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冷劑注意事項及應急救助措施
我們在使用製冷劑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遇到事故應急救助措施呢?
一、關於製冷劑使用注意事項
1、不要擊打或濫用製冷劑瓶。
2、製冷劑瓶必須垂直放置。
3、使用適宜的扳鉗打開和關閉製冷劑瓶閥門。
4、眼,手和皮膚與製冷劑接觸將會導致凍傷,需要接觸時請佩戴防凍手套(普通的毛線手套無用)
5、製冷劑的毒性較低,但高劑量吸入製冷劑(比如:R407C)將導致麻醉,非常高的濃度將導致心律異常並導致突然死亡。如果封閉空間內的R407C和R134a濃度較高時將會因為缺氧導致窒息。
6、避免進入高濃縮的水蒸汽。儘管某些製冷劑在正常溫度和壓力條件下不易燃燒,但是在高壓和高濃度空氣條件下,其混合物可燃燒甚至發生爆炸。
7、製冷劑的存儲應遠離火源和高溫的金屬表面。
8、與空氣的混合氣體不得用於壓力和檢漏試驗。
9、不要使含有製冷劑的貯液器加熱,加熱分解將會產生具有強烈的毒性和(R407C強腐蝕性)(R134a刺激性)的蒸汽;如果過熱,貯液器將會爆炸。
二、應急救助措施
1、皮膚接觸
皮膚接觸到噴濺的液體可能會導致凍傷。
如果發生凍傷:
(1)將患部浸泡於保持在38~42℃的溫水中復溫。
(2)不要塗擦。不要使用熱水或輻射熱。
(3)更換汙染的衣物。
(4)使用清潔、乾燥的敷料包紮,就醫。
警告:發生凍傷後,衣物可能會粘貼到皮膚上。
2、入眼
噴濺的液體可能會導致凍傷,致晶體渾濁,角膜穿孔,甚至失明。
如果不小心入眼,應立即使用洗眼液或清水衝洗,至少15分鐘不得閉眼。立即就醫。
3、吸入
低濃度吸入對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濃度R407C大氣將會導致麻醉,包括失去知覺。極高的吸入將會導致心率異常和突然死亡。
急性中毒:
輕度者表現為皮膚、黏膜的刺激反應,出現鼻炎、喉炎、氣管炎;可能有角膜及皮膚灼傷。
重者出現喉頭水腫、聲門狹窄呼吸道黏膜細胞脫落、氣道阻塞而窒息,可有中毒性肺水腫和肝損傷。
處置辦法:
如果不小心吸入,應把受傷人員遠離高濃度區,使其在溫暖的地方進行恢復。如有必要進行輸氧。如果呼吸停止或逐漸微弱,應進行人工呼吸,並就近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