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第一書記「年終總結」裡的喜與憂

2020-11-22 新華社

  新華社銀川2月22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年終總結」裡的喜與憂

  新華社記者任瑋

  到底要不要種黃花菜?就這個問題猶豫、爭論過多次後,賈廷升和媳婦終於達成了共識:「種!15畝地全改種黃花菜!虎書記說了,種黃花菜有補貼,村裡合作社管加工、有銷路,還擔心啥?」

  賈廷升口中的虎書記叫虎正南,是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柳泉鄉柳泉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寧夏國土資源廳派駐柳泉鄉扶貧工作隊的一員。這個春節,閒下來的虎正南盤點自己一年的工作,發現最大的收穫,是念好了「黃花經」。

  柳泉村是移民村,也是全鄉貧困人口最多的村。村裡大多數農戶種植玉米,成本高、收益低,近兩年玉米價格下跌明顯,最低時一斤只能賣七毛錢。

  靠種玉米,啥時才能脫貧致富?虎正南和駐村工作隊進駐以後,把引導和推動全村種植結構調整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讓村民改變幾十年的種植習慣太不容易。2016年底我們把黃花菜苗子都拉到村上了,沒人願意種,愁死人。東家說西家講,不知跑了多少趟。」柳泉村支部書記王強提起種黃花的事,只是搖頭。

  種黃花,今年種,明年等,後年才能收,這讓習慣了春種秋收當年見效益的村民顧慮重重,擔心「等不起」,更擔心沒銷路。

  為了讓村民打消顧慮,虎正南和王強一遍遍上門幫忙算帳:種玉米當年能見效益,但把種子、化肥、水費、機耕費等成本算進去,辛苦一年也就能不虧錢;如果種黃花菜,第二年每畝收益最少1000元,第三年進入豐產期,畝產鮮菜3000斤,折合乾菜500斤,每斤乾菜能賣26元。

  口說無憑,眼見為實。村兩委包了兩輛大巴車,帶著上百人到臨近鄉鎮觀摩黃花菜產業,跟種植戶交流、取經。村民們實地考察後,動心了。加之紅寺堡區出臺的特色產業扶持政策,為黃花種植戶每畝補貼500元,徹底打消了村民後顧之憂。

  為帶動鄉親們種黃花菜,柳泉村還成立了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以「村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黃花菜種植產業。2017年,合作社流轉農戶土地種植黃花菜近900畝,目前全村種植面積近1400畝。

  「我們春節前又訂了苗子,開春後村民還要種200畝,現在大家積極性高得很。」虎正南說,駐村工作隊還向國土資源廳爭取資金,給村上的黃花種植大戶配套了除草機。

  讓村民種黃花菜,發「黃花財」的希望指日可待,可虎正南心裡還是不輕鬆。

  作為移民搬遷地區,村裡底子薄,脫貧致富後勁弱,一部分村民還有等靠要思想,缺乏自身發展動力,怎麼辦?個別貧困戶家中的壯勞力因種種原因倒下了,在經濟、精神上壓垮了一家人,他們的後續發展怎麼辦……

  虎正南說,新的一年,他要帶著這些問題幹工作、想辦法,希望年底工作總結時,每個問題都能找到答案。(完)

相關焦點

  • 漫畫丨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地圖
    漫畫丨駐村第一書記的扶貧地圖 在稅務機關, 有著這樣一群駐村「第一書記」: 他們,蹲在村頭村尾
  • 駐村第一書記白雲:一手老繭 攪熱山村
    新華社銀川1月1日電 題:駐村第一書記白云:一手老繭 攪熱山村   新華社記者於瑤、陳澤安   寒冬時節,翻山越嶺後,終於見到了白雲。一握手,感覺白雲熱乎乎的手上滿是老繭。   「老繭是幫村民鍘草留下的,一般我到哪家碰上正幹活,就上手幫著幹,邊幹邊聊。」
  • 省派第一書記南陽駐村扶貧工作調查第一書記如何打贏「扶貧仗」
    基層黨建基礎設施打通扶貧兩條「動脈」2015年9月,省物資公司駐內鄉縣瓦亭鎮羅溝村第一書記武守巖剛入村便「攤上了大事兒」:村支部改選,村支書和副支書均未選出,村委班子全面癱瘓。「黨群幹群關係非常緊張,調研走訪想找個帶路的人都沒有。」回想剛入村的困境,武守巖歷歷在目。
  • 駐村第一書記劉明生:退伍不褪色 譜寫鏗鏘有力的脫貧樂章
    第一播報訊 (都昌臺 杜春泉)從軍20載,轉業到地方;勇挑重擔,成為市扶貧和移民辦駐都昌縣陽峰鄉共升村 第一書記;從軍營轉戰到農村脫貧攻堅一線,他延續軍人的血性,譜寫了一曲鏗鏘有力的脫貧樂章。今天我們一起來分享,都昌陽峰鄉共升村 駐村第一書記劉明生的扶貧故事。
  • 一張地圖、一支隊伍和一個特殊的通訊錄 「天路」上的駐村第一書記
    就是這樣大一個村,常住人口卻只有119戶486人,散居在海拔300米至2700米的大山裡。 今年3月,走馬上任的蘭英村駐村第一書記雷憲斌卻給村子帶來了不一樣的面貌。 31歲的雷憲斌原本是巫溪縣人社局的一名工作人員,今年3月成為蘭英村駐村第一書記的他頗有點「救火隊長」的意思。 雷憲斌的前任駐村第一書記是彭祖澤,也是雷憲斌在縣人社局的同事。由於彭祖澤身患重病,今年3月,在全縣駐村第一書記大調整中,2018年「巫溪縣首屆十大優秀青年標兵」雷憲斌被選拔出來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 90後第一書記·故事|馮芙蓉:五年駐村是生命中最美的花
    駐村第一書記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支點。從2018年起,澎湃新聞連續三年推出「90後第一書記」專題,聚焦這一年輕群體。同時,我們也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更多的90後駐村第一書記,如果您就是或者您身邊就有,歡迎發郵箱到:diyishuji@thepaper.cn。
  • 淅川縣毛堂鄉洞河村駐村第一書記劉芳:小蜜蜂帶動扶貧產業大發展
    選派駐村第一書記,是脫貧攻堅的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方式,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淅川縣委編辦派駐淅川縣毛堂鄉洞河村第一書記劉芳,帶著組織信任,到鄉村振興重點村和村集體經濟薄弱的洞河村委報到。洞河村10個村民小組,共266戶898人,遠離縣城居住分散,全村貧困戶有38戶82人。
  • 警徽在扶貧路上閃光——記興和縣賽烏素鎮興隆堡村駐村第一書記...
    2018年5月,賈鵬潮被選派至興和縣賽烏素鎮興隆堡村開展駐村工作,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 在興隆堡村的700多個日日夜夜,賈鵬潮這名「80後」駐村書記,紮根農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讓肩上的警徽在扶貧路上熠熠閃光。
  • 最高法院《人民司法》刊登新會法院駐村「第一書記」林偉豪...
    最高法院《人民司法》刊登新會法院駐村「第一書記」林偉豪同志抗疫文章 2020-04-08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是我最大的幸福|赫章縣結構鄉沙壩村第一書記...
    我叫肖明軍,是畢節市委組織部人事科科長,2018年2月,單位派我到赫章縣結構鄉擔任沙壩村第一書記。  駐村期間,我做得最多事情就是走訪群眾,儘快精準掌握全村扶貧底數;多說,改變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有效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多做,用實際行動解決村民的實際困難,帶動大家真正脫貧。
  • 徽縣:群眾不讓走的駐村書記吳康平
    ……  今年6月下旬,在徽縣嘉陵鎮稻坪村黨支部召開的旅遊產業座談會上,與會的村社幹部、群眾代表聽說第一書記吳康平的任期快滿了,紛紛著急地出言挽留。  吳康平是市委組織部派駐徽縣嘉陵鎮稻坪村的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自2019年5月初到崗後,就一頭扎進了駐村幫扶工作中。他堅守崗位,顧大家舍小家,真幹事幹實事,千方百計帶領群眾致富增收。
  • 「越是危難當頭,村民越需要我」 ——交行河南省分行駐村書記劉闖...
    「楊行長,讓我們村『第一書記』留任吧!村裡離不開他啊……」一道道期待的目光,一聲聲誠懇的挽留,打動著在場的每一人。村民們說的第一書記,正是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派駐駐馬店市正陽縣熊寨鎮王樓村駐村的第一書記劉闖。
  • 行政年終總結
    關注公眾號【行政匯】,不錯過行政實用好文行政在公司裡一直都充當著幕後英雄的角色,所做的工作也爭取做到潤物細無聲,唯有「年終工作總結」這一次,可以從幕後走到臺前,向領導同事充分展示行政工作。因此有經驗的行政早早開始行動,為年終總結做準備,以便可以充分利用「年終工作總結」的機會,向領導及同事展示行政的工作價值及成果。總結做的好,升職加薪早。「光會幹活,不會展示」是職場的大忌,想要寫好行政「年終工作總結」,以下5個常見問題首先要先避免。
  • 第一書記陳鑫:真抓實幹圖發展,扶貧路上踐初心
    2018年10月陳鑫受組織委派來到吉州區興橋鎮甫裡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隊長自駐村以來陳鑫始終情系發展心懷一方百姓用腳踏實地的幹勁贏得群眾認可甫裡村為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任第一書記以來在陳鑫的「望、聞、問、切」的扶貧下甫裡村貧困戶48人全部脫貧先後籌措資金200多萬元用於村內扶貧
  • 用責任與擔當書寫無悔青春——記興和縣賽烏素鎮三股水村駐村第一...
    「自從薛書記來到我們村,為我們扶貧工作注入了年輕的活力,這小夥有想法、有幹勁……」三股水村村幹部們一提到駐村第一書記薛書元都這樣誇獎。  1990年出生的薛書元,一名毫無農村工作經歷的興和縣公安局工作人員,組織的一紙調令,讓他成了賽烏素鎮三股水村的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
  • 山東連續多年選派省直單位黨員幹部駐村,替群眾紓憂解難 第一書記...
    黨組織軟弱渙散村、鄉村振興示範創建村擔任第一書記。這裡講述的,是幾位第三輪省派第一書記的故事。——編  者  第一書記不好當,十八般武藝,樣樣都得會使。既要強班子、找路子、脫帽子,還須結對子、解梁子、樹牌子,時不時會遇到撓頭事。
  • 重慶工程職院教師葉正泉:駐村一年多 寫下近5萬字的《駐村扶貧隨筆...
    「我由山村之外的思索者,轉變成山村內部的組成者,脫貧攻堅之後的鄉村振興,任重道遠……」一本近5萬字的《駐村扶貧隨筆》記錄著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葉正泉奔赴雲陽縣棲霞鎮吉平村,擔任扶貧第一書記以來所經歷的駐村扶貧故事。
  • 久旱之村「來」水啦 即墨區檢察院駐村「第一書記」紮根鄉村扶貧
    張官莊村的女支書劉書記樂得合不攏嘴,對著檢察院來掛職的第一書記高年福直豎大拇指:「高書記,你太厲害了,你可給村裡解決大困難啦!你真是我們的福星啊!」  據了解,張官莊村離大沽河不遠,但是卻離奇的常年缺水,大沽河近些年也是水量稀少,有時甚至到了斷流的邊緣。老百姓不僅種地沒水,連吃水都困難。曾經自來水接的是鄰村西尖村的水井,但是西尖村也供應不上了,不得不又遠遠接移風店鎮的水源。
  • 闞雲超一行到前付村調研指導駐村扶貧工作
    他強調,要進一步加大消費扶貧力度,注重打造自身品牌、開拓對外市場、提升產品價值,助力村集體經濟的高層次、高質量發展。在前付村黨群服務中心,闞雲超認真聽取了我校駐村第一書記、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劉會賓代表省派第一書記團隊、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對村裡工作規劃和發展的匯報。豎崗鎮鎮長魏自永、紀委書記侯月梅、村「兩委」班子成員等參加了座談。
  • 365天中,他駐村蹲點達300天
    《楓葉紅了》劇中的男主角、駐村第一書記「韓立」人物原型為科右中旗巴彥淖爾蘇木雙榆樹嘎查第一書記韓軍。2015年9月19日,韓軍被科爾沁右翼中旗交通運輸局委派到巴彥淖爾蘇木雙榆樹嘎查任第一書記,至今已是第5個年頭了。韓軍說:「為了大房子、豪車而奮鬥,獲得感、幸福感不一定強;為了一群人、一塊熱土而奮鬥,獲得感、幸福感來得最明顯,也最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