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咬鉛筆也可能超鉛」何其冷血
當地政府部門站在了化工廠一邊,對兒童「鉛中毒」則幾乎是放任不管。這種「中毒」不淺的畸形政績觀,才是兒童「鉛中毒」的禍首。
湖南衡東縣大浦鎮300多名兒童被查出血鉛含量超標,而緊鄰村莊的「美侖化工廠」廠區內煙氣瀰漫,大量灰色煙塵從車間頂棚冒出,排汙溝直接通往湘江,村民因此高度懷疑兒童「鉛中毒」系化工廠汙染所致。但當地官員稱,血鉛超標原因不能確定,兒童嘴裡咬鉛筆「也可能超鉛」。
且不說鉛筆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並不含鉛,在大浦鎮300多名「鉛中毒」兒童中,部分年幼者尚未入學,根本沒接觸過鉛筆,當作何解?當地官員「咬鉛筆也超鉛」的言論,不僅透出無知,更顯出對數百兒童所遭侵害的冷血旁觀心態,難怪引來網上板磚橫飛,有網友直呼「鉛筆躺槍」。
央視報導中有兩個細節予人深刻印象:其一,按國家規定,涉鉛企業須通過密閉設施運輸原料,並嚴格控制煙塵排放,但該廠雖貼有
含鉛的危險物標誌,卻沒有密閉的運輸設施和降塵除塵設施,以至於在車間大門外,刺鼻的味道就將環保監察人員嗆得不停咳嗽;其二,住所離這家化工廠越近的兒童,血鉛超標的比例越大。由此,確實應該懷疑兒童「鉛中毒」與化工廠排汙存在高度關聯。
弔詭的是,衡東縣分管環保的副縣長和縣環保局局長表示,省市縣三級環保部門對該化工廠實施監管,每周不定時監測,結果為排汙達標;而就兒童「鉛中毒」原因,僅以一句「不能確定」敷衍。顯然,當地政府部門站在了化工廠一邊,對兒童「鉛中毒」則幾乎是放任不管。這種狀況背後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暫且存疑,但最起碼公權力明顯偏離了公共安全的航道。這種「中毒」不淺的畸形政績觀,才是兒童「鉛中毒」的禍首。
5年前,陝西鳳翔縣600多兒童「鉛中毒」事件曾引起輿論高度關注,原國家衛生部派出兩批專家參與檢測和治療,當地政府組織力量對「鉛中毒」兒童徹底治療,費用由政府承擔。借鑑此例,處理衡東縣兒童「鉛中毒」事件的當務之急,是需要更高階層的行政權力介入,首先對血鉛超標兒童組織檢查和治療,同時,查明汙染源並進行處罰和侵害追償,並對瀆職諉過的地方官員嚴厲究責。
個體案例需要依法究責以撫平社會傷痕,共性問題則需要調整機制予以糾偏,各地頻發的兒童「鉛中毒」事件,總不能都以媒體關注的形式來獲取解決的希望。是以,必須強調《關於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的嚴肅性,並對犧牲環境和民眾健康的「破壞式」發展當頭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