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陳鑫:真抓實幹圖發展,扶貧路上踐初心

2020-10-09 微吉州

2018年10月

陳鑫受組織委派來到

吉州區興橋鎮甫裡村

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隊長

自駐村以來

陳鑫始終情系發展

心懷一方百姓

用腳踏實地的幹勁贏得群眾認可

以實際行動書寫使命擔當

甫裡村為「十三五」省級貧困村

飽受貧困困擾,村集體經濟薄弱

為了找準扶貧工作切入點

陳鑫吃住全部在村

不分晝夜走村串戶

與群眾拉家常、聊農事

收集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

讓幫扶措施更具針對性、實效性

最初來到甫裡村報到時

甫裡村是個「空殼村」

■ ■ ■ ■ ■

他抱著「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

向上爭取資金和政策

向下腳踏實地幹實事

與各級幫扶幹部和貧困戶們一道

積極發展產業

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

任第一書記以來

在陳鑫的「望、聞、問、切」的扶貧下

甫裡村貧困戶48人全部脫貧

先後籌措資金200多萬元用於村內扶貧

帶動貧困戶劉發生養雞

劉發生從上訪戶到脫貧「奮進之星」

大力發展黑斑蛙養殖基地

並陸續發展100KM的村級光伏發電站

124畝高產油茶等產業

預計5年後村集體收入可達每年30萬以上

 責任使命在肩上,扶貧路上踐初心

陳鑫在村裡、田間地頭到處留下

他的扶貧情懷和風雨足跡

如今環境改善了,產業有了規模……

老百姓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陳鑫心裡有群眾,腳上有泥土

幫扶有實招

用一顆淳樸的為民服務真心贏得了

群眾信賴和讚譽

相關焦點

  • 聲納| 真抓實幹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要真抓實幹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刻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經濟特區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要聚焦到這個目標上來。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 社會各界齊發力 精準扶貧路上動人故事不斷
    6月8日上午,十里舖村室召開了仇樓鎮黨委政府脫貧攻堅精準施策座談會,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及負責人蔣萌、鄭州濟華骨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宗亮及醫護人員在區政協副主席杜偉、仇樓鎮黨委書記金成群、副書記賀原、正鄉級幹部朱峰的陪同下參加會議。
  • 省派第一書記南陽駐村扶貧工作調查第一書記如何打贏「扶貧仗」
    圖/王偉賓□本報記者刁良梓本報通訊員高峰黨一鋒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全靠領頭羊。習近平總書記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多次強調,必須把第一書記選準派強。2017年,是我省扶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南陽共有7個貧困縣,713個貧困村,46.2萬農村貧困人口,在全省扶貧攻堅進程中具有很強的代表意義。
  • 警徽在扶貧路上閃光——記興和縣賽烏素鎮興隆堡村駐村第一書記...
    2018年5月,賈鵬潮被選派至興和縣賽烏素鎮興隆堡村開展駐村工作,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 在興隆堡村的700多個日日夜夜,賈鵬潮這名「80後」駐村書記,紮根農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讓肩上的警徽在扶貧路上熠熠閃光。
  • 巾幗力量·扶貧"她"故事 | 陳蕾:行進在扶貧路上的真情女漢子
    未來已來,廣安高質量發展放眼可期。奔康路上,有我巾幗力量!即日起,廣安市婦聯將陸續刊發「巾幗力量·扶貧『她』故事」,帶領大家領略廣安扶貧戰一線的巾幗風採。自擔任扶貧專幹以來,陳蕾時刻銘記自己的責任,始終以扶貧解困為目標,堅持紮根基層,真抓實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基層扶貧幹部的初心,同時也成為了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漢子」。2015年大學畢業,陳蕾回到了家鄉武勝,那時家人、朋友都不理解,說一個女孩子上了大學就應該好好留在城裡工作,為什麼非要到農村去呢?陳蕾笑著說:「因為我是農民的女兒呀,當然要回到母親的懷抱中去。
  • 守初心 擔使命·「初心十問」九問是否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在推動工作時,是撲下身子、親力親為,求真務實、一抓到底,持之以恆、久久為功,還是蜻蜓點水、浮在面上,習慣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追求「材料政績」「數字政績」,不顧基層實際濫搞督查檢查、考核評比,熱衷於搞排場、大呼隆?  ——摘自孫愛軍書記在全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由來已久,令人反感。
  • 理論專題丨學習王新法 扶貧路上續輝煌
    信仰從來都不是空洞的口號,必須與實幹結合起來。沒有共產主義信仰,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共產主義信仰,也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2013年,黨中央提出精準扶貧,王新法退休在家本可安享晚年,但他堅決響應黨的號召,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石門縣南北鎮薛家村地處湘鄂邊界高山腹地,條件艱苦、發展落後、群眾很窮,正「合」他的心意。
  • 生動再現扶貧路上黃文秀感人故事
    《扶貧路上》講述感人的扶貧故事,以百坭村為原點,以犧牲在扶貧崗位上的百色市樂業縣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事跡為創作架構,聚焦基層扶貧第一線艱苦奮鬥、歷經風雨的黨員幹部、扶貧隊員,濃縮還原全國脫貧攻堅戰線,圍繞黃文秀先進事跡展開舞臺劇情。
  • 第一書記「省親」記
    李柯於2015年擔任四川省甘孜州巴塘縣黨巴村第一書記。在近三年的時間裡,他紮根黨巴,與群眾一同生活與勞作,帶著當地藏族同胞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緻富路。「來了,來了……」21日下午3點,兩輛越野車駛入了黨巴村。村民們有的雙手沾滿麵粉、有的拿著哈達就跑了出來,他們爭先恐後地擁向回訪的親人們,不一會李柯的脖子上就掛滿了哈達。
  • 扶貧路上,事跡感人!黃文秀被追授「八桂楷模」榮譽稱號
    6月23日,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在廣西廣播電視臺舉行「永遠的初心·黃文秀」——八桂楷模發布儀式,追授百色市委宣傳部理論科副科長、派駐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八桂楷模」榮譽稱號。發布會上,黃文秀的同事、派駐村村幹部、大學校友,以及黃文秀的姐姐,從不同側面講述了黃文秀如何滿懷對黨忠誠和為民情懷,毅然踏上「心中的長徵」,從繁華首都回到家鄉,把初心鐫刻在扶貧路上的感人事跡,為大家還原了一個感黨恩、守初心、獻青春、為人民的優秀共產黨員黃文秀形象。
  • 「扶貧三稜鏡」記文水縣委巡察辦派駐西城村第一書記 李志強
    2018年6月中旬,根據縣委下鄉辦的安排,縣委巡察辦副主任李志強同志被確定為西城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長兼西城村第一書記。01勤走訪、深調研,理清工作思路為了掌握西城村在組織建設、群眾思想狀況、經濟收入、脫貧攻堅任務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具體狀況,自被任命為西城村第一書記起,李志強同志便迅速入戶進行調研。
  • 「我的扶貧故事」心之所依 情之所系丨仁懷市蒼龍街道黨工委書記曹偉
    我的扶貧戰場,是一個又一個溫婉的鄉村。 這裡有一群敢打硬戰、親密無間的戰友,有一群心地淳樸、齊心致富的鄉民。一張笑臉一份情去年三月,我調到蒼龍街道任黨工委書記。從那時起,我便一心戰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與蒼龍的黨員幹部、父老鄉親結下了不解之緣。
  • 創新扶貧模式 實現精準脫貧——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
    現在,我們進入扶貧開發工作攻堅拔寨的衝刺期,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握好脫貧攻堅正確方向,科學謀劃好扶貧開發工作,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既定時間節點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2017年是紮實推進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一年,也是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深化之年,扶貧開發工作已經進入攻堅拔寨的衝刺期。
  • 平遠舉辦村(社區)支部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培訓
    為進一步抓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提升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素能,10月17日,平遠縣舉辦2019年村(社區)支部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培訓班,全縣各村(社區)支部書記共143人參加培訓。
  • 「小邢書記」專業氣象扶貧記
    那該做哪些準備,來防禦災害保護咱的生命財產安全呢……」 甘肅平涼市莊浪縣中莊村村委會的一間辦公室裡,村民們正聽「第一書記」邢剛講解氣象災害防禦科普知識。  2019年5月,聽從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使命召喚,90後氣象黨員邢剛,抱著投身甘肅氣象扶貧事業的初心,擔任平涼市莊浪縣中莊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開展扶貧工作。
  • [聚焦創優保優大衝刺·扶貧人物]抓班子帶隊伍 辦實事解民憂...
    在這蛻變中,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木棠鎮梁宅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符朝政。2018年6月,市委組織部派任符朝政到木棠鎮梁宅村委會當駐村第一書記。自駐村工作以來,他天天奔走在貧困村落、工作隊隊員與群眾之間,想隊員群眾之所想,急隊員群眾之所急。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重大工作部署入手,牢抓班子嚴帶隊伍,慎辦實事為民解憂,主動帶頭抓發展,大力整改村容村貌,讓梁宅村委會重新煥發生機。
  • 甘泉縣石門鎮高哨村第一書記吳鑫龍:讓青春在基層淬鍊
    踏實認真、迎難而上的吳鑫龍是村幹部眼中的好書記;任勞任怨、為民解憂,他是村民眼中的好幫手。2018年12月,吳鑫龍在延安市甘泉縣縣委組織部的選派下,帶著服務群眾、為民辦事的初心使命,踏上了第一書記的徵程。
  • 第一位直播帶貨的「黃桃」書記,用生命扶貧的故事看哭了所有人
    第一位直播帶貨的「黃桃」書記,用生命扶貧的故事看哭了所有人 2020-11-19 15:46:31 來源: 人民日報
  • 陝西甘泉縣石門鎮高哨村第一書記吳鑫龍:讓青春在基層淬鍊
    踏實認真、迎難而上的吳鑫龍是村幹部眼中的好書記;任勞任怨、為民解憂,他是村民眼中的好幫手。2018年12月,吳鑫龍在延安市甘泉縣縣委組織部的選派下,帶著服務群眾、為民辦事的初心使命,踏上了第一書記的徵程。
  • 「馬隊長」扶貧記
    他,就是農行安徽分行駐臨泉縣杜莊社區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長馬建軍。一名矢志不渝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上的農行幹部,一名把汗水和心血傾灑在脫貧攻堅路上的共產黨員。三年的歲月在漫漫的歷史長河裡或許是一瞬間,在馬建軍的記憶裡卻是一千個奮戰的日日夜夜,在杜莊社區的群眾眼裡,是家園走向美麗富裕的蛻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