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避毒指南:這些在我國常見的蛇都是有毒的!看到記得躲!

2021-01-16 珍寶堂爬蟲

上周發布「澳洲箱水母」推文後,有許多讀者在後臺留言表示澳洲有毒性的物種非常多。

於是懷著好奇心的小編就想了解下在我國的生態環境下,都有什麼生活中可能會見到的、自身具有毒性的物種。在小編的認知裡,我國似乎並沒有那麼多毒物。但在經過各種文書查閱後,發現我國境內帶有毒性的物種與澳洲相比只多不少,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毒蛇。

於是心血來潮的小編決定,盤點一下我國常見的五種有毒的蛇類。(以下排名不作毒性強弱區分)


短尾蝮/來源:Bing

短尾蝮「學名:Gloydius brevicaudus」是亞洲腹屬下的一種毒蛇。分布於我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東(南澳)等地區,屬於我國「三有動物」(雖常見,但不可捕捉,詳情可看推文《蛤蟆吃天鵝無罪,爺孫倆吃蛤蟆被判刑?,詳細介紹了我國的「三有動物」),在農村田野裡常見。它們頭部呈深棕色,頭中間有一塊淺褐色桃形斑;體色呈淺褐色,身上有棕色的大型斑塊。

短尾蝮/來源:Bing

和所有的蝮蛇一樣,短尾蝮是具有毒性的,短尾蝮在蝮蛇種類中體型相對較小,但與普通毒蛇相比,攻擊性可一點不低,在我國大陸毒蛇傷人的案例中,有70%的兇手都是短尾蝮。雖說短尾蝮的毒素在蝮蛇中屬於毒性甚微的,但依然可以對人類造成致命的傷害,被咬後會出現四肢腫脹等狀況,需要及時使用抗毒血清,否則性命堪憂。

短尾蝮/來源:Bing


竹葉青/來源:Bing

赤尾青竹蛇「學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又名中國竹葉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竹葉青。

竹葉青/來源:Bing

它屬於竹葉青蛇屬。分布於我國安徽、福建、甘肅、臺灣等地,屬於我國常見的蛇類之一。它在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也有分布。竹葉青的體色呈翠綠色,能夠與樹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尾部呈磚紅色,因此也有「赤尾」之稱。(並不是所有竹葉青都會擁有赤尾,據熱心小夥伴介紹,自己在福建中部看到的竹葉青並沒有赤尾。)

竹葉青/來源:Bing

竹葉青的毒性雖弱,卻屬於脾氣暴躁的蛇類,會主動攻擊靠近的人類進行自衛,因此在我國臺灣榮登咬人蛇類記錄的排行榜冠軍。它的毒液中含有出血性毒素,人類被咬後所受傷害雖不足以致命,但傷口會出現腫痛、發癢、淤血或起水泡的狀況。

竹葉青/來源:Bing

容許小編腦洞大開一下,《白蛇傳》的小青是不是就是以竹葉青為原型呢?畢竟這翠綠色是真的很好看了。

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片段/來源:百度



藍灰扁尾海蛇/來源:Bing

藍灰扁尾海蛇「學名:Laticauda colubrina」又名黃唇青斑海蛇,它是扁尾海蛇屬下的一員。同樣屬於扁尾海蛇屬的還有它的親戚,扁尾海蛇「學名:Laticauda laticaudata」又名黑唇青斑海蛇。它們最大的區別在於吻部顏色不同。

藍灰扁尾海蛇/來源:Bing

除吻部顏色不同外,它們的分布地、體色等,都大致相同。它們都分布於我國福建、臺灣等地,在馬來群島沿海、日本沿海等也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體色均由青色和黑色交錯的環形花紋所組成,尾部呈平扁狀,像極了船槳,這樣的尾部更便於它們在海裡潛行。在這裡小編提醒一下有「獵奇之心」的朋友:扁尾海蛇也屬於我國「三有動物」,故無法捕捉。

藍灰扁尾海蛇的尾部/來源:Bing

扁尾海蛇的毒性在蛇類裡可以說是數一數二,但是否可以被認定為「世界第一毒蛇」一事,目前各國仍存在爭議。而這具有極高的毒性扁尾海蛇,其實性格十分溫順(實際上是吻部細小)鮮少攻擊人類,它們主要以魚蝦為食。

藍灰扁尾海蛇/來源:Bing



龜殼花/來源:Bing

原矛頭蝮「學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又名中國龜殼花,屬於原矛頭蝮屬,分布於我國浙江、四川、臺灣等地,也可在印度、孟加拉、緬甸等地見到。它的體色為棕灰色,有較大的黑色斑紋。

龜殼花長度大於寬度1.5倍的頭部/來源:Bing

由於外表相似,人們經常會將它與無毒的擬龜殼花「學名:Macropisthodon rudis」搞混,其實可以通過觀察它們的頭部形狀來進行區分:擬龜殼花的頭部較圓潤,而龜殼花的頭部呈三角形,頭長是寬的1.5倍。

可以看出擬龜殼花的頭部較圓/來源:Bing

龜殼花的攻擊性較強,毒素強烈,被咬後傷口會出現起泡腫塊,它最大放毒量可達到108毫克,而人類致死的毒量也不過48毫克。科學家們曾做過相關實驗,用稀釋後毒性僅達萬分之一的蛇毒注射於10克體重的小白鼠身上,小白鼠在2小時內身亡。如果不幸被龜殼花咬到,後果可想而知。

龜殼花/來源:Bing



銀環蛇/來源:Bing

銀環蛇「學名:Bungarus multicinctus」又名金錢蛇、中國環蛇,它是環蛇屬的一種毒蛇,是我國民間知名度最高的有毒的蛇。之所以稱之為「銀環」,是因為它的身上有黑白相間的環形花紋。銀環蛇下有雲南亞種,是只產於我國雲南西南部的毒蛇。

銀環蛇雲南亞種/來源:Bing

銀環蛇大多棲息在水邊,喜夜,於夜間活動較多,以魚、蛙、蛇、鼠甚至是蜥蜴為食。銀環蛇性情溫順,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銀環蛇的毒素屬於麻痺神經類毒素,如若被咬,一小時內僅僅傷口發癢,無明顯反應,一小時後則會出現視力下降,無法發聲等情況。因此銀環蛇在某些排行中,是我國排名第四的毒蛇。

銀環蛇/來源:Bing


銀環蛇在我國知名度如此之高並不是沒有理由的,由於坊間將銀環蛇的藥用價值誇大數倍,原本只是「經過處理後可祛風溼、殺毒」等功效,在口口相傳中卻變成了「蛇毒本身能夠殺毒」的奇效,雖是誤傳,卻使其名聲大振。將其「藥用」也是一些人購買銀環蛇的目的。


另一部分人則是以一種「獵奇」的心態去購買。小編瀏覽了近兩年的新聞,發現很多人由於對「爬寵」的執念越來越強,想要「特別」一點的物種,「有毒」的銀環蛇便成為了他們的目標,而後在網上進行購買。


2018年7月9日,渭南市華州區21歲女孩小芳(化名)因好奇網購了銀環蛇,拆包後被銀環蛇咬傷,隨後身體不適後送醫。截至當年7月11日中午,雖經渭南市第三醫院全力搶救,小芳仍無法自主呼吸,後轉院經過8日全力搶救,最終還是不幸身亡。


女孩被咬場景再現/來源:澎湃新聞


2018年10月10日,25歲年輕小夥小李(化名)因投資失敗,生活落魄,無力償還信用卡等原因產生輕生念頭,隨即網購銀環蛇想自殺。但被銀環蛇咬後突然後悔,撥打120自救,索性撿回一條性命。


涉事銀環蛇/來源:澎湃新聞


在這裡小編還是想說一聲,無論出於什麼原因,網購「銀環蛇」這一舉動都是不可取的。

以上是今天小編盤點的我國毒蛇排行,小編知道還有許多毒蛇並未寫到,如果讀者們有興趣,歡迎在後臺留言討論。

由於小編對蛇類的了解不夠,如有錯處也歡迎讀者們積極糾正!如果讀者們喜愛看這類盤點,下期小編會將我國另外幾種毒蛇盤點補全,以供大家參考!



本文內容版權(文字、圖片)歸珍寶堂爬蟲所有,未經本號授權,任何媒體、企業、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帖或以其它方式商用;已經獲得本號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珍寶堂爬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號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掃描圖中二維碼關注珍寶堂爬蟲↓

相關焦點

  • 蛇遇人不避可能有毒 要當心![圖]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專業出身的南昌工程學院教師莫吉煒告訴記者,江西是我國蛇類物種多樣性最多的省區之一。  蛇類中令人為之色變的當屬毒蛇,莫吉煒介紹,全國50種劇毒蛇中有12種在我省分布,分別是銀環蛇、福建華珊瑚蛇、中華珊瑚蛇、舟山眼鏡蛇、眼鏡王蛇、白頭蝰、短尾蝮、尖吻蝮、山烙鐵頭蛇、原矛頭蝮、白唇竹葉青、竹葉青。這些劇毒蛇類大多數分布在山區,少數種類亦喜歡在農田、村落中棲息。
  •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哪一種?毒性有多強?
    蛇是一種讓人本能就會恐懼的動物,甚至有些小夥伴僅僅是看到圖片都會害怕。尤其是一些有毒蛇類,它們更是許多動物的噩夢。記得小時候,老家的北面有一條深溝,裡面就有很多的蛇,自從有一次和小夥伴結伴去溝裡的水池遊泳在岸上看到一條青色的蛇之後,這麼多年,我再也沒去過那裡。
  • 如何判斷蛇的有毒無毒?
    鄉村野外的蛇,如何區分有毒還是沒毒?被蛇咬傷之後如何處置? 常見的有毒動物主要有毒蛇、蜈蚣、瘌蛤蟆、蠍子等。關於蛇,許多人有一種天生的恐懼。即便是無毒的蛇看到它們也會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但是,鄉村環境為許多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條件。去到野外幹活,就常會遇到一些蛇。而有經歷的老農,常常一眼就能區分出是不是毒蛇。那如何簡單分辨出毒蛇和無毒蛇?在鄉村不小心被蛇咬傷了該咋辦呢?
  • 中國最毒十種蛇排行榜 第一絕不是眼鏡蛇!
    原標題:中國最毒十種蛇排行榜 第一絕不是眼鏡蛇! 蛇在大多人的心目中是一種恐怖邪惡的動物,現實中的蛇雖然危險,但絕對與「邪惡」無關。在全世界3000多種蛇裡,其中有毒的僅630餘種,而其中會主動攻擊人的更是少之又少。
  • 世界上最毒的蛇到底有多毒
    什麼蛇最毒你知道嗎?
  • 農村常見的千足蟲,農村人避之不及,連雞鴨都不願意吃它
    農村常見的千足蟲,農村人避之不及,連雞鴨都不願意吃它其實我經常會聽到有些人在討論一個非常可笑的問題,很多人喜歡討論城市人和農村人,其實小編想說的是每一個城市人只不過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時間的變遷,我們才來到的城市發展在城市立足,實際上每一個人他們都是從農村發展過來的
  • 壁虎真的有毒嗎?被壁虎咬傷真的無藥可救嗎?
    大多數人對身體細長的爬行動物都有一種本能的恐懼,比如蛇、蜥蜴等等,同樣的作為我們最常見的蜥蜴壁虎也是許多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存在。而且關於壁虎,在坊間還有著許多的傳言,其中比較唬人的就是「被壁虎咬了無藥醫」的說法了。那麼,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 有哪些毒蛇在我國很常見?
    竹葉青 我國最為常見的毒蛇要數竹葉青了,竹葉青屬於微毒,被咬了之後及時救助後很少會死亡,但如果因為它是微毒就不加以重視,也會存在生命危險。
  •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什麼蛇?家蛇無毒?
    內陸大班-號稱最毒的蛇,一口毒液能殺死25萬隻老鼠!澳大利亞科學家做過一項研究,實驗對象包括多種劇毒蛇,結果顯示:一種生活在澳大利亞乾旱區域的蛇,僅僅是咬一口分泌的毒液就能將25萬隻老鼠殺死,當地人把它叫做「內陸大班」。
  • ...是很毒很猛的生物,但是實際上鏡蛇眼鏡蛇都弱爆了,快來看看更毒...
    世界10大最致命生物,眼鏡蛇都弱爆了,毒箭蛙釋放一次毒液能殺死數十人!所以毒箭蛙暫居排名第一,非洲樹蛇居第二,第三名排雞心螺!在我們平常的觀念中,是很毒很猛的生物,但是實際上鏡蛇眼鏡蛇都弱爆了,快來看看更毒更致命的生物!  1.毒箭蛙  毒箭蛙有著有毒的皮膚,而且分泌物也是有毒的。當地部落數百年來都用它製作毒飛鏢和毒箭頭。儘管它們的體型非常小,但是這種熱帶青蛙僅釋放一次毒液就能殺死數十人。
  • Diver,在水下見到它們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澳大利亞箱形水母(俗稱海黃蜂) ,是世界最毒的動物,它的刺細胞所釋出的毒性比眼鏡蛇還要毒,箱形水母的觸鬚上生長著數千個儲存毒液的刺細胞,不僅惡意的攻擊,就連貝殼或皮膚不經意的剮蹭都會刺激這些微小的毒刺。
  • 陸地上最毒的蛇是什麼?
    再者,內陸太攀蛇雖然毒性強烈,但它比較溫順,如果不是遇到危險,它們不會對人類發起攻擊,而且即使發起攻擊,也會有幹咬的情況,幹咬就是不注射毒液,只是單純地咬對方。有記錄的被內陸太攀蛇咬傷的11人,大多是捕蛇人,研究學者以及飼養員等,所幸他們都及時注射了抗毒血清,沒有出現生命安全。
  • D姐神奇的動物世界:這些有毒的動物,你知道麼?
    有毒的動物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有毒的器官的動物,例如蛇,蠍子,蜂等,另一種是不會發起主動攻擊的有毒動物,例如河豚。這些劇毒是從哪來的呢?有些動物身體裡的毒素是由它們所採食的植物裡得來的,有些動物是用自己的身體來製造劇毒,利用身體內的某個特定部位來製造和儲蓄毒液。接下來我們來看幾種有毒的動物。
  • 世界上最毒的動物,到底是不是「奪命仙子」?
    說到有毒的動物,不少人會想到毒蛇。有人見過毒蛇,也養毒蛇。自古以來很多人怕蛇。提起有毒動物,一般人還會想到蠍子之類的動物。這不奇怪,因為像蛇啊,蠍子之類的動物常見。估計很少會想到「鈷藍箭毒蛙」。據說這種毒蛙毒性特大,但很少有人見過。
  • 有毒科普:細數顛覆認知的有毒動物,殺死成千上萬人的竟不是蛇?
    作者以有趣生動的口吻向我們娓娓講述研究者們為何對這些有毒動物如此著迷,而這些動物又是如何影響我們人類的生活、生存方式的。克麗絲蒂 威爾科克斯是夏威夷火奴魯魯的一位科學家兼科學作家,可以在《發現》《紐約時報》等媒體看到她的著作。
  • 我國最毒的蛇是哪種,它能在世界毒蛇種類中排第幾?
    提起蛇,大多數人都是渾身一哆嗦,有的人不怕蛇,我就比較害怕蛇,故此來寫一篇關於蛇的文章,壯壯自己的膽量。
  • 這些蘑菇有毒 常見毒蘑菇圖鑑出爐
    (圖力古爾 王建瑞 魯鐵 劉宇 程顯好 著) 9月6日,一則「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被送重症監護室搶救 急需AB型血救命」的消息,牽動著廣大網友的心。廣大愛心人士立刻行動,紛紛從四面八方前往山東省血液中心獻血。截至9月7日15時,近千人共捐獻AB型血液168400毫升。 經過專家鑑定,7歲男童誤食的毒蘑菇屬於肉褐鱗環柄菇。
  • 農村常見的土公蛇,是不是劇毒蛇類?和眼鏡蛇相比誰更毒?
    文/濤聲依舊   農村常見的土公蛇,是不是劇毒蛇類?和眼鏡蛇相比誰更毒?   我都知道農村的自然環境往往是比城市要優秀許多的,雖然這種環境會讓農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好,但是也會多出了很多的煩惱,就拿如今漸漸逼近的夏天來說吧,農村的夏天往往都是蚊蟲聚集的地方,因為那裡有著太多的野生植物,所以蚊蟲都喜歡在聚集在那裡,不過除了蚊蟲之外,其實還有這樣多的野生動物,這些野生動物也會給農民的生活帶來困擾,比如說野豬等等,我就會經常摧毀農民們的農田
  • 世界最「恐怖」的樹,全身都有毒不能靠近不能燒,比箭毒木還危險
    植物和動物不一樣,它們只需要陽光、泥土和水就能夠茁壯成長起來,而且像樹木這類的植物,能夠活得非常久,大部分的植物都能夠成為人類的好朋友,作為藥材或者食材被人類利用,不過有些植物卻被作為毒藥致人死亡。如果問世界上最毒的樹是什麼,很多人都會說是箭毒木,它的汁液能夠見血封喉,但是還有一種樹木比箭毒木還要「恐怖」。
  • 常見的有毒植物圖文介紹 教授認為是妖魔化美麗植物
    「彼岸花、曼陀鈴……95%的人知道這些花很美,但不知其有毒!特別是,千萬別讓孩子隨便觸碰甚至誤食!」7月22日,深圳微博發布廳發布的一條「『路邊的野花』不要隨便採!」微博格外引人注目。微博列舉了20餘種「有毒」之花,全部為常見花卉,超過一半花卉或正在裝扮著深圳城市綠道,或被市民擺進門前屋後、客廳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