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投產

2020-12-05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2016年1月13日8時58分,中國能建江蘇電建承建的國電泰州二期2×100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工程4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並移交生產,至此,均由中國能建江蘇電建承建的3號、4號兩臺百萬千瓦機組已全部移交投產發電,標誌著江蘇省目前最大的火力發電基地正式在泰州誕生。

4號機組滿負荷試運期間,機組運行狀況穩定,平均負荷率達100%,各項經濟技術參數及性能指標均達到或超過優良標準,重要保護投入率及自動、儀表等投入率均為100%,成為當今全球範圍內綜合性能最好、指標最優、最綠色環保的大型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

國電泰州電廠二期工程位於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是世界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項目,也是國家能源局、環保部燃煤發電示範項目,以及科技部確定的「十二五」節能減排國家重大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自開工以來就倍受社會各方關注與期待。中國能建江蘇電建在工程建設中牢記使命與責任,對照國電集團「四高」標準嚴格管理、精心施工,高水平的完成鍋爐水壓、汽機扣蓋、點火衝管等重要節點任務,此外還在安全生產標準化、作業現場可視化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多次獲得前來視察的國家部委、地方省市以及國電集團總部等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世界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完成性能試驗
    本報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冉永平)11月19日,國電泰州發電公司宣布:世界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已經完成性能試驗,機組發電效率47.82%,發電煤耗256.8克/千瓦時,供電煤耗為266.5克/千瓦時,各項環保指標全面優於國家超低排放限值,是目前世界綜合指標最優的火電機組
  • 世界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火電機組水壓試驗成功
    該機組為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世界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火電機組。  國電泰州電廠二期工程是國家科技部確定的「十二五」節能減排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被國家能源局列為國家燃煤發電示範項目。該機組屬於國家鼓勵的大容量、高參數、環保型機組,在國內首次將二次再熱技術應用到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通過技術集成形成5類共16項專門技術,使機組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同時大幅降低溫室氣體和汙染物排放。
  • 我國燃煤發電機組創3項世界之最
    本報江蘇泰州11月19日電 記者李予陽報導:中國國電集團今天宣布,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在江蘇泰州建成。這是世界上首次將二次再熱技術應用到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也是我國火電技術在高參數大容量機組方面徹底擺脫國外智慧財產權束縛的一次重大突破。
  • 我國首臺百萬千瓦國產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投產
    我國首臺百萬千瓦國產超超臨界燃煤機組華能玉環電廠一號機組投產  11月28日,國內第一個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電站項目——華能玉環電廠一號機組順利經過土建  位於浙江台州玉環縣的華能玉環電廠工程是國家「十五」863計劃「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課題的依託工程和超超臨界國產化示範項目,規劃裝機容量為4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一期建設二臺100萬千瓦機組,投資約96億元,機組主蒸汽壓力達到26.25兆帕,主蒸汽和再熱蒸汽溫度達到600度,是目前國內單機容量最大、運行參數最高的燃煤發電機組
  • 世界首臺六缸六排汽燃煤百萬千瓦機組投產
    11月11日18時18分,大唐東營發電有限公司1號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誌著世界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六缸六排汽燃煤發電機組正式投產。
  • 東方電氣研製的國內首臺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成功投運
    6月27日21:00,由東方電氣集團研製的國內第一臺超超臨界二次再熱660MW機組—華能安源電廠1號機組,在江西萍鄉市一次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誌著中國電力設計、製造、安裝和調試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 河南沁陽電廠2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成功併網
    【電纜網訊】12月26日,中國能建承建的沁陽電廠2臺百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2號機組併網成功,機組運行平穩,各項指標優良。至此,沁陽電廠2臺百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年內均已實現成功併網。
  • 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在山東正式投產
    新華社濟南12月4日電(記者呂福明)目前國內單機容量最大、運行參數最高的燃煤發電機組,4日在山東鄒城正式投產。至此,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成為國內又一家擁有100萬千瓦單機容量的燃煤發電廠。    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是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企業,此前裝機容量已達254萬千瓦。
  • 華電國際斥83億建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
    除了應對環保要求,產品國產化拉低了工程造價,也是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受追捧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場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建設熱潮正在襲來!9月14日晚間,華電國際(600027.SH)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控股的華電萊州發電有限公司(下稱「萊州公司」)二期項目獲得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核准。
  • 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在華電國際投產
    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在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投產  12月4日,國內首批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引進技術國產化依託工程——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7號機組順利完成  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國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是國家「863」計劃依託項目和「十一五」重點建設工程,是引進超超臨界技術建設的大容量、高參數、環保型機組的裡程碑工程,也是2006年華電集團突破裝機規模和經營效益的標誌性項目。
  • 超超臨界發電技術時代來臨 重大創新蓄勢待發
    超超臨界發電技術變革時代來臨中電新聞網記者 馮義軍  「在當前高效一次再熱發電技術多處落地,二次再熱發電技術即將實現,高效二次再熱發電技術蓄勢待發的格局下,超超臨界發電技術亟待創新變革、科學推動。」「我國超超臨界機組技術經歷了10年左右的引進消化發展,如今走到了通過自主研發進行升級換代的十字路口。」西南電力設計院付煥興認為。  技術路線選擇呈現多樣化  「國內超超臨界機組的主要發展方向有三方面:二代高效一次再熱機組、超大容量120~130萬千瓦機組、二次再熱機組。目前,各大集團關注的重點是二代高效一次再熱機組。」
  • 華能建成投運我國首座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機組電廠
    8月24日11時58分,繼6月27日建成投產我國首臺二次再熱發電機組後,華能集團公司在江西安源建設的第二臺66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華能安源電廠2號機組完成試運投產,超淨排放環保系統同步完工投運。
  • 我國二次再熱發電技術領跑世界
    「該項目二次再熱塔式鍋爐、高效汽輪機、及其配套附屬設備、智能發電控制系統、先進的環保設備等核心技術均實現自主可控,這標誌著我國高效靈活二次再熱發電技術已領跑世界。」項目負責人俞基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追趕路上付出的高額學費  火力發電從誕生至今,已有近150年歷史。
  • 東方汽輪機新一代百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空冷汽輪機獲新突破
    其中,性能關鍵參數汽輪機熱耗率及機組供電標準煤耗均取得新突破,創國內間接空冷百萬汽輪機性能最優水平,成為空冷發電領域的新標杆。這是繼東方汽輪機成功研製國內首臺百萬直接空冷汽輪發電機組(華電靈武)之後,東方汽輪機取得的又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成果,標誌著我國在百萬空冷發電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空冷發電技術是解決我國北方「富煤缺水」地區建設高參數、大容量煤電項目的關鍵核心技術。
  • 行業觀察丨超超臨界發電技術進入新階段
    2006年11月,華能玉環電廠1號百萬千瓦機組的投運,標誌著我國百萬千瓦超超臨界工程設計、製造、建設技術的重大突破。十年來,燃煤發電技術不斷創新,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超低排放燃煤發電技術廣泛應用;60萬千瓦級、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和世界首臺60萬千瓦級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投入商業運行。
  • 世界首臺66萬千瓦再熱623℃超超臨界機組投運
    近日,安徽電力建設第一工程公司(以下簡稱「安徽電建一公司」)承建的田集電廠3號機組圓滿完成了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工期僅16個月零4天,比合同工期提前了5個月實現投產目標。  5年前,安徽電建一公司曾經在淮南田集電廠一期工程的建設中創造了驕人業績,並榮獲「魯班獎」。
  • 創下多項世界之最!中國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誕生記!
    2006年11月由中國能建華東院設計的我國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工程華能浙江玉環電廠成功投產運行實現了我國燃煤發電技術新跨越圖 /  華能浙江玉環電廠4×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初生:首戰百萬千瓦
  • 要聞丨超超臨界發電技術進入新階段
    2006年11月,華能玉環電廠1號百萬千瓦機組的投運,標誌著我國百萬千瓦超超臨界工程設計、製造、建設技術的重大突破。十年來,燃煤發電技術不斷創新,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超低排放燃煤發電技術廣泛應用;60萬千瓦級、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和世界首臺60萬千瓦級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投入商業運行。
  • 高效環保:「世界首創」的大唐實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東營發電項目採用世界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六缸六排汽燃煤發電機組。都體現了東營發電公司對創新發展的不懈追求。東營項目採用國際最先進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六缸六排汽發電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