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水的年齡或超46億歲太陽

2020-11-22 人民網

  太陽系中的水究竟是在太陽系形成時由冰電離形成,還是原本就存在於太陽系誕生前的寒冷星雲?這一直是科學家們爭論不休的話題,而本周的一項發現或許有助於人們解開這一謎團。

  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天文系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存在地球、隕石、月球表面的水,可能比大約46億歲的太陽系還「老」。這意味著現存於太陽系中的水,有部分來自於太陽系形成前的星際介質。該研究發表在9月25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參與研究的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生克裡夫斯表示:「太陽系誕生初期的環境條件,並不適合水分子的合成。而在這種情況下,水就只可能來自於富含化學元素的外部星雲。引人矚目的是,這些冰成功地在太陽系誕生的過程中倖存了下來。」

  據每日科學網9月26日(北京時間)報導,為了探明水的「年齡」,研究人員決定從氫的同位素「氘」身上入手。氘,舊稱「重氫」,常用於熱核反應,在能源領域具有良好的前景,它們通常微量存在於我們周圍的水中,並且很難自然形成。

  研究人員構建了專門的計算機模型,比對了彗星、行星、隕石及地球海洋水中氘的豐度。結果發現,這些樣本的比率均高於正常情況下太陽系中氘的比率,也就意味著多出來的氘可能並不來源於太陽系。超出比率的氘可能來自氘豐度(相對含量)更高的寒冷星際空間,比太陽系更加「年長」。

  但並不是說我們周圍的水都是太陽系的「長輩」,真正早於太陽系形成的水在其中的比例目前並不明確,不過其數量可能比較可觀。

  這一發現,不僅意味著我們每天可能在喝著來自遙遠星際空間的水,還意味著宇宙中可能會有更多類似太陽系的系統,具備誕生生命的條件。這將有助於人類對行星系統的研究,人們或許將有更大機會找到另一個孕育生命的「地球」。

  總編輯圈點

  如果告訴你,你日常喝的水也許比太陽還要古老,恐怕除了驚訝之外,都有點喝不下去了。話說回來,科學家花費大量精力來證明地球上的水可能是太陽系的長輩,無疑具有極大的科學價值。眾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這一發現意味著宇宙中,或許有類似地球生命的存在。不過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在水資源日益匱乏的當下,知道地球上水的年齡遠不如如何治理地球上被汙染的水域來得迫切。(記者劉燕廬)

相關焦點

  • 太陽真實「年齡」46億歲,科學家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地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地球逐漸開始出現生命,並且延續至今。科學家們進行過推算,太陽的真實「年齡」至少已經46億歲,處於「中年」的階段
  • 太陽已經有46億歲了,科學家是怎麼知道恆星年齡的?
    萬物生長靠太陽可是,科學家告訴我們,太陽不是永恆的。它也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有出生,成長,青壯年,衰老,也會死去。而且科學家還告訴我們,目前太陽已經有46億歲了,準確點說,太陽的年齡已經有45.7億歲了。
  • 地球年齡被改寫!內核年齡僅為10億歲,遠比46億歲年輕多了
    據報導,近期,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通過一項實驗,發現地球內核的年齡要遠比人們想像中的年輕許多,這項發現意味著,地球內核的年齡或許僅為10億年,從而地球的真實年齡或許也要遠比46億年要年輕許多。地球,浩瀚宇宙中我們最喜歡的一顆星球,也是人類在宇宙中唯一的家園。地球雖然在宇宙中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地球卻是目前宇宙所有已知天體中,最特別的一顆,因為地球上孕育著生命。地球多大了呢?這就需要從地球的起源說起了。根據現代科學的研究顯示,大約46億年之前,地球從太陽的原始星雲中孕育而生,地球的年齡也從那一刻開始計算。
  • 地球的年齡多大,澳大利亞最古老的石頭證明,它的年齡有46億歲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也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作為距離太陽較近的一顆行星,地球的直徑、質量、密度都比太陽小了很多,但它又是太陽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代地質學對於地球的研究相當透徹,認為地球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地球的最外層為地殼,中間一層為地幔,中心部分被稱為地核。
  • 地球年齡被改寫?內核年齡僅為10億歲,遠比46億年輕得多
    內核年齡僅為10億歲,遠比46億年輕得多。或許很多人都想問,地球到底多大了呢?其實這要從地球的起源開始說起了,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顯示,大約在46億年前,地球就已經孕育而生了,因此年齡應該從那個時候開始算起。正是因為人類無法參與整個地球生長發展的過程,因此我們只能推斷和判斷。
  • 為什麼地球有46億年的年齡?地球還能存在多久?
    呦呦在之前分享的地球46億年間經歷了如寒武紀、侏羅紀等10多個地質年代的文章裡,提到了地球的年齡是46億年。大家對地球為什麼是46億年的年齡提出了疑惑。今天呦呦給大家講講科學家們是怎麼知道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壽命了。隨著DNA技術的發展,人類終於發現自己的祖先起源於非洲的智人。智人在10多萬年前走出非洲,隨後擴散並佔領了全世界。
  • 地球的內核年齡是46億年嗎?科學家給出答案,它年輕了10億歲
    宇宙如此之大,但是因為我們的科技條件限制,我們發現只有地球擁有著生命,而我們所居住的這顆星球,它的年齡高達46億年。然而在最近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地球年齡也許並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而它的內核真實年齡也許比46億年還少。
  • 地球的年齡已經有46億年我們是如何知道的?
    幾乎從小學開始就知道地球的年齡大約就是45.5億歲,也知道大概是放射性測定獲得了地球的準確年齡,但這個放射性測定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兩眼一抹黑.....下面一起來圍觀下!曾經有很多科學家或者有興趣人士都曾打算測定過地球的年齡,但苦於沒有比較合適的模型和技術手段,因此地球的年齡基本是靠猜的,比如1650年一位叫詹姆斯·厄舍主教經過對《聖經》的研究後認為地球年齡約為4004年!後來還有一位埃德蒙·哈雷的科學家認為海洋中鹽分增加率可以作為地球年齡測定標誌,據他測算地球年齡約8900萬年....這比詹姆斯·厄舍靠譜多了,畢竟還是有些道理的!
  • 地球科普|地球數據:40億~46億歲,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裡。現有40億~46億歲,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 地球真實年齡是多少?地核僅出現10億年,為何地球卻46億歲?
    科學界內地球的年齡已經超過46億年,馬上要進入中年階段,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國際小組進行一個實驗,發現地球的年齡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衰老,它的內核年齡可能僅僅只有10億年的時間,這刷新了大家對地球的認識,難道地球的年齡將要被徹底改寫了嗎?它的真實年齡又是多大呢?
  • 46億年的地球年齡是怎樣算出來的?
    今天,人們幾乎都已經知道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但這46億年的時間年齡是如何得出的?卻是經過了一代又一代哲人和科學家的努力,才最終得出了這樣一個科學的答案。很久以前的人們就開始思考:地球從哪兒來,它存在多久了?中國古人將盤古開天闢地作為世界的發端。
  • 地球變年輕了!它或許沒有46億歲,實際年齡僅為10億歲
    在浩瀚的宇宙中,與地球類似的星球並不在少數,但是目前只有地球孕育出了生命。而地球生命孕育的過程十分漫長,需要幾億年甚至數十億年的時間,這樣的說法是建立在地球擁有幾十億年歷史的基礎上。那麼地球至今的年齡有多大了呢?目前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然而人類並非從頭到尾見證這段歷史,因此這也只是理論說法。
  • 科學家發現地球上最古老物質,年齡比太陽還大20億歲
    科學家表示,新技術使他們能夠識別地球上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固體物質,比太陽的年齡還大20億年。據法新社當地時間1月13日報導,美國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Field Museum)的科學家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發表的論文稱,從1969年墜落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默奇森(Murchison)的隕石中,發現了形成於50億至70億年前的星塵,這些直徑僅2—30微米的顆粒是迄今為止在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固體物質。
  • 地球變年輕了!內核只有10億歲,遠比46億歲更年輕
    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根據地核的年齡來判斷地球的年齡,因為他們通過研究發現地核的年齡與地球的年齡相差並不大。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這意味著地核的年齡也在40億歲以上。然而前段時間《物理評論快報》上出現了一篇研究論文稱地核的年齡實際上只有十幾億年,比人類認知中的年齡還要年輕得多。提出這一理論的是一個國際科研團隊,那麼他們通過什麼方法發現地核的情況呢?
  • 宇宙中最古老行星的年齡超過127億年,是地球年齡的3倍
    地球天文年齡比如在我們太陽系當中的各個天體,根據我們人類的研究,太陽系中的中心天體太陽的天文年齡大約為45.7億歲,地球的年齡大約為45.5億年,也就是說地球是在太陽形成大約2000萬年後形成的,地球的年齡比太陽小
  • 46億年燒掉103個地球質量,為什麼太陽還不會熄滅?
    太陽給予了地球光和熱,地球上的生命幾乎都直接或間接依賴於太陽而生存。太陽每時每刻都在向外發出光,而且這個過程已經持續了長達46億年。通過光譜分析,天文學家知道了太陽的主要成分為73.46%的氫和24.85%的氦,氧的佔比為0.77%。雖然太陽包含了一些氧元素,但它們並非以氧氣的形式存在,因為太陽上的溫度非常高。
  • 46億歲的地球,有一顆年輕的「心」
    Patterson)就利用同位素法測定出地球有著46億年的歷史,更加準確的說是45.5±0.7億年。然而,最近有一項科學研究表明,地球內核卻只有10億多年的歷史,它的年齡可能在10億至13億年之間。那麼,為什麼地球內核有著跟地球不一樣的年齡,甚至比地球年輕了那麼多呢?
  • 46億歲的地球,有一顆年輕的「心」
    人類對天空的探索從古至今未曾停止,這其中,養育萬物的地球自然成為了我們最好奇的星球之一。早在1956年,加州理工學院的地球化學家克萊爾·帕特森(Clair C. Patterson)就利用同位素法測定出地球有著46億年的歷史,更加準確的說是45.5±0.7億年。然而,最近有一項科學研究表明,地球內核卻只有10億多年的歷史,它的年齡可能在10億至13億年之間。
  • 50億年後,當太陽變成紅巨星,地球會如何,未來人類該何去何從?
    如今科技不斷在進步,而人類也比之前更有機會去探索宇宙的神秘面貌了,太陽這一顆巨大的恆星,對我們地球的影響巨大。隨著如今對太陽更深入的了解,很多人最關心的應該就是為何太陽燃燒了整整46億年還未熄滅?它最終的命運將會怎樣呢?
  • 地球上水的來源
    這一系列問題的答案不僅制約著人類對於地球形成演化過程的認知,對明確地球上生命系統的形成與演化也起著重要的限制作用。不同的地外源區的氫有不同的同位素組成(D/H值),所以氫同位素組成是判斷地球上水來源的重要依據。太陽系在45億年前從原始太陽星雲中形成,地球主體部分也是由原始太陽星雲的塵埃、星子碰撞聚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