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古老的嗜鹽古細菌或可揭示病毒起源

2020-11-24 健康界

英國《自然·微生物學》近日報告,南極一種非常古老獨特的細菌haloarchaea(嗜鹽古細菌),或許能揭示病毒起源的奧秘。

嗜鹽古細菌是從南極一個非常鹹的湖泊中分離出來的,其體內蛋白質的新變化能夠使它們同時生活在低溫和高鹽的環境中(因為高鹽條件下,水的冰點可以降到很低)。由於這種對環境的高度適應能力,它能夠應付南極的極端條件。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團隊研究了這種鹽古菌的質粒pR1SE,發現它通過類似於病毒的機制來轉移基因組。pR1SE編碼形狀規則的胞膜囊泡上的蛋白,囊泡包裹著質粒DNA。鹽古菌釋放的囊泡能夠感染無質粒的菌株,使該菌株因而獲得產生包裹質粒的囊泡的能力。pR1SE還可以成為宿主基因組的一部分,與基因組進行整合和共同複製,然後又可與宿主DNA分離,形成囊泡並轉移到新的宿主細胞中。

通常來說,病毒和質粒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它們在宿主細胞之間轉移其基因組信息的機制的不同。而這次的發現提示,pR1SE轉移DNA的機制可看作是病毒所採取的基因傳播和交換策略的前身。該發現有力地支持了質粒與病毒之間在進化鏈條上存在的緊密關聯。據此,研究團隊推測,在生命史早期,病毒的首次出現可能就是從pR1SE一樣的質粒進化而來。

參考文獻

Susanne Erdmann, Bernhard Tschitschko, Ling Zhong, Mark J. Raftery & Ricardo Cavicchioli. A plasmid from an Antarctic haloarchaeon uses specialized membrane vesicles to disseminate and infect plasmid-free cells.

相關焦點

  • Nature:我國科學家揭示RNA病毒的古老起源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復旦大學、溫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華南農業大學、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鹽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如今感染人類的許多病毒具有古老的進化歷史
  • 南極20度高溫!幾萬年前古老病毒或被釋放
    巴西科學家也在近日表示,他們在南極測到了20.75度的最新高溫記錄,這也是有記錄以來,南極氣溫首次超過20攝氏度。超過20攝氏度是什麼概念?這意味著,如果你只穿一件牛仔外套去南極,非但不會冷,活動起來可能還會覺得有點熱。
  • 南極發現神秘病毒
    他們一是擔心在鑽探過程中,會使現代微生物汙染這個已封存數個世紀的湖泊,破壞以後的科學研究和生命探索工作;二是擔心藏在湖中的古老病毒或細菌「竄」上地面,給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導致新的傳染病流行。為此,俄科學家一度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
  • 【植樹節】南極「發燒」,高溫將導致古老病毒被釋放...地球需要...
    2月9日,巴西科學家在南極西摩島測得氣溫達20.75℃!但如今,南極也開始「發燒」了。這意味著本應該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的南極,此時的溫度甚至高過了很多中國的北方城市。而冰川融化將會釋放出被凍結的許多病毒!
  • 南極高溫突破20℃! 萬年前古老病毒釋放, 1.5萬億噸冰川融化...
    無處可逃 等待它們的,似乎只有死亡 去年6月 紐西蘭維多利亞大學的氣候專家研究發現 過去25年間有3萬億噸冰從南極融化 其中 50%的冰都是最近5年之內融化的 從2012年至今 南極大陸的冰融化速度翻了3倍
  • 南極發現神秘世界,存在的古老生物,或對人類是個威脅
    其實關於南極也有很多可研究的東西,尤其是南極的冰下海洋。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冰川融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科學家在研究抑制冰川融化的方法時,意外發現南極發現「神秘世界」,存在古老生物,對人類而言是個威脅。隨著科學家對於這些冰層下面的環境研究越來越透徹,終於在距離地面800米的冰層中有所發現,檢測過後得知,這裡面竟有超過130000種細胞,以及一些古老的病毒。平常我們所接觸的普通病毒僅僅有十幾組基因組,但在發現的冰川病毒中卻發現了超過1500組基因組。
  • 南極大陸冰川融化,將釋放神秘古老病毒?全球變暖帶來的空前危機
    南極,冰封大陸。南極冰蓋也是地球奇觀之一,這幾千萬年前形成的大陸,不僅儲存了全球95%以上的永久性冰川、72%以上的淡水資源,而且還像一部無字天書,深藏著許多極其寶貴的自然科學信息。在南極東方站北部有一個大冰川,這個冰川厚度達4200米。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這個冰川下面,居然還存在著一個神秘的湖泊。早年間,俄羅斯科學家企圖進入冰下湖。可是,當鑽頭打到距冰下湖泊,大約還有130米時,俄羅斯人停止了鑽探。
  • 南極發現「神秘世界」,存在古老生物,對人類而言是個威脅
    其實關於南極也有很多可研究的東西,尤其是南極的冰下海洋。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冰川融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科學家在研究抑制冰川融化的方法時,意外發現南極發現「神秘世界」,存在古老生物,對人類而言是個威脅。隨著科學家對於這些冰層下面的環境研究越來越透徹,終於在距離地面800米的冰層中有所發現,檢測過後得知,這裡面竟有超過130000種細胞,以及一些古老的病毒。平常我們所接觸的普通病毒僅僅有十幾組基因組,但在發現的冰川病毒中卻發現了超過1500組基因組。
  • 南極發現史前病毒:人類撞見病毒的境況為什麼很殘忍?
    南極冰川直到那些在南極科學考察的科學家們,在南極冰川冰蓋子下面發現了在人類誕生之前的古老病毒之後,一些具有遠見卓識的人們才開始覺得自己對於地球認識太皮淺001.現代地球上的繽紛多彩生物和琳琅滿目的物種,包括人類自己,當今社會竟然在地球上存在著病毒肆虐,大量吞噬人們的生命。我們是不是面對古老的病毒應該思考這樣的問題:難道有些病毒現在才始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類自己是第一次接觸?例如被科學家在南極史前冰川下面發現的病毒。
  • 全球變暖南極冰雪融化 遠古病毒可能復甦
    冰凍了數百萬年的南極大陸並非純淨無瑕  南極融化,可能使古老病毒解凍。據英國《獨立報》27日報導,冰凍了數百萬年的南極大陸並非純淨無瑕,裡面包含有許多史前細菌,如今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南極的冰雪開始融化,許多古老的細菌、病毒也隨之解凍。
  • 病毒的起源之謎
    在目前的認知裡,人們提出了三種病毒可能的起源。首先是:1.病毒是細胞的祖先假說,1924年法裔加拿大微生物學家德海萊提出病毒是細胞的祖先。20世紀60年代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獲得者盧裡亞指出病毒是在細胞出現前原始生命湯中的遺骸。
  • 隨著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南極發現神秘病毒(圖)
    他們一是擔心在鑽探過程中,會使現代微生物汙染這個已封存數個世紀的湖泊,破壞以後的科學研究和生命探索工作;二是擔心藏在湖中的古老病毒或細菌「竄」上地面,給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導致新的傳染病流行。為此,俄科學家一度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
  • 中國科學家解析脊椎動物RNA病毒「詮釋」生命起源進化 成果今刊於...
    生命起源進化,中國科學家提供了更有力研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所研究員、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兼職教授張永振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在脊椎動物RNA病毒的發現、遺傳與進化上實現突破性研究成果。相關研究成果於今天在《自然》雜誌上以研究論文形式發表。
  • 南極遠古細菌隨融冰解凍 可能釋放超級病毒(圖)
    ,可能使古老病毒解凍     美國科學家發現,冰凍了數百萬年的南極大陸並非純淨無瑕,裡面包含有許多史前細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南極冰川有融化之勢,遲早有一天會釋放病原體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    據英國《獨立報》27日報導,冰凍了數百萬年的南極大陸並非純淨無瑕,裡面包含有許多史前細菌,如今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南極的冰雪開始融化,許多古老的細菌、病毒也隨之解凍。
  • 南極發現「地底世界」,存在古老生物,對人類是個威脅
    南極,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餘種。雖然人類對南極的探索和科研行為已經持續了100多年,但目前人類對南極的了解還是冰山一角。
  • 南極突現高溫,冰川大量融化,被冰凍的遠古病毒將被釋放?
    遠古病毒藏在冰川下南極突現高溫導致的最直接現象,就是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上升。更令人擔憂的是,南極至少50%的冰川年份都不可預計,由於南極是目前地球上唯一沒有被人類大肆開發的陸地,這裡還保留著億萬年前的古老面貌。
  • 南極發現「神秘世界」,內有古老生物存在,或威脅人類
    因為在地球上面有許多人類從未了解過的地方,包括地下世界和兩極以及海底世界,這些地方都沒有人能生存下來,因此,科學家們也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南極南極地區常年被冰雪覆蓋,是地球上唯一一個沒有永久居民的地區。科學家們曾說他們在南極發現了地下世界。十四年前,科學家們對南極進行了測試。
  • 重大突破,原始隕石或揭示生命起源、太陽系起源,答案在意料之中
    據科學報告的資料顯示,有研究人員在古老的隕石中發現了一些核糖和其他生物必需的糖分(阿拉伯糖和木糖)。在我們的生物學中有學過,核糖是RNA(即核糖核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之前,科學家也曾經在隕石中發現了胺基酸、核鹼基等生命構成要素,現在首次發現了隕石中存在核糖等物質,可以說是重大的突破。
  • 我國科學家揭示SARS冠狀病毒可能的重組起源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揭示SARS冠狀病毒可能的重組起源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專家在SARS冠狀病毒起源與進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專家在我國雲南發現了一處蝙蝠SARS冠狀病毒的天然基因庫,研究揭示了我國蝙蝠攜帶有不同株具有跨種傳播至人群可能性的SARS冠狀病毒,揭示了SARS冠狀病毒可能的重組起源
  • 南極「高燒」20℃,凍土現遠古病毒,世界還好嗎?-虎嗅網
    南極、北極與青藏高原一起並稱「地球三極」,南北極被氣候變暖折騰了一番之後,青藏高原似乎也難以獨善其身。1月7日發表在bioRxiv的論文稱,俄亥俄州立大學科學家在青藏高原冰核樣本中發現古老病毒存在證據,其中28種是新病毒。該研究表明,全球變暖導致世界各地冰川縮小,並可能釋放被冰封了數萬乃至數十萬年的微生物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