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呈三角形的短尾蝮蛇、咬傷人致人昏睡的銀環蛇……屬於冷血動物的蛇類在天氣轉暖後漸漸活躍。近日來,蛇類入侵民宅的新聞連連曝出,如果家中發現蛇怎麼辦?如何分辨它們有沒有毒性呢?本報請來爬行類動物研究專家為你縱深解讀江西蛇族。
灰鼠蛇
12種劇毒蛇分布我省
「江西現在有蛇類60多種,主要分布在我省贛中、贛西以及贛南的山地。」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專業出身的南昌工程學院教師莫吉煒告訴記者,江西是我國蛇類物種多樣性最多的省區之一。
蛇類中令人為之色變的當屬毒蛇,莫吉煒介紹,全國50種劇毒蛇中有12種在我省分布,分別是銀環蛇、福建華珊瑚蛇、中華珊瑚蛇、舟山眼鏡蛇、眼鏡王蛇、白頭蝰、短尾蝮、尖吻蝮、山烙鐵頭蛇、原矛頭蝮、白唇竹葉青、竹葉青。這些劇毒蛇類大多數分布在山區,少數種類亦喜歡在農田、村落中棲息。
我省最為常見九大蛇類
莫吉煒為我們列出了江西最為常見的九大蛇類。
1、赤鏈蛇。全長1~1.5米,頭部寬扁,全身黑紅相間橫紋,棲于田野、村莊及水源附近,以蛙類、蜥蠍及魚類為食。性兇猛,有毒,但咬傷症狀較弱。
2、王錦蛇。又名菜花蛇、大王蛇,通體黑黃相間紋路,額頭有類似「王」字斑紋,體長最大可達2米,性情兇猛,無毒,棲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帶,是主要的食用蛇類之一。
3、灰鼠蛇。又名黃金條,眼大,體較細長,約1米以上,背面棕褐色或橄欖灰色,行動敏捷,一般不主動襲擊人,無毒,在水田,溪流、溪邊石上或草叢中可見到,有食用、藥用價值,是我國重要的經濟蛇類之一。
4、烏梢蛇。全長可達2.5米以上,體背綠褐或棕黑色及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條黃色的縱紋,體側各有兩條黑色縱紋。常在農田、菜地、河溝附近活動。行動迅速,反應敏捷,善於逃跑,性情溫順,不咬人,無毒。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5、銀環蛇。頭橢圓形,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米左右,常出現于田間和住宅附近。銀環蛇具有神經毒素,屬劇毒蛇類,且毒性強烈,患者被咬時不會感到疼痛,反而想睡,如不及時治療會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6、舟山眼鏡蛇。俗稱扁頭風,飯剷頭等,全長1~2米,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或有白色細橫紋,受驚擾時,前半身豎起,頸部扁平擴展,顯露出項背特有的白色眼鏡狀斑紋。見於灌叢、竹林、溪澗或池塘岸邊、稻田、路邊、城郊,甚至進入花園或住房。屬劇毒蛇類,有較高的食用、藥用價值。
7、短尾蝮。又名土地婆,身體短粗,頭呈三角形,尾短,通體褐色,並有深色斑紋。主要活動於墳堆草叢、稻田、耕地、溝渠、路邊、村舍、園林及其附近區域。短尾蝮屬劇毒蛇類,攻擊性強,攻擊速度快,被咬後常出現傷口腫脹,出血不止等症狀,救治不及時易導致死亡。
8、尖吻蝮。又名五步蛇、百步蛇等,全長1.5米左右,頭大,呈三角形,吻尖上翹,體背深棕色及棕褐色,有方形大斑塊,腹部白色,通體粗壯,尾短。棲息於低山地區的平原及丘陵,活動於山澗溪流、林區附近,也出沒於村落住宅。屬劇毒蛇類,性格兇猛,被咬過後,受害者會出現傷口疼痛及出血的即時現象,繼而會腫大、起泡、組織壞疽以及潰瘍,隨後更會感到暈眩及心跳加速,救治不及時易造成死亡。
9、竹葉青。頭呈三角形,瞳孔垂直呈紅色,頸細,全身鮮綠色,尾端焦紅色,多棲息於山林、菜地、水邊的灌木叢、山間溪流邊等,喜歡纏繞在樹枝上或竹枝上,常在早晨和晚間活動。毒性一般,極少發生致命事件,如傷口處理不當亦有危險。
近身遇蛇該如何處置?
莫吉煒說,蛇類進入民宅一般有幾種可能性,一是取食,捕食老鼠等小型哺乳動物;二是因為蛇喜歡地下室、儲藏間等潮溼陰暗的環境;三是在季節轉涼時,蛇有時也會進房屋裡取暖。
莫吉煒特別提醒說,暑期是蛇類出沒的高峰時節,暑期去野外遊玩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儘量不要進入人跡罕至的樹林、灌草叢等地,夜晚出門遊玩更要注意,最好隨身攜帶手電。居民如果遇到蛇類,最好不要妄自捕捉。如無法找人幫忙,可利用長棍將其驅趕,但要注意,蛇類普遍攻擊速度快,特別是發現其將身體立起或弓起時就是攻擊準備。
蛇遇人不躲可能是毒蛇
莫吉煒說,有些蛇遇人不躲,很有可能就是毒蛇。如果被蛇咬傷,一定要儘量記住蛇的特徵,包括顏色、花紋、大小等。要注意,不要籠統地用「頭部是否三角形」、「顏色是否鮮豔」來辨別是否為毒蛇。
劇毒蛇類一般都有兩顆毒牙,被咬傷後會有兩個傷口,而無毒蛇沒有毒牙,所以被蛇咬後一定要鎮靜,儘量將細節特徵告知救護人員。
被蛇咬傷如何急救
有專家提醒,在未確定何種蛇咬傷的情況下,最好按毒蛇咬傷處理。若傷口無牙痕,並在20分鐘內沒有局部疼痛、腫脹、麻木和無力等症狀,則多為無毒蛇咬傷。
如果同伴被咬,不要衝動地用嘴吸毒,特別是有蟲牙、口腔潰瘍等口腔中有傷口的,很容易中毒;應該先找一根布帶或長鞋帶在傷口靠近心臟處紮緊5~10分鐘,以緩解毒素擴散。每隔10分鐘左右,放鬆2~3分鐘以防肢體壞死。用乾淨的水為其衝洗傷口,可以用乾淨的小刀劃開傷口,用力擠壓,適當地放血放毒。如果能夠將蛇打死並一起帶給救護人員辨認是否為毒蛇,是最好的處置辦法。
文/圖 記者劉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