「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農村新型小區。昔日亞科瑞克村村民住的是「幹打壘」房屋。該村實施特色林果提質增效工程,通過組織種植戶學習林果管理技術培訓,為脫貧打好基礎。亞科瑞克村村民在農家書屋讀書學習。為了帶動更多的鄉親發家致富,村裡依靠科技富裕起來的村民自費訂閱報紙雜誌書籍,供鄉親們閱覽。文藝工作者來到亞科瑞克村為村民表演節目。
  • 【脫貧攻堅典型】帶民致富的「領頭雁」——者海鎮犀牛村黨總支副書記馬選圍
    會澤縣村黨總支書記現場觀摩者海鎮犀牛村扶貧養殖小區在者海鎮有這樣一個村委會,它在鎮黨委、政府及村「三委」成員的帶領下,農業產業結構日趨合理,農民收入渠道不斷拓寬,群眾幸福指數全面提升,這就是犀牛村。做先進理念的傳播者讓鄉親們「富」起來馬選圍初中畢業後,便和眾多農村年輕人一樣,懷揣著脫貧致富的夢想,20多歲開始成立建築施工隊,從跟著別人打工,到後來自己當老闆接工程,在建築行業摸爬滾打了16年的他,成為全村名副其實的致富能人。
  • 「七書記,我要活到100歲」
    「七書記,我要活到100歲」 發布日期:2020-10-04 13:10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2011年9
  • 紮根基層 一心為民——記渭源縣蓮峰鎮岔口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
    紮根基層 一心為民——記渭源縣蓮峰鎮岔口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馬金錄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薛硯 通訊員 章軍 陳剛「岔口村變了!2017年9月,省財政廳黨組選派馬金錄到渭源縣蓮峰鎮岔口村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馬金錄在農村長大,對農村有著深厚感情,駐村以來,他牢記責任和使命,配合村「兩委」班子,帶領幫扶工作隊隊員,健全工作機制,緊抓幫扶,竭盡全力促脫貧,幫扶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省財政廳的幫扶下,岔口村於2019年底實現全村脫貧摘帽。岔口村位於蓮峰鎮西南部,是深度貧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