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啟動國家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創新聯盟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 王優玲)記者23日從國家能源局獲悉,我國依託能源行業、材料行業和科研機構,正式組建和啟動了國家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創新聯盟,我國能源行業技術進步又邁上一個新臺階。
-
我國研發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與國外同步
溫度再提升100攝氏度需要相關技術支持 相對主蒸汽溫度600攝氏度的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儘管只有100攝氏度的溫度提升,主蒸汽溫度700攝氏度的先進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卻需要巨大的技術跨越。考慮到美國迄今沒有600攝氏度及以上等級超超臨界機組投運,加之面臨著研製經費削減、預算不足的問題,其能否如期推動相關研究計劃受到質疑。 日本於2008年8月正式啟動 「先進的超超臨界壓力發電」項目的研究,目標是最終使蒸汽溫度達到700攝氏度以上,淨熱效率達到46%~48%。按計劃,日本將於2015年開始部件的實爐掛片試驗。整個項目預計於2016年底完成。
-
我國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自主化進程全面加快
在9月3~4日中國電力科技網召開的火電廠金屬材料與焊接技術交流2013年會上,國家能源局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四大管道國產化示範工程聯合研發團隊成員向《中國電力報》記者介紹,「按照計劃,示範電廠將在今年底投入商業運行,示範工程將進入管道在役監督階段。」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四大管道國產化是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全面實現國產化的重要標誌。
-
超超臨界發電技術時代來臨 重大創新蓄勢待發
在1月7日由中國動力工程學會主辦、中國電力科技網承辦的「超超臨界機組技術交流2014年會」上,中國電力科技網CEO魏毓璞向記者表示。 發展高參數大機組,是國家節能減排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我國已是全球超超臨界機組最多的國家,數量遠超其他國家的總和,建設速度前所未有,且仍將高速發展。 大唐電科院華東所高級工程師蔣尋寒在會上建議:「發展700攝氏度發電技術尚需時日。
-
行業觀察丨超超臨界發電技術進入新階段
在近日由中國動力工程學會、華能山東發電有限公司、中國電力科技網聯合舉辦的第十屆超超臨界機組技術交流年會上,中國動力工程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朱月祥表示。 2006年11月,華能玉環電廠1號百萬千瓦機組的投運,標誌著我國百萬千瓦超超臨界工程設計、製造、建設技術的重大突破。十年來,燃煤發電技術不斷創新,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中電觀察:超超臨界火電技術研發遇新拐點
隨著能源清潔化的發展要求日益迫切,日臻成熟的超超臨界發電技術正在全面登場,700攝氏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研發進程積極推進,在凸現新拐點情況下攻堅克難。 將材料在更多電廠進行實驗 「國外尤其是歐洲國家針對700攝氏度機組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由於材料問題,示範機組的建設計劃被延後。」
-
什麼是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
燃煤發電是通過產生高溫高壓的蒸汽來推動汽輪機發電的,流動的蒸汽帶動發電機,發電機在磁場中轉動產生電流。
-
要聞丨超超臨界發電技術進入新階段
在近日由中國動力工程學會、華能山東發電有限公司、中國電力科技網聯合舉辦的第十屆超超臨界機組技術交流年會上,中國動力工程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朱月祥表示。2006年11月,華能玉環電廠1號百萬千瓦機組的投運,標誌著我國百萬千瓦超超臨界工程設計、製造、建設技術的重大突破。十年來,燃煤發電技術不斷創新,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國家863計劃 「超700℃超超臨界機組用材料篩選」 課題實現立項目標
700℃先進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是國際上競相開發的下一代高效率、低排放的火力發電技術,其供電效率可達到50%左右,CO2比目前的600℃等級超超臨界機組可減排約13%。
-
...2007年度全國科技獎勵大會獲獎項目展示之二 超超臨界燃煤發電...
沒有超前的眼光,哪來實力的超越——「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帶動我國火電技術新跨越 先來看這樣一組數據: 2002年,我國發電容量為3.56億千瓦,其中燃煤機組為2.66億千瓦,燃煤機組的供電煤耗為
-
【技術前沿】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變革時代來臨
在1月7日由中國動力工程學會主辦、中國電力科技網承辦的「超超臨界機組技術交流2014年會」上,中國電力科技網CEO魏毓璞向記者表示。 發展高參數大機組,是國家節能減排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我國已是全球超超臨界機組最多的國家,數量遠超其他國家的總和,建設速度前所未有,且仍將高速發展。
-
世界首個124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工程啟動試運行
中國能建官方信息顯示,7月17日,廣東華廈陽西電廠二期2臺1240兆瓦燃煤機組工程6號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至此陽西電廠二期全面投產。該項目由中國能建南方建投廣東火電承建,是全球首臺124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全球單軸全速單機容量最大、煤耗領先的火電機組。當天,由中國能建湖南火電PC總承包的新疆哈密紅星電廠2臺66萬千瓦機組工程2號機組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
-
世界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投產
2016年1月13日8時58分,中國能建江蘇電建承建的國電泰州二期2×100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工程4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並移交生產,至此,均由中國能建江蘇電建承建的3號、4號兩臺百萬千瓦機組已全部移交投產發電,標誌著江蘇省目前最大的火力發電基地正式在泰州誕生。
-
「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發電技術」專刊即將出版
點擊藍字「潔淨煤技術」,進入公眾號主頁;點擊右上角3個小點,在彈出頁面點擊「設為星標」「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發電技術」專刊將於2020年第3期出版,敬請關注!特約主編致讀者煤炭是中國的基礎能源,煤炭開採、加工、利用的效率和排放決定了中國的能源效率及其對環境的影響程度。
-
超超臨界技術發展方向出爐!將成為燃煤機組減排的主要技術路線
「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生物質混燒+區域供熱+二氧化碳捕集+燃氣輪機,這些複雜的概念結合到一起,將成為未來解決新建燃煤火電機組二氧化碳深度減排的主要技術路線。」在近日由中國動力工程學會主辦、中國電力科技網承辦、安徽安慶皖江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協辦的超超臨界機組技術交流2017年會上,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龍輝的觀點引發了與會人員的廣泛共鳴。
-
內蒙古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內蒙古長城電廠2×1000MW空冷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如今火力發電依舊是中國的主要發電形式,火力發電,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燒時產生的熱能,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
-
華電國際斥83億建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
除了應對環保要求,產品國產化拉低了工程造價,也是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受追捧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場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建設熱潮正在襲來!9月14日晚間,華電國際(600027.SH)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控股的華電萊州發電有限公司(下稱「萊州公司」)二期項目獲得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核准。
-
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引領電力新飛躍
據介紹,節煤是超超臨界技術的最大優勢,它比國內現有最先進的超臨界機組的熱效率還能提高2%到3%。以熱效率提高1%計算,對一臺30萬千瓦的火電機組來說,一年就可以節約6000噸優質煤。 在我國電力結構中,雖然煤電比重在逐年下降,但煤電在電源結構中的主導地位並沒有改變。到2004年底,全國發電裝機總容量4.4億千瓦,火電機組佔總容量的73.72%。
-
超超臨界機組技術交流2020年會
參觀單位致歡迎辭熊康軍 廣東大唐國際雷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2. 主辦單位致開幕辭魏毓璞 中國電力科技網主任3.更高效的超超臨界二次再熱鍋爐諸育楓 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技術部副處長/高級工程師 8. 煙氣提水電水聯產技術的應用研究修立傑 京能(錫林郭勒)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高級工程師 9.
-
資訊|首個124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工程投產
該項目是目前國內已投產機組中單軸全速單機容量最大、蒸汽參數最高、單位發電煤耗最低、單位汙染排放量最少的124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是綠色火電標杆示範工程項目。中國能建廣東院在該項目上創新應用緊湊一字型煙道布置、高效回熱系統、汽機基座彈簧隔振臺板系統、無動力除塵、「預處理+TMF+STRO+DTRO」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煙氣聯合處理等多項優選方案,藉助先進的三維協同設計技術、現場總線技術和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全面提高電廠的運行和管理自動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