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過程工程所離子液體綠色紡絲技術落戶新鄉—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4月3日上午,中科院過程工程所與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及洛陽常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新鄉市舉行離子液體綠色紡絲技術及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所長張鎖江院士、新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職偉、新鄉化纖公司董事長邵長金與常龍新材料公司總經理曾鵬飛等出席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新鄉市科技局局長劉玫琳主持。

 

張鎖江在致辭中談到,過程所以「引領過程工程科學前沿,支撐過程工業技術創新」為發展目標,在六十年的發展歷程中,不斷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針對制約過程工程跨越發展的突出問題,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戰略規劃和科技布局,在科技創新,尤其是成果產業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他強調,過程所立足於大規模、連續化生產工藝過程關鍵科學問題和綠色技術的研發,更貼近於產業和社會需求。我國科技成果產業化速度在加快,而產業化的關鍵是科研和企業緊密相結合,過程所通過近幾年與一批優秀的企業家及工程師合作,形成了很好的產業化基礎,為這項離子液體綠色紡絲原創技術找到了產業化之路,真正把產學研創新模式落到實處。過程所、新鄉化纖和常龍新材料戰略協議的籤約,開啟了綠色紡絲技術變革新的徵程,意義重大。離子液體最大的優勢是不揮發、環境友好、溶解性能好,纖維產品與天然相似度達到90%,這一項目一旦成功產業化,有望顛覆傳統的黏膠工藝,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對世界綠色紡絲技術的變革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他希望三方能夠精誠合作,共同把這個項目做大做好,實現「目標清、可考核、用得上、有影響」的總體要求,為科研-產業協同創新、為實現「美麗中國」的願景做出貢獻。

 

職偉副市長在致辭中對三方合作的項目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同時提到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重要性,希望過程所有更多的成果到新鄉落地生根。邵長金董事長在致辭中介紹了新鄉化纖的成長曆程,強調綠色紡絲技術的重要性及創造世界一流綠色紡絲技術的堅定信念。他表示新鄉白鷺投資集團將在戰略層面上高度重視並積極推動該項目的實施。

 

籤約三方達成共識,將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發揮各自優勢,真誠合作,共同推動離子液體綠色紡絲技術在我國的自主開發,真正實現紡絲技術綠色化、國產化。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離子液體綠色工程應用
    離子液體綠色工程應用推薦單位: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合作單位:林州市科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山東易達利化工有限公司 濮陽市盛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惠州市宙邦化工有限公司 江蘇奧克化學有限公司 吳江宏力紡織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成果簡介本項目面向綠色化工的重大需求,以離子液體為核心,通過介質-工藝-系統的原始創新,突破了離子液體共性科學及工程化等難題,在工業催化
  • 楊傳芳小組以靜電紡絲技術製備水過濾膜—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靜電紡絲是一種製備納米纖維的重要手段,在空氣淨化、電池隔膜和生物醫學方面有重要應用。
  • 過程工程所在卷式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膜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十年來,人們嘗試以這種技術製備水過濾膜,主要目標為大通量小阻力的微濾或超濾膜。與傳統的膜技術相比,靜電紡絲所製備的納米纖維結構的膜具有孔徑可控、孔隙率高、孔的連通性好以及通量大的優點。此外,將具有特定配基材料製備成的靜電紡絲纖維膜在兼具常規過濾分離的特點外,還具有親和膜的性質。
  • 過程工程所提出新型聚四氟乙烯中空纖維膜製備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提出以乳液靜電紡絲的方法製備一種基於納米纖維組裝的新型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纖維膜。相對於傳統機械拉伸法製備的PTFE中空纖維膜,該膜兼具納米纖維膜(高孔隙率)和中空纖維膜(自支撐性和高裝填密度)的優點,整個制膜過程無需使用有機溶劑和潤滑劑,實現了PTFE中空纖維膜綠色製備和膜性能的新突破。  PTFE以其優異的耐腐蝕性、熱穩定性和疏水性而被認為是一種理想的疏水膜材料,但是其難被溶解,熔融流動性差,難以進行加工。
  • 離子液體固載化技術首次工業應用
    該項目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離子液體固載化的工業化應用,為我國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開闢了廣闊空間。  該項目採用奧克集團自主研發的固載離子液體催化二氧化碳轉化製備碳酸二甲酯/乙二醇綠色工藝技術,於2018年7月實現工藝技術全線貫通。經過了3500小時的安全、穩定試生產運行後,2019年7月1日,該項目在完成檢修和部分改造後再次投料開車。
  • 離子液體催化劑合成三聚甲醛
    中化新網訊    國際上首個使用離子液體催化劑合成三聚甲醛技術工業化試驗取得成功。由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提供核心技術的三聚甲醛合成中試裝置已運行近一個月。離子液體催化合成三聚甲醛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可減少環境汙染和設備腐蝕,極大地降低投資。
  • 概念驗證創新大賽中科院力學所專場路演舉行—新聞—科學網
    7月2日,由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主辦,中科智匯工場聯合中科院力學所承辦的「概念驗證創新大賽中科院力學所專場路演」活動在中科智匯工場舉行。
  • 靜電紡絲過程的分子動力學模擬
    靜電紡絲是利用強電場作用,由聚合物溶液或熔體製備納米纖維的一種現代且通用的方法。這一過程的複雜、多尺度特性使其在理論上難以理解,尤其是在分子水平上。本文旨在通過對其納米級模擬物的分子建模來為該過程的基本原理做出貢獻,並通過大規模的實驗室實驗來補充該原理。特別關注的是離子是如何影響該過程的。
  • 離子液體/水和靜電紡絲條件對聚偏氟乙烯納米纖維晶體結構的影響
    Polymer:離子液體/水的添加和靜電紡絲條件對聚偏氟乙烯納米纖維晶體結構的影響DOI:10.1016/j.polymer.2020.122478本文研究了離子液體(ILs)和水的添加以及靜電紡絲(ES
  • 我國科學家發文綜述離子液體構效關係—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日前,《化學評論》在線出版了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所長張鎖江院士課題組最新綜述文章Multiscale Studies
  • 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合作籤約儀式在煙臺舉辦
    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合作籤約儀式在煙臺舉辦 2019-07-17 18:48:00
  • 新一代固定化金屬離子親和色譜技術獲得系統評價—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劉萬生 通訊員葉明亮報導】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鄒漢法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1809組)與荷蘭蛋白質組學研究中心主任Heck
  • 離子液體催化合成三聚甲醛技術獲突破
    本報訊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負責催化劑及催化反應工藝等相關核心技術,富藝國際工程公司負責中試設計,中海化學公司負責中試裝置建設和試車的三聚甲醛合成中試裝置,在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東方)一次投料試車成功,生產出合格的三聚甲醛。
  • 「會流動的鹽」離子液體,打造綠色環保新世界
    來源:「中國科普博覽」公眾號(ID:kepubolan)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新的概念不斷進入人們的視野,例如納米技術、基因工程等前沿科技,早已成為公眾耳熟能詳的名詞。但如果被問到是否了解離子液體,許多朋友恐怕都要搖頭了。與其它熱門的新技術、新材料相比,離子液體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但它可是一支名副其實的「潛力股」呢。
  • 南工大新技術讓N95口罩生產提質增效—新聞—科學網
    「N95口罩的關鍵技術在於其緻密而且,我們的技術可以讓口罩的濾芯層更為緻密,無毒低阻、舒適性佳、防護效果更好。」參與開發技術的南京工業大學博士李晴說。 李晴所屬的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陳蘇團隊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微流體紡絲和微流體氣噴紡絲工作的研究,前期通過紡絲參數的優化、紡絲體系的探索製備了一系列功能纖維材料,其成果日前在《先進材料》上發表。
  • 離子液體應用孕育新突破
    □本報記者 潘鋒 離子液體作為一種全新的功能化介質和材料,已在材料、化工、生物質、電化學等諸多領域展現了良好的應用前景,其應用領域也從化學製備擴展到了環境科學、材料科學和工程技術等領域
  • 中科院廣州分院赴海南昌江、三亞考察交流—新聞—科學網
    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了解建設進展     謝昌龍一行在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所科考碼頭了解情況     與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進行座談交流 朱漢斌 攝   10月29日至30日,
  • 離子液體的應用和前景
    氫化反應將離子液體應用於氫化反應已有大量的報導,反應中應用離子液體替代普通溶劑優點是:反應速率比普通溶劑中快幾倍;所用的離子液體和催化劑的混合液可以重複利用。研究表明,在過程中離子液體起到溶劑和催化劑的雙重作用。
  • 新技術讓太陽能電池在85℃下運行500小時—新聞—科學網
    黃維院士團隊等製作新型鈣鈦礦薄膜
  • 科學家闡明一種離子通道蛋白結構—新聞—科學網
    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沈兵教授團隊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中心王俊峰、周數研究團隊合作,在細胞離子通道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他們解析了Tim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