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牙根 或將成為可能

2020-11-27 健康界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

為了深入理解人體隨時間推移是如何變化的,研究人員正越來越多地關注表觀遺傳學。現在,這一研究領域也延伸到了牙齒。牙齒對許多生理功能都非常重要,例如咀嚼和表達語言。而牙根是促進這些功能的關鍵因素,因為它將牙齒固定在頜骨上,為我們提供精確的咬合支撐。然而,調節牙根形成和發育的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

近日,美國南加州大學Herman Ostrow牙科學院副院長Yang Chai和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的研究團隊合作,發現表觀遺傳調控可以控制牙根的形成和發育。該研究近日已發表在《eLife》上。

不同的牙齒有不同數量的根。門牙和犬齒各有一個,臼齒有兩到三個。牙根把牙齒固定在頜骨上,為血液和神經到達牙齒提供了一條通道。在發育的過程中,正確地確定牙根的形狀和數量對於確保每顆牙齒都有合適的支撐和功能非常重要。

Chai解釋說:「這些發現表明平衡的表觀遺傳調控在確定牙根模式以及根部與頜骨的整合以實現生理功能方面的重要性。總的來說,我們的研究提供了關於器官發生調節的重要線索,並且對未來的牙齒再生具有普遍意義。」

一種叫做Ezh2的蛋白質幫助面部骨骼發育,但目前還不知道它如何影響牙根發育。因此,研究團隊觀察了當缺失Ezh2的發育中小鼠,其臼齒會發生什麼。他們發現當牙齒間充質缺失會導致H3K27Me3組蛋白甲基化減少,還會影響上皮膈肌的形成等問題。因此,Ezh2與另一種名為Arid1a的蛋白質必須保持平衡狀態,才能建立牙根模式以及根部與頜骨的正確整合。

圖片來源:eLife

目標:再生牙齒,但首先要重生牙根

Chai說:「我對此感到興奮,因為通過人類進化,我們的飲食和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可以影響我們的表觀基因組,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牙根形成區別與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畫像

尼安德特人的臼齒比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有更長的根幹,而且根的分裂較晚,它顯示出之後在現代人類牙齒在根部之間形成橋梁的證據。這表明類似的調節機制在整個人類進化過程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平衡也與疾病和健康有關。研究表明,在不同類型的癌症中,兩種相反的表觀遺傳調節因子的平衡非常重要。Chai說,敲除一個調節因子可以致癌,但調節其對立的調節因子可以阻止癌症。

他說:「這些不改變DNA序列的表觀遺傳調控因子本身很重要,但它們的活性水平也同樣重要。基本上,你不能有太多或太少,如果失衡,你就會出現發育問題或疾病。」

Chai教授解釋說,他研究牙齒發育規律的最終目的是重長出新牙,但生成整個牙齒非常具有挑戰性,因為從發育到長出一顆牙齒需要很長時間。所以他的目標是找到再生臼齒根的方法,並在上面戴上牙冠。

他說:「這將是兩全其美的,牙根與頜骨的自然結合讓牙周韌帶就位,並且通過僅使用牙冠來恢復功能,減少了我們所需的時間」

相關焦點

  • 再生牙根,或將成為可能
    而牙根是促進這些功能的關鍵因素,因為它將牙齒固定在頜骨上,為我們提供精確的咬合支撐。然而,調節牙根形成和發育的機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 近日,美國南加州大學Herman Ostrow牙科學院副院長Yang Chai和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的研究團隊合作,發現表觀遺傳調控可以控制牙根的形成和發育。該研究近日已發表在《eLife》上。
  • 牙齒可以「再生」 補牙的時代將終結
    今天,口腔醫學專家再次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牙齒可以「再生」啦!    10月25日,全國口腔生物醫學學術年會暨「西湖國際」口腔醫學高峰論壇在杭州召開。2012年,全國口腔生物醫學年會首次召開,本次會議是第二次。    「以前,如果牙齒掉了,我們會採用假牙,後來又採用種植牙。
  • 幹細胞再生牙結構成功
    最近由南加州大學牙研究員史松濤(Songtao  Shi,音譯)率領的多國研究小組,在恢復swine(一種動物)牙功能過程中,成功使牙根(tooth  root)、牙周韌帶(periodontal  ligaments)再生,為千千萬萬牙病患者帶來了福音。研究結果刊登於10月20日《PLoS  ONE》。
  • 全脫出牙齒牙周膜再生研究進展
    Tuna等將bFGF或釉基質蛋白衍生物應用於比格犬牙再植的研究,發現bFGF能在牙周膜間隙內形成結締組織並阻止牙根吸收,而釉基質蛋白衍生物雖能改變牙根表面局部環境但對PDLCs的誘導作用有限,未形成結締組織卻表現出替代性吸收。
  • 牙源性幹細胞及牙髓再生的研究進展
    牙源性幹細胞在牙體組織損傷修複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當牙體組織發生炎症或創傷導致幹細胞數量不足甚至缺失時,修復將無法進行。這時,體外擴增幹細胞可能是補充丟失細胞以促進組織再生的良好來源。 Suchanek等將狗的SHED、DPSCs和BMMSCs用於自體下頜骨大型骨缺損的再生研究中,結果表明,SHED可能具有更佳的骨再生及修復骨骼的潛力。
  • 日本這些牙齒再生研究最新資訊,您知道嗎?
    在清除病菌及受汙染組織後,在牙齦下植入可吸收膜體後使牙周組織再生,屬保險範圍,1顆牙總體治療費約5千日幣(約260元)。【牙髓再生療法】從不需要的牙齒(如智齒)的牙髓中提取幹細胞,將其移植到拔掉牙髓的病牙內,經過數月後,即可再生出擁有血管及神經的牙髓,能修復原牙髓,最終使病牙成為健康牙齒。
  • 牙齒有望像指甲一樣再生?科學家們再造牙齒的細胞竟然來源於......
    但即使你忍受了補牙的痛苦,時間長了,牙齒的填充材料也可能會失效脫落,很多人不得不再去看牙醫。難道就沒有能夠讓牙齒像指甲一樣再生的技術?人家真的不想再去鑽牙了呢……▼▼▼牙齒再生技術已經成為可能好消息來啦!近些年,的確有科學家們在深入研究牙齒再生的問題,並且還在技術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 幹細胞技術實現牙齒再生
    幹細胞技術屬於「再生醫學技術」,通過對幹細胞進行體外分離、培養、定向誘導分化等,能夠培養出一種全新的、正常的、更年輕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等,通過特殊的技術移植到體內,更替那些衰老或非正常死亡的細胞,為傳統醫學無法解決的疾病治療帶來了劃時代的革命。 針對缺牙,目前大多醫院採取以補牙、種植牙等手段為主,而通過幹細胞培植的「生物牙」將更有優勢。
  • 海洋發電可能將是最終的可再生能源
    與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統相比,海洋發電項目的初始建設成本可能讓那些經濟並不富裕的國家望而卻步。第二大挑戰,是缺乏足夠的領域研究。以海洋動力科技公司為例,這家公司自1984年成立以來,已經背負了超過2億美元的債務。這家公司之所以失敗,主要是在研發方面投入的資金太少(每季度的研發費用約為130萬美元),這讓許多潮汐能技術根本無法在工業規模上部署。
  • 牙齒也能再生啦!幹細胞技術再創奇蹟!
    這一技術是通過模擬牙發育原理,建立基於幹細胞自組裝的細胞聚合體技術,利用脫落乳牙幹細胞成功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目前這一學術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科學轉化醫學》上。科研團隊從靜靜脫落乳牙中獲取了牙髓幹細胞,經過一個月左右的體外培養,將形成的幹細胞聚合體植入靜靜的牙髓腔裡。經過移植,靜靜的牙齒神經血管成功再生,完全恢復了牙齒原有功能。
  • 技術革命|貝利達(BIOREPAIR)牙膏,讓牙釉質「再生」成為可能
    技術革命|貝利達(BIOREPAIR)牙膏,讓牙釉質「再生」成為可能  相信很多人都遭遇過牙齒敏感的困擾,產生牙齒敏感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牙釉質受到了損害,導致牙本質暴露。早些年醫學界曾認為牙釉質幾乎不可再生,而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修復牙釉質已經不再是科學難題。  在國外牙膏市場有一款專業修復牙釉質的牙膏,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技術革命。這款來自義大利的高端品牌牙膏貝利達(BIOREPAIR),憑藉其出色的用戶體驗,已在歐洲市場連續多年暢銷第一。
  • 華西口腔專家研究給人類牙齒終生再生能力!
    以人工種植牙為例,這是一種通過生物材料製成的仿生牙,分為起支持固定作用的種植體(牙根部分)和承擔咀嚼作用的牙冠兩部分。幹細胞是一種具有無限制自我更新與增殖分化能力的細胞,自1961年被發現以來,就一直是再生醫學最重要的研究對象之一。
  • 3顆牙根撐起5顆牙冠?種牙更實惠!
    ,恢復5顆牙冠,省下2顆牙根的錢,徹底扔掉戴了10年的活動假牙。在其他機構種一顆牙根的錢,在植得能實現『種牙根+戴牙冠』,大醫院就是比小門診強!」王先生說:「種牙畢竟是一輩子的事兒,去專科醫院才放心!」         □記者魏浩    省錢!3顆德國牙根竟然撐起5顆牙冠    王先生5顆牙缺失,戴了10年的活動假牙卡環鬆動,有時假牙竟然會掉到飯碗裡。
  • 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最大電力來源
    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取代煤炭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力來源。  今年全球新增電力90%將來自可再生能源  儘管全球經濟發展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但投資者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依然強勁。今年前10個月,全球可再生能源拍賣產能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創歷史新高。
  • 牙根爛掉還發黑,修補還是拔除?做決定前,要先了解這4種情況
    一旦疼起來可能睡覺都睡不好,更別說要工作。雖然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症狀,但是這個小問題卻讓人們受到了很多折磨,有些人疼痛特別劇烈,之後就會發現牙根早就已經爛掉了,出現了發黑的狀況,所以會想要治療好。但是這種還需要了解具體問題,選擇對應的方式去處理,不管是修補還是拔除,都要分清楚。
  • 補牙時代結束了,幹細胞技術實現牙齒再生
    他們說,他們的新的治療程序可以替代牙根管術、補牙術甚至烤瓷牙技術。目前治療齲齒的方式就是移除牙髓周圍的發炎部位後,使用根管術或烤瓷牙技術。但這種治療方式的治療效果有限,而且頻繁使用這種治療方式的話,最終結果就得徹底拔牙。
  • 英科學家稱假牙將成為歷史 再生牙能夠取代假牙
    英科學家稱假牙將成為歷史
  • 牙科患者的福音:幹細胞或可使牙髓再生!
    根管治療術導讀:根管治療術又稱牙髓治療,是牙醫學中治療牙髓壞死和牙根感染的一種手術。羅格斯牙科學院(RSDM)口腔生物學系的教授Shimizu正在研究如何使用幹細胞再生牙髓,而不是在根管治療期間將其移除。這給我們帶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由於她的研究,根管治療花費時間更少,並且幹細胞生成的牙髓將大大降低感染和併發症風險。壞消息是牙科患者還是需要接受手術以取出感染的組織。
  • 不用去拔牙了,可刺激牙齒再生的生物材料亮相
    根管治療對很多蛀牙患者來說無疑是個壞消息,這意味著你的牙根感染或牙髓壞死。但根管治療可能失敗,消毒不徹底導致牙髓腔再次感染,導致需要拔牙。據美國科普期刊《大眾科學(Popular Science)》報導,近日哈佛大學和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研發出一種新型生物材料,不僅可以有效地取代傳統補牙填充物,刺激牙齒幹細胞再生
  • 牙齒再生將取代齲洞填補,成為更多牙醫的選擇
    牙齒再生將取代齲洞填補,成為更多牙醫的選擇 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包括可以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的一些藥物,可以刺激先天的自我修復機製圖片來源:Getty科學家們表示,如果這種療法最終成為牙醫標準工具包的一部分,這將很可能是50年來該領域最重要的進展之一。我們的牙齒總是被損壞。很大原因來自於日常的磨損及口腔微生物的代謝活動的破壞。這些微生物覆蓋在牙齒表面,並以食物殘渣為食。食物被分解時,及微生物分泌的副產物中含有酸。這些酸會使牙齒表面牙釉質的硬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