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
又有一批小夥伴要離開校園走向祖國的大江南北。
再看一眼迎你進校門的雕塑吧!
已經畢業多年的防小務負責地告訴你,不論你走到那裡,矗立在母校的雕塑,一定永遠都是你最美好的回憶。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陳賡大將》
陳賡曾任國防科大前身——軍事工程學院首任院長兼政委。國防科大60年華誕時,學校為老院長陳賡同志修建了這座雕像。
雕像高8.1米,寓意「八一」軍魂。雕像表現的是陳賡目光堅毅、神色堅定,手握建校治校方略,闊步行走在校園裡的場景,生動展現了陳賡老院長帶領一代代軍工人、科大人,團結協作、奮力拼搏,勇於創新的精神面貌。
解放軍理工大學
《探索》
順著解放軍理工大學中心校區的主幹道放眼望去,這一座以「書籍」與「士兵」為主體造型的《探索》雕塑,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它象徵著軍理工學員在綜合強校和轉型建設進程中求索的姿態,寓示著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需要不斷地探索。
海軍工程大學
《衡陽搶險英雄群體》
這座根據衡陽搶險紀錄片畫面截圖內容澆鑄的雕塑,是海軍工程大學1380畝校園中最著名的人文景點。雕塑上,劉曉松——衡陽搶險13位英雄中唯一一位因救人而犧牲的學員,懷抱著一名小女孩,前傾的姿勢定格在奮勇救人的那一刻。
每一名海軍工程大學新學員對海工、海軍的認識,都是從學校主教學樓前的這一座雕塑開始的。耳濡目染、日積月累,英雄的形象走進了心中,英雄精神也漸漸成為海工大人的做人標準。
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
南政院學員向嚴高鴻塑像敬禮
南京政治學院校園裡,有一尊花崗巖雕像。雕像的主人公,是「模範理論工作者」嚴高鴻教授。2010年12月18日,在學院博士生論文開題報告會上,他突發心臟病,坐在評委席上溘然長逝,享年62歲。
如今,嚴教授的塑像在那裡以安靜慈祥的姿態注視著來往的學員,給他們樹立榜樣。正是因為有嚴高鴻這樣的名師大家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才會有南政院的桃李滿園,而他們追求真理、獻身真理的精神將永遠照亮學子的心靈。
裝甲兵工程學院
裝工院學員觀摩「特等功臣車」215坦克
在裝甲兵工程學院,有這樣一座特殊的「雕塑」。雖然它不是雕刻而成的藝術品,卻激勵著一代代的裝甲兵。
這是一輛蘇制T34坦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車長楊阿如、炮長徐志強、駕駛員陳文奎、裝填手兼預備炮長師鳳山、無線電員許世德操縱215號坦克,共擊毀敵坦克5輛、擊傷1輛、摧毀地堡26個、擊毀敵迫擊炮9門、坑道和指揮所各1個、汽車1輛,出色地完成了七次配合步兵的作戰任務。
在功勳坦克的激勵下,你看到的是裝工院學子在戰車隆隆、鐵流滾滾下建功立業的足跡;一代代裝工院人在悉心鑽研、勇攀高峰時孜孜以求的身影。在這些足跡和身影中,凝聚了裝工院人特有的精神品質。
空軍工程大學
《矢志空天》
空天已成為維繫國家利益的戰略「制高點」。守護國家空天安全,呼喚著空軍工程大學培養造就大批志在空天、經略空天、制勝空天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
空天地融合是空工大的發展特色。隨著空軍建設轉型的深入,空軍的命運已經歷史性地與「天」緊緊聯結在一起。在已經到來的空天時代,空天一體是空工大確立戰略思想、履行戰略使命任務、發揮戰略作用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設發展的重要特色。
火箭軍工程大學
「兩彈一星」功勳人物群雕
火箭軍工程大學是我國唯一一所戰略飛彈工程技術院校,是火箭兵軍官的搖籃。位於校園中的「兩彈一星」功勳人物群雕,激勵著學員們探求真理、知識報國。
聆聽英模人物的動人事跡,感悟老一輩鑄劍人的創業精神。在六十多年的辦學育人歷程中,學員們凝練了「為祖國和平崛起而尚武、為戰略飛彈部隊跨越式發展而獻身、為學生超過老師而自豪」的礪劍精神。
看了上面這麼多的雕塑,相信你也會回憶起自己的母校,回憶起母校的雕塑,回憶起母校的點點滴滴......
王裴楠、張茜、楊瑞磻
註:圖文綜合整理自中國青年報、國防部網、中國軍網、人民網、中國軍視網、湖北日報、湖南日報、空軍工程大學網、海軍工程大學網、火箭軍工程大學網等
投稿郵箱:junshibu@126.com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