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很美好,現實不給力。 一、太陽能光伏發電,放在汽車頂上,暴曬兩三天,也只能多增加幾十w的功率,像豐田普銳斯的車頂太陽能板,材料是多晶矽,轉化率只有16.5%,面積是0.4平方米,最大功率才56w,汽車的空調壓縮機都達到了2kw,太陽能電板直接帶不動空調,對於行車更沒有多大意義,如果是用來照明,作車內氛圍燈倒是可以。
二、車身覆蓋面小,太陽能轉化率更低,SUV的車頂還能大一些,如果是家用轎車的車頂,稍微有點小,2平方米麵積對於汽車的需求實在太小,2012年澳大利亞某團隊打造的eVe太陽能跑車,車身只要能貼太陽能板的地方都不放過,一眼看去,滿滿的太陽能板。eVe在太陽下直曬8個小時(無陰天,無遮擋,陽光充足),通過轉換效率為22.7%的太陽能板,發揮800W最大功率,存儲電能可支持車輛行駛2小時!
這輛車也只是為了刷記錄而打造的,並沒有實際意義,遇到下雨天,門都出不了,遇到晴天,先曬兩天,跑兩個小時沒電了,尷尬不。 三、作為新能源汽車的輔助可行,作為主動力驅動汽車不可行。 新能源汽車對各方面的新能源嘗試,目前最靠譜的還是動力電池,太陽能雖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卻無法滿足需求,如果作為新能源汽車的輔助還是不錯的,可以增加一定的續航裡程,可以讓混動車型更省油,畢竟量產後的太陽板,成本也不會太高。
四、安全因素和外觀顏值 太陽能電板由於收集熱量,在車頂的溫度也是比較高的,那麼就容易出現線路短路問題,容易引發自燃,存在安全隱患。 太陽能電路板不論是單晶矽還是多晶矽,裝在車頂以後,跟原車的造型不匹配,相隔很遠就可以看到車頂的太陽能板,拉低了顏值分數,消費者認可度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