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野外毒舌盤點:見到人不跑的,往往有毒(圖)

2020-12-05 閩南網

  夏季、秋季外出,儘量別去草木茂盛的地方,若不可避免,應穿上長衣長褲,發現蛇類繞道而行。

  昨天,本報報導了一個「農夫與蛇」的現實版,一名長期從事抓蛇的人士,不幸被眼鏡王蛇咬傷,毒發去世。

  導報記者向相關人士了解到,廈門野外可見的毒蛇中,咬人的主要是銀環蛇、眼鏡蛇和竹葉青。

廈門野外咬人的毒蛇主要有三種:銀環蛇、眼鏡蛇、竹葉青

  醫院數據八九月被蛇咬的患者激增

  據報導,去年廈門各大醫院提供的數據顯示,將近一個月,廈各大醫院已陸續收治20多名被蛇咬傷的患者。每年八九月份,被蛇咬傷的患者都會出現明顯激增,比其它月份增長約五成。

  曾有一個案例:一名小夥子凌晨1點多被送到第一醫院急診室,當時整條左腿發青,腫得很厲害。

  送患者就醫的女孩說,前一天晚上男友約她一起去東坪山散步。晚上11點多,男友走過一片草叢時,突然覺得左腳踝上一疼,有什麼東西「嗖」地一下跑了。用手機一照,男友的腳上有兩個細細的牙印,估計被蛇咬了,趕緊送醫。

  根據傷情,醫生推斷咬人的是竹葉青。經治療,小夥的情況才逐漸穩定。

  咬人毒蛇銀環蛇、眼鏡蛇、竹葉青

  救蛇愛心人士阿寶介紹,廈門可見的毒蛇主要有外地眼鏡王蛇、本地眼鏡王蛇、金環蛇、銀環蛇、竹葉青;腹蛇可以在廈門生存,但比較少,幾乎沒有。在野外咬傷人的,主要是銀環蛇、眼鏡蛇和竹葉青。

  外地的眼鏡王蛇,矮、胖;本地的眼鏡王蛇,細、長,靈敏,兇,攻擊性強。外地眼鏡王蛇在幹、溼環境都能生存,夜間喜歡在路中間睡覺,被咬到後痛、腫。

  外地的眼鏡王蛇,在文曾路、東坪山到上李一帶有見;本地的眼鏡王蛇,很少見到,在東坪路浦南舊採石場上面,曾出現一條。

  金環蛇、銀環蛇喜歡潮溼、陰暗、有水的地方,東坪山上有見,相比之下,仙嶽山上極少。其中,銀環蛇比較「奇葩」,晚上喜歡在路中間睡,比如兩邊是田埂,它就睡在中間的小路上。被銀環蛇咬到,比較沒有感覺,如被草割到,人容易疏忽。而金環蛇咬到的機率比較小。

  竹葉青,則喜歡待在山上茂密處,本地的眼鏡王蛇亦如此。

  如何分辨見到人不跑的,往往有毒

  廈門的無毒蛇,主要有草花蛇(水律蛇)、烏梢蛇、青梢蛇、水蛇、大王蛇、蟒蛇等。

  阿寶教大家辨別毒蛇和無毒蛇,人和蛇相遇,看蛇跑不跑。

  見到人就跑,跑得比劉翔還快,似乎在說「大哥,我有事先走了」,這種蛇一般是無毒蛇。

  見到人不跑,慢悠悠地走,似乎在說「你別來惹我,我有毒」,這種蛇往往有毒。此時,人不能快跑,應慢慢走開,不打擾它。

  有一個例外,蟒蛇見到人,不是不跑,而是跑不動。公蛇跑得相對比母蛇快一點,原因也是體重和肚量問題,母蛇往往吃得肥嘟嘟的。

  萬一不小心被蛇咬傷,阿寶叮囑,最好能記住蛇的樣子,有利於醫生判斷是被什麼蛇咬到,要用什麼抗蛇毒血清。

  醫生提醒被蛇咬傷,千萬不要奔跑

  醫生提醒,這個季節,外出時儘量別去草木茂盛的地方。如不可避免,應穿上長衣長褲。發現蛇類建議繞道而行,千萬不要主動攻擊它;可用棍子或樹枝敲擊地面物體,毒蛇對地面的震動很敏感,聽到敲擊聲後會立即逃走。

  醫學界有毒蛇咬傷「黃金一小時」之說,特別是前30分鐘是救治的最佳時間。若不慎被毒蛇咬傷,千萬不要奔跑,否則會導致心跳和血液循環加速,3-5分鐘內毒素就會很快擴散到全身。

  應用刀子切開十字傷口引流,擠出毒血,再用有彈性的條狀物,在傷口離心臟相對近的一端5釐米處紮緊,延緩蛇毒的擴散。扎後用自來水或冷開水衝洗傷口,並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醫院救治。

  在處理傷口的過程中,千萬別盲目用嘴吸毒,因為如果有潰瘍傷口或齲齒等口腔疾病,很可能因此中毒。

  相關新聞

  捕蛇高手也可能被咬

  這次不幸被蛇咬死的男子,是廈門民間的捕蛇師,從事幫人抓蛇放生等工作,在捕蛇界算是前輩級人物、頂級高手。「可能是個意外。」知情人說,民間捕蛇師都有多年的捕蛇、買蛇經驗,對蛇的種類和品性都很了解。

  不管是抓蛇還是救蛇,都有可能會被咬傷。抓蛇人有一種氣場,蛇見了往往會躲。一般情況下,抓蛇人抓的是蛇的頭部,而有些高手,則不一定抓頭部,但風險也更大。

  救蛇愛心人士阿寶講述,他曾想救一條蟒蛇,結果不小心被咬中手臂,他本能地把手往外扯,蟒蛇死咬不放,咬得他皮開肉綻。

  不能為放生而傷害人

  民間放生,有時會放生蛇類。

  知情者表示,前幾年,一些放生組織為了方便,開車到東坪山上放生。後來,到東坪山遊玩健身的市民遊客越來越多,有關部門也對放生組織提出勸告,所以他們才較少去東坪山,而選擇到島外一些偏遠的地方放生。

  南普陀寺後山也有人放生過毒蛇,一次下大雨,蛇被衝到山下,後來報林業抓走了。

  市民劉女士是海滄一個放生組織的成員。4年前,她和別人從市場上買了3000多元的小蛇,到島外放生。起初有人說直接在島內放,考慮到安全問題,最後到灌口一個偏遠的山上放生。

  後來,劉女士等人就不再放生蛇了,改放生魚和貝殼類海鮮為主。「放生是一種慈悲心,不能因為放生給自然生態和人類帶來負擔,不然就和我們原來的宗旨背離了。」

  記者手記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對動物如此,對人亦如此。

  據央視報導,野生動物放生出現「一條龍」服務:放生組織者提需求——向動物販下單——動物販放出購買信息——捕捉者或者飼養人捕捉、飼養——動物販聯繫放生組織——放生日放生。如此循環。

  正是因為有了「放生」的需求,放生者出錢,才有了放生組織者、動物販、捕捉者和飼養者的牟利,造成了對動物的傷害。

  而民間隨意的放生,更是對動物的傷害。把外來物种放生到大自然,造成本地物種的滅絕;把在淡水生活的龜,放生到海水中,變成放死;胡亂放生物種,破壞食物鏈條、生態平衡……

  而動物販、捕捉者、飼養者等,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可能自食其果,反受到動物的傷害。

  如此放生,豈是放生?實是害生。

  導報記者劉承烺呂寒偉

相關焦點

  • 野外常見10多種有毒野果
    魔芋  浙江在線11月4日訊「醫生,我臉又腫又癢,已經不敢出門了!」  路邊撿白果,臉腫得眼睛也睜不開  銀杏樹在我市廣泛分布,除了一些公園、景區、城市道路有種植外,在一些住宅小區內也有分布。除了觀賞黃葉外,成熟的銀杏果也很受市民歡迎。  家住江北浮石社區的崔阿姨告訴記者,前陣子,她在中山公園晨練時發現很多人在撿銀杏果。「最多的市民一上午能撿一大塑膠袋。」崔阿姨也撿了一些回來。
  • 農村野外的「白草莓」過去農民誤認為有毒不敢吃,如今非常珍貴
    在農村野外最常見的就是各種野花野草,當然還少不了野果。野果對於農村孩子來說,可是兒時最美味的零食了。畢竟以前農村生活條件不好,農村孩子基本上沒有什麼零食吃。唯有野外的野果是他們能夠吃到飽的零食,而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幾乎就很少吃野果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這種野果呢?
  • 野外見到它,都躲開,殊不知它很珍貴,長見識了
    野外的山坡荒野、樹林溝壑、田間地頭,往往生長著無數的植物雜草,這些植物雜草其實也滋養著無數的昆蟲。當然了,許多的野生植物以及昆蟲我們根本叫不上名字,但是一些特殊的品種還是記憶猶新的。生活在農村的人,估計對野外的植物和昆蟲並不陌生吧!筆者身為實打實的農村人,所以對農村的各種也充滿了感情,特別是在城市裡見不到的野花、野草以及昆蟲小動物等等。
  • 超強颱風「莫蘭蒂」登陸廈門 波音飛機被吹跑(圖)
    浙江泰順縣三魁薛宅橋、筱村文興橋與文重橋3座古橋被洪水衝走,圖為三魁薛宅橋  據國家電網廈門供電公司的消息,超強颱風「莫蘭蒂」正面襲擊廈門,電網遭到重創,已造成大量變電站停運,全市大面積停電。颱風致廈門機場一架波音767型飛機被風吹跑而受損,200餘架次航班被取消。此外,颱風引發的洪水造成福建和浙江4座古橋損毀。  據了解,「莫蘭蒂」給臺灣也造成較為嚴重的災情。據最新統計顯示已導致島內1人死亡、51人受傷,近100萬戶停電。
  • 全株都有毒,過去野生的沒人要,如今農民卻大量種植,種子很值錢
    導讀:全株都有毒,過去野生的沒人要,如今農民卻大量種植,種子很值錢在農村野外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它們形態各種,姿態萬千,它們不僅將農村裝扮的綠意盎然,同時還有自身獨特的價值,給農民們帶來了諸多好處。別的不說,就單說野菜,不僅好吃有營養,還可以拿到集市上去賣錢。
  • 在野外被有毒昆蟲叮咬後怎麼辦呢?可以這樣應急處理
    人都喜歡在舒適的環境裡生活。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外面,都想有個好的環境。看著舒服,住著安心,心情也會跟著好起來。不過,事情有時也不是都是想像的順利。人生活在自然裡,當然要和自然打交道了。大自然不光創造了人類也孵育了很多的生命。
  • 廈門軟體園二期淡定老鼠見人不慌 或是臭鼩(圖)
    網友「老虎哥來了」供圖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訊 (記者 黃曉波 見習記者 郭逸恬)見到生人不逃,還在優哉「散步」——日前,廈門微博網友「老虎哥來了」在軟體園二期附近碰到了一隻這隻小傢伙趴在樹底下,優哉遊哉地尋覓著食物,見到生人走近,也不急著逃竄。之後,小傢伙還離開綠地,沿著馬路淡定遠去。對此,「老虎哥來了」不禁打趣道:「這顯然是那種沒做虧心事的老鼠呀!」根據「老虎哥來了」在微博中發布的照片,有網友猜測,這並不是我們平時所認識的老鼠,而是一隻鼩鼱。鼩鼱雖然和老鼠有點相像,但其實並沒有任何關係——因為它是食蟲的,對農業還有益。
  • 大部分水母有毒 廈門不少水族店均有售賣
    廈門網(微博)-廈門日報(微博)訊 (文/圖 記者 吳海奎)近日,有讀者向本報報料稱,水族市場上出現一種新寵——寵物水母。資料顯示,大部分種類的水母都有毒性,人體一旦接觸到,容易被蜇傷。那麼,寵物水母是否有毒?
  • 心理測試,選擇一張圖,看看你的毒舌程度如何
    心理測試,選擇一張圖,看看你的毒舌程度如何ABCDA 毒舌程度一顆星。你很懂得人情世故,清楚的明白哪一些話該說,哪一些話不該說,所以你不會輕易的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你總是會在心裡衡量一下再說出口。你非常穩重,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想一想再做,這樣的你又怎麼會輕易說出傷害別人的話呢?不過你也不是時時刻刻都能保持這樣的,你很活潑開朗,有時候也難免會不小心說錯話,不過這都沒關係,你能很好的圓回來。B 毒舌程度兩顆星。
  • 青島有毒野草盤點 可致過敏潰爛甚至死亡(圖)
    植物學專家帶你認識島城有毒野草 不摸不吃是基本原則   炎熱的夏天是花花草草生長旺盛的季節,趕上孩子們放暑假,帶上他們去野外爬個山,認識大自然,不過大自然裡也有很多有毒的野草,不小心碰到了,可能導致皮膚紅腫、過敏甚至潰爛!植物學專家羅列了一些青島周邊常見的有毒野草,去爬山郊遊時看到它們,千萬不要亂採,一定遠遠繞開哦。
  • 如何成為一個毒舌的人?
    今天不是要說一個毒舌的人是怎樣的一個存在,而是一個不毒舌,甚至口舌比較笨拙的人,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首先,因為不太會說話,所以人就不太自信,跟別人相處時就顯得不那麼落落大方,給人一種拘謹感,或者…高冷,久而久之,別人就覺得你難以接近,很難相處,不會對你有任何好感,甚至有些人會說你的壞話,說你看不起人,裝B……其次,不敢表達自己!
  • 在廈門能見到350多種鳥類 黃嘴白鷺在廈門首次被發現
    為您列舉廈門珍稀鳥類排行榜前五名,它們分別是勺嘴鷸、黑臉琵鷺、黑嘴鷗、黃嘴白鷺、黑翅鳶。1000多隻,約佔一半,在廈門約有10隻。,但由於漁民不加節制地撿拾鳥蛋,如今在廈門海域已不多見,夏季僅有幾隻在大嶝島上出沒。
  • 廈門海灘邊這種「海帶」千萬別吃!它可能吸附重金屬……
    石蓴可能吸附有毒汙染物,不建議食用(專家供圖) 兩種藻類都可以食用,不過口感不佳。高光說,石蓴的味道普遍偏苦,因為石蓴的多糖成分含量較高,而多糖裡含的硫是比較苦的。日本人吃石蓴,把石蓴叫綠海苔,歐洲人用石蓴做調味品,因石蓴葉片狀長得有點像白菜,因此也被稱為「海白菜」。
  • 蛇遇人不避可能有毒 要當心![圖]
    性兇猛,有毒,但咬傷症狀較弱。  2、王錦蛇。又名菜花蛇、大王蛇,通體黑黃相間紋路,額頭有類似「王」字斑紋,體長最大可達2米,性情兇猛,無毒,棲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帶,是主要的食用蛇類之一。  3、灰鼠蛇。
  • [毒舌遙控器]"舌尖體"造句大賽:有話偏不好好說
    德國版:入冬了,中部的圖林根人民吃了一次圖林根烤腸;南部的慕尼黑人民選擇慕尼黑白腸;而距離不遠的紐倫堡人民更加喜歡紐倫堡香腸;東邊的柏林人民則將咖喱腸作為他們的餐食。有網友製作出「一張圖看懂A股與吃相關的股票(完整大圖)」,排列了連鎖飯店、休閒保健、飲品、酒、主食肉類、副食調料、水產等7大類與吃相關的股票,用不同顏色標註出相關公司的PE、毛利率、市值等指標,堪稱「投資吃貨指南圖」。同時,「舌尖上的股市」造句大賽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 農村山上的野豬增多,野外遇到野豬該怎麼自救?「裝死」管用嗎?
    老輩人說裝死管用嗎?文/農夫也瘋狂農村的野生動物比較多,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有水裡遊的都有。不過,大多數的動物都是對人類沒有威脅的,除非是一些有毒的,或者是比較大型的動物。像幾十年前,農民上山幹活,最害怕遇到的就是一些野豬、狼、狗熊這些了。而近些年,大多數的大型野生動物在農村基本絕跡了,其中比較常見的也就是野豬了。
  • 植物界,12種「奇特的花」,偷偷長在野外,都見過的人不多
    這12種「奇特的花」,偷偷長在野外,若您都見過,算您厲害養花時間一長,總想著養一些奇特的花卉,畢竟家裡的綠蘿也好,吊蘭也好,都已經非常習慣了。說到奇特的花卉,話說這可不少收集,畢竟有些品種都是偷偷長在野外,別說養護了,就連見過的人都很少!
  • 跑贏地震波的「神器」廈門也有 目前已完成702處終端的安裝
    黃勁超 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彭怡郡 通訊員 蔡欣欣) 前日晚上,宜賓地震引起了廣泛關注。同樣備受關注的,還有當地的地震預警系統。  昨日,晨報記者從廈門市地震局了解到,類似的地震預警系統廈門也有。目前,廈門已完成702處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終端相關設備的安裝。一旦周邊有破壞性地震發生,這些「神器」就可以搶在地震波到來前自動發布預警。
  • 企業只需跑一次貨物只需查一次 廈門海關實現通關零等待
    廈門網訊(記者 沈偉彬 通訊員 劉文娟)隨著原出入境檢驗檢疫系統統一以海關名義對外開展工作,廈門海關隸屬東渡海關查驗綜合大廳「一次查驗」協調預約窗口於4月20日正式啟用。
  • 這植物,鳥不停留,蛇見到就跑,但價值極高,見到請保護
    然而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生活中卻有著這樣一種植物,它自從生長在那裡,就沒有見到鳥在它那停留過,就連蛇這樣的動物,見了它也都會自己跑開。這在植物界裡,是比較少見的,不知道大家認不認識它,但以筆者多處的實地考察,相信不少夥伴們的家鄉都會有生長。接下來就把這種植物分享給大家認識一下,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