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在湖南省衡東縣大浦鎮,300多名兒童被查出血鉛含量超標,村民懷疑與村口一家生產電鋅的化工廠有關。但當地官員稱,超標原因不能確定,嘴裡咬鉛筆「也可能超鉛」。此言一出,輿論譁然。鉛筆由石墨而非鉛製成,這是科學常識。「咬鉛筆也超鉛」的論調,究竟是無知,還是對百姓健康福祉的無視與不屑?
大浦鎮兒童的血鉛超標問題,早在2012年年底就已被村民發現。儘管把超標歸咎於企業汙染只是村民的某種猜測,但所轄鎮出現如此規模的病例,即便只是從維護民眾健康的角度考量,及時應對疑似公共衛生事件,也應是當地政府的責任。
令人不解的是,在未取得排除企業汙染因素的充分證據之前,當地官員就先入為主地為化工企業卸責,環保部門也稱「廠內管理基本到位」,與媒體「有圖有真相」的報導和老百姓的直觀感受相比,缺乏說服力,反讓人疑之為企業「護短」、因「政績」而「睜眼瞎」。
在公眾環保意識日益凸顯的今天,民生和環保的考量遠比GDP更為重要。一方領導要知道,倘若沒有了賴以生存的一方淨土和百姓健康,所謂「政績」還有什麼用?「發展」又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