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真實「年齡」46億歲,科學家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地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地球逐漸開始出現生命,並且延續至今。科學家們進行過推算,太陽的真實「年齡」至少已經46億歲,處於「中年」的階段
-
地球年齡被改寫!內核年齡僅為10億歲,遠比46億歲年輕多了
據報導,近期,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通過一項實驗,發現地球內核的年齡要遠比人們想像中的年輕許多,這項發現意味著,地球內核的年齡或許僅為10億年,從而地球的真實年齡或許也要遠比46億年要年輕許多。地球,浩瀚宇宙中我們最喜歡的一顆星球,也是人類在宇宙中唯一的家園。地球雖然在宇宙中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地球卻是目前宇宙所有已知天體中,最特別的一顆,因為地球上孕育著生命。地球多大了呢?這就需要從地球的起源說起了。根據現代科學的研究顯示,大約46億年之前,地球從太陽的原始星雲中孕育而生,地球的年齡也從那一刻開始計算。
-
為什麼地球有46億年的年齡?地球還能存在多久?
呦呦在之前分享的地球46億年間經歷了如寒武紀、侏羅紀等10多個地質年代的文章裡,提到了地球的年齡是46億年。大家對地球為什麼是46億年的年齡提出了疑惑。今天呦呦給大家講講科學家們是怎麼知道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壽命了。隨著DNA技術的發展,人類終於發現自己的祖先起源於非洲的智人。智人在10多萬年前走出非洲,隨後擴散並佔領了全世界。
-
地球上水的年齡或超46億歲太陽
太陽系中的水究竟是在太陽系形成時由冰電離形成,還是原本就存在於太陽系誕生前的寒冷星雲?這一直是科學家們爭論不休的話題,而本周的一項發現或許有助於人們解開這一謎團。 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天文系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存在地球、隕石、月球表面的水,可能比大約46億歲的太陽系還「老」。
-
每日科普|46億歲的地球,有一顆年輕的「心」
人類對天空的探索從古至今未曾停止,這其中,養育萬物的地球自然成為了我們最好奇的星球之一。早在1956年,加州理工學院的地球化學家克萊爾·帕特森(Clair C. Patterson)就利用同位素法測定出地球有著46億年的歷史,更加準確的說是45.5±0.7億年。然而,最近有一項科學研究表明,地球內核卻只有10億多年的歷史,它的年齡可能在10億至13億年之間。
-
地球科普|地球演化:三個階段
億年前,地球誕生了。地球自不間斷地向外釋放能量,由高溫巖漿不斷噴發釋放的水蒸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構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氣層——原始大氣。隨著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再匯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這樣,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
地球轉了46億年,它是不是一個「另類」的永動機?
即使地球轉了46億年之久,它也不是永動機!自46億年前地球誕生至今,它一直在圍繞著太陽公轉,同時也在繞著自己的自轉軸自轉,不然就沒有如今的四季輪迴和晝夜更替。我們的地球也是如此,雖然它一直運動了46億年的時間,但它並不是永動機。在地球誕生之初,外界給它輸入了能量,它才開始運轉起來,這種能量來自於原始太陽星雲。
-
地球自轉46億年都沒停下來,是什麼力量在推著地球轉?
,我們生活的地球,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圍繞太陽旋轉,自己也在不斷地進行自轉,地球至今已經誕生超過46億年,換句話說地球已經持續轉動了46億年,根據質能守恆定律判斷,地球運動那麼久早該停下來了,可是現在地球依然在自轉,而且沒有表現出停下來的跡象,難道地球真的是一個永動機嗎?
-
地球自轉46億年都沒停下來,是什麼力量在推著地球轉?
,可是矛盾的是,我們生活的地球,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圍繞太陽旋轉,自己也在不斷地進行自轉,地球至今已經誕生超過46億年,換句話說地球已經持續轉動了46億年,根據質能守恆定律判斷,地球運動那麼久早該停下來了,可是現在地球依然在自轉,而且沒有表現出停下來的跡象,難道地球真的是一個永動機嗎?
-
地球為何能轉幾十億年?地球自轉是慣性還是規律,動力從哪來?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裡。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
地球變年輕了!內核只有10億歲,遠比46億歲更年輕
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根據地核的年齡來判斷地球的年齡,因為他們通過研究發現地核的年齡與地球的年齡相差並不大。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這意味著地核的年齡也在40億歲以上。然而前段時間《物理評論快報》上出現了一篇研究論文稱地核的年齡實際上只有十幾億年,比人類認知中的年齡還要年輕得多。提出這一理論的是一個國際科研團隊,那麼他們通過什麼方法發現地核的情況呢?
-
地球形成於46億年前,如永動機一樣一直旋轉,它的動力來自哪裡?
除了地球在自轉之外,科學家同樣發現,宇宙中的其它天體都有自己一定的自轉速度,從理論上講,我宇宙中並沒有一顆絕對靜止的天體,也沒有一顆不在自轉的天體。地球的自轉從誕生的那一天已經存在了,可能很多人會非常好奇:地球的自轉動力來自於哪裡?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地球就相當於一個永動機,不停自轉了46億年。
-
哈佛:46億年前天空中的太陽不止一個
編者按:哈佛科學家阿米爾-西拉傑等人對海王星軌道之外的奧爾特雲,以及SDO天體的軌道研究,結果發現,太陽可能誕生於一個多恆星的星團中,在46億年前,天空中的太陽可不止一個,與中國傳說中的后羿射日情景不謀而言。
-
太陽已經有46億歲了,科學家是怎麼知道恆星年齡的?
萬物生長靠太陽可是,科學家告訴我們,太陽不是永恆的。它也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有出生,成長,青壯年,衰老,也會死去。而且科學家還告訴我們,目前太陽已經有46億歲了,準確點說,太陽的年齡已經有45.7億歲了。
-
憑什麼說地球已有46億年壽命,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
昨天我們有篇文章寫道「有神秘力量庇護地球長達46億年,只為保證人類順利繁衍」。這個引發了小夥伴們的熱烈評論,其中也有不少小夥伴反問:憑什麼說地球已有46億年歷史了?這個說法科學嗎?我們今天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
一口氣看完地球46億年形成史
大約在137.8億年前,宇宙從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爆炸中誕生了。大約100億年前,宇宙溫度降至3000℃,最初的星雲、恆星及星系開始形成,宇宙暴漲達到了頂峰。大約50億年前,銀河系中一片幾光年的星雲受到了附近超新星爆發的衝擊,導致星雲發生了塌陷,由於萬有引力和角動量守恆,中心的氫、氦經過20萬年左右的聚合演化,太陽誕生了。
-
地球變年輕了!它或許沒有46億歲,實際年齡僅為10億歲
在浩瀚的宇宙中,與地球類似的星球並不在少數,但是目前只有地球孕育出了生命。而地球生命孕育的過程十分漫長,需要幾億年甚至數十億年的時間,這樣的說法是建立在地球擁有幾十億年歷史的基礎上。那麼地球至今的年齡有多大了呢?目前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然而人類並非從頭到尾見證這段歷史,因此這也只是理論說法。
-
地球科普|前太古代:從約45-46億年前至38億年前
時間從地球形成(約45-46億年前)至太古代之初(38億年前)。冥古宙(Hadean)是太古宙之前的一個宙,所以也叫前太古代。開始於地球形成之初,結束於38億年前,但依據不同的文獻可能有不同的定義。在整個冥古宙,地球從46億年前形成,從一個熾熱的巖漿球逐漸冷卻固化(計算表明僅需1億年),出現原始的海洋、大氣與陸地,但仍然是地質活動劇烈、火山噴發遍布、熔巖四處流淌,在41億年前到38億年前地球持續遭到了大量小行星與彗星的轟擊,根據同時期月球撞擊坑推算(月球面對地球的那一面的大部分大型盆地如危海、寧靜海、晴朗海、肥沃海和風暴海也都是於此一時期撞擊形成的),地球遭遇了撞擊
-
《地球簡史——46億年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我向大家推薦一本關於生命科學的科普讀物——《地球簡史》。它是一本配有精美繪圖和詳細文字說明的繪本,按照時間的順序簡單明了地介紹了地球的發展歷史,非常適合小學生閱讀。我一直很好奇我們人類是怎麼來的?地球又是怎麼形成的?這些問題爸爸媽媽回答不了我,我在書本中找到了答案,真是太令人興奮。《地球簡史》從46億年前開始介紹地球誕生。
-
地球形成46億年,內部溫度依然很高,什麼原因阻止冷卻的呢?
通過科學家們的研究和判斷,我們所在的太陽系形成於大約46億年前,其中的絕對核心太陽要比系內的其它行星誕生得稍早一些。拿地球來說,在其形成過程中,由於物質的聚集摩擦、碰撞,以及星雲物質向地球原始核心坍縮過程中引力勢能的轉化,從而內部溫度也不斷提升,但是由於太陽吸收了太陽系內絕大多數的星雲物質,剩餘的邊角料即使全部聚合到一塊,也不可能達到氫核聚變的程度,因此地球和其它行星一樣,在初始期內核的溫度雖然越來越高,但始終無法達到那個核聚變的水平,所以,所有行星的整體溫度,在行星形成以後都是呈緩慢下降趨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