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物質?物質是如何產生的?

2021-01-07 千維道百科

物質是什麼?物質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會這樣產生?看似很簡單的問題往往最難回答,讓我們一步一步來闡明這個問題。

你是由什麼做的?你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基本粒子構成的。但是如果說基本粒子是最小的存在,那麼基本粒子又是有什麼構成的呢?

要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得從最簡單的開始說起。我們先來把宇宙清空,去除所有的物質、反物質、輻射、粒子等等等等,現在我們仔細來看看這個絕對的「空無」,「空無」是什麼?是我們所謂的真空嗎?這裡沒有原子,沒有物質,什麼都沒有,真的什麼都沒有嗎?

「無」是萬物的根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空無」是一片浩瀚寧靜的海洋,當什麼都沒有發生時,海水靜止無波,但是任何細微的動靜都會引發壯觀的海浪。我們的宇宙與此十分相似,這樣的海水遍布我們的周圍,科學家稱之為「場」。這聽起來很令人陌生,我們以輻射為例,當激發所謂的電磁場時會產生一個小小的波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光子。光子攜帶輻射,使我們看到光。不僅是光的產生,宇宙中所有的粒子都是這樣產生的。

任何一個構成物質的粒子都有場,並且按照他們自己的規則運動。除了電磁場外,宇宙中還充滿著電子場,在這當中產生的小波紋就是電子。宇宙中的各種「場」能夠產生17鐘不同的粒子,主要分為輕子、夸克和玻色子。輕子包含電子及其近親:μ介子和τ粒子各有一個相關的中微子。接著,我們來說夸克,夸克是粒子中的原子核家族,他們總是成雙成「隊」的結合在一起,形成質子和中子,從而構成原子核。總體來說,輕子和夸克是構成物質的粒子,他們構成了所有能被我們感知的東西,無論是呼吸的空氣,還是溫暖你的太陽,或者是面前這個你中在玩的手機或電腦。但是物質不僅僅是存在,它們也做事。從某種哲學意義來講,物質自身的屬性與它的存在本身一樣,而這裡就要提到場中的另一個角色玻色子。

在物質場中產生夸克和輕子的同時,力場能夠產生玻色子,我們稱之為宇宙規則之力。目前人類發現了四種基本作用力:電磁力、重力、強、弱原子核力。粒子就是構成遊戲世界的小零件,各種力則是運行的規則,它們決定了粒子們能夠做什麼以及怎麼做。就像象棋遊戲中,馬走日象飛田。而無質量的粒子只能以光速前進。而重力能夠吸引萬物,這些力是粒子們相互作用的規則,最終指引著它們構成我們所能感知的大千世界。

重力,它引導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是行星和恆星出現在宇宙的原因。電磁力也不僅指的是「磁體之間相斥相吸」,它管控左右的原子鍵,從而形成各種各樣的分子。總之,力和粒子就像是「上帝」手中的玩具,而玻色子就像是信使,在二者之間往來,或者說聯結二者。力和粒子用玻色子來告知對方如何行動,每一個粒子都用幾套不同的作用力來與其他粒子相互作用。比如夸克之間是以「電磁力」和「強原子核力」相互結合,但是電子並不使用「強原子核力」,只使用「電磁力」。夸克之間交換膠子來相互吸引,同時,由他們構建的質子則與其攜帶的電子之間交換電磁力,因此,夸克被鎖在原子核中,而電子則被電磁力吸引在核外,從而構成原子。

宇宙有許多複雜現象的存在,比如生命、超新星,它們表面看起來很複雜,但是無限放大任何事物,你只會看到17鍾粒子在它們各自所屬的區域內進行著一場由四種基本作用力引導的遊戲。如此來講,以我們所能認知的最基本的形式,物質就是這個。這就是物理學家所謂的「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理論。

相關焦點

  • 物質是如何產生的?
    物質的本質 其實「物質的本質」和「物質如何產生這兩個問題」是可以看成是一個問題。如今關於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論就是宇宙大爆炸。那後來宇宙中的物質到底是咋來的? 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那這個問題到底是咋回事呢? 其實,我們要從物質的本質(本源)出發,關於物質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從科學萌芽開始就伴隨著整個科學的發展。
  • 一口氣搞懂「物質是如何產生的」
    物質的本質其實「物質的本質」和「物質如何產生這兩個問題」是可以看成是一個問題。如今關於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論就是宇宙大爆炸。其實,我們要從物質的本質(本源)出發,關於物質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從科學萌芽開始就伴隨著整個科學的發展。
  • 反物質、暗物質、負物質,都是什麼鬼?
    emm,蟲洞嘛,要來個太陽質量的負物質,倒也能撐開一個一公裡大小的蟲洞了。好吧,這胡言亂語都是些啥啊?反物質?暗物質?負物質?都是些什麼鬼?為了跟人吹牛不被當小白,咱還是講講清楚,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後來他又用γ射線轟擊的方法產生了正電子,在實驗上完全驗證了正電子的存在。除了反電子,反質子也是類似,它帶有負電荷。一切物質都存在其鏡像的反物質,當正反物質相遇時即發生湮滅,會釋放巨大的能量,根據愛因斯坦智能公式E=mc^2。
  • 黑洞如何憑空產生出第一顆物質粒子
    那麼這個絕對虛空又是如何無中生有演化出五彩繽紛的大自然生命世界呢。對於這個問題,人們有著不同的看法與描述方式;有的說是上帝創造,有的說是盤古開天,有的說是隨機產生,有的說是自然造化,還有的說是奇點大爆炸等等。而現在的天文科學家們,則將這一暫時未知的造化規律與現象,歸之於暗能量與暗物質。虛空黑洞中到底蘊含著怎樣的暗物質與暗能量,能夠造化出如此神奇的生命與自然。
  • 反物質和暗物質和我們常見的物質有什麼不同?
    我們在平時經常會聽到反物質,暗物質,暗能量等詞彙,這些其實都是物理學中的概念。那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又和我們這個世界的一般物質有什麼關係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 引力是由物質質量產生,那麼同等質量的物質都產生相同的引力嗎?
    根據現有理論引力就是由物質質量產生,同等質量的任何物質都產生相同的引力。大科學家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蘋果瓜熟蒂落掉在地面和月球的長久相伴,是因為同等性質的力。根據質量乘積正比距離平方反比的萬有引力公式來看,計算引力的時候也只是僅算質量,並沒有分物質。萬有引力是宇宙天體系統的主要粘合劑,宇宙的規律應該是至簡至純,難以想像會出現因物質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力。那麼引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不同的物質只要質量相同就會產生相同的引力?
  • 什麼是暗物質?什麼是暗能量?
    又或者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也許有問題,一種新的理論可能包含某種產生這種宇宙加速度的場。物理學家仍然不知道怎麼解釋這些東西,但是他們起了個名字,這就是所謂的暗能量。什麼是暗能量?未知的遠比已知的多,我們知道暗能量切實存在,因為我們知道暗能量如何影響宇宙的膨脹。除此之外,它完全是個謎。但這是一個重要的謎。
  • 暗物質是如何產生的?或是由宇宙爆炸後的小型原始黑洞產生!
    對於暗物質的研究研究人員始終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而最新的一種解釋稱或許是大爆炸產生的小型黑洞形成的。暗物質一直我們想要探尋的外太空物質,是存在於宇宙當中的一種神秘物質,它們本身沒有光線,但是它可以存在相當大的引力足以把它周圍的一切物質吸入囊中。
  • 到底什麼是反物質?我們該如何研究反物質?為什麼它沒有毀掉我們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不禁想問:那樣的話,正常物質和反物質難道不是應該正好抵消嗎?然後只剩下一個宇宙,充滿正反物質毀滅後所產生的能量的尾流。什麼是反物質?物質是由原子組成的。正如我們從原子圖上看到的那樣,原子由一個原子核以及一些圍著原子核旋轉的電子構成,而原子核裡又有更小的粒子——質子和中子。不管是氫、碳、氧還是別的物質,原子的種類由原子核裡質子的數目決定。
  • 到底什麼是反物質?為什麼要研究反物質?
    反物質是如何被發現的?    我們先從反物質的物理淵源說起。故事開始於1928年左右。當時,物理學正處於重大改變期。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闡述了引力的本質,以及當物體以接近光速運動時會發生什麼情況。而另一群物理學家正在發展量子力學,來描述粒子的行為。
  • 什麼是普通物質、反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
    那麼什麼是反物質、普通物質、暗物質和暗能量呢?以及當今的宇宙中為何不存在反物質?它們去哪了?今天就說下這個問題。什麼是普通物質?我為何要把普通物質放在最前面,首先介紹呢?但是反物質的發現就打破了這個認知,因為反物質有著和物質相反的重子數,它們相遇以後就會發生湮滅,並且以光子的形式釋放出能量。也就是說,正物質和反物質相遇就會變為純能量,這個過程也是可逆的(高能光子相撞可以產生正反物質)。這樣一來宇宙中的重子數和輕子數就不是守恆的了,它們也可以被創造和毀滅。
  • 自然界如何讓物質具有自知性、自明性,即物質如何具備智慧
    自然界如何能夠讓物質具有自知性、自明性、自省性,即物質如何能夠具備意識、具有智能、甚至智慧?~~~這是一個重要問題、大問題、基本問題、關鍵問題~~~花兒是物質是物質蘊藏了意識(的可能性)、意識通過意識來展現出來呢,還是其他?如果說物質本身就不可能產生(或者具備)意識的話,那麼,怎麼解釋意識需要物質呢?意識本身能夠產生意識嗎?
  • 宇宙中的物質如何從無到有
    當你眺望浩瀚的星空,在行星,恆星,星系以及那​裡的一切時,一個問題就會浮現在腦海:為何會有什麼而非一無所有?當你考慮支配宇宙的物理定律時,問題變得更加突出,似乎物質和反物質之間本應該完全對稱的。然而,當我們看到那裡的事物時,我們發現我們看到的所有恆星和星系都是100%的正物質,幾乎沒有任何反物質。顯然,我們存在,就像我們所看到的恆星和星系一樣,因此必須創造出比反物質更多的物質,使我們所知道的宇宙成為可能。但它是如何發生的?這是宇宙中最令人著迷的謎團之一,但是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了解真相。
  • 意識是虛擬還是真實存在的物質?人類大腦究竟是如何產生意識的?
    目前地球上存在870萬種生物,150萬種動物,儘管地球上擁有近千萬種生物,但是人類卻成為這千萬之一的幸運兒,因為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高級智慧生物,那我們是如何區別人類這種高級智慧生物與其他低級生物的呢?人類會思考意識對人類那麼重要,可是人類至今不知道意識究竟是什麼東西,人類只知道意識是存在的,但是意識以什麼樣的形態存在,它又是如何產生的始終找不到確切的答案。目前科學家經過總結分析,認為人類能夠產生意識這種高級活動,存在兩種可能性。
  • 暗物質是什麼?天文學家是如何發現它的?
    暗物質、暗能量是當前天文學研究中的難題,難就難在雖然科學家隱約的知道它們的存在,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探測到它,所以還無法真正的研究它們,只能是根據觀測結果間接地研究它們,猜測組成它們的粒子究竟是什麼?發現暗物質之旅既然稱它是暗物質,這說明它應該是物質,既然是物質,必然產生引力,既然是物質,那就應該有組成粒子吧,既然是有組成粒子的,那麼按照物理學研究的過程來看,就得需要知道粒子的產生與衰變的方式,也就是說要知道粒子的特徵吧,如果連這些都不知道,那就還只是猜測而已,對於暗物質其實就是這麼回事,還是猜測
  • 暗物質是什麼東西 暗物質撞擊秘密(圖)
    在宇宙學中,暗物質是指那些自身不發射電磁輻射,也不與電磁波相互作用的一種物質。人們目前只能通過引力產生的效應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質的存在。暗物質存在的最早證據來源於對球狀星系旋轉速度的觀測。科學家們之所以能知道它們的存在,是因為它們會對宇宙中的星系和星系團產生引力作用。科學家們估算認為這種神秘的暗物質佔到了整個宇宙中所有「物質」總量的80%。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任何人能夠確定的指出暗物質的組成粒子究竟是什麼。但是其中一個非常有希望的理論是一種被稱作「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s)的候選體。
  • 能量與物質的本質是什麼?
    如何提高自己的效率呢?關鍵在於選擇,要做出正確而高效的選擇,並且持續做出這樣的選擇。那麼如果做出高效而正確的選擇呢?首先要看清那些藏在選擇背後的,事物的基本脈絡。這裡就牽扯到了兩個重要概念:能量-信息。宇宙是由能量和信息組成的。有人說宇宙的組成應該是:時間、空間、物質、能量。其實他們不是一個層級的事物。
  • 什麼是暗能量,暗物質?
    沒有人預料到這一點,沒有人知道如何解釋它。最終理論家提出了三種解釋。也許這是愛因斯坦引力理論長期丟棄的結果,其中包含所謂的「宇宙學常數」。也許有一些奇怪的能量流體充滿了空間。也許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存在一些問題,而新理論可能包括某種創造宇宙加速的領域。理論家們仍然不知道正確的解釋是什麼,但是他們給了解決方案一個名字。
  • 暗物質衛星上天 揭秘暗物質是什麼?怎麼存在的?
    這些漂亮的「水晶棒」能夠測量入射粒子的能量,並且由於電子和質子與晶體發生相互作用,產生類似淋浴噴水形狀的簇射,而電子和質子產生的簇射形狀不同,因而科學家可以區分出質子和電子。暗物質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李華旺透露,衛星採用的是以載荷為中心的一體化結構設計。中國以前的衛星載荷只佔總重量的幾分之一,但是這顆衛星載荷重量佔了絕大部分。
  • 量子場是什麼,它是如何與物質相互作用的?
    然而,量子場並沒有與物質相互作用。在量子場論中,人類認為是粒子的物質其實是量子場自身的激發。圖解:粒子運動俯視圖量子場論中最為簡單實用的是量子電磁學。量子電磁學中存在兩個場:電磁場和「電子場」。學校教授我們,物質的基本構成要素為粒子。事實上,直到大學,這個說法仍然沿用,我們用它來解釋夸克和電子就像是組成所有物質基本構成要素的樂高積木。但是這一說法中隱藏著一個更深層的事實。根據人類最偉大的物理定律,我們知道,構成自然的基本要素並非分散的粒子。