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本源:時間,空間,數

2021-01-13 道心說

時間是什麼?空間是什麼?質量是什麼?能量是什麼?其實時間,空間,質量,能量都是一個整體,本源都是物質運動。宇宙的本質是物質運動已成為科學界共識。

任何物質都是在運動的,變化的。而物質是怎麼形成的呢?物質是由更小的物質運動相互結合而成的。分子是由原子運動構成的,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運動構成的。質子是由夸克運動構成的。夸克呢?它是否也是由更小的粒子運動構成的呢?目前的科學技術還無法把夸克繼續分解,於是光子,電子,夸克等粒子被稱之為基本粒子。不能再分的粒子稱為基本粒子,也叫作量子。

夸克真的不能再分嗎?我認為一定可以再分。因為夸克質量比光子大的多,而且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怎麼可能會有那麼多。我認為基本粒子有且只有一種,在數學上就是「1」,所以的物質都是由1構成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把時間一直向前推到宇宙誕生之時。宇宙誕生前的狀態必然是無,沒有任何物質,自然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能量。如果宇宙起源於體積無限小,質量無限大的奇點,因為有質量,必有變化,那就不是宇宙的起點。假如有這麼一個點的存在,爆炸誕生了宇宙,那爆炸後的物質是什麼狀態呢?難道爆炸後誕生了好幾種不同的基本粒子嗎?萬法歸一,數學是宇宙的模型,自然數是宇宙物質的表象。自然數的起點是0,代表著宇宙起源於虛無。最小的自然數是1,代表著宇宙是由同一種最基本的粒子構成。

無如何生有呢?從零如何到一呢?我們想像一下煙花綻放,雖然突然爆發的能量很大,但總能量卻是為零的,因為能量是有方向的。假如宇宙是由無誕生的,誕生於一點,而且剛誕生時所有的物質都一樣,都是宇宙中最小的粒子,也就是自然數中的1,之後最小的粒子不斷遠離起點,過程中不斷結合,形成更大的粒子,最終形成眾多星辰。

最小的粒子是1,不能再分。所有的物質都是由最小的物質構成的,宇宙的誕生也就是大量最小物質的誕生。為了方便,我們後面把最小的物質表述為1。1是最小的物質,也是最小的質量,它本身也必然含有1個單位的最小能量。能量的本質是物質運動,那1所含的能量是什麼在運動呢?1不能再分,它是由零生成的,所以1停止運動不會變成更小的粒子,而且會化為虛無。所以1是由無振動產生的。1是由無朝任意方向振動形成的,不是朝一個方向,是同時朝任意方向,也就是所有方向振動。也可以說是沒有方向的振動。每一個1都是相同的,也是不同。相同之處是它們的質量是相同的,不同之處是它們作為一個粒子的運動方向是不同的,所以能量大小相同,方向不同。零突然誕生出大量的1,這些1是一對一對的,也就是說對於每個1,都有一個和它運動方向相反的1。用數學圖形來表示,就是沿著起點畫無數條直線,每一條直線上都對應著兩個1,它們和起點的距離相同,運動方向相反。所以宇宙起源於無,它的總能量一直還是零。如果質量也有方向的話,那總質量也一直為零。下面我們以此為假定條件,來對時間,空間和數進行分析。

1.時間(假設)

時間是用來描述運動的過程的。世上本來沒有時間這個東西,有的只是物質運動。我們把物質運動的過程用時間這個詞來表述。

時間的起點也就是宇宙的起點,宇宙的起點是無,時間的起點也是無。當0無方向振動時,1誕生了,時間也誕生了。最短的時間是0無方向振動一次的過程。

人類是靠主觀去認知世界的,所以時間也是人類的主觀感受。人類通過地球上的物質運動來衡定時間。我們把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稱為一天,中間平均分成24個小時,一個小時再分成60分鐘,一分鐘分成60秒,秒還可以分成毫秒,毫秒還可以繼續分,不過人的主觀意識已經分不清如此小的差別了。小時,分鐘,秒這些時間的測量我們還是要靠物質運動。鐘錶的指針固定行走是物質運動,電子表的顯示同樣是物質運動。

宇宙中的時間流速都是一樣的嗎?不一定,因為不同的宇宙區域的物質運動快慢可能不一樣。把地球上的鐘表或者電子表拿到遙遠的其他星球,它們的內部運動快慢可能會發生改變。不過人類是感覺不出來的,因為人的大腦神級的運動也相對發生變化,所以感覺不出時間流速的改變。

假設有一個星球,時間流速是地球的十倍,一個20歲的地球人帶個手錶突然出現在了那裡,他不會感覺到出手錶的走動有什麼問題,雖然手錶走的快了十倍。60年後,他80歲了,老頭一個,突然又回到了地球,發現他的雙胞胎弟弟才28歲。

時間流速的快慢其實是物質運動的快慢。一個環境中物質運動的快慢是由這個環境決定的。1互相結合生成萬物,但還是大部分的1沒有結合,相對均勻的分布在宇宙空間中。一個空間中物質運動的快慢是由空間中的1決定的。

我養了很多黃粉蟲。黃粉蟲是變溫動物,體溫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溫度高時黃粉蟲長得很快,溫度低時長得很慢。在25度時,從最小長到最大需要100天,但在0度時,黃粉蟲就冬眠不動了,不吃不喝幾個月也不死,但也不長。冬天時,同一批剛孵化出來的小蟲子,一部分放在25度的空調屋裡,一部分放在零度左右的房間裡。三個月後,25度的黃粉蟲已經化蛹了,而0度的黃粉蟲還不到1釐米,當然還活著。25度的黃粉蟲會覺得世界動的比較慢,0度的黃粉蟲會覺得世界動的比較快,雖然在人類看來,25度和0度的世界是一樣的。因為0度的黃粉蟲的反應速度變慢了,所以感覺時間除了自己,整個世界的時間流速都變快了。

2.空間(猜想)

物質誕生之前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空間是用來描述物質運動的軌跡的,物質的運動軌跡或者說是運動範圍我們用空間來描述。

最小的空間是1,是0無方向振動的軌跡。1是一個球,直徑為1的球。1不斷向外擴散,沒有擴散到的地方沒有空間,所以宇宙空間是不斷擴大的。隨著1的不斷擴散,同一刻產生的1在同一個宇宙球面上,它們所處的空間越來越大,所以密度越來越低,同一球面的1的空間距離會越來越遠。終有一天,這些1會消散為0。消散的1重新在起點生成。

同一球面的物質會相互作用,不同球面的物質互不影響。所以我們所觀測到的宇宙可能在一個二維的球面上。球面宇宙的空間是彎曲的,所以光線也是彎曲的。宇宙中沒有直線,只有曲線。整個宇宙空間也不是立方形,而且一層一層球面構成的。我們所認知的宇宙中的物質都在運動,所以球面上的物質不僅向球心外運動,還在球面上運動。所以任何一個1的運動軌跡都不是直線。宇宙空間中不存在直線,因為物質的運動軌跡都是彎曲的。1確定一個點,想要從一個點到另一點走的只能是曲線。

宇宙中沒有固定的空間位置,空間在時時刻刻變化著。我們會以為一個山洞裡面的空間是固定的,但是地球在不停的自轉和公轉,整個太陽系,銀河系都在運動,所以山洞裡的空間在宇宙中不斷變化。所以空間會隨著物質運動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沒有物質,就沒有空間。

3.數

人類一開始是用數來描述東西的多少的,那時只有自然數。宇宙誕生時,產生了最小的物質,同時有了時間,空間和數的概念。人類用時間來描述物質運動的過程,用空間來描述物質的運動範圍,用數來描述物質的多少。從整個宇宙來看,最小的物質是1,其他所有的物質都是由1構成的。

因為數,或者說是自然數是用來描述物質多少的,所以宇宙中存在著一個最大的數,那就是宇宙中所有1的數量。我認得這個最大的數不是無窮大,宇宙中最小物質的數量是由一個確切的值的。數學是宇宙的模型,如果宇宙中存在一個最大的確切的數,那數學上的無窮大的數概念就沒有意義。

時間,空間,質量,能量,數,都是用來描述物質運動的。宇宙的本質就是物質運動變化。

相關焦點

  • 信息與能量、物質、空間、時間,哪一個更加本源?
    我之前說過,探索本源毫無意義,但是探索本源的動力卻是非常具有意義的。哲學三個大類中,也就是哲學中的方法論和邏輯學作為思維工具意義是永遠存在的,但是本體論世界觀僅僅是觀念認知,而不是經驗認知,是非科學範疇。信息是一種序列,序列不是載體。
  • 超弦理論與十維空間,我們距離宇宙的本源理論只有這一道坎兒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我們所處在四維時空,三個空間維度加上一個時間維度。我們的世界是四維時空,但並不代表世界本身就是四維時空,世界的本來面目,或者說宇宙的本來面目,也許是十維的,或者說它應該是十維的。世界為什麼應該是十維的?別急,讓我們從探尋宇宙的本源理論來時,逐步走向這個問題的答案。尋找事物的規律一直是人類所做的事情,無論科學誕生之前,還是科學誕生之後,皆是如此。
  • 昴星宿人的宇宙本源知識,竟和修真人士看法不謀而合!
    最低級的宇宙演化被稱作「創造宇宙」(原詞:creation-universe),下一個高一層級的宇宙演化叫做Ur-Creation or Ur-Universe(此複合詞語的意思是更久遠的或者更原始的宇宙);接下去更高一等級的宇宙叫做中樞創造或者中樞宇宙,以此類推。
  • 物質本源的大膽猜想
    一天深夜,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似乎突然被我想通了,而貫穿一切甚至可以解釋一切神秘事物的源點,都歸結於一個大膽的猜想中----「本源能量」。 宇宙篇:現在普遍認為的宇宙成型的時間是科學研究的138億年前,並且是通過大爆炸而形成的。
  • 人類本源的宇宙是怎樣誕生的?
    人類本源的宇宙是怎樣誕生的?時間: 2007-08-15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海嶼 其它各種人類的最本源的問題,無不發源於這個最最基本的問題——宇宙到底是怎樣開始的?我們的宇宙究竟是從何起源的?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未解之謎了,而且其它的未解之謎也都全部根源於此。其它各種人類的最本源的問題,例如生命是怎樣起源的?什麼是意識?什麼是反物質?什麼是暗物質?什麼是萬有引力?……無不發源於這個最最基本的問題——宇宙到底是怎樣開始的?
  • 宇宙到底是幾維空間?可能需要好好數數
    目前我們的理解和認知中宇宙就是四維時空,三維空間加上一維時間,稍微學術一點的掏出一個笛卡爾坐標系x、y、z軸加上個時間,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上下、前後左右加上個時間。這種模型在我們的思維中很好去理解。比三維空間更低的二維空間、一維空間甚至是零維空間,這些我們都相對好理解,但是更高維度的空間我們的腦袋就想不通了。例如四維空間那多出去的一維該怎麼理解?該往哪裡放?雖然我們想像不出來高維度空間是什麼樣子,但是數學工具可以啊!
  • 關於本源能量到底存不存在?
    今天談一個問題:本源能量到底存不存在?那麼,什麼才算本源能量?是那種萬物之源,永恆不變、顛撲不破的真理?但是,想的也不算是閒事,思考研究明白了,就像小品說的:知道怎麼來的,也知道怎麼沒的,這人是不是能找到更好的生存空間和生存方式?但又有人說了這都是人在探索,是人的宇宙觀、生命觀、人生觀;人的思維、人的視野角度,到底是不是真實?好像地球人現在的爭論很大,我們還不能定論本源真相?
  • 思天道:宇宙的真相是宇宙中很可能會有一座本源世界
    宇宙猶如人也是需要有能量支撐的,宇宙補充能量的食源就在於宇宙有一處本源世界,宇宙從本源世界裡吞食自身所需的能量,而本源世界有能力持續不停的供應宇宙所需。本源世界就像是一個能量場,它為所有宇宙提供能量,而所有宇宙又為本源世界反饋能量,最終行成了一個完美的平衡。
  • 還是「宇宙大爆炸」?——這才是宇宙的本源!
    將「宇宙大爆炸」做為「宇宙起源」,這種論調在天文學領域泛濫久矣!自科學家發現了「宇宙背景微波輻射」之後,「宇宙大爆炸」假說的擁躉者好像又找到了支持假說的有力證據。其實,「宇宙背景輻射」,只能證明「宇宙是一個有機整體」,而與「宇宙大爆炸」根本就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宇宙......時間與空間的統一體】
    宇宙是時間與空間的統一體,宇宙是唯一的,宇宙的唯一性就是時間的唯一性和空間的唯一性的統一體,也就是說,宇宙只有一個宇宙,而在宇宙中,時間也只有一個時間,空間也只有一個空間。宇宙就是時間與空間的組合體。宇宙就是等於時間加上空間。宇宙中的絕對中沒有相對的成份的真理之一,也就是說這個真理是完全絕對和完全正確的真理:那就是,宇宙是唯一的,時間是唯一的,空間是唯一的。
  • 網遊文:他得到一個宇宙本源至寶,可任意穿梭宇宙位面!
    網遊文:他得到一個宇宙本源至寶,可任意穿梭宇宙位面!1.《位面宇宙》作者:虛空001簡介:網遊文,他得到一個宇宙本源至寶,可任意穿梭宇宙位面!因為時間太久了,陳堪難免有些遺忘了,加上今天陳堪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問題,完全就已經入迷了,根本忘記還有這樣的一件事情。現在聞到血腥味,陳堪才想起來大事不妙了,立馬就衝了進去。在霍家已經六年多了,陳堪對於霍家布局很了解,陳堪迅速地跑向後廂房,霍家母女就住在那裡。3.
  • 《道德經》第一章,眾妙之門,宇宙的本源
    道是宇宙的本源及宇宙萬物的自然運行規律或法規。宇宙有深奧的道,我們常懂的道必須去加深認識,它既可以用文字、語言能表達的道,但是,這不是永恆不變的道;我們把萬物加上名稱即名,方便我們記下,是有局限性的,不是真正永恆不變的名。既然會變,老子老教我們通過無是天地的開端,有是萬物的的根源來論述。從無裡觀察奧妙,有中覺察它的訣竅。無和有是兩個不同的名稱,同樣是有幽昧深遠的變化。
  • 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 「本源量子」獲數億元A輪投資_個股...
    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 「本源量子」獲數億元A輪投資 2021-01-14 13:53:01 來源:億歐
  • 24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即將上線,「本源量子」獲數億元A輪投資
    1月14日,本源量子對外宣布:正式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由中國網際網路投資基金領投,國新基金、中金祺智、成都產投、建銀國際、中科育成、中天匯富等知名機構,以及天使輪老股東磐古圖靈跟投。此前,本源量子曾獲中科創星、合肥高投等天使輪投資。本源量子成立於2017年9月,由中國量子計算行業領軍人物,中科院院士郭光燦、中科大教授郭國平領銜創立。團隊技術起源於中國量子信息領域第一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中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本源量子目標在於打造國產自主可控的實用化量子計算機。
  • 道、本源、大我、上帝、如來、自由意志
    這裡的天地是指的宇宙中的那唯一的最大意識嗎——「大我」嗎 ?居士,你說是「大我」創造了萬物,創造了萬物規律,那麼「大我」為什麼要創造自然界弱肉強食的規律呢?世間無量的「自我」背後都連接著同一片海洋(空間)物質是空間的皺褶靈魂是空間的結構「我」是空間本身對「我」的感覺作冥想 開起新的意識回覆: 21 樓創造者做夢
  • 人類生命健康本源,與地球宇宙相對應的奧秘,7星對應7魄
    太陽出來了,站在臨水的湖畔,我不由地想到了人類的生命本源,與地球宇宙間的奧秘。不知你對生命又有怎樣的認識?今天,不如,隨著我的文章,一起來揭開這些謎底。人類在宇宙間渺小如粒子我們人類站在江河山林之間時,常常感到自我渺小。若是推及整個地球,銀河,宇宙空間,我們這日日在乎供養著的肉身,更是渺小如漂浮的塵埃,小粒子。
  • 關於宇宙本源的解讀
    《封神演義》有云:盤古以混沌為父母,得天地造化,拜宇宙元神「鴻鈞」為師,與東皇太一(伏羲)、女媧、準提道人(耶穌)、接引道人(阿彌陀佛),及其他混沌靈物,同為學生,聽「鴻鈞」傳大道。故,盤古、伏羲、女媧、準提道人、接引道人,皆是先天地而生。後來,盤古遵鴻鈞法旨,以盤古幡劈開混沌,以太極圖定地火風水,分清濁乾坤,開闢洪荒世界,演變六道輪迴,生生不息。
  • 2021「億」馬當先,本源量子計算公司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
    本輪融資規模達數億元人民幣,具官方稱,將直接用於研發國產自主可控的實用化量子計算機,開發量子晶片、量子測控等核心技術,以及人才隊伍的培養建設。本源量子成立於2017年9月,是國內首個專注在量子計算領域的初創公司,由國內量子計算行業領軍人物,中科院院士郭光燦、中科大教授郭國平領銜創立,旨在打造國產自主的實用化量子計算機。1.
  • 宇宙本源、物質與意識——結合哲學、物理學、生物學談談個人思考
    而且陳還發現了該有限的四維球面宇宙等價於一個無限的四維球體宇宙:整個宇宙本身只是個曲率半徑極"小"的四維球面,但在其局部參考系諸如宇宙中所有事物看來,它卻是個無限的四維球體,由三維球面空間大爆炸"之前"、過去、現在、未來和時間無限久時的所有空間和事物構成。」
  • 宇宙產生之前有時間嗎?| 康德先驗哲學對時間的變革
    如果說在宇宙產生之前有時間,那麼時間就是一種獨立的,不依附於別的東西而存在的特殊存在,可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宇宙產生之後才有的,時間這種特殊存在又是什麼呢?回答沒有時間,則會陷入另一種迷思:「天地初開」之前是什麼呢?沒有時間的存在又是什麼樣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